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苹果树腐烂病又称烂皮病(皮肤癌),是苹果产区发生最普遍、危害最严重、损失最大的病害之一,果树染病后,轻者树势衰弱,重者死枝死树,甚至拔树毁园。一、症状1、溃疡型(湿腐)主要危害苹果树的主干和主枝,其他枝条也可以受害。初发病时,病皮表面呈现红褐色水浸状,好象被热水烫过一样,以后病斑逐渐扩大,病皮组织松软稍隆起,颜色变深,病部腐烂,用手指按压病皮即可压破,并流出红色汁液,带有较浓的酒糟气味(此时刮治涂药的最佳时期);病部烂至木  相似文献   

2.
苹果腐烂病俗称烂皮病,在我省各大苹果产区成为危害苹果生产的主要病害之一,发病严重的果园,树干上病疤累累,枝干残缺不全,甚至整株枯死。 1 症状腐烂病主要为害结果树枝干, 幼树和苗木也可为害。受害皮层腐烂坏死,其症状表现有溃疡型和枝枯型两类,以溃疡型为主。溃疡型多发生在主干和主枝上。发病初期,病部呈现红褐色,略隆起,水渍状,组织松软,用手指按之即下陷。病部常流出黄褐色汁液,病皮极易剥离。腐烂皮层鲜红褐色,湿腐状,有酒糟味。发病后期,病部失水于缩,变黑褐色下陷, 其上产生黑色小点粒,即分生孢子器。  相似文献   

3.
<正>苹果树腐烂病,又名苹果腐烂病、串皮湿、臭皮病、烂皮病;主要为害十年以上结果树的主干和主枝,此外还可为害小枝、幼树和果实,主干、大枝和枝杈为害重,小枝略轻,近年来幼嫩组织发病程偏重趋势给生产和防治带来诸多困难。苹果树腐烂病症状可分为以下两种类型1.溃疡型:被害部呈圆形或不定形的水渍状,稍隆起,病疤深达木质部,组织松软,用手压有黄褐色汁液流出,闻之有酒糟味,病皮易剥离;后期病部干缩下陷,与健部交界处裂开,病皮呈黑  相似文献   

4.
腐烂病,主要危害树的主干和主枝,症状分为两种:一是溃疡型,主要发生在主干、主枝上,病部树皮呈红褐色,水渍状,微隆起,圆形至长圆形病斑。二是枝枯型,主要发生在2~5年生枝条上,病斑边缘清晰,不隆起不呈水渍状,染病枝条迅速失水干枯,后期病斑表面产生很多小黑点。一、做好早春清园冬前没有进行清  相似文献   

5.
《新农业》2017,(19)
<正>苹果树腐烂病,又称苹果树烂皮病,是辽宁地区苹果树几种常见重要病害之一。造成树势衰弱、枝干枯死、死树,甚至毁园。苹果腐烂病有溃疡、枝枯和表面溃疡3种类型。1发病症状腐烂病不仅危害苹果,还可以危害梨树、桃树、樱桃、梅等果树。腐烂病在枝干上的发生症状有溃疡型、枝枯型两种类型。腐烂病除了危害枝干还可以危害到果实。腐烂病的发生可导致苹果树整体树势凋零、树主干和枝干枯萎死亡、最后整株死树,直  相似文献   

6.
核桃腐烂病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症状类型核桃腐烂病可危害核桃树木中任何部位树皮,包括主干、主枝,还危害枝剪口、根茎部和裸露根部的树皮;越冬时易产生冻害部位有基部树皮和主枝树皮,日灼伤现象易发生在主枝树皮上,其中大枝发病是由于树皮较厚,含水量较多,常表现为溃疡型;  相似文献   

7.
腐烂病主要发生在幼树的主干和结果树的中心干及主枝下部,病部常流出黄褐色汁液,湿腐状,有酒糟味。病斑圆形或椭圆形,边缘不清晰,有时呈深浅相间的轮纹状。发病严重时,病斑扩展可环绕枝干一圈。腐烂病的早期病变多在皮层内隐藏处发生,在病斑出现之前,如剥开表皮或刮去粗皮,可见许多形状大小不一的红褐色干斑,坏死点或表层溃疡。  相似文献   

8.
<正>苹果树腐烂病俗称臭皮病、烂皮病、串皮病,是一种毁灭性的病害。苹果树腐烂病主要为害结果大树的主枝、主干及较大的侧枝或辅养枝,重病园苹果树小枝、果台、干桩等也常发病,特殊条件下,幼树及苗木也受害。果实虽然也可发病,但一般较为少见。一、发病症状腐烂病症状的主要特征是皮层腐烂,烂皮有酒糟味,后期病斑上常常从皮下突出小黑点,潮湿时小黑点上常常溢出卷曲的桔黄色丝状孢子角。枝干受害,病斑有溃疡和枝枯两种类型。溃  相似文献   

9.
腐烂病又叫烂皮病,在我区普遍发生,除危害核桃、梨树外,还可危害苹果、桃、杏树等。一、发病症状腐烂病症状分湿腐型和干腐型2种。1.湿腐型又称溃疡型,多发生于3月底~6月中旬,高峰期在5月中旬,在早春发病初期,病斑为暗褐色水渍状大块斑,病部略肿胀,用手一压可流出红褐色汁液,有甜味和酒味,病皮组织腐解,皮层坏死。2.干腐型又称枝枯型,发生在7月初,随气温升高,病斑组织水分迅速蒸发,因输导组织坏死,不能供给水  相似文献   

10.
苹果树溃疡病又称苹果树烂皮病,枝枯型腐烂病,通常被侵染的主要症状是嫩枝枯萎和死亡,枝条上被侵染的树叶,凋萎、裉色,颜色以绿色到黄褐色,常遗留在枝条上,甚至保存到冬季。发生的溃疡通常紧靠在这些侵染症状的下面。初期的溃疡边缘会渗出胶状物质,并散发出酸腐的气味。生长季节的苹果受到侵染后,引起主干和分枝的凋萎和枯死,在病枝基部形成大的卵圆形至椭圆形的病斑,  相似文献   

11.
在我国,苹果树的腐烂病通常俗称为烂皮病、臭皮病,病害的流行区域主要在东北、华北、西北和山东等北方主要苹果产区,江苏、湖北等地也有分布,腐烂病主要侵害结果树的主干、主枝,幼树和苗木也可能会被侵害,腐烂病的症状常常表现为局部皮层的溃疡腐烂和枝条枯死两种类型,现在以溃疡型为主。下面主要介绍了陕西苹果树腐烂病发生机理,和其预防治理措施,以及探究苹果树腐烂病治理的发展方向,各地区应依据病害不同的发生和发展规律,有针对性的为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提供理论依据。从而为苹果的生产防治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从而来保护苹果产业,这将对促进苹果的生产和苹果树的腐烂病的防治具有深远而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苹果树腐烂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腐烂病主要为害苹果树的主干和主枝,其他枝条和果实也可受害。主干、主枝受害后,病皮表面红褐色,水浸状;表皮下的皮层组织松软腐烂,红褐色,用手指按压病皮下陷,并可流出褐色汁液;病皮易从木质部剥离。病皮剥开后有较浓的酒糟味。发病后期,病部失水干缩,呈黑褐色,病斑硬化,边缘开裂,病皮表面形成许多小黑点,雨后或潮湿天气下,小黑点顶部冒出黄色卷曲的丝状物,是病菌孢子与胶状物质的混合物,通常称为孢子角。在较细小枝条上发病后,病斑扩散迅速,很快围绕枝干一周,导致枝条失水干枯,后期病枝上也出现许多黑色小点。  相似文献   

13.
苹果树腐烂病的发生特点和综防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苹果树腐烂病不仅在我省山区果园发生普遍,在平地果园亦日趋严重,已上升为苹果树的重要病害。据我们在兰考、尉氏、中牟、荥阳等地的调查,发病株率一般在3~40%之间,重者高达60%,果园内刮皮截枝,整株死亡的现象极为普遍,亟待解决。一、症状腐烂病主要危害结果树的枝干,受害皮层腐烂坏死,其症状有溃疡和枝枯两种类型。一般以溃疡型为主,但在衰弱树和小枝条上多发生枝枯型。溃疡型和枝枯型症状极易识  相似文献   

14.
岑岩 《北京农业》2003,(3):23-23
苹果树腐烂病又称湿腐病、烂皮病.寄主植物广泛,如苹果、沙果、海棠、香果等.该病在大树、幼树、及矮化砧、矮化中间砧上均有发生.尤以盛果期大树发病重.其发病部位遍及主干、主枝基部、枝杈间、剪锯口周围等.根据笔者多年来对果树的管理经验,进行简单的总结与同行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15.
苹果腐烂病(又名臭皮病、烂皮病)是影响苹果生产的一大病害,主要危害结果树的主干、大枝及枝权部,幼树和苗木也会受害。受害皮层腐烂坏死,其症状表现为腐烂型和干枯型两种类型,以腐烂型为主,发生初期病斑红褐色,水渍状,稍隆起,组织松软,用手指按压即下陷,并有黄色汁液流出,有浓厚酒糟气味。发病后期病斑逐渐扩大,变干凹陷呈黑褐色,  相似文献   

16.
1刮治苹果树腐烂病1.1病症。苹果树腐烂病俗称烂皮病,在苹果产区发生普遍,危害严重。苹果树腐烂病主要危害结果树的枝干。树干发病初期,树皮松软,略隆起,呈红褐色,有酒精味。发病后期,病部失水干缩,变成黑褐色,病斑下陷,上面产生黑  相似文献   

17.
一、症状和类型 苹果腐烂病主要危害结果的枝干,以主干分枝处最易发生,幼树和苗木也可发生,一般情况下进入盛果期后容易发病,受害树皮腐烂坏死具有溃疡型和枝枯型两种类型. 1、溃疡型:发病初期病部呈红、褐色稍降起水溃状,组织松软,用手指压即行下陷,具有酒糟味,常流出黄褐色汁液,后期病部失水干缩变褐色下陷,并长出许多黑色小点,并扩展死亡枝.  相似文献   

18.
杨树烂皮病又名杨柳腐烂病,是杨、柳树的主要枝干病害之一。杨树烂皮病发生普遍,几乎分布全国各地。个别年份,个别地区往往形成病害的流行,造成大面积死亡,对杨、柳树种的发展影响很大。1 症状杨树烂皮病的症状可分为干腐型和枯梢型两种类型。a .干腐型 病斑多发生在主干分杈  相似文献   

19.
苹果树腐烂病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苹果树腐烂病又称臭皮病、烂皮病,是我国北方苹果产区的一种主要枝干病害。轻者削弱树势,降低产量,重者大枝枯死,甚至全株死亡。1.为害情况本病为害枝干各部位。在主干、主枝、侧枝、枝梢剪口处以及果苔上均有发生。此病多在枝干树皮上,发病后初生淡褐色病斑,组织柔软,稍向上凸起,如水浸状,用手指压之病部即下陷,并可压出黄褐色汁液,  相似文献   

20.
苹果腐烂病俗称烂皮病、臭皮病.主要分布于北方苹果产区,发生普遍,为害严重.重病果园树干上病疤累累,枝干残缺不全,甚至整株枯死. 一、症状与诊断 腐烂病主要为害结果树,其次为害幼树、幼苗.腐烂病菌是弱寄生菌,随风雨传播,从伤口侵入树皮.它的为害症状分溃疡型、枝枯型两种类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