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红棕象甲为我国林业检疫性害虫,主要危害棕榈作物,但在我国还未有危害槟榔的确切报道。笔者2019年11月进行病虫害调查时,在海南省定安县槟榔种植园发现红棕象甲危害症状,并对树体解剖得到了该虫的各虫态,调查结果为我国红棕象甲危害槟榔提供了确凿依据。本文对槟榔园红棕象甲的形态学特征、田间发生情况、发生区域的环境等进行了描述,并针对槟榔园红棕象甲的发生情况提出了监测和防控建议。  相似文献   

2.
昆明市自2006年来大量引种了加纳利海枣,营造了优美的景观效果,但大量的红棕象甲虫害也随之入侵危害.本文通过调查分析了加纳利海枣在昆明市呈贡区的红棕象甲虫害的现状、危害情况,掌握了昆明市呈贡区红棕象甲的危害情况,针对昆明市呈贡区红棕象甲的危害,提出了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3.
警惕外来危险性害虫红棕象甲入侵为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童四和  曾珉  温小遂  施明清 《江西植保》2007,30(3):124-125,129
红棕象甲Rhynchophorus ferrugineus Fab是为害棕榈科植物的危险性外来害虫。为警惕该虫的传入,本文对红棕象甲的分类地位、形态特征、分布、寄主、危害、生物学特性等作了简要介绍,并提出了预防建议。  相似文献   

4.
为评估入侵害虫红棕象甲Rhynchophorus ferrugineus对本土农林生态系统的风险,于2016—2019年采用受害植株调查和成虫诱捕的方法跟踪监测该虫在加拿利海枣Phoenix canariensis引种点及周边1 600 m半径范围内本土棕榈Trachycarpus fortune上的发生情况,并对来自野外加拿利海枣与棕榈上的成虫形态及繁殖力进行比较。结果显示,红棕象甲可随加拿利海枣引种定植而入侵当地生态系统,当其在加拿利海枣上暴发成灾后,还能转移到周边棕榈上继续为害,红棕象甲为害致死的棕榈植株数随着引种植物死亡数的增加而增加。野外加拿利海枣与棕榈上红棕象甲成虫的体重、体长以及按雌雄1∶1配对交配后的产卵量、孵化率相当,但棕榈种群雌虫的翅展较加拿利海枣种群明显变短,表明红棕象甲转移取食本土棕榈后可成功定殖、建立种群,且适合度并未降低。雌虫翅展变短可能与该入侵种表型可塑性有关,反映出其对棕榈的快速适应与进化,表现为"前适应"策略。考虑红棕象甲成虫飞行能力强,建议调高棕榈分布省份该虫的风险预警等级、调整防控策略,开展跟踪监测以了解入侵地实情。  相似文献   

5.
红棕象甲在江西省的风险性分析及防控管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棕象甲是我国检疫性害虫之一。该虫于2007年在江西省南昌、宜春、新余三地发现之后,近些年少有报道。为了评估红棕象甲在江西的潜在危险性,以制定科学的检疫对策。本文参照国际通用的有害生物风险分析方法,结合江西省气候资源,按照省内适生分布范围、潜在的危害性、传播扩散和定殖可能性、风险性管理难度等5个方面开展了该虫的风险性分析和综合评估。结果表明:红棕象甲在江西省的综合评估风险R值为2.20,属于高度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并由此提出江西省红棕象甲的防控策略。这对于有效防止该有害生物在江西省的进一步扩散蔓延和监测防治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对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侵染红棕象甲Rhynchophorus ferrugineus幼虫的真菌进行了分离培养, 采用形态学特征及ITS-rDNA序列对该菌株进行种类鉴定?在不同培养基?不同条件下研究了该菌株的生物学特性, 采用浸渍法测定了其对红棕象甲不同龄期幼虫的致病力?结果表明, 根据形态学特征及ITS-rDNA序列特征, 侵染红棕象甲幼虫的菌株为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 菌株编号为KMND202111?该菌株在PDA培养基上, 30℃, L∥D=0 h∥24 h条件下生长良好, 菌落日生长速率为4.67 mm/d, 培养至第12天菌落单位面积产孢量为9.09×109个/mm2?该菌株对红棕象甲3龄及6龄幼虫毒力较强, 108个/mL孢子悬浮液接种后第10天, 3龄和6龄幼虫累计校正死亡率分别为100%和76.4%, 致死中时分别为4.88 d和7.64 d?球孢白僵菌KMND202111易于培养, 对红棕象甲3龄及6龄幼虫具有良好的毒力, 具有开发为红棕象甲生防制剂的良好潜力?  相似文献   

7.
为阐明嗜菌异小杆线虫H06品系对红棕象甲的作用机制,采用生物化学测定法研究了嗜菌异小杆线虫H06品系线虫接种红棕象甲幼虫后,对红棕象甲体内羧酸酯酶(CarE)、乙酰胆碱酯酶(AChE)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经嗜菌异小杆线虫H06品系侵染后,红棕象甲幼虫体内3种酶的活力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其中处理后36 h,CarE活性比对照组升高43.15%,之后酶活力缓慢下降,至72 h时处理组酶活力比对照组降低29.55%;处理后36 h,AChE的酶活力比对照组增加79.42%,之后活力出现下降,至处理后72 h活力与对照组相比降低17.51%;对GST活力影响中,处理后12、24、36、48、60 h和72 h,红棕象甲GST酶活力水平与对照相比分别增加99.96%、62.28%、142.61%、145.81%、103.10%和38.39%。由此可知嗜菌异小杆线虫H06品系可通过干扰红棕象甲幼虫体内解毒酶的活性,从而达到对该虫致死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温度对红棕象甲实验种群生长发育及繁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红棕象甲Rhynchophorus ferrugineus(Olivier)是为害我国棕榈科植物的重要入侵害虫,为探明温度对该虫生长发育的影响,在室内设置19、22、26、30和33℃等5个温度梯度,观察各温度下红棕象甲的发育进度、存活率及生殖力,计算不同温度下实验种群参数。结果表明,19~30℃时,红棕象甲的发育历期随温度的升高而缩短,世代平均发育历期在19、22、26、30℃时分别为214.9、141.4、74.1、63.2天。世代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分别为14.2℃和1067.7日度。在22~33℃间,成虫的寿命随温度的升高而缩短,各温度下雄成虫寿命普遍比雌成虫长。单雌产卵量在26℃时最高,平均为267.8粒,19℃时最低,仅为30.5粒。26~30℃为红棕象甲最适宜生长发育温度范围,该范围内成虫繁殖力和种群内禀增长率(rm)最高。  相似文献   

9.
为明确变温低温与持续低温对红棕象甲成虫耐寒性的影响,探索不同低温环境与红棕象甲成虫冷伤害之间的关系,将红棕象甲成虫进行以下两种处理:(1)持续暴露在0、5、10与15℃;(2)雌雄成虫每日暴露于28℃2h后再分别置于以上低温下饲养,对两组试虫的死亡率及过冷却点分别进行统计与测定。结果表明:0℃低温环境下交替暴露于冷伤害修复温度与低温环境可增强试虫冷伤害修复作用;10℃与15℃低温环境下交替暴露于冷伤害修复温度与低温环境会削弱试虫冷伤害修复作用;此外,两种处理方式下,雌成虫的过冷却点相较于空白组均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0.
海南省椰子病虫害的监测与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近2年来对海南省椰子作物病虫害的野外监测、调查和室内鉴定的结果表明,目前在海南省椰子作物上发生的病虫共有37种,其中害虫30种,病害7种。主要病虫种类包括椰心叶甲(BrontispalongissimaGestro)、红棕象甲(Rhynchophorus ferrugineus Fabricius)、二疣犀甲(Oryctes rhinocerosL.)、椰花四星象甲(Diocalandra frumenti Fabricius)、红脉穗螟(Tirathaba rufivena Walker)、椰子泻血病〔Ceratocystis para-doxa(Dade)Mor〕、椰子灰斑病(Pestalotia palmarum Cooke)、椰子芽腐病(Phytophthora palmivora Butler)和椰子干腐病(Paecilomyces varioti Bainier)等,其中椰心叶甲、红棕象甲、二疣犀甲、椰花四星象甲和椰子泻血病对海南椰子树危害最为严重,应重点予以防控。  相似文献   

11.
红棕象甲药剂防治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6年针对红棕象甲的为害特点,对该虫进行药剂防治试验,找出了(1)80%敌敌畏EC600倍液;(2)20%亮甲EC800倍液;(3)35%赛丹EC800倍液;(4)5%锐劲特SC800倍液;(5)3.2%金色甲维盐氯ME1000倍液等5种配方,从植株心叶处往下浇灌药液,取得良好的防治效果,可大量杀死蛀入棕榈科植物茎杆为害的红棕象甲幼虫,对棕榈科植物安全,可在园林生产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高危检疫害虫——红棕象甲的识别和防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高危检疫害虫——红棕象甲随海枣等棕榈科植物传播并造成严重为害,且防治难度大。文章就其形态特征、为害特点和防治方法做了较为全面的介绍,以利于对该检疫害虫的防治。  相似文献   

13.
一株红棕象甲寄生真菌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明确一株红棕象甲寄生真菌的归属,采用形态学及分子生物学方法,从产孢表型、分生孢子特征和ITS序列测定等方面对其进行了分析鉴定。结果表明:该菌分生孢子梗粗短,顶端具2~5个瓶状小梗,分生孢子呈长椭圆形或圆柱形,大小为4.8~9.3μm×2.2~3.1μm;ITS通用引物扩增该菌得到了预期的558bp条带,其与金龟子绿僵菌小孢变种的支持率高达100%。因此,将该红棕象甲寄生真菌菌株鉴定为金龟子绿僵菌小孢变种Metarhiziumanisopliaevar.anisopliae。  相似文献   

14.
为明确红棕象甲成虫触角感器的超微结构?种类?数量和分布情况,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雌雄成虫触角感器的外部形态特征?类型和分布?结果表明, 红棕象甲触角共有6种感器, 分别为刷形感器?簇状感器?毛形感器?刺形感器?芽孢形感器和叉形感器, 其中刷形感器和簇状感器分别有2种亚型, 毛形感器有3种亚型, 刺形感器有4种亚型?雌雄之间部分感器的着生位置和数量存在明显的性二型现象, 刺形感器Ⅲ型?刺形感器Ⅳ型以及叉形感器可能与雌虫寻找产卵场所时识别寄主挥发物有关?  相似文献   

15.
周红春  李密  鲍政  谭济才 《江西植保》2010,33(3):117-118
在湖南省桃源县乌云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发现2种茶树新害虫:棕长颈卷叶象甲Paratrachelophorus nodicornis和鸟粪象甲Mesalcidodes trifidus。本文对其成虫形态特征和为害症状进行了简要记述。  相似文献   

16.
四星椰象及其在加拿利海枣上的危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0年在厦门市首次发现四星椰象(Diocalandra frumenti Fabricius)危害加拿利海枣(Phoenix canariensis Hort ex Chabaud).2005年经过对福州、泉州、厦门和漳州4个城市市区的加拿利海枣的疫情调查,又发现该虫在泉州市和漳州市的加拿利海枣上发生危害.这是我国继红棕象甲(Rhynchophorus ferrugineus Oliv)之后又一种在棕榈科植物上发生危害的外来危险性害虫.  相似文献   

17.
南海口岸多次截获椰心叶甲和红棕象甲   总被引:22,自引:2,他引:20  
1999年8月27日至10月29日之间,南海动植物检疫局工作人员在检疫从台湾进口的华盛顿椰子Washingtonia filifera和光叶加州蒲葵W.robusta时,相继6次从中检出国家禁止进境二类危险性害虫椰心叶甲Brontispa longissima(Gestro),1次在华盛顿椰子中检出红棕象甲Rhynchophorus ferrugineus(Oliv).  相似文献   

18.
进口中东海枣树上截获椰蛀犀金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我国从国外引进了大量原产于地中海地区及中东、南亚地区的棕榈科植物苗木,如海枣树(Date Palm)苗木。随着苗木的进口,一些具有潜在危害性的害虫也随之传人,其中红棕象甲已在海枣树苗圃造成一定的危害^[1],并且在已移栽的城市绿化海枣树上发现危害。  相似文献   

19.
孝感地区板栗主要害虫剪枝象甲、栗实象甲、板栗雪片象甲对板栗生产构成严重威胁,影响板栗的产量与质量;3种象甲的成虫出土期各不相同,分布与为害程度也有异,根据各地虫情,在板栗象甲成虫出土期前10d,在树盘、园地进行土壤药剂处理,同年在堆果堆,库仓进行土壤、地面药剂处理、用全生境土壤,地面药剂处理法来防治板栗象甲,能有效地控制其为害。  相似文献   

20.
用室内模拟方法测定红棕紫泥土壤的吸小速度,毛管水上升速度以及土壤水分的蒸发速度,以研究土壤抗旱机理。结果表明:在相同土层厚度(100cm)下,红棕紫泥土壤的抗旱力为石骨子土>二沙土>二泥土。土壤有效持水量,水分移动性和蒸发性是决定红棕紫泥土壤抗量力的最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