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病害动物和病害动物产品生物安全处理规程》(GB16548—2006)是国家制定的关于病害动物及动物产品无害化处理的基本规程和技术标准。《规程》中的生物处理要求通过用焚毁、化制、掩埋或其他物理、化学、生物学等方法将病害动物尸体和病害动物产品或附属物进行处理,以彻底消除病害因素,保障人畜健康安全。传统的掩埋、焚毁和化制等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方法在生物安全性、环境友好性和生态文明性等方面存在弊端。高温生物复合降解是一种无害化处理成本较低、操作方便快捷、处理彻底并能实现变废为宝的无害化处理技术,本文对此技术进行了介绍,并以湖北省宜昌市某无害化处理中心为例,对高温生物复合降解无害化处理技术的处理成本进行了分析,以期为从业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侯明权 《猪业科学》2013,(10):34-35
目前,涉及病死动物尸体处理的法律法规有《动物防疫法》、《病害动物和病害动物产品生物安全处理规程(GB 16548-2006)》、《病死及死因不明动物处置办法(试行)》等法律法规,以法律法规形式进一步规范了病死动物尸体处理,但实践中对病害动物尸体及其产品的无害化处理仍存在较多问题。1病死动物处理存在的问题1.1在法律法规层面存在的问题1.1.1现有规程存在空白《病害动物和病害动物产品生物安全处理规程》适用范围为国家规定的染  相似文献   

3.
病害动物尸体的无害化处理,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能否对病害动物及其产品进行及时、规范处置的问题,已成为当前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中最为突出的问题。本文就病害动物尸体及其产品无害化处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做一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4.
1无害化处理的概念无害化处理就是用物理、化学或生物学等方法处理带有或疑似带有病原体的动物和动物尸体、动物产品或其他相关物品及场地环境等,达到消灭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阻止病原扩散的目的。2无害化处理的法规依据《动物防疫法》第38条:经检疫不合格的动物、动物产品,由货主在动物检疫员监督下作防疫消毒和其他无害化处理;无法作无害化处理的予以销毁。我国《畜禽病害肉尸及其产品无害化处理规程》(GB16548—1996)对高温、化制处理的方式、对象、技术要求都有特定的规定。发生高致病性禽流感时的处理标准是《高致病性禽流感无害化处…  相似文献   

5.
病害动物无害化处理,是指用物理、化学或生物学等方法处理带有或疑似带有病原体的动物尸体、动物产品或其他物品,达到消灭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阻止病原扩散的目的.此外,病害动物无害化处理还具有保障公共卫生安全,促进养殖业持续健康发展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畜禽病害尸体是指畜禽因某一种疾病或不明原因引起死亡的畜禽尸体,以及在屠宰过程中经检疫为不合格的病害尸体及其产品。为了防止疫病传播和扩散,保护人体健康,国家相继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畜禽病害尸体及其产品无害化处理规程》、《病死及死因不明动物处置办法》等,近期商务部和财政部又针对生猪屠宰环节出台《生猪定点屠宰厂(场)病害猪无害化处理管理办法》,并对正常处理病害猪肉给予财策补贴(2008年8月1日开始实行)。这些国家法律、法规都明确了对畜禽病害尸体必须按照国家规定进行无害化处理,消除或遏制疫病传播的隐患,并且还规定了相应的罚则,应该说国家已经越来越重视这方面的工作。但是,在实际工作当中,仍存在一些在实际操作与监管当中的漏洞或难点。现将在实际工作中的难点问题列出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病害动物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规模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病害动物无害化处理,是指用物理、化学或生物学等方法处理带有或疑似带有病原体的动物尸体、动物产品或其他物品,达到消灭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阻止病原扩散的目的[1].此外,病害动物无害化处理还具有保障公共卫生安全,促进养殖业持续健康发展和提高我国动物产品国际市场竞争力等重要意义[2].近年来,在防控重大动物疫情中,我国动物防疫体系暴露出病害动物无害化处理设施明显不足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正2017年7月5日,农业部公布了《病死及病害动物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自本规范发布之日起,《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农医发[2013]34号)同时废止。本规范适用于国家规定的染疫动物及其产品、病死或者死因不明的动物尸体,屠宰前确认的病害动物、屠宰过程中经检疫或肉品品质检验确认为不可食用的动物产品,以及其他应当进行无害化处理的  相似文献   

9.
病害动物尸体生物安全处理是通过用焚毁、化制、掩埋或其他物理、化学、生物学等方法将病害动物尸体和病害动物产品或附属物进行处理,以彻底消灭其所携带的病原体,达到消除病害因素,保障人畜健康安全的目的。一个地方对病害动物和病害动物产品进行生物安全处理工作情况,可以作为评价该地方动物产品质量是否安全的标准之一,即年处理(与当地养殖和屠宰数量有关)的病害动物和病害产品达到一定数量,说明该地方动物产品质量相对安全,如年处理数量较低甚至没有,可以认定该地方动物产品质量安全有问题。  相似文献   

10.
一、引言生物安全处理是通过用焚烧、化制、掩埋或其他物理、化学、生物学等方法将病害动物尸体和病害动物产品或附属物进行处理,以彻底消灭其所携带的病原体,达到消除病害因素,保障人畜健康安全的目的。(GB16548-2006《病害动物和病害动物产品生物安全处理规程》)  相似文献   

11.
随着养殖业的发展,动物饲养量不断增加,产生大量病害动物尸体.动物尸体随意抛弃或无害化处理不彻底,均具有潜在的疾病传播危险,危害食品安全、环境安全、经济秩序,最重要的是可能会危及人类及动物的健康.针对这种情况,动物尸体的无害化处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2.
病害动物尸体及其产品无害化处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病害动物尸体的无害化处理,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就病害动物尸体及其产品无害化处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做一简要阐述。1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产物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病死畜禽可通过好氧发酵、化制法、炭化等处理技术实现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产品主要包括有机肥、肉骨粉、动物油脂等。文章综述了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产物及其安全性和高值安全应用方法,为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及资源化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全勇 《动物保健》2011,(9):19-21
一.《病害动物和病害动物产吕生物安全处理规程》(GBl6548-2006) 通过用焚毁、化制、掩埋或其他物理、化学、生物学等方法将病害动物尸体和病害动物产品或附属物进行处理,以彻底消除病害因素,保障人畜健康安全为目的。  相似文献   

15.
病害动物尸体无害化处理技术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勇 《兽医导刊》2011,(9):19-21
一.《病害动物和病害动物产吕生物安全处理规程》(GBl6548-2006) 通过用焚毁、化制、掩埋或其他物理、化学、生物学等方法将病害动物尸体和病害动物产品或附属物进行处理,以彻底消除病害因素,保障人畜健康安全为目的。  相似文献   

16.
一.引言 生物安全处理是通过用焚烧、化制、掩埋或其他物理、化学、生物学等方法将病害动物尸体和病害动物产品或附属物进行处理,以彻底消灭其所携带的病原体,达到消除病害因素,保障人畜健康安全的目的。(GBl6548—2006《病害动物和病害动物产品生物安全处理规程》)  相似文献   

17.
一.应用推广情况 近几年来,宜昌市先后从北京爱牧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引进9台高温生物降解无害化处理设备,建成了8个病害动物及其产品无害化处理中心。引进的9台设备规格分别是:日处理动物尸体能力达0.5吨的4台、1吨的4台、2吨的1台,全年处理动物尸体能力可达到3000吨。8个无害化处理中心,3个依托生猪定点屠宰厂建设,主要处理检出的不合格生猪、生猪产品及屠宰加工后的“边角废料”,同时处理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工作依法收缴的不合格动物及动物产品。  相似文献   

18.
随着畜禽养殖业的发展,特别是规模养殖户不断增多,动物饲养量不断增加,产生大量病害动物尸体。动物尸体随意抛弃或无害化处理不彻底,均具有潜在的疾病传播危险,危害食品安全、环境安全、经济秩序,最重要的是可能会危及人类及动物的健康。因此,对病死动物的无害化处理,是有效防控动物疫病和保障动物食品安全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9.
<正>为进一步规范病死及病害动物和相关动物产品无害化处理操作,防止动物疫病传播扩散,保障动物产品质量安全,近日,农业部组织制定了《病死及病害动物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规范》适用于国家规定的染疫动物及其产品、病死或者死因不明的动物尸体,屠宰前确认的病害动物、屠宰过程中经检疫或肉品品质检验确认为不可食用的动物产品,以及其他应当进行无害化处理的动物及动物产品。  相似文献   

20.
国家对病害动物及动物产品无害化处理工作的要求不断提高,安全有效的无害化处理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降低疫病传播风险,有力保障动物产品安全,维护群众身体健康。本文通过对实际应用情况的分析,介绍了高温降解无害化处理技术的应用效果,以期为病害动物及动物产品无害化处理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