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比较了4种药剂对辣椒蓟马的防治效果,发现60 g/L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1 500倍液对该虫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其处理区虫口减退率最高,药后第3天达89.19%,防效达85.19%;至药后第7天,虫口减退率为77.02%,防效为67.59%,显著高于其他药剂处理的防效。  相似文献   

2.
选用球孢白僵菌与其他5种杀虫剂对草坪夜蛾类害虫进行防治试验,药后7d球孢白僵菌对夜蛾类幼虫的防效优于其他供试药剂;生物制剂类杀虫剂的防效优于常规杀虫剂.建议在虫口基数不大的情况下选用球孢白僵菌防治草坪夜蛾类害虫,并适时进行药剂轮换以降低抗药性风险.  相似文献   

3.
在河南、河北和湖北进行了Bt MP-342菌剂田间防治大龄棉龄虫和小菜蛾试验,供试验剂是湖北省农科院生产的Bt MP-342粉剂(16000IU/mg )和液剂(4000IU/ml)稀释配制而成。试验结果表明,粉剂500倍和1000倍液对棉龄虫70小时的虫口减退率分别为75.0%~95.7%和72.2%~85.9%,均明显高于参试的化学农药。防治小菜蛾液剂的1000倍和2000倍液48小时的虫口减退率分别达98.5%和88.4%。  相似文献   

4.
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J.E.Smith)是一种迁飞性重大害虫。为了弄清不同微生物联合使用对草地贪夜蛾的生防潜力,在室内条件下采用直接喷雾方法,测定了金龟子绿僵菌Metarhizium anisopliae CQMa421、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 ZJU435和苏云金芽胞杆菌(Baci1lus thuringiensis,Bt)G033A两两之间对草地贪夜蛾幼虫的室内联合杀虫活性。结果表明:金龟子绿僵菌CQMa421与球孢白僵菌ZJU435悬浮液联合接种10 d后,1~3龄草地贪夜蛾幼虫校正死亡率分别为65.6%、58.8%和35.4%,都显著高于CQMa421和ZJU435单剂处理组。CQMa421与Bt联合接种5 d后,2龄草地贪夜蛾幼虫校正死亡率为82.6%,显著高于CQMa421(21.1%)和Bt(65.5%)单剂处理;ZJU435与Bt联合接种5 d后,2龄和4龄草地贪夜蛾幼虫校正死亡率为80.4%和68.6%,显著高于Bt和ZJU435单剂处理组。上述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杀虫真菌联合使用、杀虫真菌与Bt联合使用能有效提高对草地贪夜蛾幼虫的杀虫活性,为田间利用不同微生物农药有效防控草地贪夜蛾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开展了16 000 IU/mg苏云金杆菌WP、400亿孢子/g球孢白僵菌WG、1.5%苦参碱AS和0.5%印楝素EC 4种杀虫剂对柑橘凤蝶幼虫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药后1 d,4种生物农药对幼虫的防效为34.88%~47.36%,1.5%苦参碱AS防效极显著高于400亿孢子/g球孢白僵菌WG;药后3~14 d,各药剂处理间均无差异显著性,持效期长;药后3 d,供试生物农药的防效为58.23%~65.72%;药后7 d,供试生物农药的防效为73%~78.14%;药后14 d,供试生物农药的防效为78.92%~84.33%。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Bt、克百威、丁硫克百威、溴氰菊酯、杀虫双和辛硫磷6种药剂处理对玉米螟的田间防治效果。结果表明,6种药剂均能显著降低玉米的被害株率,克百威的防效最好,其次为丁硫克百威、辛硫磷和溴氰菊酯,对被害株的相对防效分别为71.70%、70.03%、68.47%和68.11%,Bt生物制剂的防效达66%以上;6种药剂对幼虫的相对防效均达到80%以上;Bt生物制剂的防效与其他化学制剂间差异不显著(p<0.01)。辛硫磷处理易发生药害,但5 d后叶片白斑逐渐消失。  相似文献   

7.
姜灵  洪波  王新谱  贾彦霞 《植物保护》2018,44(1):199-204
本试验测定6种常用杀虫剂对球孢白僵菌孢子萌发、菌丝生长和产孢量的影响,并选取相容性高的杀虫剂在10倍稀释浓度下与球孢白僵菌复配对温室白粉虱进行防治。结果表明,球孢白僵菌与10%吡虫啉WP的相容性最高,而与2.5%联苯菊酯EC和20%高氯·噻嗪酮EC相容性较差,在10倍稀释浓度下10%吡虫啉WP对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的抑制率分别为12%和3.38%,产孢量为1.94×106个/mL。对白粉虱协同防效试验中,3个处理间存在显著差异,复配药剂的防效最高能达到85.19%,在防治3d后一直维持在80%以上,高于单独使用球孢白僵菌制剂和10%吡虫啉WP的防效。因此,在温室白粉虱的防治过程中,可利用生防真菌制剂与低浓度的化学杀虫剂复配,从而达到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8.
通过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用60%百泰WG稀释750倍防治荔枝霜疫霉病有较好的防效,增产、耐贮存,稀释1 500倍的防效、产量和耐贮存度与对照药剂相当。在花期、果实膨大期、转色期各施药一次,可有效防治荔枝整个生长期的霜疫霉病,使用安全,未见产生药害现象,建议大田使用的制剂浓度为750倍~1 500倍。  相似文献   

9.
通过田间试验,评价了4种生物农药对甘蓝菜青虫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菜颗·苏云菌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苜核·苏云菌悬浮剂750倍液和0.3%苦参碱水剂500倍液对甘蓝菜青虫均具有良好的防控作用,药后10 d,虫口防效分别达89.95%、88.16%和78.05%,显著高于对照药剂2.5%溴氰菊酯乳油2 500倍液处理。  相似文献   

10.
针对上海市崇明区有机水稻生产过程中病虫害防治效果不佳的问题,在水稻无化肥、无化学农药种植条件下开展了生物杀虫剂对水稻主要害虫稻纵卷叶螟和稻飞虱的田间防控效果评价。在崇明区的2个试验基地,于水稻不同生长时期,以绿僵菌、白僵菌产品分别与病毒杀虫剂MbNPV、植物源杀虫剂苦参碱和细菌杀虫剂Bt组合进行施药处理。结果表明,应用绿僵菌/白僵菌与MbNPV组合,能够有效防治稻纵卷叶螟,在稻纵卷叶螟发生较早的基地,施药后7 d和14 d的防效可达58.2%~81.2%,而在稻纵卷叶螟发生较晚的另一基地,施药后7 d防效可达61.3%和65.6%;绿僵菌/白僵菌与苦参碱组合,可用于防治稻飞虱,7 d和14 d的防效达64.7%~76.1%;绿僵菌/白僵菌与苏云金杆菌组合防治稻纵卷叶螟的14 d防效分别达64.0%和75.4%,优于对稻飞虱的防效;各组合试验结果显示,白僵菌有相对较长的持效作用,且在害虫迁入早期阶段(水稻发育分蘖盛期至拔节期)施用生物农药比在中后期(抽穗期及之后)施用的防效高。可见,生物杀虫剂组合可作为农作物绿色防控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1.
苏云金芽胞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Bt)可产生多种杀虫活性物质,是一种应用最广泛的微生物杀虫剂。最近研究表明Bt对化学杀虫剂抗性害虫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并且与化学杀虫剂的联合使用可以提高杀虫效果,减少化学杀虫剂的用量。为了进一步设计更好的Bt与化学杀虫剂协同控害方案,本论文研究了不同亚种的Bt菌株与常用化学杀虫剂的兼容性。泛基因组分析表明不同亚种的Bt菌株在基因组成上有较大差异,说明Bt菌株对化学杀虫剂的反应可能会有所不同。进一步化学杀虫剂对Bt增殖影响分析结果显示,溴虫腈对大部分Bt测试菌株有抑制,说明Bt与化学杀虫剂协同使用时需要测定两者兼容性。高效氯氰菊酯对所有常用的防治鳞翅目害虫的Bt杀虫剂亚种类型库斯塔克亚种(Bt kurstaki,Btk)和鲇泽亚种(Bt aizawai,Bta)菌株影响都不大,可以进行协同使用;氯虫苯甲酰胺和茚虫威对Btk菌株HD1有一定抑制作用,定虫隆对其有较好的促进作用,说明HD1与定虫隆协同使用效果更好;茚虫威对Bta菌株G03影响较小,定虫隆对其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氯虫苯甲酰胺对G03则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说明G03及其衍生菌株可以与氯虫苯甲酰胺、茚虫威协同使用。本研究结果说明Bt菌株对不同杀虫剂的敏感性是有差异的,可以通过筛选获得兼容性好的组合,为进一步制定Bt杀虫剂与化学杀虫剂配伍方案与协同使用技术提供了理论指导与数据参考,对实现化学农药减量施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球孢白僵菌在农林害虫生物防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发酵周期和产孢量是其发酵工艺中的主要评价指标。本试验研究了生长调节剂对球孢白僵菌JG-17菌株产孢的促进作用。结果表明,通过外源法在菌落表层施用微量乙烯利,可以明显提高菌株JG-17的产孢量,以对8日菌龄表层施用100 ng/cm2乙烯利处理最佳,产孢量为未处理对照的6.28倍。经乙烯利处理后形成的分生孢子,其耐热性、抗紫外线能力和对靶标害虫的杀虫活性与未处理对照没有显著性差异。在白僵菌培养过程中科学施用乙烯利,可有效提高白僵菌的产孢效率,研究为真菌生物农药工业化生产的效率提升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3种种衣剂对鲜食玉米主要地下害虫的防治效果以及对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从而筛选出高效低毒的种衣剂。试验以京科甜183和京科糯2010为试验品种,比较了3.5%满适金+30%锐胜、福亮(40%溴酰·噻虫嗪种子处理悬浮剂)和50亿孢子/g球孢白僵菌3种种衣剂的室内和田间试验结果。结果表明:各药剂处理对鲜食玉米均不产生药害,出苗安全,没有发现药害植株。种子包衣可提高种子活力和出苗率,其中在3.5%满适金+30%锐胜处理下,京科甜183的发芽势和发芽率最高,分别达到91.5%和92.75%;京科糯2010在50亿/g球孢白僵菌的处理下发芽率达到最高,为93.00%,发芽势在3.5%满适金+30%锐胜处理下达到最高,为91.50%。3种种衣剂都能促进幼苗的株高和干物质的积累。对于地下害虫的防治效果,其中50亿孢子/g球孢白僵菌对地下害虫的防治效果最好,对京科甜183和京科糯2010的地下害虫的防治效果达到79.67%和88.67%。为了既能促进植株生长发育又能很好的防治地下害虫,生产中推荐球孢白僵菌与低毒种衣剂菌药混用。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杀虫(螨)剂对双尾新小绥螨的安全性,本文采用喷雾法检测了丁氟螨酯、氯虫苯甲酰胺和噻虫嗪对双尾新小绥螨和土耳其斯坦叶螨的毒力,并对三种杀虫(螨)剂的不同施药方式对双尾新小绥螨捕食作用的影响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丁氟螨酯对双尾新小绥螨的毒性显著低于土耳其斯坦叶螨,在1000 mg/L浓度下,双尾新小绥螨校正死亡率低...  相似文献   

15.
Vegetable growers’ knowledge of pest and their control method was assessed in 2014 in East Shewa zone, Ethiopia. Vegetable growers were well aware of key pests of vegetables, although some of them did not consider pests as constraint to vegetable production. All respondents scouted their vegetables for pests and used presence or absence of pest as criterion for spraying. About 76% of the respondents read pesticide label before buying pesticides, while the rest 24% of the respondents did not read pesticide labels. All vegetable growers sprayed insecticide, whereas fungicides and herbicides were applied by 90% and 7% of the respondents, respectively. About 72% of the respondents washed their sprayer after each application day and discharged the washings onto the soil. Moreover, the majority (62%) of the respondents threw empty pesticide containers around the field. Also, it was found that 71% of the respondents did not use personal protective equipment (PPE) while spraying pesticides, but a few used one or two types of PPE. More than half of the respondents sprayed pesticides on mature crops and sold the produce within three to five days.  相似文献   

16.
苏云金芽胞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Bt)G033A是国内第一个获得农药登记证的工程菌,也是第一个防治鞘翅目害虫的Bt产品,同时对鳞翅目害虫也具有高毒力。本文总结了G033A产品研发背景、构建过程、安全性评价、产品登记及应用技术与推广示范情况,并对G033A的应用前景做了分析,以期对G033A的大规模应用提供指导。随着高毒化学农药禁用,以及害虫对化学杀虫剂抗性日趋严重,社会对于高质量、绿色安全农产品的需求越来越迫切,相信G033A在未来鳞翅目、鞘翅目的害虫防治中必将发挥重要的作用,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7.
利用作物间作和挥发物释放的农田害虫生态调控“推-拉”技术,可以增加田间生物多样性,提高天敌的控害效果,减少农药使用。然而,为了实现害虫防控的农药减施增效目的,不同施药器械施药结合生态调控技术对害虫和天敌种群动态以及作物产量的影响研究较少。本研究采用新型自走式喷雾机和传统手动背负式喷雾器两种施药器械,分别对单作小麦、小麦豌豆间作、小麦豌豆间作+蚜虫报警激素反式-β-法尼烯(EBF),以及小麦豌豆间作+水杨酸甲酯(MeSA)等处理下施用杀虫和杀螨剂,系统调查分析四种处理对小麦产量、小麦蚜虫、红蜘蛛,以及相关天敌发生量的影响。结果显示,自走式喷雾机的施药速度显著高于手动背负式喷雾机。不同施药器械防治小麦害虫可以显著影响小麦的穗粒数和产量。自走式喷雾机施药的间作+MeSA处理的小麦千粒重和产量明显高于其他处理。在单作田中,两种施药器械对荻草谷网蚜和瓢虫平均发生量无显著影响,自走式喷雾机施药处理的禾谷缢管蚜、红蜘蛛和天敌僵蚜的发生量显著降低。自走式喷雾机施药的间作+MeSA田的荻草谷网蚜、禾谷缢管蚜和红蜘蛛的发生量明显低于其他处理,而瓢虫的发生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两种药械施药情况下,间作+MeSA田小麦上僵蚜量均明显高于单作田。两种施药器械施药前,单作和间作+MeSA田红蜘蛛发生量较低;施药后间作+MeSA处理的小麦红蜘蛛密度一直维持比较低的水平;间作+EBF和间作+MeSA的两个处理在喷药后第二次调查才达到红蜘蛛数量低峰,而同期的单作处理红蜘蛛发生数量有明显回升。总之,小麦间作+MeSA处理可以显著增加小麦产量,对于麦田小麦蚜虫和红蜘蛛的防控效果和对天敌的吸引保护效果最好。对麦田喷药效率、对害虫防控效果和增加小麦产量综合评价,自走式喷雾机具有明显优势。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对比传统手动喷雾器喷药可能对天敌寄生蜂有更强的非靶标作用。  相似文献   

18.
黄曲条跳甲是为害十字花科蔬菜的世界性害虫。本文研究了昆虫病原菌苏云金杆菌工程菌G033A和金龟子绿僵菌CQMa421防治萝卜黄曲条跳甲田间应用技术。结果表明,采用昆虫病原微生物苏云金杆菌G033A和金龟子绿僵菌CQMa421土壤处理防治黄曲条跳甲均具有较好的防效,其中32000 IU/mg苏云金杆菌工程菌G033A可湿性粉剂300 g/667 m2土壤处理防治效果显著优于对照化学药剂,且持效期较长,具有明显的减药、省力、降成本作用。针对萝卜主要病虫害开展了全程生物防控技术示范,结果表明全程生物防控技术不仅防治效果好,且较常规化学防治技术增产达到14.8%,品质得到提升,商品优良率提高12%,可进一步大面积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19.
白僵菌是一种虫生真菌,目前在农林害虫防治中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为了进一步促进白僵菌农药的发展,开发低成本的白僵菌发酵方法或优化其发酵条件是不可缺少的一环。本文尝试以木耳菌糠作为主要培养基液体发酵球孢白僵菌,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菌糠培养基配方并优化发酵条件。结果表明,废弃菌糠适宜作为球孢白僵菌的主要培养基,当料液比为1:4,补充0.3%硫酸锰、0.5%硝酸铵,接菌量10%,培养温度为25 ℃,培养时间为4 d时,球孢白僵菌的产孢量达到了2.0×109个孢子/mL。研究证实了木耳菌糠培养球孢白僵菌的可行性,希望为低成本发酵其他生防菌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