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研究以永新县杉木人工林为基础,应用数量化编制永新县杉木人工林数量化指数表,通过数量化指数表找到了影响极杉木人工林的主导因子,评定立地质量,预测立地生产潜力,为生产经营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以湖北省杉木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选择166块具有代表性的杉木人工林标准地,并测定样地的常规立地因子。利用数量化理论Ⅰ的方法建立了杉木优势高与立地因子之间的关系模型,对研究区杉木人工林进行立地类型划分及立地质量评价。结果表明,所选择的5个立地因子与优势高数量化拟合的复相关系数为0.639;海拔、腐殖层厚度和坡位这3个立地因子对优势高的贡献率达84.99%,且影响均达到极显著水平;采用海拔、腐殖层厚度和坡位3个因子构建研究区杉木人工林立地类型,共划分为22类;按照优、良、中、差4个评价等级对166块样地所属的立地类型进行立地质量评价,得出湖北省杉木人工林在中海拔、土壤湿润、土壤养分含量较高的立地条件下生产力较高,研究区立地质量整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的结论。  相似文献   

3.
福建沙县是我国南方重要的杉木产材县。自然条件优越、水热资源丰富,人工杉木林生长迅速,具有发展杉木生产的很大潜力,对该地区杉木的立地质量进行数量化分类与评价,无论是对于预估宜林地的生产潜力,做到科学造林;或者是利用立地质量的数量化评价指标对现有杉木林生长情况进行核查,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以促进经营管理的改善等方面,均有着重大的实用价  相似文献   

4.
地位指数表是世界各国广泛用来评定立地质量的工具数表。为推进森林立地质量评价工作,我院也编制了“浙江省杉木实生林地位指数表”。但是,该表只适用于有林地。为了科学地评价宜林地对于杉木实生林的立地质量水平,笔者在已编的地位指数表资料基础上,应用数量化力法,进一步编制了“浙江省杉木实生林地位指数数量化得分表”。它不仅可预测宜林地造林后杉木优势高的生长趋势,确定地位指数,同时定量地给出了各立地因子的单独作用,使有林地和宜林地的杉木立地质量评价标准统一起来,为适地适树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砚山县杉木林基地立地分类与评价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应用数量化模型Ⅰ的原理和系统聚类分析的方法,对云南省砚山县杉木用材林基地的造林立地类型进行了划分与评价,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各立地类型杉木生长量的定量预测。  相似文献   

6.
浙江开化县“国家造林项目”立地质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数量化理论(Ⅰ)模型,选取海拔、黑土层厚、坡位、波向、坡度、土壤厚度6个立地因子编制开化县杉木人工林数量化地位指数得分表,用预测模型预估开化县“国家造林项目”杉木造林小班的地位指数,进行立地质评价。  相似文献   

7.
杉木立地条件的系统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根据气候(主要为水热条件)、地貌、地质、土壤及植被等立地因素对杉木生长影响的研究,提出了杉木产区区划及立地分类系统。以水热条件和区地貌为依据,对杉木产区作出带、区(亚区)二级区划;在区(亚区)之下,以大地貌(岩性)、局部地形及土壤因素为依据,分别划分立地类型区(亚区),立地类型组及立地类型。同时还编制了杉木(实生)地位指数表和多因素数量化地位指数查定表,以评价立地生产力;对立地分类及立地评价在林场还作了应用研究。应用这个研究成果不仅可以避免目前有些地区不恰当地选择商品材基地和造林地,而且可以作为提出育林措施的依据,改善杉木林的栽培,提高杉木造林的生长、生态和经济效果。  相似文献   

8.
<正> 杉木是我区主要造林树种,1978年以来,我省杉木栽培科技协作组先后进行了产区区划、立地类型划分和地位指数表的编制等工作。在此基础上,为了检验立地类型划分的可靠性,探索造林规划设计工作中适地适树发展杉木林的定量依据,即予估宜林地在一定立地条件下营造杉水林的地位指数,使造林和经营在立地质量评定上标准一致,给连续经营、集约经营提供较为可靠的依据。所以,用数量化理论来研究杉木林立地质量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9.
根据铜仁地区65块杉木人工林样地及47株解析木的资料,编制出该区杉木人工林的立地指数表和数量化立地质量评定表,根据检验分析,两表可靠性较大。据表能确定林分所属的立地指数级,该林分优势木在各个年龄平均高的生长预测值,能预估宜林地生长力,为该区造林规划设计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不同立地因子对杉木蓄积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湖南省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Lamb.)Hook)人工林为研究对象,研究了立地因子对林分蓄积量的影响。于湖南省衡山县、桃源县、苏仙区、金洞区、遂宁县、新邵县、泸溪县、岳阳县等8处不同地区中布设了26块杉木中龄林标准地,调查了每块标准地的地貌类型、海拔、坡度、坡位、坡向等立地因子以及年龄、郁闭度、林分优势平均高、林分平均胸径等测树因子,采用统计之林软件中数量化方法Ⅰ模块分析了上述因子对公顷蓄积量的影响显著性程度,找出对杉木林分蓄积量有影响的主导立地因子及不同立地因子对蓄积量的影响显著性差异。建立了湖南省杉木人工林林分蓄积量预估模型,为科学营林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不同立地类型杉木人工林伐根材积表的编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武冈林场应用数量化逐步回归方法建立地位指数模型,编制数量化地位指数表,并用聚类方法划分立地类型。同时建立了不同立地类型杉木伐根与胸径、树高的关系模型,依此确定被伐木的材积,对于测定滥伐后的林木材积和检查、评估采伐量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考虑湖南杉木人工林的立地条件、林分密度和林分年龄,基于混合效应构建最适宜的林分平均高与优势木平均高相关关系模型,为湖南杉木人工林的立地质量评价与可持续经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湖南省内设置的512块杉木样地数据为基础,基于基础线性模型,利用数量化方法Ⅰ、k-means聚类和线性混合效应回归建模方法,构建基于混...  相似文献   

13.
本项研究经5年,拟订了简明实用的立地分类系统,建立了杉木和马尾松的最优地位指数模型和数量化地位指数模型,使有林地与无林地得以统一评价,又使树种间的地位指数得到合理的转换。建立的标准蓄积量收获模型,可对各种立地类型的林木产量进行预估。把立地分类评价和指数转换紧密地结合起来,为本地区的适地适树提供了科学依据和实用技术。  相似文献   

14.
用数量化理论评定立地分类因子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数量化理论对立地质量进行评定,是通过与立木生长有密切相关的立地因子与测树因子建立多元回归关系,即把自变量(X1)中的坡位、坡形、开阔度、土层厚度、腐殖质层厚度、母岩、土壤松紧度等质的因子进行数量化,与因变量的优势高(y1)建立多元回归方程,应用电算,解出方程中的参数,得出立地质量得分值,通过相关系数t值检验和残差分析,确定立地主导因子,编制立地类型。  相似文献   

15.
毛竹数量化立地质量评价表的编制和立地类型划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6个主要立地因子与毛竹生长(D、(?))的“多对多”回归分析,编制出毛竹数量化立地质量评价表,并通过数量化得分寻找出影响毛竹生长的主寻因子,划分立地类型,评定立地质量,预测立地生产力。  相似文献   

16.
衡阳地区杉木立地评价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湖南衡阳市三个不同地貌区域的山区、孤山区及丘陵区,分别进行了立地质量评价调查研究,共取样地362块,优势木、解析木362株,并应用多元统计分析,对影响杉木生长的主导立地因子作了筛选,结果认为影响衡阳市杉木生长主导立地因子是中地貌、坡位、坡形、开阔度(m)及土壤腐殖质层厚度与土层厚度。并以中地貌为依据划分了三个立地类型区;以坡位划分立地类型组;以坡形与土壤划分立地类型,同时编制了地位指数表,用以预测立地生产力。从评价立地质量得出,发展杉木以重山区生产力为最高,地位指数14以上的立地占35%以上;孤山及丘陵区只占3%~15%。孤山及丘陵区不宜大面积发展杉木,只宜局部地方种植。  相似文献   

17.
四川省第二期速生丰产林的造林地主要分布于盆地边缘海拔800~1600米的低中山地带,为此采用了多因子综合方法对我省中低山造林地进行了立地分类和评价。针对杉木、柳杉、马尾松等三个主要树种应用多元线性模型筛选确定了划分立地类型的主导因子(海拔、土层厚度)和辅助因子(坡形、坡度),建立了数量化立地指数模型。木着科学和实用的原则,根据我省的地貌、气候和植被分布的特点,在数学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四川省速生丰产林的三级立地分类系统:立地类型区─—立地类型组─—立地类型。以地域分异为主要依据划分立地类型区,反映树种适生性的水平地带性分布格局;划分立地类型组的因子是海拔,反映在同一水平地带树种的适生性和生产力在垂直方向上的差鼻;在立地类型这个基础的层次,根据土层厚度并结合坡度等局部地形因子划分出各个类型。该分类系统为指导以县为单位的营造速生丰产林的规划设计提供了科学的立地分类方法。  相似文献   

18.
浙江省马尾松人工林立地质量的数量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浙江290块马尾松人工林样地的8个立地因子和9个交互作用因子数据,运用逐步回归、交互逐步回归及数量化理论Ⅰ三种方法,剔除无效变量,分别对武夷山北坡产区、天目山产区及浙东、浙西丘陵产区所调查的立地因子(海拔高、土层厚度、黑土层厚度、坡位、坡向等),进行统计分析与检验。从剩余标准差、方差比、复相关和偏相关等检验结果看,以数量化法计算结果最精确,交互逐步回归法次之。本文还根据入选因子类目的相关距阵,用数量化理论Ⅰ法计算出立地质量得分值,并编出三个产区的数量化地位指数表。  相似文献   

19.
刺槐人工林数量化立地指数表编制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编制数量化立地指数表,实现了刺槐有林地怀宜林地的统一评价。在综合分析影响刺槐生长发育的环境因子基础上,选择了个立地因了,运用数理一化理论I方法,建立与立地指数的回归模型,经减少项目法筛选出包含5个因子的立地指数最佳预估方程,编制了数量化立地指数表。确定大地形、小地形及土层厚度为主导因子,土壤类型为次主导因了。实现了林地与无林地立寺质量的统一评价。  相似文献   

20.
福建柏立地质量评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数量化理论Ⅰ的原理和方法,研究影响福建柏林分优势高生长的立地因子,并利用主要立地因子编制了福建柏人工林数量化地位指数表,在此基础上进行立地类型的划分与立地质量的评价,提出福建柏最适宜的造林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