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88年春节,我站从湘潭市肉食水产公司购回一批来自长沙某鸡场的冷藏鸡蛋100公斤。在一鸡蛋清里发现两条吸虫,随即将虫体挑出,用生理盐水漂洗,染色镜检。虫体似爪子形,体长9.0—10.0毫米,宽3.5—4.0毫米。口吸盘近圆形,直径为0.85—0.9毫米。腹吸盘圆形,直径为0.85—0.95毫米,位于虫体上1/3处。口、腹吸盘大小相等。睾丸呈卵圆形,大小为0.9—1.0×0.6—0.65毫米,位于虫体下2/3处。贮精囊呈旋曲状,  相似文献   

2.
一九八五年,进行全县鸡寄生虫调查过程中,笔者于八月十五日,检查本县白皂乡、白皂村王如祥家一只三月龄鸡头虱时,偶尔发现一种虫体很小,不认识的螨虫,经分离制片固定后,又连同感染的病鸡送南京农业大学,请施宝坤、汪志楷两位副教授检查,初步鉴定为“住囊鸡雏螨”Lominosiopt-es cysticola。虫体特征:呈长园形,雌虫0.184×0.12毫米,腭体已退化,腿四对、较粗短,每一腿一般能看清五个左右的节段,末端有吸盘  相似文献   

3.
1病原特点 前殖吸虫病是由前殖科前殖属的多种吸虫寄生于鸡、鸭、鹅等禽、鸟类的直肠、泄殖腔、腔上囊和输卵管内引起的,常导致母禽产蛋异常,甚至死亡。虫体呈棕红色,扁平梨形或卵圆形,体长3~6毫米,宽1~2毫米。口吸盘位于虫体前端,腹吸盘在肠管分叉,2个椭圆或卵圆形睾丸,左右并列于虫体中部两侧。  相似文献   

4.
鸡交合线虫,又称比翼线虫,虫体寄生在鸡的气管腔。由于虫体的机械性阻塞,引起患鸡呼吸困难,常有张口呼吸症状,故此虫也称“开口虫”。这种寄生虫的地理分布是全球性的,但也是地方流行性的。它主要侵害小鸡。由于虫体生长迅速,侵入鸡体不久就阻塞了气管腔,从而引起患鸡窒息和死亡。据报道,四川成都和崇庆县曾流行此病,患病幼鸡的死亡几乎达100%;近年来,在海南岛的海口和澄迈一带也常发生此病,患病小鸡死亡率为40—50%。病原形态虫体呈红色。头端大、呈球形,口囊呈杯状。雌虫比雄虫大得多。雄虫体长2—6毫米,有交合伞,交合刺等长。雌虫体长5—20毫米,阴门突出,位于距虫体前端1/4处。雄虫以其交合伞  相似文献   

5.
1后睾吸虫病 鸭后睾吸虫虫体较长,大小为7~23毫米×1.0~1.5毫米,口吸盘大于腹吸盘。虫体窄长,大小为14~24毫米×0.88~1.12毫米,口吸盘大于腹吸盘。睾丸球状,前后排列在虫体后部。虫卵呈卵圆形,一端有盖,另一端有较尖的刺突。  相似文献   

6.
鸡绦虫病     
鸡绦虫和鸡蛔虫一样,都是鸡体内常见的寄生虫,对养鸡业具有一定的危害性。鸡绦虫种属较多,虫体有大有小,有长有短。主要寄生于鸡的肠子后段,接近直肠的部位。它们有下列一些特点:1.虫体扁平、分节、乳白色,可见细小横纹。虫卵藏在节片内,且越靠身体后段的节片,虫卵越成熟。虫卵成熟后的节片从虫体上脱落,这样虫卵便随粪便散布到外界。2.绦虫的头部呈球状,上有四个吸盘,有些吸盘和头部顶突长有小钩,虫子凭借这  相似文献   

7.
1988年8月内蒙古畜牧科学院野生动物繁殖场一只幼黑鹳(Ciconia nigra)发病,初期食欲仍正常,主要表现吞咽困难,继而食欲减退,头颈部日趋肿胀,临床检查在咽喉部发现虫体19条,经鉴定为呵欠鸟凯塞玛吸虫(Cathaemasia hians),药物驱虫后病鹳痊愈。本病由该吸虫侵袭所致。现将虫体形态,临床表现与治疗报告如下: 一、虫体形态新鲜活虫体粉红色半透明、畏光,可以作爬动或滚动运动。因而呈球状,帽钉状,矛状或不规则形。酒精固定后虫体乳白色.长椭圆形,两端稍尖。背部扁平,腹部较凸,以腹吸盘处最显著。表面有小棘。虫体大小为11.3—12.0×3.8—3.9毫米。在虫体前三分之一处有一切迹,长1.22—1.25毫米,深0.75—0.83毫米。口吸盘次顶端马蹄状,前缘孤  相似文献   

8.
巨鼻分咽饰带线虫,也称为回饰带线虫,是一种较常见的寄生虫,在我国各地均有发现,主要寄生在鸡的腺胃。该虫对放牧饲养的鸡危害甚大,尤其对一月龄左右的童鸡危害更大,严重感染常可造成死亡。在广州地区,放牧饲养鸡的感染率高达50%。虫体形态虫体乳白色,呈圆柱状,雌虫比雄虫粗大。雌虫大小为6.1~9×0.43~0.53毫米,雄虫大小为4.8~7×0.28~0.31  相似文献   

9.
1985年10月在象山县进行驱虫试验,发现家鸭体内三种前殖吸虫,其中两种为国内少见之虫种,而布朗氏前殖吸虫属国内新记录。现报导如下:1.布朗氏前殖吸虫(Prosthogonimusbrauni Skrjabin,1919):虫体呈梨形,体长6.72毫米,最宽部位在虫体后1/3处,其宽度为4.97毫米。口吸盘圆形,直径0.420  相似文献   

10.
(一)流行特点绦虫虫体呈带状、扁平、淡白色,根据各绦虫种类不同,短的体长0.5毫米,长的可达250毫米。鸡绦虫孕节随宿主粪便排至体外,被中间宿主吞食后,在其消化道逸出六钩蚴,移行到适当组织,经2~4周,发育为有感染性的似囊尾蚴。禽吞食含似囊尾蚴的中间宿主后,似囊尾蚴用吸盘或顶突固着在患鸡的肠壁上,经2~3周发育为绦虫成虫,并开始向外界排出孕卵节片。鸡绦虫的中间宿主主要是蛞蝓、蚂蚁、赤拟谷盗、  相似文献   

11.
我们于1983年在余杭县余杭区进行家鸭驱虫试验时,在对照组的一只麻鸭小肠内发现14条日本全冠吸虫(Holostephanusnipponicus Yamaguti 1939),本虫在国内尚未见有报道,家鸭是这次发现的新宿主。经染色鉴定,以最完整的一条作形态描述:虫体很小,呈倒梨形,长度0.896mm,最宽部位0.658mm,前端钝圆但在吸盘处略尖,后端呈钝圆锥形,虫体中部有一个粘着器,凸出于腹窝内。口吸盘位于虫体前端,直径0.077×0.098mm,咽呈椭圆形,多肌,直径0.056×0.049mm,食道缺如,肠干终止于虫体后1/3中部附近,腹吸盘直径  相似文献   

12.
一、发病经过及临床症状我县何某饲养种鸭300只,4月龄左右的鸭群中发现有几只鸭拉稀,食欲减少,消瘦,羽毛松乱,而且发病鸭的数量有逐渐增多的趋势。二、剖检病变剖检病鸭可见肝脏肿大呈土黄色,肝实质坚硬;脾肿大,也呈土黄色;肠道出血,盲肠、直肠无食糜,肠道有多量红色小虫体,达200多条。三、实验室检查1.细菌检查:以无菌操作取肝脏触片,用革兰氏染色后镜检,未见细菌。2.虫体鉴定:虫体呈长条状淡红色,体躯向腹面卷曲,体表有小棘。取一虫体于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压片镜检,虫体长10.5~13毫米,宽1~2.1毫米,具有口领且上有37个头棘,口吸盘呈圆…  相似文献   

13.
1病原姜片吸虫成虫大小为20~75毫米×8~20毫米,肉红色,为吸虫中较大的,虫体肥厚宽大,很像切下的生姜片,故名姜片吸虫。虫体体表有小刺,口吸盘位于虫体前端,腹吸盘较大,在口吸盘后方,较近。虫卵大小为130~145微米×85~97微米。卵圆形,淡黄褐色,有卵盖,内含1个卵细胞。卵黄细胞分布不均匀,靠近卵盖一端有1个胚细胞。2生活史姜片吸虫需要中间宿主(扁卷螺),并以水生植物作媒介才能完成其生活史,成虫寄生于猪的小肠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养貉的发展从全国历史看,虽然不长,但发展很快,是国家、集体与家庭致富的好门路。随着养貉业的迅速发展,貉病的威胁也日趋严重,貉异形吸虫病和其它貉病一样,往往给养貉业的发展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貉感染异形吸虫后,被毛粗乱,体质瘦弱,发育受阻,毛皮质量和繁殖能力下降,由于肠粘膜受到寄生虫不同程度的破坏,严重的影响了貉的消化机能,致使病貉腹泻与便秘交替发生,由于貉的抗病能力下降,常常导致或继发其它疾病。病原体特征及发育史异形吸虫虫体灰白色,呈长梨形,体表有小刺,体长1~1.7毫米,宽0.3~0.7毫米,口吸盘在前端,腹吸盘厚而较大,位于虫体腹面中  相似文献   

15.
羊血吸虫病是血吸虫寄生在羊门静脉、肠系膜静脉和盆腔静脉内,引起贫血、消瘦与营养障碍的一种疾病. 1 病原 病原为分体属和东毕属吸虫,在我国目前发现的只有日本分体吸虫一种.该虫体呈细长线状,雄虫呈乳白色,口吸盘在体前端,腹吸盘较大,具有粗而短的柄,体壁自腹吸盘后方至尾部两侧向腹面卷起形成抱雌沟,通常雌虫在沟内呈合抱状态.雌虫呈暗褐色,卵巢呈椭圆形,位于虫体中部偏后方两肠管合并处前方.虫卵的两端各有1个附属物,一端的比较尖,另一端的钝圆.  相似文献   

16.
1生物学分类及形态 红螨是一种家禽体外寄生虫,即鸡螨,也叫刺皮螨、禽螨。属于蜘蛛纲螨目。特征为躯体融合,无触角,虫体呈椭圆形,  相似文献   

17.
(一)病原鹅虱又称羽虱,据记载已发现40多种。寄生在鹅头部的羽虱,虫体呈长椭圆形,雄虫体长4~5毫米,雌虫体长5~6毫米,全身有密毛,虫体呈黄色,腹部各节有明  相似文献   

18.
<正>双腔吸虫病是由矛形双腔吸虫和中华双腔吸虫等寄生于家畜肝脏的胆管和胆囊内所引起的疾病。1病原介绍矛形双腔吸虫的虫体扁平、透明,呈棕红色,肉眼可见内部器官表面光滑,前端尖细,后端较钝,呈矛状;体长5~15mm、宽1.5~2.5mm。腹吸盘大于口吸盘。睾丸两个,近圆形或稍分叶,前后排列或斜列于腹吸盘之后。睾丸后方偏右侧为卵巢和受精囊,卵黄腺呈小颗粒状,分布于虫体中部两侧。虫体后部为充满虫卵的曲折子宫。虫卵呈卵圆形或椭圆  相似文献   

19.
1990年9—12月在杭州市动物园解剖自然死亡的江咀相思鸟31只,进行蠕虫学检查时在肾脏中发现了两种顿水吸虫,均系本省首次发现。1.外睾顿水吸虫(Tanaisia ectorchisFichthal et kuntz 1976),虫体舌状,大小2.153—4.215×0.502—0.786mm,两端钝圆,前后宽度相似,睾丸水平处略宽,新鲜虫体体表鳞状。口吸盘端腹位,横长,大小  相似文献   

20.
棕榈科植物槟榔,化学成分主要为槟榔碱、缩合鞣质和红色素。槟榔具有杀虫消积、行气通便、利水消积等功效,是驱除体内寄生虫效果确切的中药,特别是驱绦虫,它能麻痹虫体的神经系统,使吸盘松弛而不能固定于肠壁黏膜层,因而虫体很快被排出体外。在兽医临床上已广泛应用,如常用于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