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脱膊症”在农村称之为“踏膀”。是役牛常见的四肢疾病,尤其是春耕大忙季节时有发生。在发病的牛只中,水牛比黄牛多;公牛比母牛多;此病轻者影响劳役,重者久病难愈,导致残废,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笔者1990~1992年在盘县城关镇(东风乡)、刘官镇、西冲镇、板桥镇、英武乡的部分农村,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役牛“脱膊症”共76头,其中水牛52头,占总数的68.4%;黄牛24头,占31.6%。结果治愈70头,治愈率为92%,现将治疗方法介绍如下:1 病因  相似文献   

2.
耕牛脱膊是耕牛四肢疾病中较常见的一种疾病,中兽医叫闪膊、跌膊、挫胛、塌膀等。西兽医从解剖生理部位看,实际是肩甲部软组织损伤所引起的肩关节扭挫伤和肩部肌肉、神经损伤的综合症。主要特征为病肢肩胛骨向下后方移位,  相似文献   

3.
牛掉小膀,也称牛“脱膊”、“闪膊”、“叉胛”,是耕牛常见多发的前肢病之一。日久不治或治疗不当,多成残疾。 该病的发生,多因闪、扑、撞、跌等使肩胛部气滞血瘀,而影响正常功能所致,患牛前肢呈现瘸腿,肩胛骨  相似文献   

4.
耕牛脱膊在本地农民谓之“掰胛”,是山区常见病。过去我们多采用“牵拉法”和“敲击法”治疗,疗效可达70%左右。但由于这些办法都有一定的局限性,例如:“敲击法”人手要多,还要横卧保定,麻烦费时,效果不确实。“牵拉法”较“敲击法”简单易行,但由于要求患牛快步行走,而脱膊初期的患牛皆因患肢疼痛步履艰难,影响  相似文献   

5.
“滑膊”亦称“脱膊”、“趖胛”等,是役用牛较常见的前肢病。笔者曾遇6例,均以自创的“针引催膊术”治愈。(一)针引催膊术1.术前准备:75%酒精1000毫升(也可用50度以上白酒);0.5%盐酸普鲁卡因注射液20毫升(也可用酒精代替);复方氨  相似文献   

6.
耕牛脱膊一症,古籍中记载较少,名称不一,有称脱膊,脱前膊,跌膊,趺膊,膊骨跌伤,错胛,塌膀等等。我们认为以名“脱膊”较妥。为了查明前人对本病的立方施治办法,  相似文献   

7.
十余年来 ,我们在县兽医院与广大农村从事牲畜疾病诊疗工作 ,其中运用部分民间验方治疗家畜疾病。今选择几方交流 ,望同道斧正。1 脱膊脱膊是肩胛部的筋腱、肌肉、骨、关节及神经等受外力损伤而引起的牲畜前肢综合症。常因跌扑损伤、失步踏空、烂泥深田使役 ,提脚过猛 ;或肩关节、肌肉等组织突受强大暴力牵行而引发本病。多见患肢屈曲、不敢负重 ,牵引时前肢难移 ,肩胛骨下蹋 ,紧贴胸壁 ;病肢似乎比健肢长 ,并向内划弧前进 ,表现“云头不翻”。治疗 :将患牛倒地 (健肢在下 )保定 ,先用白酒涂擦患部 ,取雁翅、中膊穴开针 ,将肩胛骨矫正 ,然…  相似文献   

8.
牛“脱膊”是耕牛的常发病,在南方各地均有发生,而名称也不相同。由于临床症状复杂,到目前为止还不可能用解剖学,生理学和病理学阐明此病。本文发表的目的在于引起兽医临床工作者注意,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对本病进行讨论,以求得到符合客观实际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脱膊,俗称叉甲。本病牛、马多发生。常因越障碍物,奔跑急转弯,骤然滑跌或役用时一肢陷入深坑泥潭之中用力猛拔等所引起。脱膊多在伤后突然发病,出现跛行,患肢肩胛肌(或后肢髋关节处)凹陷,站立时,患肢比健肢长,不能正常负重、常伏卧,不愿运动,强行步行时,抬举前伸缓慢无力,拖拽前进。笔者从1980年以来,用局部穴位麻醉与手术整复相结合的方法治疗大家畜脱膊105例。其中马骡56例,牛49例,除2例黄牛因  相似文献   

10.
一般认为脱膊是肩周围神经肌肉或韧带闪伤而发生的一种肩跛行,多因滑走、跌倒、失足和坠落等引起,是耕牛最常见的四肢疾  相似文献   

11.
陡坡驱赶法治牛脱膊平和县小溪镇兽医站(363700)苏醒霖脱膊即肩肿骨移位。其整复术报道颇多,但多花工,多花钱,有的不甚理想,经久则转为慢性,肩关节结缔组织增生和肩部肌肉萎缩,失去劳役能力。笔者于1972年底至1993年9月采用陡坡驱赶法治愈牛脱膊3...  相似文献   

12.
牛流行热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牛的急性、热性全身性疾病,中兽医学又称为“三日热”、“暂时热”、“牛流行性感冒”。其主要特征是突然发热,高热稽留,消化道和呼吸道呈现严重的卡他性炎症,四肢和关节功能发生障碍,跛行、行走困难、甚至卧地不起。  相似文献   

13.
江苏农村役畜常发生以肩跛为特征跛行,1958年我们向当地老中医学习时发现他们治疗此病有一整套处理方法,效果很好,他们形象的将此病叫“脱膊”、“掉膀”、“闪膊”、“挫押”。此病是常见病和多发病。该病多发于水牛,在春末和夏季  相似文献   

14.
<正>脱膊,也称闪膊。是牛肩部肌肉伸张过度,致使患侧肩骨上端脱离原位而出现跛行的一种综合症。主要特征为病肢肩胛骨向下后方移位,患肢出现跛行。1病因本病役牛多发。常因跳越障碍,放牧奔跑,急转弯,或道路泥泞,凹凸不平骤然滑跌,耕作时一肢陷入深泥中用力猛拔,或因使役时一前肢跨出带犁的链绳外还在用力等引起。  相似文献   

15.
由于贵州地处高原山区,牛比较容易脱膊(俗称塌膀),形成废牛,严重地影响耕牛的役用价值。现将中草药穴位治疗牛脱膊的方法介绍如下,以供同行参考。一、中草药配制用草乌5g、大胡椒8g、乳香5g,没药5g 混合捣碎,放于100ml 白酒中,用文火隔锅加盖熏蒸15—20分钟,取出后加25ml童尿去渣候温备用。  相似文献   

16.
牛脱胛也称牛脱膊,是牛特别是役牛的常见病。本病由于肩胛骨内外侧的肌肉发生严重的剧伸,使肌肉的应有弹性减低,从而使肩胛骨下垂,并出现严重的混合跛。一、病因本病表面看来为外伤所致,实为因风寒湿三气杂感侵入肌体,郁塞经络,凝滞气  相似文献   

17.
耕牛前肢脱膊的简易整复法耕牛前肢脱膊又称叉胛,在兽医临床中此病并不少见。本病多因牛滑跌或前肢陷入泥潭中用力猛拔所致。得病后出现跛行,站立时见两前肢胛部不平衡,牛常卧不愿走动,强行时可见患肢无力,拖拉前进且前伸缓慢,有敢路不敢抽的症状。保定与整复保定前...  相似文献   

18.
牛脱膊是近期来我县耕牛外伤病最常见的一种,笔者通过走访调查,主要是耕牛(劳役牛)摔跌或上下坡滑倒,或过桥、急走时脚陷隙洞中,或因角斗中互相碰撞引起肩胛骨脱下变位。症状患肢不敢负重,站立时弯曲或伸直轻轻放于前方。患肢有时发热、稍肿、疼痛,患肢肩骨部有掌大陷凹,患肢较健肢稍长,下端发麻带冷,步行时三脚走路,患肢拖地而走。背拱起,毛粗逆,全身抖动,食欲减退,白睛呈红色,卧地时不易起立,健肢多集于腹下。诊断牛患脱膊,其特征为三条腿走路,患肢稍长,肩部有掌大陷凹,发热肿疼,健肢肩部特别突起。治疗先行手术整复,用一条绳捆住健肢蹄踠…  相似文献   

19.
<正> 脱膊病是耕牛的带发病,我们在长期的兽医临床工作中,摸索并掌握了治疗耕牛脱膊病的“简易整复法”,现就我们多年来对47个病例(前肢左25例、右前肢22例)进行整复,治愈45例的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正>牛脱膊又称为牛叉胛。它是由于前肢肩胛错位而引起前肢运动机能发生障碍的一种疾病。该病在农村耕牛中时有发生,如能及时又准确地诊断,及早采取适当的治疗措施,往往可收到较好的治疗效果,但亦有误判而消极治疗,殆误病情导致难以治愈,给农户、农业生产造成一定的损失。在不同的村屯和不同养户的牛只中,凡发生类似病症的牛只进行综合诊断,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