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省两种重要的森林害虫——马尾松毛虫、大袋蛾发生面积大,危害程度重,对林业生产威胁很大。几年来,在调查和防治一些森林害虫的过程中,经常发现寄蝇在很多林木害虫体上寄生,而且寄生率高,大大压低了害虫虫口密度,使这些害虫不能大发生。就松毛虫而言,寄生蜂、鸟类和寄蝇对它起了很大的抑制作用。我们在省内林区多次调查,查明了寄蝇对森林害虫寄生的良好效果,现将调查结果报道于后。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松毛虫华丽寄蝇寄生落叶松毛虫幼虫的调查结果看出,其自然寄生率达48.8%,是落叶松毛虫幼虫期的重要天敌种类,为进一步对其保护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寄生松毛虫的寄蝇科(Tachinidae)昆虫已有多次报导,而记录寄生松毛虫的麻蝇科(Sarcophagidae)昆虫的文章却不多。十多年来,作者从浙江各地采集了大量的马尾松毛虫(Dendrolimus punctatus Walker)蛹茧,  相似文献   

4.
河北常见松毛虫寄蝇的识别王大洲(河北林校石家庄050061)在河北松毛虫危害林区,作者发现寄生松毛虫的寄蝇种类较多,其分布广泛,活动及繁殖能力都非常强,有十分广阔的开发利用前途。如隆化县张三营林场100余公顷20a生人工油松纯林几年来由于对害虫进行综...  相似文献   

5.
二十年前作者曾在《昆虫学报》第十三卷第六期发表过《中国松毛虫寄蝇的研究》一文,以检索表和种的记述的形式,报道了我国14种松毛虫寄蝇的全部资料。二十年来这一研究有了很大进展,不但在种类调查方面更趋全面,而且对寄蝇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的了解也更加深入。为了给生物防治提供进一步的基础资料,本文以较详细的检索表形式,着重介绍我国23种松毛虫寄蝇的种类鉴定、分布及寄主种类,同时概括地介绍了其寄生方式,供有关同志参考。  相似文献   

6.
马尾松为我省江淮丘陵地区和皖南部分山区绿化荒山的先锋树种,全省面积达1400万亩左右。马尾松毛虫为马尾松之大敌,常年发生面积达200万亩,大发生年为300万亩左右,严重影响松林正常生长。在松毛虫发生、为害过程中,有很多天敌制约,其中以卵期的赤眼蜂、黑卵蜂和幼虫期、蛹期的寄生蝇寄生率最高,特别是寄蝇的制约是影响松毛虫数量变动的重要因子。两年来,我们在全椒、嘉山林区进行多次调查实践中认识到:寄蝇是人们与松  相似文献   

7.
松毛虫的天敌种类很多,有卵期寄生蜂(赤眼蜂、黑卵蜂、平腹小蜂等),幼虫期寄生蜂(姬蜂、茧蜂等)和寄生蝇(寄蝇科的某些种类),蛹期寄生蜂(姬蜂、大腿蜂)等。本文着重介绍寄生松毛虫幼虫期  相似文献   

8.
严静君  姚德富 《林业科学》1992,28(5):405-411
根据1985—1991年在北京西山地区研究结果,油松毛虫连续7年处于低密度状态,虫口密度在0.4—11.7条/株间变动;黑足凹眼姬蜂年平均寄生率为25.22±11.14%,其寄生率高低与寄主密度大小呈负相关,寄生率高于25%时,次年松毛虫种群数量下降;黑足凹眼姬蜂与松毛虫狭颊寄蝇存在种间竞争关系,该蜂寄生率高的年份,寄蝇寄生率很低或没有寄生;被姬蜂寄生的松毛虫越冬幼虫,早期出蛰数量多于后期出蛰,该蜂在野外的转主寄主有黄褐天幕毛虫、舞毒蛾和榆毒蛾,一年中在不同寄主上可完成4—5代;越冬寄主是松毛虫;因受转主寄主、重寄生蜂和夏季高温影响,该蜂的季节种群动态规律为春季数量多、夏季种群凋落,秋季数量又开始上升。据7年观察,该蜂对低密度的松毛虫具有明显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研究了灭幼脲1号对油松毛虫的毒力、幼虫的中毒死亡症状、松毛虫取食量及其对松毛虫幼虫期寄生天敌的影响。结果表明,灭幼脲1号对松毛虫的胃毒作用很强,LC_(50)在2—9ppm之间(4—5龄幼虫);主要作用方式是影响昆虫的脱皮变态;用灭幼脲处理的幼虫,前4天的食叶量没有明显变化,以后食量下降明显;对松毛虫幼虫期的两种主要寄生天敌——松毛虫狭颊寄蝇和黑侧沟姬蜂的影响不大。可望作为松毛虫综合防治的主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0.
1984~1986年在浙江省衢州市上林村,开元寺村和下山溪村进行马尾松毛虫寄生天敌种群数量周年消长的研究,结果表明,一年中,马尾松毛虫卵期天敌寄生率第1代最高,第Ⅱ代次之,第Ⅲ代最低;茧蛹期天敌寄生率第Ⅱ代最高,越冬代次之,第Ⅰ代最低。松毛虫卵期和茧蛹期天敌寄生率随松毛虫虫口密度的增加而上升,但与松毛虫种群的变动趋势有关。松毛虫处于下降阶段,天敌种类多,寄生率高,而松毛虫处于发生初期和上升阶段,天敌种类少,寄生率低。无论是卵期或蛹期的天敲种类和寄生率,上林村明显地比开元寺和下山溪村两地的种类多,寄生率高。卵期优势天敌第Ⅰ代主要是平腹小蜂,第Ⅱ代和第Ⅲ代主要是赤眼蜂和黑卵蜂,茧蛹期优势天敌主要是寄蝇类。溴氰菊脂和苏云金杆菌两种农药对蛹期寄生天敌数量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1.
一、落叶松松毛虫寄生蝇的种类较多,据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赵建铭先生在我国发现的就有14种。我局在调查森林虫害天敌种类中,也发现了不少种类,其中就我们已整理出来种类有11种: 寄蝇科(Tachinidae): Sturmia atropioora Rob.  相似文献   

12.
马尾松毛虫的寄生天敌对马尾松毛虫灾的发生发展有着很大的抑制作用,应用其寄生天敌对马尾松毛虫进行生物防治,亦已取得较大的效果。为了了解福建省马尾松毛虫寄生天敌的种类以及重要天敌的寄生率,以期发现本省有利用价值的寄生天敌,为进一步开展对马尾松毛虫的生物防治提供依据,我们今年对福建省马尾松毛虫的寄生天敌进行了初步调查。  相似文献   

13.
本文研究了灭幼脲Ⅰ号对油松毛虫室内毒力测定,以及对寄生天敌的影响。在林间用灭幼脲Ⅰ号低容量和超低容量喷雾大面积防治油(赤)松毛虫,并用灭幼脲Ⅰ号对鹌鹑作了毒性试验。结果证明:在林间大面积防治松毛虫后,除对中华草蛉幼虫有影响外,对其他寄生性天敌——松毛虫狭颊寄蝇、黑足凹眼姬蜂无不良影响。对异色瓢虫、蠋蝽等捕食性昆虫亦无不良影响。对白僵菌、粉拟青霉菌在常规使用浓度下无抑菌作用。对鹌鹑也是安全的。因此,灭幼脲Ⅰ号在松毛虫的综合治理中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14.
为查明广西桉蝙蛾天敌寄蝇的种类、分布及其对桉蝙蛾的控制效果,2012年和2013年的1—5月在桉蝙蛾发生区采集桉树木段带回室内收集寄蝇成虫。共收集到寄蝇498头,经鉴定均为栗色舟寄蝇Scaphimyia castanea Mesnil;调查了38个县(市),有29个县(市)调查到寄蝇的分布,约占调查县(市)的76.32%。平均寄生率为8.09%,最高寄生率33.33%;寄蝇羽化后即可交配;寄蝇寄生桉蝙蛾幼虫,产卵方式为伪胎生型,寄蝇交配1周后,将卵产在虫包中,幼虫脱离母体后迅速侵入蝙蛾虫道中寻找寄主。  相似文献   

15.
<正>粘虫是一种世界性的禾谷类重要害虫,在其大发生时,会给作物造成严重减产甚至颗粒无收。但由于寄蝇等寄生昆虫的寄生,粘虫死亡甚为普遍。根据赵建铭1962年在《中国粘虫寄蝇的研究》一文(见昆虫学报Vol.11)的报导:在云南已发现的有五种粘虫寄蝇,即兰黑节寄蝇Ctenophorocera pavi da Meig.、扁肛寄蝇Servillia planiforceps chao、  相似文献   

16.
马尾松毛虫是我国马尾松分布地区的一种重要害虫,在丘陵半山区经常暴发成灾。大发生时,食尽松针,严重影响松林的正常生长,并影响人畜安全。寄蝇是马尾松毛虫的主要寄生性天敌之一,对马尾松毛虫的发  相似文献   

17.
由文献整理出马尾松毛虫Dendrolimuspunctatus Walker 各虫期天敌194种(暨亚种和变种),其中寄生蜂73种,寄蝇12种,捕食性昆虫15种,食松毛虫鸟类77种,其他  相似文献   

18.
为了查明我区马尾松毛虫寄生天敌种类和作用,为保护和利用天敌,开展协调防治提供依据。我们结合预测预报工作,对全区松毛虫蛹期、卵期寄生性天敌进行了初步考查。通过考查,发现我区松毛虫寄生天敌优势种群,蛹期主要有松毛虫黑瘤姬蜂、花胸姬  相似文献   

19.
1987~1988年,对湖南省洞口县马尾松毛虫种群密度及天敌寄生情况进行调查,发现寄生性天敌昆虫27种,重寄生者14种。据此,构造了松毛虫—寄生者系统食物网及营养级数量金字塔,对系统的稳定性进行初步分析表明,各代松毛虫的寄生天敌种类和寄生率均存在着差异。寄生率以第2代为最高;害虫种群变动趋势与天敌种类有关;寄生数量与寄主密度成正比;赤眼蜂、平腹小蜂的寄生率与卵块密度呈微弱负相关或无关,卵总寄生率与卵块密度呈轻微负相关,幼虫和蛹的寄生率与寄主密度无关。  相似文献   

20.
林间挂放喷涂有松毛虫病毒的赤眼蜂卵卡,试验结果表明,林间赤眼蜂对马尾松毛虫卵的寄生率平均39.4%,室内赤眼蜂对马尾松毛虫卵的寄生率80.0%。林间观察到刚羽化的第二代赤眼蜂在松毛虫卵上活动。携带松毛虫病毒的赤眼蜂通过其寄生行为可把病毒传递到松毛虫幼虫期,松毛虫幼虫病毒感染率3.0%,松毛虫蛹期没有观察到松毛虫病毒传递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