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北海在近年不仅重视经济发展,同时还注重海洋生态保护,这座滨海城市正在以崭新的姿态成为广西发展的重要力量。该城市充分利用海洋资源优势,大力拓展城市空间,目前北海已经将海洋生态保护作为未来滨海生态城市建设的重点。不过从当前的滨海生态城市建设现状来看,北海还要加强陆海统筹,在开发和利用海洋资源的同时,也要加强对资源的保护,进而体现出海洋经济发展新优势,实现滨海生态城市建设和海洋生态保护和谐发展。本文从滨海生态城市建设和海洋生态保护的协同发展关系入手,分析北海如何在保护海洋生态环境中推进滨海生态城市建设,希望人与自然生态更加和谐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三亚湾滨海景观以海洋、沙滩、热带植物为主要景观元素。分为海上景观、海岸线景观、植被景观、滨海酒店景观以及滨海广场景观五种类型。景观设计独具特色。  相似文献   

3.
通过收集资料、实地调查,探讨在海洋文化背景下,台州湾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滨海环境生态景观设计的方法和方式。针对存在问题,提出基于可持续发展生态理念,展示地域特质和文化,建设有台州滨海景观特色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城市滨海绿地植物景观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滨海绿地是城市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沿海城市的特色景观。从生态价值、景观美学价值和公共服务价值3方面构建城市滨海绿地植物群落景观评价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对深圳湾滨海公园的40个植物群落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深圳湾滨海公园植物群落景观质量整体良好,但优秀的植物景观群落缺乏。基于评价结果探讨提高城市滨海绿地植物景观质量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5.
上海是一座"因海而生,因海而兴"的滨海国际大都市。从海洋文化社会视角分析上海的城市变迁,有助于剖析上海城市变迁的内在动力,把握和理解上海城市精神的内涵,探讨上海城市变迁的发展趋势。在史料分析的基础上,从海洋文化视角分析归纳出上海曾历经江南渔村、国内贸易港口、远东航运中心、国际航运中心等海洋文化社会形态的变迁;发现上海经济社会的发展,受益于海洋文化的滋润和影响,得益于海洋精神这一根本动力。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而言,上海的城市变迁主要是海洋文化作用于上海城市发展的结果,是海洋精神内在动力外化的直接反映。城市发展的最高阶段是成为国际文化中心。由于上海富有海洋文化特色的独特城市精神,因此,上海在建成"四个中心"之后,将会逐步发展成为一座以海洋文化为主要元素的国际文化中心。  相似文献   

6.
伴随着高速发展的经济和城市化进程,城市土地资源供需矛盾越发突出,充分利用开发城市滨海滩涂湿地,在滨海新城的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滨海滩涂湿地的开发所面临的最大难题是耐盐碱植物种类的筛选和植物景观构建。针对上述2大难题,本文通过相关文献的查阅及国内外典型案例的归纳总结,交叉运用生态学、园林美学、旅游学等相关理论,将植物美学与生态功能相融合,为城市滨海滩涂湿地植物景观规划提供新思路。并以杭州大江东临江湿地为研究对象进行植物景观规划,结合现状,分别从植物种类选择,植物景观设计,人与植物景观互动以及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面进行规划,旨在形成生态效益优化,植物景观优美,生物群落多样的城市滨海滩涂湿地景观,以期为今后城市滨海滩涂湿地植物景观规划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7.
以郑州园博园北方城市展园为研究对象,通过VR技术,运用BIB-LCJ法与SD法相结合,对30个北方城市展园进行景观质量美景度评价研究,得出景观质量的排序,对排名前5的城市展园,运用SPSS17.0软件对问卷调查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因子分析。结果表明,形象因子、感知因子和认知因子是影响景观效果的3个主要因子,其中形象因子贡献率最大。可见提高城市展园景观质量的关键是景观外在的设计,如植物、园林小品及色彩丰富度等,因此在城市展园的设计中不仅要注重地域文化,也要重视景观元素的搭配及整体的外在形象。  相似文献   

8.
基于公众审美角度,采用心理物理学评价法,选取滨海路43张夏季景观照片为研究对象,评价滨海观光道景观的视觉环境质量和各要素指标等级,对评价数据进行相关和回归分析并建立评价模型。研究表明:轮廓线、水体、色彩种类对滨海路景观视觉环境质量有显著的正面影响。最后针对评价结果,从提高景区视觉环境质量方面,分析提出城市滨海观光道的规划设计建议。  相似文献   

9.
滨海绿地是滨海城市绿地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城市生态系统的维护和稳定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从滨海绿地的功能性、乡土性、文化性、艺术性等方面分析,从而指导植物景观规划,并结合普陀山风景名胜区滨海绿地,从文化、生态等角度出发,营造具有普陀山当地特色的植物景观。  相似文献   

10.
在推进海洋文化建设的背景下对文化要素在滨海旅游中的作用进行量化,基于对滨海旅游文化承载力的分析,以舟山地区为例测量出该地区对文化感知度或是接受容纳程度的数值,结果表明:文化因素在滨海旅游中具有重要作用,并提出了加大滨海旅游中文化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仇春晖  黄耀志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5):2694-2696,2700
新城区景观环境的营造是传承城市历史文化、形成城市特色的核心问题之一。通过对苏州工业园区金鸡湖周边的景观节点分析,总结出苏州工业园区的水资源创造的自然景观气韵、建筑布局营造的艺术景观气韵和城市景观生动的文化气韵,将园区的景观营造与自然、艺术、文化相关联,完整说明了历史与时尚、自然景观与人造景观相融合的苏州金鸡湖工业园区的景观特色。  相似文献   

12.
从景观资源及其利用方面分析湛江的城市海岸景观现状,以提升湛江滨海城市景观水平,丰富居民生活,提高海岸线观光质量为目的,构想海岸线整体的功能布局、沿海的植物景观和建筑景观以及亲海景观的配置,以此构想未来湛江海岸线景观带的美好景象。  相似文献   

13.
青岛滨海景观经历了一个多世纪的磨砺与沧桑,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都急需维护和更新.2002年以来,青岛市对其滨海区旧景观进行了改造.经过改造拓展了资源有限的滨海空间,改善了滨海区的自然与人文环境并保护了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开发和保护了新的旅游景观,缓解了滨海区的生态压力.时至今日,改造后的景观经过四年的运行,有喜有忧.滨海景观如何彰显城市人文景观风貌特色,如何使之更具人性化,如何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这也许是目前中国城市规划师及景观设计师们所共同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对滨海休闲体育发展的基本趋向进行了分析。随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滨海休闲体育已成为人们休闲、旅游、运动、健身等的重要内容,能有效地推动沿海地区城市的发展,体现人类回归自然和保护环境的夙愿,是时代的必然产物和休闲方式,是人类海洋文化的彰显,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5.
江苏省农业生产性景观美学特色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天津农业科学》2015,(7):165-167
农产品不仅有着自身的经济价值,同时也具有农业美学属性。通过研究江苏省农业生产性景观美学特色,一方面可以反映出江苏农业生产性景观的地域文化特色,另一方面可以对江苏农业生产性景观的建设和推广及建设生态园林城市具有促进作用。通过对江苏文化背景、地理位置特点、农产品种类、农业历史等资料的研究,得出江苏农业生产性景观受到其"水文化"、"稻作文化"、"儒文化"的影响,表现出了其柔情似水、秀而不媚、清而不寒的景观美感。  相似文献   

16.
滨州市滨海滩涂面积广阔,海岸线较长,滨海湿地生态旅游资源丰富,开发前景广阔,但目前滨海旅游业发展还比较缓慢,难以充分发挥资源和市场的整体优势。借助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开发的机遇,加快滨州市滨海旅游的开发建设,对于促进滨州市滨海旅游业的发展,乃至推进滨州市经济的发展都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现通过对滨州市滨海生态旅游资源的特征分析,提出了滨州市滨海生态旅游资源的总体空间布局构想,将其划分为四大旅游区:原生态湿地景观区、海岸奇特地质景观区、滨海农业生态观光区、滨海历史文化游览区。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深圳市滨海大道现有植物景观的评价分析和现状调查,总结出深圳滨海大道植物景观的特点和不足,提出绿化改造的意见和建议,为深圳园林景观路植物造景的实践提供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18.
城市公园景观是城市的一张名片,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城市的形象,景观建设必须遵循着一定的设计原则,从而体现出城市所在区域独特的文化内涵及地方性特色。本文主要从地方性原则、主题原则、人本原则等方面阐明城市公园景观应该遵循的原则,从而确保城市公园景观建设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和时效性,更好地满足人门精神和文化需求,促进城市绿色健康、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9.
以滨海城市青岛为例,阐述了城市化进程中城市绿化所面临的诸多问题,并就园林植物景观的营造及地域特色的保持等方面进行了论述。认为地域性的植物景观在改善城市生态和城市景观以及凸显城市特色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在城市化加速发展的今天,其重要性及带来城市景观新突破的可能性,是不言而喻的。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潍坊滨海地区盐碱地为研究对象,在充分分析了国内外有关盐碱地生产性景观设计和改造案例及现 场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基于生产性景观的理念提出以“生产”、“生态”为主题的滨海盐碱地改造方案。设计过程中以构 建特色化的盐碱地生产性景观为目标,通过因地制宜的盐碱土改良策略、“海绵系统与盐碱地净化处理相结合”的弹性 海绵技术等设计方法,以完善景观空间绿地系统结构、开发利用生产性景观、解决滨海盐碱地生态结构脆弱的问题为 设计重点,最终创造出以绿色为基调,以可持续发展为原则,兼具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为一体的滨海盐碱地改造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