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77 毫秒
1.
北京市农业保险发展模式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完善北京市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在北京市政策性农业再保险方式模拟研究的基础上,依据可持续发展要求,对“北京模式”进行改进,设计了由原保险公司购买再保险,并由政府予以扶持的“小改进”方案和实行三级巨灾风险保障的“北京新模式”。动态模拟结果表明,与政府购买再保险方式和“小改进”方案相比较,“北京新模式”既能实现保险公司持续经营,又有利于提高政府资金运作效率,是一种较优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2.
于春英 《中国农学通报》2010,26(10):371-374
【中文摘要】“大农”是农业中带有资本主义性质的比较先进的经济成分。伪满时期,随着日本帝国主义的土地掠夺和地主土地兼并的加剧,大量土地集中到“满拓”和少数大地主手中,加之伪满政府的极力提倡,所以东北地区的“大农”经营依然发达。东北地区的“大农”经营主要有富农经营、经营地主经营和农场经营三种形态,并由此构成了一个带有殖民地半封建性质的资本主义农业经营体系。  相似文献   

3.
基于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休闲农业开发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范水生 《中国农学通报》2011,27(14):286-290
休闲农业的设计与运作根据马斯洛需要层次需求理论,满足人们由生理、安全到自我实现的需求,可以为人们提供丰富的休闲产品与休闲体验。本文提出用“功能涵盖性”的原则界定“休闲农业”概念,并在分析休闲农业的多功能特性与产业本质的基础上,运用马斯洛需要层次需求理论,从管理者、经营者两个方面提出了休闲农业开发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5.12”汶川特大地震使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遭受了巨大损失,严重阻碍了农业科技成果的示范转化和扩散推广。本文以四川省为例,分析了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灾前概况和灾后损失,提出了恢复发展的阶段目标和基本思路,重点阐述了“专家+项目+农户”、“专家+协会(专业合作组织)+农户”、“科技特派员”、“农业科技园区”、“专家服务团”、“专家大院”等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模式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5.
北京产果品供应链整合运作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索供应链管理思想在农产品经营实践中的应用已逐渐受到关注。本文以北京出产的果品为研究对象,基于对果品供应链所涉及生产、经营和消费等环节的相关节点主体进行的实地调研资料,结合对果业发展间接资料的系统分析,探讨了北京出产果品在市场供求对接实践中,业已存在和未来可供选择的供应链整合运作模式,其中包括“产地主导的都市农业模式”、“核心主体拉动模式”和“基于信息网络平台的节点协同模式”。同时,针对不同模式又简要讨论了各自特点及其在实践中应用的适应条件。目的是为参与北京产果品供应链管理的各方面相关主体提供管理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6.
都市休闲农业创意营销的策略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都市休闲农业发展对城市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经过对郑州休闲农业区的问卷调查,当前制约休闲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是:园区经营管理粗放,缺乏多样化的休闲活动设计;产品缺乏特色,难以适应个性化市场需求;营销理念落后,缺乏要素的全方位注入;勤俭节约的传统价值观,休闲消费需求不足等。从营销学的角度,提出了进行灵活的园区设计,划分不同功能区;进行时尚创意经营,拓展特色项目;加大要素注入力度,提高休闲农业层次;创造休闲文化意境,提升价值观等创意营销策略,以提高休闲农业的“集客力”。  相似文献   

7.
云南农业信息化服务三农新模式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为解决农业信息传播“进村入户,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推动农业、农村信息化服务“三农”,云南省农业科学院与新华社云南分社和中国移动云南分公司紧密合作,共同搭建了“云南农村信息化扶贫暨农信通专家咨询服务平台”。本研究主要介绍了平台的建设现状、服务内容、功能模块、实施方案和取得的成果,提出在农村信息化体系建设过程中要选择低成本的信息化模式,走低成本和本土化的农村信息化道路;建立健全农信通专家服务长效运行机制,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完善“农信通”服务功能模式,构建基于移动数字图书馆的云南本土化移动信息服务集成;加强服务体系建设,形成完备的农业科技服务支持体系,以产业化方式推进农业信息化发展。  相似文献   

8.
何君  冯剑 《中国农学通报》2010,26(19):439-444
加快农业现代化和国际化进程,是21世纪中国农业战略性发展和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方面。世界范围内,普遍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过渡和变革”分为四个阶段,即对农业的投入期、农业资源的流出期、农业与宏观经济的整合期、对农业的反哺期。这一国际农业发展“四阶段论”反映了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即农业在一个国家内部由传统的经营方式向现代经营方式过渡的过程。那么这种划分模式是否适用于我国的农业发展?是否我国的农业发展过程同样经历相同或类似的过程还是另有不同表现?本文尝试用“四阶段论”比较分析我国农业发展的阶段进程,以期更好地理解当前我国农业发展阶段的主要特征、国家近年来出台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的战略意图以及为未来“以农业促进发展”的长期目标。  相似文献   

9.
基于订单农业风险管理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创新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了有效提高农民专业合作社订单农业履约率,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利用博弈论分析订单农业中农户和农业企业违约的条件和原因,指出利用“公司+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模式和金融衍生工具交易两种方式来解决订单农业违约风险问题。进而分析农民专业合作社在这两种方式中的作用,包括改变农户参与市场的弱势地位,有利于实行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提高农户的诚信度,代表农户参与期货市场等。基于此,提出农民专业合作社应扩大业务内容,实现职能创新,培养或引进专业人才,制定相关期货操作规定,禁止从事投机交易;政府则应充分发挥其监督与服务职能,由此不断提高订单农业履约率。  相似文献   

10.
宁夏大米产业化发展的思考及建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地理标志农产品--“宁夏大米”为研究对象,旨在探究其产业化递进的可行性与路径。首先,在分析宁夏平原自然资源条件、“宁夏大米”独特品质和悠久种植历史的基础上,阐述“宁夏大米”具有实施产业化发展的内生条件和比较优势;接下来对“宁夏大米”产业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最后,从制度经济学理论入手,提出走政府主导模式下的产业化递进路径,并就农业合作组织的壮大完善、地理标志保护制度的构建、市场营销策略、产业链整合重组等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中国休闲农业的特点、模式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中国休闲农业发展速度很快,正在成为农村社会经济的重要产业之一,建立休闲农业理论体系是休闲农业实践的客观要求。在考察国内一些休闲农业景点的基础上,探析休闲农业发展过程,阐述了休闲农业发展的特点和模式。认为中国休闲农业正在形成自己的特色,探讨了休闲农业的特性及其影响因素。休闲农业的发展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从自发到开发的发展模式。针对休闲农业的现状和存在问题,从组织管理、技术支持、服务质量、产品设计等角度,建设性地提出实现休闲农业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海外休闲观光农业产业发展经验对浙江的启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对海外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的经验进行总结的基础上,对浙江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提出了建议。浙江的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要确立正确的产业发展原则;统一管理,加强规划;制定产业发展必需的法规体系,指导产业健康发展;加强政府在产业发展中的监控作用,并投放资金建立人才培训基地和建立科技创新平台;大力倡导高校和研究院所开展扎实的有深度的研究并对企业进行相应的具体指导。  相似文献   

13.
浙江省2008-2012年水稻相关论文发表情况统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了解浙江省各地区/主要水稻研究单位近5年在水稻论文产出情况,以及地区差异。通过统计分析方法,从发文量、地区分布、被引用情况、论文影响因子、H指数和发表期刊等角度,对在2008—2012年间由浙江省内单位或个人发表的论文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在2008—2012年间浙江省发表的水稻相关论文质量有所提高,有更多的论文在SCI期刊上发表;浙江省发表的高质量水稻相关论文,主要集中在浙江大学、中国水稻研究所、浙江省农科院和其他省属院校等单位。  相似文献   

14.
平瑛  徐洁  王鹏 《中国农学通报》2015,31(17):38-43
为了对浙江省休闲渔业发展战略决策提供理论依据,更好地发挥该省在全国的示范带头作用,运用AHP-SWOT分析方法,结合目前浙江省休闲渔业发展的现状对其内部优势、内部劣势、外部环境机会和外部环境威胁进行分析,并运用层次分析方法确定休闲渔业的发展战略模式。结果表明目前浙江省休闲渔业发展应采用扭转型策略与防御型策略相结合的发展模式。因此建议该省充分开拓休闲渔业的市场潜力,并加大休闲渔业的科研水平,同时利用好政府的各项优惠政策,以更好地促进休闲渔业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冀东地区褐土养分资源评价与管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揭示冀东褐土养分肥力特征,指导土壤养分资源的科学管理和合理施肥,采用田间典型样品调查、室内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通过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等数学手段,对冀东地区褐土养分资源的综合评价指标与管理对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冀东褐土养分资源可以采用氮素养分供应强度和生物学活性、土壤供钾潜力、土壤有机质积累强度为主体的综合指标进行评价,养分资源的特点总体表现为有机碳、全氮含量较低,钾素长期供应潜力下降,全磷和有效磷含量较高。施肥和肥力管理原则应首先注重有机肥(物)料的施用以保持和提高土壤有机碳和全氮水平,其次为增强土壤供钾潜力,化学肥料的施用适宜于N、K、P顺序。动态聚类分析表明,冀东褐土养分肥力水平可分为五类,在生产实践中应根据各类肥力特点,有针对性地制定土壤养分肥力管理方案,以达到养分资源的高效利用目的。  相似文献   

16.
基于GIS的浙江省暴雨灾害及其危险性评价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为了对暴雨频发的浙江省进行暴雨灾害的定量评估和危险性评价,以加强对高危地区的暴雨防御指导,利用浙江省66个气象站1971-2010年气象观测资料,绘制浙江各地暴雨出现频数和强度分布图,分析暴雨的时空分布特征,并结合统计年鉴中社会经济数据,采用承载体易损性指数、暴雨强度指数及暴雨危险性指数等评价指标,利用GIS技术分析各指数的空间分布。结果表明,浙江省暴雨频发区主要分布在西部、南部和东南沿海地区,台风与梅雨是引发浙东和浙西暴雨的主要天气系统。5-9月是暴雨集中期,其中6月暴雨出现频数占全年暴雨日数的26%。自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浙江各地暴雨频数的年际变化呈一致性的增加趋势。浙江受暴雨危害较大的地区集中在经济发达的城市和沿海地区,危险性分析表明,浙江东南沿海、东北部和西部地区暴雨灾害的危险性较大;而中部、中西部山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暴雨灾害的危险性相对较小。暴雨灾害对社会经济影响较大,实时开展暴雨灾害的危险性评估,对促进防灾减灾具有积极作用。通过应用暴雨危险性指标对2011年浙江典型梅汛期暴雨灾害的危险性分析表明,本研究利用的评价方法与灾害实际影响程度基本一致,此方法可应用于浙江暴雨灾害的评估和危险性评价。  相似文献   

17.
Countryside development paths and phase characters of typical developed countries and regions were analyzed,such as the East Asian Model(Japan and South Korea),and Western European Model(Germany and the Netherlands).The former is based on the big gap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development,and the latter is based on the balanced development of urban and rural areas,both of them achieved the world’s leading level of countryside construction.In Zhejiang Province,"China’s Beautiful Countryside"represented by Anji,and"Zhejiang Green Agricultural Product Base"represented by Xianju emerged in the county level.Motivation mechanisms for countryside development in China and abroad were analyzed,including industrial system,infrastructure,ecological environment,and local culture.  相似文献   

18.
浙江省日照时数时空分布特征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为了了解浙江省日照的时空分布特征,更好地为农业生产服务,笔者根据1971-2009年浙江省65个台站逐月日照资料,利用Morlet连续小波变化、功率谱检验及Mann-Kendall检验,研究了浙江省日照时数的时间变化趋势、周期演变规律和突变转折点;并通过等值线分布和EOF分解等方法,分析了浙江省近39年的日照时数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浙江省日照时数存在不同尺度的周期分量,6~9年的周期振荡较强烈,其中8.7年周期通过了功率谱95%的置信度检验;Mann-Kendall检验表明浙江省日照在全时域表现为一致的减少趋势,并且在70年代中后期存在突变;浙江省日照时数空间分布上呈现自东北向西南减少的趋势,EOF分析得出全省日照距平表现为整体一致的减少趋势。  相似文献   

19.
休闲农业是现代都市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北京尤其需要大力发展。休闲农业是一种体验经济产业,是城乡融合的重要途径。北京发展休闲农业是由城市生产、生态、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强烈需求决定的。当前北京也已经具备了休闲农业大发展的基本条件。应采取系列措施,逐步建成北京以农业园区和民俗旅游为主体结构的"城市-郊区-乡村-田野"休闲农业体系。  相似文献   

20.
浙北地区单季晚粳稻直播栽培的高产途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课题组2003—2005年掌握的地处浙北地区的嘉兴市的82块大田试验结果与测产田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旨在探讨其高产途径。结果表明,有效穗数、每穗实粒数和千粒重对直播单季晚粳稻产量具显著正效应,其中正效应最大的为每穗实粒数,有效穗数其次。在数据分析基础上,提出浙北地区单季晚粳稻直播栽培的高产途径为:在争取一定有效穗数基础上,应把增加每穗实粒数作为主攻方向,同时提高灌浆质量适当增加粒重。结合生产实践,在目前现有品种条件下,浙北地区单季直播晚粳稻9500 kg/hm2左右产量水平的合理结构可能为:基本苗约为125万/hm2,最高苗630万/hm2,有效穗数450万/hm2,每穗总粒数>100粒,每穗实粒数90~95粒,千粒重26g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