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董兴囤  康伟 《油气储运》2006,(12):12-13
通过合理的栽培管理措施,一手抓促长,一手抓促花,就能够实现葡萄早期结果、早期丰产的目标。如果采取前密后疏的栽培方式,前期采用蓠架整形,栽植密度按每667平方米(1亩)666株计算,一年生葡萄初见果,产700千克以上;二年生葡萄大量结果,产1300千克以上;三年生葡萄实现丰产,产量可达2500千克以上。  相似文献   

2.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葡萄酒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葡萄酒市场欣欣向荣,但目前,我国酿酒葡萄生产管理水平不高,严重制约了葡萄和葡萄酒的产量和质量.我们从1998年开始,对太谷县任村乡107公顷酿酒葡萄园采用了集约化栽培、规范化管理,实现了当年定植,当年成园,成活率达98%;二年结果,667平方米葡萄产量450公斤;三年丰产、高效,667平方米葡萄产量达1560公斤,产值3120元.生产的葡萄质量高,含糖量达22%,含酸量0.58%左右,出汁率80%以上.现将酿酒葡萄丰产、优质、高效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通过3414试验研究灰棕紫沙土玉米氮磷钾的施肥效应,初步摸清华蓥市灰棕紫沙土对玉米的土壤供肥量,玉米的最佳经济效益施用量为:N 9.45千克/667平方米、P2O52.09千克/667平方米、K2O1.85千克/667平方米,可获得产量380.06千克。  相似文献   

4.
通过3414试验研究灰棕紫沙土玉米氮磷钾的施肥效应,初步摸清华蓥市灰棕紫沙土对玉米的土壤供肥量,玉米的最佳经济效益施用量为:N 9.45千克/667平方米、P2O52.09千克/667平方米、K2O1.85千克/667平方米,可获得产量380.06千克。  相似文献   

5.
正闽北地区采取早稻一荸荠一年两熟的栽培模式有多年的历史,取得粮经双丰收,荸荠每667平方米(1亩)产量1100千克,产值5500元;早稻每667平方米产量500千克,产值1500元。合计年每667平方米产值7000元,扣除每667平方米生产成本2000元,纯收入可达5000元左右,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其主要高产栽培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6.
于磊 《油气储运》2008,(4):23-24
红升小南瓜是海南特有品种,以前667平方米(1亩)的产量徘徊在1000千克左右。但从今年开始,种植新品种红升小南瓜,667平方米产量可超过1300千克。今年1月2日,海南省农业厅组织的专家组一致通过“红升小南瓜新品种种植示范”产量验收。  相似文献   

7.
兴农2号大豆,又称三高大豆,即高产、高油、高抗倒伏,由山东省单县农业技术应用研究所所长田素华育成。经连续多年推广,春播每667平方米(1亩)产400千克左右,夏播每667平方米产300千克左右,高产稳产性特好。经山东省菏泽市科委、单县科委与安徽省滁州市科委、定远县科委联合组织七名国家级专家测产验收,夏播平均667平方米产量300.47千克,高产地块达356.58千克。  相似文献   

8.
正马铃薯具有生长周期短、耐旱、耐贫瘠、高产稳产、区域适应性广的特点。谷子抗旱耐瘠,每生产1克干物质,仅需水257克,相当于玉米的1/2左右。河北省一年两熟区马铃薯多为春播,谷子多为夏播。马铃薯收获后复种一茬谷子,可提高复种指数,增加种植效益。马铃薯每667平方米(1亩)栽培成本1300元左右,产量2000~3000千克;谷子每667平方米栽培成本400元,产量300~400千克。  相似文献   

9.
一、冬季施肥 秋季来不及施基肥的,可以抢在土壤封冻前,继续施基肥,667平方米需施入有机肥3~4吨,施用尿素40~50千克、过磷酸钙50~80千克,硫酸钾16~24千克(按667平方米3000~4000千克产量计)。二、树形改造修剪1.密植园的修剪。对合理密植的梨园,树高最好控制在3.0~3.5米,树形采用纺锤形为宜。  相似文献   

10.
<正>一、秋冬种马铃薯施肥推荐方案(1)目标产量1500~2000千克/667平方米(1亩),施纯氮11~15千克/667平方米,五氧化二磷4~6千克/667平方米,氧化钾14~16千克/667平方米。(2)施用1500~2000千克/667平方米有机肥做基肥。若基肥施用了有机肥,可酌情减少化肥用量。对于硼或锌缺乏的土壤,可基施硼砂1千克/667平方米或硫酸锌1~2千克/667平方米。对于缺硫土壤,可基施硫磺2~4千克/667平方米(若使用其他含硫肥料,可  相似文献   

11.
《油气储运》2005,(11):F0002-F0002
2005年全省80%的县(市)均有种植三高大豆的农户在今年春旱、夏涝、秋凉的艰苦条件下,山东省10余户种植者中,达到667平方米产500千克的占10%左右350千克以上的占40%左右,250千克左右的占30%,自然灾害及人为因素使产量下降的占20%。  相似文献   

12.
以春葱栽培为主的春葱—夏玉米—架菜豆模式易于操作,经济效益高,每667平方米产值可达5342元。近几年产量、产值平均为春葱每667平方米产量5500千克,产值3910元;玉米每667平方米产量670千克,产值536元;架菜豆每667平方米产量640千克,产值896元。合计总产值5342元,去掉投资,每66  相似文献   

13.
1合理施肥1.1巧施稳施拔节肥夏玉米播种后20~30天,植株有8~9叶时施拔节肥,每667平方米施碳酸氢铵12.5~15千克或尿素5~6千克。1.2重施穗肥播后35天左右,植株基部2~3个节间已定长,玉米处于大喇叭口期时,重施穗肥,施肥量占总追肥量40%,每667平方米施碳酸氢铵60千克或尿素20千  相似文献   

14.
菜豆     
《现代农业》2004,(3):16
小寒黄双色菜用毛豆 经如东县海神种业有限公司提纯复壮,使其植株粗大、分枝多、粒型大、产量高、品质鲜糯、抗病性强的优点充分显现,而且成熟期晚,能填补晚秋鲜毛豆稀缺的市场空档。小寒黄毛豆一般667平方米产鲜籽450千克,高产田块可达500千克以上;667平方米产干籽250千克左右,青荚剥籽率为65%。  相似文献   

15.
高肥力田:目标产量650千克/667平方米,施有机肥1000~1200千克作基肥;推荐单质化肥配方为:尿素11~13千克,普钙15~20千克,硫酸钾8千克;667平方米施三元复混肥(14∶6∶5)35~40千克。中肥力田:目标产量600千克/667平  相似文献   

16.
正超级稻、超级玉米产量屡创纪录,但实际单产增幅甚微,中国玉米平均每667平方米产量与美国相差280千克之多。中国超级稻研究举世闻名,但查询《中国统计年鉴》数据并统计发现,1995年水稻平均单产402千克/667平方米,2009年为440千克/667平方米,年均增幅仅为0.63%。在玉米行业同样如此,李登海在2005年创每667平方米产1402.86千克  相似文献   

17.
水芹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倪晓燕 《新农村》2006,(10):14-14
水芹产量高而稳定,病虫害少,受天气条件影响不大,容易培育成无公害食品。一般每亩(1亩=667平方米,下同)产量在3000千克左右,高产田块可达5000千克以上。  相似文献   

18.
华中农业大学育成的杂交黄瓜品种。2010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2006~2009年试种667平方米春季产量4500~5000千克,夏秋3000千克左右。适于湖北省种植。  相似文献   

19.
中稻实行机械化收割可节省中稻收割成本,提高中稻-再生稻种植模式的种植效益。研究中稻机收蓄留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对解决在目前农村劳动力缺乏的情况下,发展粮食生产意义重大。2014-2015年在我县九龙镇、袁市镇、丰禾镇等地对再生稻测产调查、分析,结果表明:中稻实行机械化收割对中稻产量无影响,中稻机收蓄留再生稻与中稻人工收割蓄留再生稻每667平方米节省支出300元,节支增效195元以上。2014年对中稻机收蓄留再生稻的9块稻田(上、中、下等田各3块)进行再生稻测产,平均667平方米产量为130千克,较中稻人工收割蓄留的再生稻平均667平方米产量低35千克;2015年对中稻机收蓄留再生稻的9块稻田进行再生稻测产,平均667平方米产量135千克,较中稻人工收割蓄留再生稻平均667平方米产低35千克;按再生稻谷3元/千克计算,2年平均中稻机收蓄留再生稻的产量较中稻人工收割减少35千克,减少产值105元/667平方米。中稻机收每667平方米节约了成本300元。机收中稻成本200元/667平方米,其中机收作业费100元(因交通便利情况,作业面积大小等因素而定),雇工搬运稻谷费用100元;而中稻人工收割中稻的成本在每667平方米500元。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利用小麦N肥用量肥效试验方法,建立小麦产量与N肥用量的肥料效应一元二次方程,并结合小麦和N肥价格,科学制订邓州市砂姜黑土中低产田小麦N肥最佳用量为11.211.8千克/667平方米,最佳产量为460490千克/667平方米;N肥最大用量为13.915.2千克/667平方米,小麦最大产量为470500千克/667平方米;在此基础上,结合砂姜黑土耕地土壤特性,按照N:P2O5:K2O为1:0.4:0.4的比例,制订了邓州市砂姜黑土中低产田小麦施肥配方为:每667平方米施用纯N12千克,P2O54.8千克,K2O4.8千克,目标产量475千克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