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论述长江流域蚕业带的重要性,分析桑蚕茧产量的分布,蚕业生产现状与优势,桑蚕茧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提出合理布局和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2.
象州县蚕业现状和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象州县蚕业发展现状1.1桑蚕生产规模不断扩大,蚕茧产量大幅度增加种桑养蚕在象州县有着悠久的历史。近年来,象州县委、县人民政府紧紧抓住"东桑  相似文献   

3.
调整期的我国蚕业发展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华 《蚕学通讯》2005,25(3):23-26
1 我国蚕业生产进入了调整期 我国蚕丝业经过1978~1995年的快速发展,蚕茧产量大幅度地增加,1994年全国蚕茧产量达到67.4万t,是1978年的17.3万t的3.89倍.1996年后,我国蚕茧产量急剧下降,从1995年的65.6万t下降到1996年的40.3万t.此后,我国蚕茧产量一直维持在40万t的生产水平.我国50多年来蚕茧产量的变化见图1,从中不难看出:从1995年起,我国蚕业生产已经渐渐进入调整期,我国蚕业生产进入调整期,还表现出以下特征.  相似文献   

4.
祁广军  乐波灵 《蚕业科学》2011,37(4):725-729
21世纪广西壮族自治区的蚕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成为我国蚕业生产第一大省。蚕业技术创新作为主要竞争优势在广西蚕业的发展历程中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广西的蚕业技术创新主要是针对亚热带气候特点,以提高蚕茧产量、质量和蚕桑生产效益为目标,围绕选育适应亚热带生态条件的优质、高抗、高产的蚕、桑新品种以及研究高产、优质、高效栽桑养蚕新技术进行创新,并且以坚持自主创新、坚持从生产中来再到生产中去、坚持科研与生产相结合推进创新。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广西蚕业技术创新应以打造多元化蚕桑产业,实现桑品种和蚕品种的多样化、栽桑养蚕技术的省力化、蚕桑产业的高效化为目标。  相似文献   

5.
张永德 《四川蚕业》2007,35(4):43-43,45
随着农业产业化的不断推进,农村专业经营组织不断增多,蚕茧生产的规模化和新的型式不断涌现,要提高蚕茧生产的效益,必须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现代蚕业技术体系。1建立与现代蚕业相适应的技术体系1·1桑园建设一是选择优质高产的桑树品种,探索科学合理的栽植模式,最大限度地综合利用土地,提高单位土地的产量,增加效益;二是通过桑园化除草、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等省力化管理有效利用劳动力;三是结合当地实际,探索新的桑园管理模式。1·2小蚕少回育探索小蚕少回育重点是解决桑叶保鲜和蚕儿换气的矛盾,同时探索每次给桑的数量程度和如何消毒防病…  相似文献   

6.
蚕业是我国古老产业之一,近年来研究利用桑、蚕、茧、丝做成的产品很多,如果桑、桑果汁、桑果酱、桑果冻、桑菁茶、蚕茧花、蚕茧玩偶、蚕丝洋装、衬衫、领带、丝巾、布料、蚕丝被、字画、线、纱等,在崇尚自然的今天,桑蚕产品一直和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7.
盐城市蚕业产业化对蚕桑生产推动作用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正>盐城市的茧丝绸生产,在全国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全市目前现有桑园1.67万公顷。2006年发种80万张,生产蚕茧3.2万吨,蚕茧产值9.5亿元,亩桑产值4000元,亩桑纯收入2800元。就蚕茧总量而言,居全国第四位,全省第二位;就蚕茧质量而言,居全国前列,盐城是国家蚕业主管部门认可的优质蚕茧生产基地;就缫丝工业而言,从业人数达3万  相似文献   

8.
段卫平 《中国蚕业》2008,29(1):72-75
通过对南阳市近几年来蚕业生产状况的调查发现,南阳市的气候、水资源、耕地、劳动力等基本条件符合蚕业生产的要求;但也存在着蚕茧流通和产业化体系不完善、科技力量不足、生产人员素质差、蚕茧质量差、生产规模小、副业特点明显等问题,同时也面临着发展蚕业生产前所未有的机遇。  相似文献   

9.
实施合同蚕业促进蚕业发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1合同蚕业的提出 淳安县是浙江省蚕茧重点产区,产量居杭州市首位,名列浙江省第7位,蚕茧质量连续5年名列浙江省前茅,拥有桑园2666.7hm2,年产茧3000t,产值6000万元,蚕业生产已经成为淳安县农业经济的主导产业,蚕茧收入是农民家庭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10.
茧丝绸行业是我国在国际上有垄断或数量优势的行业。但这个行业的基础,即蚕桑生产却仍然处在小农经济的阶段。其主要特点是分布区域广,户规模小,设施程度低,兼业与副业的性质明显,蚕茧质量参差不齐。同时,蚕茧经营和蚕茧生产之间通过市场价格这个杠杆调节经济利益关系尚未完全形成,时常出现农不顾工,茧质低劣,成本增加,丝质下降或工不顾农,农民无利可图时砍桑毁园,破坏资源的情况。  相似文献   

11.
2005年广西蚕业生产情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肖丽萍 《广西蚕业》2006,43(1):44-48
本文系统总结了2005年广西蚕业生产情况,从蚕桑生产、蚕茧收购、蚕种生产、蚕茧加工、农民增收、效益增长等方面分析2005年广西蚕业发展的成效和特点。尽管受高温干旱、特大洪涝灾害的影响,2005年广西蚕桑产业仍取得巨大成绩,蚕茧产量跃居全国第一位,成为我国最大的蚕桑省区,对增加农民收入,稳定我国茧丝绸原料供应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湖北蚕业科技发展20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兴明  吴恢  范锦 《北方蚕业》2009,30(2):66-68
湖北是我国重点蚕区之一,常年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栽桑养蚕历史悠久.1995年,桑园面积曾达3.33万hm2,蚕茧产量达2.25万吨.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湖北桑园面积有所减少.近年来,由于国家实施"东桑西移"工程和中部崛起战略,湖北蚕业生产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到2008年,桑园面积发展到3万hm2,蚕茧产量达1.35万t.伴随着蚕桑生产的发展,湖北蚕业科学技术研究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推动了湖北蚕业科技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蚕茧价格对蚕业生产的作用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根据 1 979~ 1 996年的全国蚕茧产量和平均收购价格的变化 ,分别计算价格弹性系数 ,以及价格和产量对产值的贡献度 ,依此判明价格对蚕业发展的影响。研究表明 :蚕茧价格对蚕业发展呈弱波趋势。造成这一趋势的原因是 :( 1 )农家养蚕经营规模小 ;( 2 )农村劳动力分流 ;( 3 )养蚕经营比较效益下降 ;( 4)蚕茧大战形成泡沫产值  相似文献   

14.
王进  牛虹 《蚕业科学》1999,25(1):53-56
黄土高原年平均气温72℃,降雨450mm以上,气候较宜种桑养蚕。利用栽植隔坡反坡梯田桑、垄槽灌桑、沙田条桑、地埂桑、条墩桑等构成生态-生产型桑园,既可发展蚕茧生产,成为富民富县的支柱产业,又可防风固沙、治理水土流失、改善土壤、改善生态环境和气候。本文提出在陕北建成10个生态蚕业基地县,达到有效桑园4万hm2,年产茧18万t的生产规模,即可构成陕北生态蚕丝产业格局,获得生态、经济、社会综合效益同步增长  相似文献   

15.
谈文辉 《蚕学通讯》2004,24(2):41-43
20世纪,我国蚕业的发展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成就.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蚕桑生产迅猛发展,1995年全国桑蚕茧产量76万t,达到历史最高水平.蚕业的高速发展首先得益于改革开放政策,先是解除了以粮为纲的束缚,为经济作物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其后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也有力地促进了蚕桑生产的发展.然而与整个社会的改革相比,蚕业管理体制的改革明显滞后,至今仍然沿袭原来的管理模式,不仅与社会的进步越来越不相适应,也严重地阻碍了自身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1 小蚕共育的内涵、历史与组织形式   1.1 小蚕共育的内涵   小蚕共育是根据小蚕的生理特点,将一定数量的小蚕进行集中饲养和管理,以保证小蚕健康成长,为大蚕饲育打好基础的一种养蚕措施,是蚕桑生产高产、稳产、优质、高效的经济饲育形式。   1.2 小蚕共育源远流长   小蚕共育作为一种饲养形式,具有悠久的历史。日本约在1930年前后提出对小蚕共育实行补助奖励政策,到1960年前后,实行小蚕共育的占养蚕户数的43.9%,到1980年,共有小蚕共育所2514个,占养蚕户数的91.8%,日本由于普及了小蚕共育,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软化病、脓病等受害蚕茧的比例显著下降,使蚕病发生率控制在2%以下,保证了蚕茧生产的稳产高产。   我国在20世纪20~30年代,有关蚕业学校和机关,曾在农村创办了小蚕共育组织,并派出技术人员进行指导。有关消毒药品、加温燃料、桑叶、人工费用、蚕室蚕具租费等,均按参加共育的蚕种张数进行分摊。由于实行小蚕共育小蚕发育强健,饲养成绩好,费用又比独自饲养低,因此,自愿参加者日众。20世纪50年代起,中国小蚕共育得到更大发展,共育规模比过去大,共育组织几乎遍及各蚕区。   1.3 小蚕共育的组织形式  相似文献   

17.
淳安县是浙江省八大蚕茧重点产区之一 ,拥有桑园 2 6 6 7公顷 ,年产茧 30 0 0吨 ,蚕茧产值 6 0 0 0万元 ,蚕茧产量居杭州市之首 ,蚕茧质量连续五年名列浙江省前茅。种桑养蚕是该县农村经济的主导产业 ,是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门路 ,还是在今后较长时间内其它农产品难以替代的传统优势产业。纵观该县蚕业生产的发展历史 ,本文分析了蚕业生产的现状 ,并提出了今后的发展对策。1 现状1 .1 比较优势1 .1 .1 气候适宜 ,自然条件优越。淳安县地处浙西山区 ,境内以举世闻名的千岛湖为中心 ,地势向边缘逐渐升高 ,构成山间盆地 ,总面积为 4 42 7…  相似文献   

18.
推广小蚕共育是发展现代蚕业的方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曾森 《广西蚕业》2009,46(3):45-49
小蚕共育是现代蚕业生产实现社会分工的方式,是我区发展现代蚕业的重要途径,与传统的全龄饲养方式相比,实行小蚕共育具有降低养蚕成本,增加全年饲养总量,提升蚕茧产量和质量,提高生产效益的特点。本文通过对传统全龄饲育与实行小蚕共育农户的投入和收益进行对比,发现蚕农直接购买商品小蚕进行生产,所需投入的成本比全龄饲养的农户低,而年养蚕增收非常显著。  相似文献   

19.
海盐县在蚕茧生产上针对蚕业劳动力外流,桑园抛荒弃管,蚕种饲养量下降,蚕茧质量严重滑坡,蚕业经济效益不佳的实际,于2011年开展了以提升蚕业生产经营效益,稳定蚕茧生产为主要内容的蚕业生产转型升级工作。蚕业生产转型升级的重点是扩大优质茧生产与提升亩桑经济效益。经过一年的努力,蚕业生产转型升级初见成效,蚕茧质量有了明显好转,蚕业生产经济效益得到了增长,蚕农生产信心有了一定提高,为全县蚕茧生产的稳定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重庆市涪陵区的蚕桑生产经过近20年来的持续发展,已初具规模,并不断发展壮大,已成为重庆市最大的优质蚕茧基地,全区80万农民中有近20万人从事蚕桑种养业,蚕茧总量近5年来居川渝两省市各区(市)县第一位,经济总量仅次于榨菜产业,成为涪陵区农业的四大支柱产业之一.涪陵蚕业始终以"桑菜"套种为主,四边桑、高产示范园、集中成片桑园为辅的蚕业生产模式,形成了较好的生产规模,近几年全区的蚕种饲养量基本稳定在12万盒左右,同时,涪陵区桑树基础不断加强,基地建设得到有效巩固.但是,随着工业的发展,涪陵经济相对发达的沿江地区桑园从2004年春季开始出现了大面积的工业废气污染,涪陵李渡及周边乡镇的桑叶遭受了氟化物污染和严重的酸雨影响,蚕桑生产不能正常有序开展,蚕农收入明显下降,经济损失惨重,也使涪陵的蚕业生产遭受了有史以来最严重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