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孜然是一种生育期短,长日照、喜冷凉、耐寒、耐春旱、怕涝的香料和药用经济植物.棉花是锦葵科、棉属中生育期较长、喜温好光,适应性广的重要经济作物.生产实践证明,利用石砂覆盖孜然和棉花种子,不但有利于提高发芽率、出苗率,促进苗齐、苗匀、苗壮,而且有利于杂草病虫防治和改善土壤通透性能,促进两种作物协调健壮的生长.再者选用孜然与棉花这两种一深一浅,一密一稀,一早一晚,一弱一强的作物进行套种,一方面增加了光合面积和时间,提高了光合效率,能获得较高的生物产量和经济产量;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和培养了地力,全面均衡地利用土壤中的养分和水分,改善了农田土壤生态环境.第三,孜然分泌的特殊气味,对棉花苗期病虫有抑制和杀灭作用,覆盖过孜然的石砂可再次覆盖棉花,减少了生产成本,减少了中耕、培土壅苗等生产程序.  相似文献   

3.
<正>甘肃省金塔县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经过多年的试验研究,成功地摸索出了棉花套种孜然的栽培模式,一般孜然产量2 400 kg/hm2左右,籽棉4 500kg/hm2左右,两茬作物产值在60 000元/hm2以上,经济效益显著。现将其主要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国家一直重视粮食生产,相继出台了多项优惠政策,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很高。孜然套种玉米的栽培方式充分发挥了土壤增产潜力,种植效益可观。  相似文献   

5.
高台县地处河西走廊中部,黑河中游下段,地势平坦肥沃,具有丰富的光热资源。辖区内干燥少雨、昼夜温差大、病虫害轻,非常适宜孜然栽培。近年来,高台县在海拔1 800 m以下的地区引进孜然种植,面积逐年扩大。为了提高种植效益,高台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试验筛选出了孜然套种玉米高效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6.
孜然的生态适应性与农业技术关系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当前新疆及河西走廊的孜然生产发展很快,主要采用套种、复种、单种模式,充分利用了孜然的“绿洲农业中的短命植物”特性,生育期很短、水分利用效率高、对春季多变的天气适应性强,很适应绿洲农区的特殊生态、社会环境及种植制度,正成为绿洲农业中的特色产业。阐述了孜然生产需加强组织领导、开拓市场、科学研究等工作。  相似文献   

7.
南阳市是国家的优质棉生产基地,又是优质棉纺织工业基地和优质棉出口基地,常年棉花种植面积在10万hm2左右,占全省的1/4,种植方式以麦棉套种为主。近年来,随着生产条件的改变,麦棉两熟套种的耕作制度与进一步提高粮棉油产量,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实现农业机械化不相适应。为了促进粮棉双增产,麦后移栽棉面积逐年扩大。为了规范麦后移栽棉的高效栽培技术,实现小麦棉花双高产,通过多年的试验和示范,形成了一套栽培技术规程,这对推动南阳市小麦-棉花一年两熟区的农业生产具有很好的示范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8.
条播孜然套种玉米模式虽然是和静县一项成熟的栽培技术,但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孜然灰霉病发病逐年加重;孜然生长中后期遇上高温天气,浇水次数增加,加上气候炎热,降雨量增加,造成雨后或浇水后孜然死亡现象较严重,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孜然的品质及产量。本文主要介绍和静县在农区大面积推广的高垄孜然套种玉米多熟高效种植模式,可有效降低孜然病害发生率,提高其品质及单产。  相似文献   

9.
黄淮海平原是我国棉花主产区之一.近几年,植棉的比较效益降低,农民的植棉积极性降低,棉花面积出现了大滑坡的局面.确保国家棉花安全,尽快恢复棉花生产,必须提高农民植棉效益.近几年,我们在成功推广几种棉花蔬菜间作套种模式的基础上,于2003年在全国优质棉基地夏津县开始进行棉花-甜椒间作套种模式的试验,取得了成功,总结出了一套棉花-甜椒间作套种技术,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甜瓜套种孜然栽培模式经过多年的示范取得较好的经验,每667米^2多收孜然近40千克,对促进甜瓜和孜然两大传统特色产业的发展和农民增收发挥了积极作用。为进一步提升瓜地种植的整体经济效益,经自治区有关专家的咨询指导,岳普湖县于2004年开展孜然、棉花、晚熟甜瓜一年三熟栽培模式的示范,取得成功。此模式有两大优点:一是可以提高瓜地的整体经济效益,促进农民增收;二是提高土地利用率,实现了一年三熟。现将该模式播种技术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1.
<正>随着高效农业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孜然套种模式已成为金塔县优化种植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新型产业。近3年来,在金塔县政府积极引导农户发展"三千元田",力争"五千元田"、"万元田"特色套种模式的指导下,孜然套种年均播种面积达6 500 hm2左右。但由于长期套种模式单一、种植规格不合理,导致病虫害加剧,经济  相似文献   

12.
以大豆品种中黄30号和孜然品种新抗18-2为材料,在河西灌区进行了孜然套种大豆密度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当套种总带幅为160 cm,大豆带幅80 cm种3行,行株距30 cm×20 cm;孜然带幅80 cm,撒播密度为225.0万株/hm2时优势最明显,带田总产量可达9 478.8 kg/hm2,较对照增产8.8%,产值和纯收益分别为54 351元/hm2和48 921元/hm2,较对照增加10.7%和12.10%,且稳定系数高,为最佳套种密度。  相似文献   

13.
棉花套种形式及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酒泉市棉花套种形式及效益进行了调查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套种对棉花产量有一定影响,但综合效益明显提高。以棉花套种瓜类效益最好,套种豆类次之,套种粮食作物效益最低。  相似文献   

14.
<正>间作套种是指在同一土地上按照一定的行、株距和占地的宽窄比例种植不同种类的农作物,是充分利用空间和资源的农业生产模式。间作套种有利于改善作物的通风透光条件,提高光能利用率,充分发挥边行优势的增产作用。本期《专题策划》栏目针对农作物的间作套种介绍相关实用技术,并配合在种植版块其他栏目对这一技术作系列报道。  相似文献   

15.
大力发展杂交棉间作套种,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邯郸市位于河北省南端,是一个以生产粮、棉、油、菜为主的农业大市.棉花是邯郸市的主要经济作物之一,也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发展杂交棉间作套种可以增加土地复种指数,提高土地产出效益,规避植棉风险,增加植棉效益,提高棉农收入.  相似文献   

16.
<正> 棉花与洋葱套种是很好的模式之一。这种模式有很多优势,一是棉花与洋葱可以实现两段共生,即秋季与正植采收期的棉花共生,春季又与棉苗共生,两次套种均无共生矛盾;二是棉花与洋葱套种可以提高复种指数,棉花宽行套种洋葱,窄行可以套种其它蔬菜;三是洋葱便于运输、贮存,休眠期较长,  相似文献   

17.
套种是小麦减少病虫害和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重要途径之一,传统单一的耕作方式已不能满足现在农业生产需要,小麦与其他作物进行套种,可以集约利用各种资源提高耕地使用效益,增加年总产量。小麦套种选择适宜的作物和品种,搞好种植搭配,具有高于单作的经济效益的功能。建立合理田间配置有利于解决作物之间及种内的各种矛盾,调控作物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索郑杂棉4号套作小麦的双丰技术。[方法]在中牟黄河滩地和须水试验场,以相同面积的郑杂棉4号套种小麦与单茬棉花设置对比试验,麦棉套种按照4-1式种植,并对郑杂棉4号套种小麦与单种棉花的综合表现、产量、经济效益进行对比研究。[结果]郑杂棉4号套种小麦可减轻病虫为害,利于一播全苗;单种棉花平均产量高于郑杂棉4号套种小麦产量中棉花产量;郑杂棉4号与小麦套作较单茬棉花种植经济效益提高了8 380.5元/hm~2,增益显著。[结论]此套种模式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实现了全年麦棉持续生产,为棉麦生产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来.棉花间作套种立体栽培扩大了棉田增产潜力,受到了农民的欢迎,是棉花生产的发展方向。棉花与西瓜间套栽培模式在南宫试验、示范较早,辐射带动了周边县市,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其主要栽培技术要点如下: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北方引黄灌区蓖麻适宜的种植措施,对淄蓖5号与当地作物:扁豆、豌豆、孜然和大蒜进行套作研究。结果表明:蓖麻与不同作物套作产量有所减少,表现为单种蓖麻大于套作。蓖麻与不同作物套作间蓖麻产量表现为:蓖麻套种扁豆>蓖麻套种孜然>蓖麻套种豌豆>蓖麻套种大蒜。然而,不同处理间亩产效益表现为:蓖麻套种大蒜>蓖麻套种孜然>蓖麻套种扁豆>蓖麻套种豌豆>蓖麻单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