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采用.OH、DPPH.、ABTS+清除能力及铁还原能力四种体外抗氧化活性评价方法,在模拟胃、小肠、血液三种不同的体内环境后,对笃斯越橘花色苷提取物(粗提物和精制物)的抗氧化功能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笃斯越橘花色苷精制物对.OH、DPPH.、ABTS+的清除及铁还原能力均高于粗提物。笃斯越橘花色苷提取物在模拟不同pH胃环境下对.OH、DPPH.、ABTS+的清除能力及铁还原能力由强至弱依次为:pH1.5、pH2.5、pH3.5、pH4.5;在模拟胃、小肠并血液环境下对.OH、DPPH.、ABTS+的清除能力及铁还原能力为:花色苷提取物在模拟胃环境下>模拟胃并小肠环境下>模拟胃、小肠并血液环境下。  相似文献   

2.
王妍 《防护林科技》2013,(2):23-26,29
花色苷(Anthocyanin)是植物多酚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以笃斯越橘、黑加仑、树莓3种浆果为原料进行了花色苷抗氧化活性功能的研究,结果表明:3种花色苷都具有抗氧化活性,可以有效清除DPPH自由基、羟基自由基、超氧自由基,都具有还原能力,可以有效地抑制脂质过氧化。3种花色苷的抗氧化能力和其浓度之间存在着明显的量效关系,且在不同的抗氧化体系中相同浓度下的不同花色苷则表现出不同的抗氧化活性;3种方法相互之间对于测定花色苷抗氧化能力都具有显著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紫甘薯花色苷的组分及抗氧化活性研究(英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紫甘薯花色苷的化学成分和抗氧化活性进行了研究.研究采用大孔树脂AB-8纯化紫甘薯花色苷,高效液相色谱-2极管阵列法(HPLC-DAD)分析表明,纯化后的提取物中共含有11种花色苷,其中主要成分为酰化的矢车菊素和芍药素.并测定了紫甘薯总花色苷在DPPH自由基清除体系、超氧阴离子体系、还原力和亚油酸体系的抗氧化活性.在质量浓度均为0.5g/L时,花色苷、L-AA和 BHT的还原力分别为0.572、0.460 和0.121,花色苷的清除DPPH自由基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和清除超氧阴离子IC50分别为6.94和3.68mg/L,表明花色苷还原能力强,并能有效地清除DPPH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此外,紫甘薯花色苷能较好地抑制脂质过氧化.  相似文献   

4.
"紫水晶"蓝莓果实的百粒重、总糖、可溶性蛋白、多酚指标均高于天然笃斯越橘,低于美登;黄酮和花色苷均与天然笃斯越橘差异不显著,并且高于国外引进品种美登。"紫水晶"蓝莓果实近球形,蓝皮蓝肉,黄酮、花色苷含量较高,抗氧化功效显著优于美登,更有利于增强人体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5.
北方主要越橘栽培品种果实品质及抗氧化能力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北方主要越橘栽培品种为材料,进行了果实品质、抗氧化物质及其能力的比较分析。结果表明,6个品种中北蓝(Northblue)果形最大,蓝丰(Bluecrop)果实总糖含量最高,美登(Blomidon)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和总酸含量最高。越橘果实的主要抗氧化物质为花色苷、酚类和类黄酮化合物,其中,北蓝果实的花色苷和总黄酮含量最高,北陆(Northland)的多酚含量最高,伯克利(Berkeley)的花色苷、总黄酮和多酚含量均最低。通过总还原力、DPPH和清除超氧自由基的检测,蓝丰、北蓝、北陆的抗氧化能力较强,伯克利的抗氧化能力最弱。  相似文献   

6.
孙晶 《经济林研究》2019,37(3):95-100
为给蓝靛果种质资源收集、优良品种的选育、综合开发及利用提供参考,以蓝靛果栽培品种‘蓝鸟’‘蓓蕾’及野生蓝靛果为材料,比较3个蓝靛果品种果实生物活性成分的含量及抗氧化活性,利用生理生化实验方法,测定各品种成熟果实提取液中可滴定酸、类黄酮、总酚、花色苷含量,分析DPPH、FRAP、羟自由基(·OH)的清除能力。结果表明:‘蓝鸟’果实可滴定酸含量最多,其体积分数为2.49%;按照类黄酮、总酚及花色苷的含量由高到低排序,3个品种依次为‘蓓蕾’、野生、‘蓝鸟’。体外抗氧化活性评价结果显示,3个蓝靛果品种果实的抗氧化能力差异较大,‘蓓蕾’果实抗氧化活性最高,其次是野生蓝靛果,‘蓝鸟’果实的抗氧化活性最低。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蓝靛果果实的抗氧化能力与类黄酮、总酚、花色苷含量存在极显著相关性,其中,类黄酮含量与·OH清除能力相关系数最大,即蓝靛果果实类黄酮清除·OH的能力最强。综上可知,‘蓓蕾’果实生物活性物质含量较高,抗氧化能力比其他2个蓝靛果品种强,适宜进行加工及内含物提取利用,是制备抗氧化剂的优良材料。  相似文献   

7.
采用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超氧自由基清除能力、β-胡萝卜素漂白抑制、还原力测定及抗脂质过氧化等试验方法对山竹果皮提取物及其二氯甲烷可溶部分、正丁醇可溶部分、水可溶部分进行抗氧化活性评估,同时对总酚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山竹果皮提取物的各分离部位以正丁醇可溶部分的抗氧化活性最好,总酚含量也最高。因此,山竹果皮提取物正丁醇可溶部分具有极佳的抗氧化能力,有进一步开发应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以杜仲雄花乙醇提取物的石油醚萃取相、乙酸乙酯萃取相、正丁醇萃取相和水相(萃余相)为研究对象,在测定各相总酚含量的基础上,选用DPPH自由基清除率、羟自由基清除率、还原力和抗脂质过氧化活性4项指标评价杜仲雄花各萃取(余)相的抗氧化活性,并与抗氧化剂BHT和VC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杜仲雄花中含有大量的酚类化合物,其中乙酸乙酯相(393.47mg·g-1)和正丁醇相(287.33mg·g-1)中的总酚含量显著高于石油醚相(105.42mg·g-1)和水相(114.74mg·g-1),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分别为91.55%和80.32%,接近于BHT和VC;正丁醇相对羟自由基清除率较高(80.47%);乙酸乙酯相的还原力高于BHT和VC;乙酸乙酯相、正丁醇相和水相的抗脂质过氧化活性显著高于VC。杜仲雄花提取物的还原力、DPPH自由基清除率和抗脂质过氧化活性与其总酚含量呈显著正相关(R2>0.9),与萃取(余)相的质量浓度呈明显的量效关系,这说明杜仲雄花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可作为进一步生产保健品的原料。  相似文献   

9.
不同蓝莓品种果实抗氧化能力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引种栽培于湖南省森林植物园的5个蓝莓品种‘灿烂’、"蓝月"、‘库帕’、‘伯克利’、‘布里吉塔’为试验材料,测定其采收后的果实中可溶性多糖、Vc、还原型谷胱甘肽、总花色苷4种抗氧化物质的含量,并测定其果实中代表抗氧化活性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和SOD的活性,同时分析比较4种抗氧化物质与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5个品种中‘蓝月’的Vc含量、还原型谷胱甘肽含量、总花色苷含量、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以及SOD活性均显著高于其他4个品种(P0.05);Vc含量、还原型谷胱甘肽含量以及总花色苷含量与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成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可溶性多糖含量与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相关性较弱。说明5个品种中‘蓝月’的抗氧化能力最强。  相似文献   

10.
用大白鼠建立高脂模型,喂食不同剂量的大花葵花色苷(0.03 g-d-1, 0.04 g-d-1, 0.05 g-d-1)。结果表明:0.04 g-d-1 花色苷剂量可以使大白鼠总胆固醇下降19.7%,0.05 g-d-1的花色苷剂量可以使甘油三酯下降34.4%。通过体外试验,用邻二氮菲Fe2+氧化还原法进行自由基清除能力的测定,抗脂质过氧化的测定。发现当大花葵花色苷浓度为0.2 mg-mL-1时,对自由基的清除率可达43.46%;当浓度为0.5 mg-mL-1时,对脂质氧化的抑制率达18.82%。由此看出,花色苷是一种天然有效的自由基清除剂和抗氧化剂,可预防血栓的形成,有助于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表3 图5 参16。  相似文献   

11.
双孢菇多糖抗氧化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测定双孢菇多糖的还原力,对二价铁离子的螯合能力和对DPPH自由基、羟基自由基及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能力等实验研究了它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双孢菇多糖具有较强的还原力,对二价铁离子具有较强的螯合能力,对DPPH自由基、羟基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具有不同程度的清除活性,即双孢菇多糖具有良好的体外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2.
采用Fenton法、邻苯三酚自氧化法、还原力的测定以及盐酸萘乙二胺比色法等几种实验方法研究了白灵菇菌丝体胞内与胞外多糖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白灵菇菌丝体胞内与胞外多糖提取物均具有较强的体外抗氧化性能,且随着多糖浓度的增大其抗氧化活性逐渐增强。对羟基自由基(·OH)的清除能力,胞内多糖优于胞外多糖;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的清除能力,当多糖浓度低于55μg/ml时,胞内多糖优于胞外多糖,当多糖浓度高于55μg/ml时,胞外多糖优于胞内多糖;在还原力抑制方面,胞内多糖优于胞外多糖;在对NO2^-清除方面,胞外多糖表现为最强。  相似文献   

13.
以金樱子为原料,分别采用水、一定浓度的甲醇、乙醇及丙酮为提取剂提取金樱子黄酮,采用在体外设计超氧自由基,羟基自由基体系,测定不同来源的黄酮对它们的清除作用及测定其对脂质抗氧化作用。实验结果表明,以乙醇提取的金樱子黄酮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羟基自由基都有显著的清除作用,在脂质中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具有进一步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4.
Antioxidant activity of Pyrrosia petiolosa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Hsu CY 《Fitoterapia》2008,79(1):64-66
The ethanol extract of Pyrrosia petiolosa showed an antioxidant activity as determined by free radical scavenging, superoxide radical scavenging, lipid peroxidation, and hydroxyl radical-induced DNA strand scission assays.  相似文献   

15.
The Argyreia cymosa bark extracts were subjected to in vitro antioxidant activity with different methods. The petroleum ether extract has shown antioxidant activity in ABTS, nitric oxide, hydroxyl radical (by p-NDA) and lipid peroxidation methods. The ethyl acetate extract has shown antioxidant activity in DPPH, H(2)O(2) and hydroxyl radical (by deoxyribose) scavenging method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