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甘肃野生果树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策略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通过对甘肃各主要林区、保护区野生果树种质资源的初步调查,研究表明:甘肃野生果树资源丰富,有312种和46变种(变型),隶属于32科、70属。这些野生果树主要集中在蔷薇科、虎耳草科、小檗科、猕猴桃科、葡萄科、胡颓子科。首次对甘肃不同地理分布区域野生果树资源的丰富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甘肃野生果树在各地理区域间分布不均衡,陇南最丰富,陇东南、陇西南较丰富,河西走廊最贫乏,陇中和祁连山较贫乏。同时提出了开发利用策略。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甘肃省胡頽子科野生果树种质资源的系统调查和综合分析,已查明,甘肃胡頽子科野生果树资源有2属,11种和2个亚种,果实富含维生素、糖类和氨基酸,可生食、酿酒、加工果酱、果糕和果汁,亦可药用。阐述了胡頽子科野生果树资源在甘肃的分布、生境、果实经济性状及用途,对几种经济价值较高的野生果树的化学成分及利用价值进行了分析,提...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甘肃各主要林区、保护区的野生果树物种资源调查研究表明:甘肃野生果树资源十分丰富,共有32科、70属、312种和46变种(变型)。甘肃野生果树主要集中在蔷薇科、虎耳草科、小檗科、猕猴桃科、葡萄科、胡颓子科。本文首次对甘肃不同地理区域野生果树资源的丰富度和相似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甘肃野生果树资源在各地理区域间分布不平衡,陇南、陇东南、陇西南、陇东野生果树资源较丰富,陇中、祁连山区、河西走廊较贫乏。各地区野生果树资源的相似性系数表明,陇南与陇东南野生果树物种资源最为接近,陇南与河西走廊差异最大;提出了甘肃野生果树可持续利用策略。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甘肃省茶藨子属种质资源的系统调查和综合分析,已查明,甘肃茶藨子属植物有21种和5个变种,果实食用、加工或作育种材料.本文阐述了茶藨子属植物在甘肃的分布、生境、果实经济性状及用途,提出了开发利用途径和可持续利用建议.目的是为果树栽培、食品加工、医药、园林绿化等部门合理开发利用甘肃茶藨子属植物资源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张玉芹 《经济林研究》2012,30(3):119-123
为给合理开发与有效利用及驯化栽培甘肃省蔷薇科野生果树资源,以帮助山区人民脱贫致富,振兴山区经济而提供参考依据,通过野外调查、查阅大量标本和文献资料,对甘肃省蔷薇科野生果树资源种类、地理分布和开发利用现状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甘肃省蔷薇科野生果树资源共有13属、150种和29个变种(变型);其中悬钩子属、蔷薇属和李属的种质资源最为丰富,分别为32种、10个变种(变型),27种、7个变种(变型),28种、5个变种(变型);其次为栒子属和苹果属,分别为21种、1个变种,14种、3个变种;这些种质资源集中分布于甘肃陇南高山河谷区和陇东南丘陵沟壑区,其蕴藏量约有15万t。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甘肃小陇山林区野生果树资源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有199种(包括变种、变型),隶属于29科、58属,其中50.2%集中于蔷薇科和葡萄科。本文对127种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野生果树资源的分布、用途、利用现状进行了研究(表2).并提出了保护和可持续利用野生果树资源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欧李果实营养成分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欧李是蔷薇科樱属灌木野生果树,为我国特有的第三代小水果.为了对欧李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对人工栽培的6个欧李品种的果实产量及营养成分进行了测定、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相同栽培条件下,不同品种间的果实产量差异显著,京欧2号产量最高.欧李果实含有糖、蛋白质、微量元素、维生素C、17种氨基酸等多种营养物质,其中微量元素...  相似文献   

8.
甘肃子午岭林区野生果树种质资源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初步调查,甘肃子午岭野生果树有94种(变种、亚种、变型),隶属22科38属,其中蔷薇科40种,忍冬科11种,为该区的优势科。同时,提出了野生果树资源合理开发、保护利用及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野生甘肃山楂(Crataegus Kansuen-sis Wils)属蔷薇科山楂属、落叶灌木,在我市阿干林场境内分布比较集中处面积约5000亩以上,散生面积就更大。分布广泛的野生甘肃山楂,由于果实小,经济价值不高,历来不为人们重视.为了开发利用,变野生灌木林为经济林,同时为我市后山二阴区扩大优良山楂品种,我们在区科委的支持下,对野生甘肃山楂进行了嫁接改良试验和引种试验.经过四  相似文献   

10.
甘肃小陇山林区野生果树种质资源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很好地保护、开发和利用小陇山野生果树资源,对小陇山林区21个林场的野生果树资源状况进行了几年的调查.结果表明:小陇山林区现有野生果树225种,隶属于25科、56属,其中草本果树有12种;在这些野生果树中,蔷薇科最多,有110多种.文中还对这225种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野生果树的分布、用途和利用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了有关保护、开发和可持续利用野生果树资源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为清楚了解、掌握河北小五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木本植物资源情况,并妥善加以利用,采用野外实地调查的方法对小五台山野生有色木本植物进行研究。调查发现,小五台山内野生有色木本植物资源丰富,许多物种在不同生长季的树叶、树干、花及果实具有极高的观赏性,部分果实还具有可食性;保护区常见的有色木本植物共116种,隶属于33科67属,以蔷薇科、桦木科、榆科、卫矛科、忍冬科为主,其中观叶植物64种、观枝观干植物12种、观果植物37种;观叶树种可在园林绿化中应用,观果树种具有食用和药用价值,部分树种可应用于防护林建设;因此,应加强野生有色木本植物保护,合理利用,建立彩色植物园,加快引种、驯化、繁育基地的建设,丰富彩色木本植物资源,实现野生有色木本植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2.
为了更好地反映甘肃省白龙江、洮河林区野生食果资源情况,为开发利用提供原始资料,就该林区野生食果资源现状进行了多年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该林区共有野生果树52科、82属、260种;其中木本植物235种,约占总种数的90.38%,草本植物25种,约占总种数的9.62%;分布广泛和较广泛的种类约占总种数的80.77%;果实类型以浆果、核果和坚果为主;其地理分布类型共有10个,以北温带分布为主。还介绍了野生果树在6个不同景观带的分布情况;简述了主要野生果树在民间的利用方式,并提出了具体的保护和利用建议。  相似文献   

13.
新优观赏花木高盆樱桃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高盆樱桃Cerasus cerasoides为蔷薇科樱属落叶乔木,是我国唯一冬季开花的野生樱花,综合利用价值高,开发和应用前景广阔。但因其自然更新能力差及人类的过度开发,导致该种野生资源急剧下降。综述高盆樱桃的生物学特性及分布、繁殖技术、光合特性和适应性、遗传多样性、林业与园林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对目前存在的资源保护与利用不足、繁育和栽培技术落后等问题,提出就地保护和异地保存相结合、利用现代生物技术与传统育种手段培育新品种、积极开展繁育栽培技术研究等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红果树是蔷薇科的乔木树种,主要分布在云南、广西、贵州、四川、江西、福建等地。为了进一步开发利用野生果树资源,对采自于江西遂川县七岭的红果树果实中各种营养成分进行了测定与比较分析。测定结果表明:其果实中富含钾元素,钾含量达5.207 1 mg/g;其果实富含镁元素,镁含量达0.725 8 mg/g;其果实富含锌元素,锌含量达0.015 mg/g;其果实中的β-胡萝卜素含量较高,为0.015 13 mg/g;其果实中的蛋白质(0.029 8 mg/g)、脂肪(0.023 mg/g)、钙(0.952 1 mg/g)、Vc(0.003 mg/g)等成分含量也比较丰富;红果树成熟果实的水分含量为0.737 mg/g,高于锥栗和板栗,适宜食用或加工。这些特点说明了,红果树果实具有突出的功能性成分特点,其营养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5.
酸角综合利用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酸角用途广泛,可作果用、医用、加工成饮料或食品、提取罗望子多糖和抗氧化物,以及园林绿化等多种用途,本文综述了近20年来酸角的国内外综合利用现状,指出目前国内外酸角的开发利用多集中在果肉的加工利用,罗望子多糖的提取和应用,并根据酸角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对今后开发利用的发展趋势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6.
沧源佤族自治县拥有142 820佤族人口,是云南省佤族分布最多的一个县。通过对文献资料的查阅收集和整理,以当地佤族人为向导,运用民族植物学研究方法对沧源野生食用植物资源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沧源佤族民间传统食用野生植物有105种,隶属52科78属。根据民间的食用用途,当地民间野生食用植物可分为野生蔬菜、野果、调味品3种主要类型。其中可作为野生蔬菜食用的有69种,野果有34种,用于调料的植物有8种,野生食用植物以幼嫩枝叶(60.95%)和果类(39.05%)为主。佤族野生食用植物的传统知识,在食物新资源的开发利用方面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