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湿敢的管道输送属于气液两相流动范畴由于它还具有反凝析及形成水化物的特性,所以湿天然气输这道工艺计算应包括热力计算,流型判断和水力计算三部分。模拟计算软件遥热力计算采用凝析气模型和组分模型计算不同管段内气液相的质量流量1摩尔组成和物性参数;水力计算采用10种组合水力学模型进行流型划分和持液率及压降计算。软件从热力学角度对湿天然气输送过程中水化物形成条件进行预测,进而判断管内水化物形成区段。SOPSI  相似文献   

2.
针对目前我国地下滴灌田间管网水力计算和水力特性研究较少,不能满足实际工程计算要求的问题,在前期试验和地下滴灌毛管水力计算数学模型的基础上,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建立了地下滴灌田间管网水力计算数学模型。利用该模型可求解均匀坡、均匀土质、支管与毛管管径不变及均匀出流条件下的地下滴灌田间管网水力特征值。实例计算结果表明,该模型计算偏差小于1/1 000,精度满足实际工程计算要求。  相似文献   

3.
徐孝轩  宫敬 《油气储运》2008,27(2):18-22
通过对富气输送方式和技术特点进行分析和比较,并根据高压条件下富气输送过程中低持液率的特点,建立了水平管路/轻微起伏富气输送管道的清管模型,模型中耦合了相态模型(选用PR状态方程)、水力热力模型,并且以某气田群天然气凝析液输送管道为例,进行清管工艺模拟计算。将研究计算结果与瞬态两相流模拟软件OLGA的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清管模型不仅具有较好的计算精度和较快的运行速度,而且还具有跟踪清管球和模拟液塞增长等功能,适用于管道的设计计算。  相似文献   

4.
倪玲英  谢翠丽  李成华 《油气储运》2011,30(12):917-918,5,6
地下洞库储存油品自由卸油落差大,进洞库的落差管段中液流流动状态特殊,若设计不当可能引发落差管水锤振动、负压气蚀、气液混合等一系列负面问题.基于对大落差管的水力工况分析,应用能量方程进行洞库大落差管实例水力计算和分析论证,结果表明:落差管在空管投油的不稳定过程中,惯性水头起阻力作用,消耗了落差管中的剩余能量;在稳定生产过程中,适当减小管径、在落差管下端增设水平管、增加局部能量消耗部件,是增加能耗行之有效的处置技术.  相似文献   

5.
吴所焕 《油气储运》1998,17(3):8-11
为了降低原油输送的能耗,对阿塞线实行热力越站进行了理论分析,以实际参数为依据,着重从热力和水力两方面进行了计算论证,为热力越站提供了充实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气体—幂律液体两相水平管流的压降计算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在气体—幂律液体两相水平管流实验研究的基础上,按两相介质分布外形,将气液两相流动的流动型态划分为泡状流、层状流、波状流、团状流、冲击流及环状流,并指出流动型态是决定两相管流压降规律的重要因素,对不同流动型态的流动机理和特点进行了探讨,给出了不同流动型态计算压降的方法,对于层状流与波状流,气液间具有明显的界面,可采用分流模型;对于泡状流,两相间无滑动,可采用均流模型;对于团状流与冲击流,由于流动机理十分复杂,故采用定义无因次压力梯度的方法;对于环状流,通过联立分气相折算系数与洛克哈特—马蒂内利参数求得压降。本方法不仅为油气不加热集输工艺的系统设计提供了可靠的水力计算方法,而且也可以应用于石油、化工等领域。通过与其它计算压降的方法对比,说明本计算方法平均绝对百分误差小、准确度较高。  相似文献   

7.
战征 《油气储运》2022,(4):424-430
顺北油气田集输管网集输半径大、气油比高、地形起伏大、流态复杂,时常引起管道低洼处积液量大、段塞流等多种复杂工艺问题。为此,建立气液混输管网水力仿真计算模型,并利用顺北油气田现场数据对模型进行修正,进而开发油气混输管网仿真计算程序,对顺北1区集输管网气液混输特性进行仿真及参数预测。结果表明:建立的水力计算模型仿真结果与实测数据的误差基本在±6%以内,满足运行需求;管网各管道的持液率均较低,流型以分层流和环状流为主;针对管网中压降与温降较大、管输效率较低、积液量较大的管道分别提出了优化及保护建议。研究成果可为气液混输管网设计及安全运行提供技术依据。(图3,表7,参30)  相似文献   

8.
超稠油管道输送水力及热力计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维志 《油气储运》2007,26(4):11-13
通过对超稠油管道水力、热力条件的分析和流变性试验,确定出超稠油可输性的温度,结合辽河油田特油2号站至石化分公司超稠油输油管道设计,建立了超稠油管道集肤效应电伴热水力、热力计算数学模型,并给出了计算方法。在辽河油田特油2号站至石化分公司超稠油输油管道设计中得到较好的应用并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9.
低持液率湿天然气集输管道的水力计算模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宋立群  李玉星  周中强 《油气储运》2011,30(4):283-287,236
与常规的油-气-水三相流动相比,低持液率三相流动混合物由于液体含量极少,因而具有独特的流动特性,使得对其持液率和管输压降的预测更加困难。针对低含液湿天然气的集输特点,根据流体力学的基本原理,建立了用于预测管道内油-气-水三相混合物的持液率和管输压降模型,简化了关于湿壁分数、液-壁摩擦因子、界面摩擦因子、油水混合粘度的经验闭合关系式,提出了液滴夹带的气体流速判断条件,并考虑气液界面之间的非水平特点,给出了曲面气液界面的处理方法。模型的计算结果与室内实验结果吻合较好,能够较准确地预测管道内油-气-水三相混合物的持液率和管输压降等流动参数,对于低持液率湿天然气管道的设计和运营管理等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对稠油管道进行了水力和热力计算,采用黄金分割法对稠油管道不稳定工作状态的极值点进行了求解,计算结果可以为稠油管道工艺参数的设计提供依据.给出了稠油管道的工作特点及确定输油温度和管道工作范围的原则.  相似文献   

11.
预测水平管中气体—非牛顿液体段塞流的压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体-非牛顿液体两相流动中的段塞流是常见而十分复杂的流动型态。世界各国过去对水平管中气体-牛顿液体的段塞流做过不少研究,但对气体-非牛顿液体的段塞流研究甚少。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及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经过大量的实验观察,结合非牛顿液体的特征,在假设①整修管路由相同的流动单元LU组成;②一个曲型的LU单元中含有液柱LS、气柱LF和液膜三部分,液柱和液膜中均有气体;③液柱前面形成一个旋涡区Lm的前提下,提  相似文献   

12.
改进的段塞流特性参数理论计算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武  张鹏  武玉双  李闽 《油气储运》2003,22(6):40-43
段塞流特性参数的计算是油气混输管道工艺计算的基础。诸多研究成果表明,用平衡液膜简化法计算段塞流流动参数,其计算结果明显比试验数据的偏差大。在液膜高度渐变物理模型的基础上,用两相流水力学方程,推导了一个段塞流液膜区完全耦合的流动参数计算模型。在计算液塞区参数时,采用了一组综合流体物性、倾角、管径等因素的经验计算式,其中部分关系式经过Tulsa大学TUFFP数据资料分析,与现有半经验半理论的计算式相比,统计误差较小,准确度较高。利用改进的计算模型对某油田一段混输管道的段塞流特性参数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13.
管道水力摩阻系数的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计算机水力摩阻系数λ的通用公式,在分析现有计算摩阻系数公式的基础上,借助于专门的过渡函数,求出了新的通用式。  相似文献   

14.
根据严重段塞流4个阶段的特点,针对L形立管系统不稳定流建立了一维准平衡态简化计算模型,其忽略摩阻和加速度的影响,立管中气相穿透过程应用漂移流模型。气相穿透、气液喷发阶段采用特征线方法求解,并引入气相密度偏移修正过程,能够对典型严重段塞流和液塞长度小于立管高度的过渡严重段塞流进行模拟。将模型计算结果与实验室结果以及其他文献的实验数据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模型能够对L形立管系统中的两相不稳定流动进行较准确的模拟。(图2,表3,参16)。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不同流型下压力降与持液率的特点,以及压降脉动信号的方差与持液率、气、液相流量之间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分层流动的持液率值最高,平均压降最低;环状流动持液率值最低,平均压降值最高;段塞流动位于两者之间.分层流压降脉动信号的方差很小,随气、液量和持液率的变化小;段塞流压降脉动信号的方差最大,随气相流量和持液率的变化而变化较大,在相同气量下,方差随持液率的增大而增大,在相同持液率下,方差也随气量的增大而增大;环状流的方差在分层流和段塞流之间,气相流量的变化对压降脉动信号的方差的影响小,但液相流量的变化对其影响较大,随着液相流量和持液率的增大,压降脉动信号的方差会增大.  相似文献   

16.
乔桢遴 《油气储运》2003,22(5):24-26
液压安全阀和机械呼吸阀是保证储罐安全运行的重要设备,前者可在后者失灵时工作。液压安全阀液封的高度若按正确的计算结果确定,则既可减少轻油气的挥发损耗,又能防止储罐产生超压和负压,保证储罐的安全运行。给出了液封高度的计算公式,介绍了公式的推导过程和计算结果应用于生产的实际效果。  相似文献   

17.
以雷诺数形式给出的判别式,对水力计算的二、三类问题(Q或d未知)不能预先判明流体流动所属流态区域,计算时需试算或迭代。以推荐的石油工业部门常用的湍流区域界限为基础,对判别式做了推导或变形,并用最小二乘法拟合有关常数,由此得出的判别式对于管道水力计算的三类基本问题均能预先判明流态区域,不需试算。  相似文献   

18.
随着近海油气田的开发,通过海底管道输送凝析气的工程技术也不断发展。凝析气是多元组分的气体混合物,以饱和烃组分为主,在开采、输送过程中的凝析和反凝析现象显著,这使凝析气的管道输送不同于气体或液体的单相输送,其管输方式可分为气液混输、气液分输。气液混输中通常采用气液两相混输,这种混输投资少、工期短,但要解决因凝析液的积聚而降低输送能力及液塞处置等技术问题;密相气体输送是管内单相流动,管道建造和运行费用高。气液分输就是先将凝析气分离,然后将天然气和凝析液分别输送,管内流体均为单相流动,气液分输又可分为双管输送和顺序输送。凝析气管道输送工艺参数中,沿线压降、温降、持液率三者密切相关,互相影响。分析了凝析气输送管道压降、输量和持液率的关系,并指出了预测管路温度下降值是管路安全运行的必要条件。结合东海平湖油气田的开发,通过对气液比、输送压力、管径三者的选择分析,就油气单管混输工艺进行了技术经济评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