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稻纵卷叶螟是一种迁飞性,暴发性害虫,近年来福建省沙县田间发生十分严重,己成为危害水稻生产的主要害虫之一,2005年我县稻纵卷叶螟仍属偏重发生年,局部大发生。全年发生面积5868hm^2,防治面积7200hm^2。部分田块因防治不及时造成田间卷叶率及白叶率偏高。  相似文献   

2.
围场县是“中国马铃薯之乡”,是全国马铃薯重点产区之一,全县马铃薯种植面积3-3万hm^2。由于我县生态环境极大改善,马铃薯28星瓢虫[Henosepilachna vigintioctomaculata (Motschulsky)]成为危害马铃薯的主要害虫,该害虫在我县常年发生面积在2.2万hm^2左右,对马铃薯生产构成严重威胁。掌握马铃薯28星瓢虫发生规律,做好预测预报,及时、正确地指导防治,提高防治效果,为我县马铃薯安全生产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3.
黑龙江省县级农田面积较大,农作物病虫草草发生日益严重,常年发生面积都达到总面积50%以上,尤其是粮食作物的水稻“两迁”害虫、小麦条锈病、蝗虫等重大病虫,发生范围广、暴发性强、传播快、危害严重。目前各地的病虫防控大部分还是以农民单户分散防治为主,加之农民一家一户防治水平不高,往往这片地打药,虫子飞到那片地;那片地打药,虫子又飞回来,不仅效果差、  相似文献   

4.
静海县枣树栽培历史悠久,种植面积为1.33万hm^2。2004年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中国金丝小枣之乡”。近几年,由于棉花种植面积持续增加,从而导致枣树次要害虫绿盲蝽蟓的大发生,目前该害虫已成为枣树的第一害虫,如防治不当将造成大幅减产甚至绝收。针对上述现象,作者在近几年全面细致地研究了该虫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并进行了系统归纳,以指导生产。  相似文献   

5.
稻飞虱是迁飞性、爆发性和毁灭性的水稻害虫。2007年7、8月份,盐源县树河区稻飞虱大发生,据农业部门统计,全县发生面积达1400hm^2,树河区就有648hm^2,占树河区种植水稻面积的75%。最高百丛虫量为15600头,已超过防治指标的10倍以上,田间主要以白背飞虱为优势种群,稻飞虱在危害水稻的同时,还传播水稻病毒,给水稻安全生产造成了极大威胁。  相似文献   

6.
水稻“两迁”害虫综合防治技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稻飞虱和稻纵卷叶螟(以下称"两迁"害虫)是金城江区水稻上危害最重的害虫之一,近2年来,"两迁"害虫发生较常年严重,各乡镇稻区普遍遭受其危害,2007年全区发生面积1.47万hm2,2008年是1.25万hm2,达中等偏重、局部大发生程度.为控制"两迁"害虫的为害,区植保站采取了加强测报、示范、宣传培训等措施,大力推广"两迁"害虫综合防治技术.经过2年的推广,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相似文献   

7.
水稻叶鞘腐败病在安福县近几年呈加重趋势,2007年二晚稻发病面积1000hm^2,占其种植面积的2.3%,受灾面积(病丛率为30%以上)270hm^2,成灾面积(病丛率为50%以上)80hm^2。2002年以来,笔者对水稻叶鞘腐败病发生规律进行了系统观察,并对其发生特点与综合防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小麦吸浆虫是危害小麦的主要害虫之一,属暴发性害虫,其种类主要有麦红吸浆虫(Silodiplosis mosellana Gehin)和麦黄吸浆([Contarinia tritici(Kinby)]虫2种。当地发生的为麦红吸浆虫。它以幼虫潜伏在颖壳内吸食正在发育灌浆的麦粒汁液。危害轻的造成秕粒而减产,危害重的会造成麦粒空壳,甚至霉烂。2005,年郾城全区发生面积1.35万hm^,防治面积1.12万hm^2,挽回粮食损失3276t。  相似文献   

9.
汪洋 《中国农资》2014,(30):24-24
水稻:中晚稻主要病虫害总体呈偏重发生态势 预计中晚稻主要病虫害总体呈偏重发生态势,发生面积11.4亿亩次,比上年增加5.5%。其中,虫害以迁飞性、钻蛀性害虫为主,“两迁”害虫偏重至大发生,发生面积7.7亿亩次;病害以稻瘟病、纹枯病为主,总体中等至偏重流行,发生面积3.7亿亩次。  相似文献   

10.
青杨天牛(Saperda populnea)是我国北方地区人工杨树林的主要枝梢害虫之一,发生面积大,危害十分严重。目前,黑龙江省青杨天牛主要是在大庆市和齐齐哈尔市有分布,其中在大庆市的各县区2006年发生面积近4万hm^2,在齐齐哈尔市区及龙江、泰来县2006年发生面积2万hm^2左右。而绿色草原牧场正处于黑龙江省分布、危害的中心区域。  相似文献   

11.
2008年玉米粗缩病重发原因及防治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玉米粗缩病在山东省淄博市局部地区偏重发生,个别地片重发生,全市玉米种植面积约12.2万hm^2,玉米粗缩病发生面积达到5.2万hm^2,占全市玉米种植面积的43%,其中发病株率10%~30%的面积有2920hm2,30%~60%的面积有833.3hm。,60%以上的面积有379.3hm^2,给本市玉米生产造成严重损失,其发生程度、绝产面积为历年罕见,部分基层干部和农民反映强烈,甚至影响到社会稳定,笔者作为植保技术人员,工作在防治玉米粗缩病的一线。在向农民宣传培训指导的同时,对2008年玉米粗缩病局部重发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探讨,并对今后防治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昝红  马红明 《云南农业》2008,(12):17-17
宝珠梨产于昆明郊区呈贡县,是全省闻名的特产水果。宝珠梨果大而形美,皮色青翠,果肉雪白细嫩,汗多味甜,食后无渣,是中秋节期间的应节佳果,目前,据农户反映,吴家营街道办事处万溪冲居委会大片梨树上发现一种以前没有的害虫,发生面积约66.7hm^2,为害严生时会产生“烟子”:而且难以防治。经呈贡县农业局技术人员实地调查及查询资料后确认.这是一种在呈贡很少发生的为害梨树的害虫——中国梨木虱.  相似文献   

13.
美洲斑潜蝇是世界性检疫害虫。1995年5月在台安地区首次发生,根据1998年普查,全县发生面积约3300hm^2,被害植株率86%。美洲斑潜蝇寄主广、繁殖力强、传播快,并对多种农药有较强的抗性,且世代交替,防治难度大。如一旦扩散将对蔬菜生产造成严重损失,以致绝收。  相似文献   

14.
<正>近期,南方稻区出现连续强降雨天气,水稻"两迁"害虫持续大量迁入,迁入虫量明显高于近年同期;加之今年水稻"两迁"害虫迁入期较上年早10-30天,发生世代相应增加,田间虫量明显偏高,发生程度重于上年同期。据统计,截至5月28日,水稻"两迁"害虫累计发生面积3693万亩次,同比增加近35%。结合当前水稻生育期及下阶段天气情况综合预判,"两迁"害虫在南方稻区重发态势明显,各地需密切关注田间发生动态,及时发布病虫情报,适期指导农民开展防治。迁入虫量大5月份以来,受南方稻区持续强降雨天气影响,华南、西南和江南南部稻区监测到稻飞  相似文献   

15.
《湖南农业》2012,(6):16
一、水稻病虫 1.发生预测①“两迁”害虫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稻飞虱偏重发生,早稻中等发生,中稻、晚稻偏重发生,局部大发生,发生面积626万公顷次。稻纵卷叶螟偏重发生,其中第一代轻发生,第二代、第五代中等发生,第三代、第四代偏重发生,发生面积566万公顷次。②螟虫。二化螟偏重发生,局部大发生,发生面积380万公顷次;大螟轻发生,在湘北地区危害呈上升态势,发生面积26万公顷次。  相似文献   

16.
万全县地处河北省西北部,以生产玉米、谷黍等杂粮为主。土蝗是当地农业生产的一种重要害虫,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与危害。2002年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全县大面积严重发生,发生面积6.0万hm^2,其中草滩、荒坡4.0万hm^2,农田2.0万hm^2,虫口密度平均56.5头/m^2,最高达300余头/m^2。大片草地植被吃光,一些靠近草地的农田被吃成“网状”或吃光绝收。  相似文献   

17.
杨居贤 《甘肃农业》2006,(1):205-206
武山县是甘肃省蔬菜重点产区之一,全县各类蔬菜面积达6666.7hm^2,年产值2.15亿元。特别是保护地栽培面积已达到3200.0hm^2,其中普通棚2666.7hm^2,日光温室5.33—3hm^2。蔬菜生产已成为武山县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也是广大菜农增收的主要途径。美洲斑潜蝇自1997年传入武山县以来,发生面积迅速扩大。由于该虫食性杂、寄主范围广、繁殖力强、生殖周期短、世代重迭严重、幼虫隐蔽、极易产生抗药性.防治难度极大,  相似文献   

18.
漳州市南靖县苦瓜种植面积约213hm^2,近年来害虫的发生日趋严重,制约了苦瓜产量与品质的提高。为了解苦瓜害虫发生情况,笔者于2009年在南靖县山城镇山边村对露天种植与大棚种植的苦瓜主要害虫的发生种类进行调查统计,发现露天种植与大棚种植的苦瓜害虫的发生情况基本相似,均以瓜绢螟和瓜实蝇为主,但粉虱、瓜蚜、蓟马和美洲斑潜蝇等发生也很普遍。现将南靖县苦瓜害虫的发生为害情况与田间综合防治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沁阳市处于黄河、沁河冲积平原,北枕太行,南瞰黄河,境内山地和平原并存,土地肥沃,秋作物种植面积2.53万hm^2。2019年,沁阳市秋作物虫害总体偏轻发生,发生面积约4.27万hm^2次,防治面积约7.29万hm^2次。笔者根据2019年黑光灯诱蛾情况、天气因素和田间调查,将全市虫害发生情况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0.
水稻"两迁"害虫是影响黔东南州水稻安全生产的重大害虫,常年发生较重。对2018—2020年水稻两迁害虫发生特点进行分析,两迁害虫的发生面积、发生程度与迁入时间与迁入峰次、迁入量、气候条件密切相关,受气候条件影响,年度间发生程度差异较大。据此,提出合理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