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以九峰城市自然保护区为例,对GIS、RS相结合用于景观评价的方法进行了研究,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景观评价系统的构建方法。  相似文献   

2.
基于RS与GIS的闽江流域森林景观格局分析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本文以闽江流域为研究区域,以LandsatTM遥感图像为主要信息源,以Erdas Imagine图像处理软件作为空间信息处理工具,采用斑块平均面积、形状指数、分维数、香农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和优势度指数等指标,对闽江流域森林景观格局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闽江流域景观的主要斑块类型为杉木林、松林和阔叶林.分维数表明竹林与经济林受人类干扰大,斑块形状简单;阔叶林与松林受人类干扰小,斑块形状复杂.香农多样性指数(SHD I)表明景观异质性较高的特点,均匀度指数(SHEI)则表明景观中有一定的优势类型,以杉木林、阔叶林和松林等景观类型占优势.  相似文献   

3.
为探究延吉市水田景观动态变化,基于RS和GIS技术,通过获取1976、1990、2000和2010年4期延吉市不同类型湿地数据,从水田总面积变化态势、水田景观的转化、水田破碎程度3个方面分析.结果表明:1)1976 2010年,延吉市水田面积大幅减少了40.08 km2,1976 1990年变化最为突出,1990-2000年,延吉市水田面积增加了11.57 km2,主要原因是1990 2000年降水量增加幅度较大;2)1976-2010年,水田与其他湿地间仅转化0.148 km2,主要是与河流的转化,结合总体面积变化表明城市化的发展与旱田面积增大是主要影响水田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3)1976-2010年,延吉市水田破碎程度增大,主要原因是1976-1990年改变了传统的农业生产合作方式.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珍稀濒危植物鄂尔多斯半日花(Helianthemum ordosicum)为研究对象,利用其有限的分布以及荒漠植被群落结构比较简单的特点,在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全球定位系统(GPS)技术支持下,首次界定了鄂尔多斯半日花分布区,并对鄂尔多斯半日花分布区近几年来的景观变化进行了分析,研究了鄂尔多斯半日花不同分布区域群落动态,论述了鄂尔多斯半日花的生存现状.得到的结论如下:(1)鄂尔多斯半日花分布面积为1 123.771km2,生于海拔1 100m~1 600m范围内;(2)鄂尔多斯半日花分布区面积逐渐减小、斑块趋于破碎化.  相似文献   

5.
基于野外调查,以景观生态学理论为指导,以福建省旗山森林公园为研究对象,解译了研究区1996年、2002年、2010年、2015年4期Landsat TM遥感影像数据,运用景观指数分析方法对森林公园景观格局变迁进行量化分析,探讨了海拔、坡度和坡向等自然因素及产业产值、人口数量和人均支配收入等人文因素对森林公园景观格局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996—2015年,竹类面积急剧减少后呈现上下波动趋势,混交林面积大幅度增加后缓慢减少,建设用地面积缓慢减少后逐渐增加,阔叶林面积急剧减少后趋于稳定,针叶林面积缓慢减少后逐渐增长;阔叶林、针叶林、竹林和建设用地主要向混交林转化,而混交林主要向阔叶林转化。1996—2015年间混交林和竹类斑块波动较大,竹类及针叶林受人为影响最大,导致景观格局发生显著变化,斑块数量波动较大,生态脆弱,破碎化程度先减小增加;其他景观类型连通性降低,形状趋于复杂,受干扰程度低;旗山森林公园整体景观格局破碎程度先增加后减少,多样性减少后逐渐趋于稳定,聚集性有所增强,呈聚集发展趋势。人文因素是森林景观斑块面积变化的重要原因,尤其是第三产业生产总值、人口数量、地区总产值等因素影响显著;而在20年时间序列内,海拔、坡度、坡向和气候等自然因素对森林景观斑块面积变化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6.
以河北省沧州市南大港地区为研究对象,以该区2006年航空影像数据为依托,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支持下,分析了该区域土地资源的类型、面积、空间分布及其土地资源的结构现状。结果表明,该区域土地利用结构不尽合理,土地利用率低,非农业占地增长较快,土地资源开发潜力大。  相似文献   

7.
基于RS与GIS的城市化过程中农业用地景观格局变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利用1988、1997和2002年3期的TM遥感影像数据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得到广州市白云区农业用地景观变化图,计算各时期农业用地景观格局指数.通过比较分析,发现1988~2002年白云区农业用地景观面积急剧萎缩,主要向水体、城镇用地和开发用地转移,农业用地景观的斑块数、破碎度、分离度、形状指数趋于升高,斑块的平均面积和周长不断减少.采用逐步回归法对影响农业用地景观变化的内在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农业用地景观类型的转化主要与高程、坡度、距城市中心距离、距城镇用地距离、距林地距离有关,其中以高程、距城镇用地距离、距城市中心距离影响最甚.  相似文献   

8.
利用1993年和2003年二期LandsatTM影像为信息源,在RS和G IS技术支持下,对乐清湾湿地景观格局变化进行研究。选取斑块密度、斑块分维数、景观破碎度、景观多样性、优势度和均匀度等指标,对乐清湾湿地景观格局的变化进行定量分析,并利用生态效应指数模型研究各类景观的转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1993—2003年间,该研究区的湿地景观格局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发生了较大变化,滩涂和耕作用地景观面积减小,建设用地景观面积大幅增加,湿地景观向非湿地景观转化趋势明显;湿地景观整体趋于破碎化,景观连通性下降;优势景观的优势地位下降,景观的均匀度上升。近10 a来乐清湾湿地景观类型的转化导致该地区总体生态环境质量有所恶化,乐清湾湿地是急需采取保护性措施的重点区域,该研究结果为区域土地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以1987年和2002年TM遥感影像为数据源,在ENVI 4.0平台下提取曲阜市1987~2002年景观格局动态变化信息,利用FRAGSTATS 3.3软件提取研究区的斑块指数、形状指数等景观格局指标,并进行分析。结果如下:研究区建设用地、林地面积增加,农用地、水域面积减少;斑块数量、密度增加,形状指数降低。这表明研究区景观格局的变化受人类活动的影响较大,应加大对土地资源的保护并进行合理规划,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0.
基于RS、GIS的森林资源调查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应用RS数据和GIS技术进行白云山森林资源调查,结果表明,用计算机自动分类法可把广东省的主要树种分出来,其分类总精度达94.4%,各镇(林场)地类,林分面积与二类调查数据比较接近。  相似文献   

11.
广州市白云山西侧绿化休闲带植物资源调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广州市白去山西侧绿化休闲带共有维管植物77科176属218种。在分析其基本特性和用途的基础上,对休闲带的林分改造和景观建设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白云山蝴蝶资源调查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欧剑峰  黄鸿  吴华  刘桂清  郑基焕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3):18858-18860
对广州市白云山的蝴蝶种类进行了调查研究,共采集到蝴蝶270余号,经鉴定隶属9科33属45种。分析了白云山蝴蝶的分布区系、优势种及观赏价值高的种,并提出了保护和开发该地区蝴蝶资源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以开都河流域为研究区域,以LANDSATTM遥感图像为主要信息源,以ENVI遥感图像处理软件、Arcgis地信软件和FRAGSTA Tversion3.3作为空间信息处理工具,采用景观空间格局等指标,对开都河流域景观格局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990~2010年,开都河流域景观草地模地优势未发生改变,对区域生态环境仍发挥着重要作用。人类活动虽有加剧趋势,但由于其优势度值较低,加之区域整体人类开发水平仍处于较低的水平,故区域生态环境受人类干扰程度很小。  相似文献   

14.
基于GIS和RS的森林火险预测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黄作维  刘峰 《西北林学院学报》2007,22(2):115-118,137
采用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结合传统的森林火险预测理论,对林业基础数据进行获取和处理,运用合适的数学模型和方法,分析火险预测的理论框架,并结合广州市森林防火的具体情况,建立区域森林火险预测系统,为广州市森林防火服务。  相似文献   

15.
基于地形位的城郊景观分布特征及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模型建模方法,将高程和坡度组合成一个地形位指数,基于地形位指数对广州市城郊景观分布特征及其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在快速的城市化过程中,广州市白云区低地形位地段的开发强度比高地形位地段变得愈来愈强,开发范围也日益扩大.城镇用地从地形条件较好的低地形位区域向较高的地形位区域迅速扩张.林地、农业用地、果园在城镇用地的挤压下,分布重心向较高地形位的区段转移.水体的面积虽然在增大,但其地形位在进一步向低地形位收缩.  相似文献   

16.
基于遥感和GIS的土地资源空间格局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应用不同时期航空遥感图像采集信息,编制基本土地资源专题图,在MapGIS支撑下,建立空间数据库.利用GIS的空间分析功能,叠加产生多种图层,提取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空间格局信息.研究表明,该方法可为土地资源持续利用经营管理的理论和实践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应用RS、GIS等方法对林分蓄积量的研究结果表明,分别用GIS可提取的因子和TM数据对连续清查间隔期内的不同林分蓄积量进行多元估测,精度均能达到连续清查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