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城市景观建设的加快,也使得城市道路景观也越来越受重视,特别是城市入口道路景观。城市入口道路景观是城市对外展示形象的一个窗口,优秀的城市入口道路景观是城市的一张名片。本文通过对宝丰县X030道路升级景观设计项目的实地研究,具体地探讨了如何将地域文脉融入景观设计,打造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城市入口道路景观,以期为以后的道路景观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文化变迁与城市街道景观的演变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街道景观是展示城市文化的窗口。全球化背景下,城市街道景观特色丧失的问题愈加严重。回顾我国城市文化变迁和街道景观演变的四个历史阶段,掌握城市街道景观演变的脉络,寻求城市街道景观个性丧失、活力匮乏等问题的解决之道。  相似文献   

3.
才燕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1032-1034
景观生态是当前城市建设的热点问题,在连云港市规划区绿地系统规划中,以景观生态学原理为理论框架,依托城市的山水自然条件,来分析景观生态结构布局。从地区特点和地域文化出发,保持和发展城市特色,将城市自然条件和文化资源融合于规划区绿地系统规划之中,确定城市绿地系统的特色目标,明确各类绿地中的特色体现,努力创造富有景观生态特色的绿色连云港。  相似文献   

4.
现代城市园林景观文化特色塑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结合现代城市园林景观文化特色塑造的实例,主张利用植物营造当地特色文化景观,重视当地建筑文化特色传承,以城市雕塑表达文化意蕴,结合城市铺装、灯杆、座椅塑造城市园林景观文化细节,进而展示和传承城市文化。  相似文献   

5.
随着各地经济的迅速发展,对地域文化的关注显著增强,城市需要从地域文化中获得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而地域文化景观成为塑造城市特色、促进旅游及城市发展的必然需要。通过对国内外城市地域文化景观的分析,以陕西省吴起县城区景观为例,阐述了地域文化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表达方法。首先要挖掘和理解地域文化,结合地域文化特征与城市景观系统要素,使地域文化根植于景观中,达到保护和发展地域文化,塑造地域特色的城市景观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江苏省农业生产性景观美学特色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天津农业科学》2015,(7):165-167
农产品不仅有着自身的经济价值,同时也具有农业美学属性。通过研究江苏省农业生产性景观美学特色,一方面可以反映出江苏农业生产性景观的地域文化特色,另一方面可以对江苏农业生产性景观的建设和推广及建设生态园林城市具有促进作用。通过对江苏文化背景、地理位置特点、农产品种类、农业历史等资料的研究,得出江苏农业生产性景观受到其"水文化"、"稻作文化"、"儒文化"的影响,表现出了其柔情似水、秀而不媚、清而不寒的景观美感。  相似文献   

7.
随着各地经济的迅速发展,对地域文化的关注显著增强,城市需要从地域文化中获得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而地域文化景观成为塑造城市特色、促进旅游及城市发展的必然需要.通过对国内外城市地域文化景观的分析,以陕西省吴起县城区景观为例,阐述了地域文化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表达方法.首先要挖掘和理解地域文化,结合地域文化特征与城市景观系统要素,使地域文化根植于景观中,达到保护和发展地域文化,塑造地域特色的城市景观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从讨论城市文化资源和城市公共空间景观的概念入手,以郑州市为例,结合郑州市文化资源特点以及公共空间景观的利用现状,分析郑州市文化资源下的城市公共空间景观营造特点,探讨文化空间景观营造对策,提升其城市公共空间景观的特色和魅力。  相似文献   

9.
从讨论城市文化资源和城市公共空间景观的概念入手,以郑州市为例,结合郑州市文化资源特点以及公共空间景观的利用现状,分析郑州市文化资源下的城市公共空间景观营造特点,探讨文化空间景观营造对策,提升其城市公共空间景观的特色和魅力。  相似文献   

10.
城市的景观形态、城市的风貌、城市的文化机理等多方面因素都影响和体现一座城市的特色,展示城市的个性。因此,对城市特色景观构建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仇春晖  黄耀志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5):2694-2696,2700
新城区景观环境的营造是传承城市历史文化、形成城市特色的核心问题之一。通过对苏州工业园区金鸡湖周边的景观节点分析,总结出苏州工业园区的水资源创造的自然景观气韵、建筑布局营造的艺术景观气韵和城市景观生动的文化气韵,将园区的景观营造与自然、艺术、文化相关联,完整说明了历史与时尚、自然景观与人造景观相融合的苏州金鸡湖工业园区的景观特色。  相似文献   

12.
从逊克县滨江公园规划设计的理念和目标着手,意在建设自然、有机、文化、经济的滨江公园空间,构建逊克县的绿色生态体系,完善城市的功能。从规划设计的功能定位、总体布局、景观结构、主题景观的营造和植物景观的特色表达等几方面充分展示了逊克县的地域文化和滨江公园的景观特色,建设具有生态保护、娱乐、保护人文历史的多功能滨江公园,使公园的景观功能与城市的历史文化融为一体。  相似文献   

13.
李星汐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3):20649-20651
城市景观作为城市文化的重要载体,决定着一个城市的竞争力。指出城市景观评价指标的模糊性决定了景观评价的不精确性,讨论了景观评价准则并分析了具有代表性的城市景观评价的方法,探究了评价结果与综合价值的表示和分析,强调城市景观评价应针对城市经济和文化发展的实际,不能孤立于整个城市发展规划的过程之外。提出以主观因素、客观因素和时间的城市景观价值三维表示形式,以三维坐标系反映城市景观的价值随不同年代的变化,并且认为坐标表示法可以反映城市景观的价值在主观因素与客观因素方面的整体情况。以期为城市景观综合评价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陈胜兰  彭重华  姚妍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6):2562-2563,2566
根据景观生态规划设计的原理,通过对长沙市景观生态格局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改善长沙市城市景观的基本途径,包括保护城市的自然生态景观,保持地方特色和地域文化,维持景观生态过程与格局的连续性和建立城市中具有生态功能的廊道等。  相似文献   

15.
城市环境中各种景观空间,是由各种要素来组成,现代城市景观空间系统可分为主客体要素两类,其中主体要素由设计实施者和欣赏参与者构成,客体要素则可以划分为灰色、绿色、蓝色三种,对这些景观要素的处理,可以划分为创造景观秩序、建立视觉保护区、处理好对景建筑几种方法,只有运用了这些手法的城市景观设计,才能成为一个不仅美观实用,而且更为合理有序的生活空间。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城市景观相关概念的理解和城市景观元素与景观分类的分析,结合景观生态学知识、城市景观特征和他人相关理论,总结出城市景观多样化评价指标,并以苏州为例,提出能促进城市景观多样化发展的措施与方法,以帮助构建有特色的城市形象。  相似文献   

17.
贾汪南湖湿地公园景观营造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周衍涛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5):21848-21849,21867
营造城市湿地公园景观可提高城市生态结构,改善城市景观面貌。以贾汪南湖湿地公园的景观营造为线索,介绍了景观特质营造的有效途径,并分析了南湖湿地公园生态修复的景观策略。从生态、人文、美学的角度说明了湿地公园景观营造的方法,提出特色植物景观的营造要与场地的历史、文化内涵相结合。  相似文献   

18.
随着城市滨水区的更新与开发,滨水景观的设计成为近年来学术研究的焦点。该文通过对滨水景观构成、特点进行分析,以通扬河北岸景观设计为例,根据海安的特色、文化和通扬河原有的自然环境进行景观设计,创建出一个具有教育意义的文化性景观河道。  相似文献   

19.
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探讨了景观作为文化载体的可实施途径,宏观层面表现为将文化融入到城市景观规划阶段,中观层面表现为建立彰显城市文化特色的公共绿地,微观层面表现为设计处处体现城市文化的环境设施。  相似文献   

20.
《农技服务》2017,(11):94-96
照明是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升环境价值的重要因素。成功的照明设计不仅有基本的照明、美化空间功能,还能突出、强调景观中的文化魅力。本文主要通过对广场景观照明设计中的文化性分析,以奥林匹克公园下沉广场2号院"古木花厅"为例,探讨夜景灯光设计如何烘托出中华传统文化,对日后广场景观照明设计传承地方文化提供借鉴。在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的浪潮中,夜景观是城市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景观可以在夜间向人们展示城市的特有风貌、动态效果[1]。而城市广场作为游客和城市居民的主要娱乐栖息空间,对其夜景照明的设计研究能更好的传递城市容貌,促进城市的发展。目前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对夜景照明设计和施工要求提高,现有的广场夜景观照明普遍缺乏地域特色和文化性,对于一座城市而言,最好的名片就是其地域文化,景观照明设计如果从文化角度入手,两者进行有机结合,才能创造出真正的城市特色,人们才会对城市有认同感和归属感。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下沉广场2号院古木花厅照明设计手法独特,将遗留了两千多年的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照明技术理论有机结合起来,成为景观设计的亮点和突破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