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油用牡丹又称油牡丹、油料牡丹,属于芍药科芍药属牡丹组,是指结实能力强、能够用来生产种籽、加工食用牡丹籽油的牡丹类型。油用牡丹主要有两个品种:凤丹牡丹和紫斑牡丹。凤丹也是传统的药用牡丹栽培品种,属中原品种群,适种范围广,苗木资源多,便于大规模推广种植。紫斑属于西北品种群,苗木资源少,短期内无法大面积  相似文献   

2.
《花卉》2015,(7)
<正>油用牡丹是芍药科芍药属落叶小灌木、主要分布于山东省荷泽、河南省洛阳、陕西省太白山,以及安徽省亳州市、铜陵市凤凰山和甘肃省、湖南省湘西等地。现在用于商业生产中的油用牡丹仅有‘凤丹’和‘紫斑’两个品种,是产籽量很高、出油率很高的牡丹品种,其含油率22%,出油率在18%以上。牡丹籽油是利用现代萃取技术制取的木本坚果植物油,总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达92%,其中油酸21.54%、亚油  相似文献   

3.
<正>‘凤丹’是油用牡丹中最适宜大面积推广的品种,该品种适应性强,结实率高,籽实饱满,籽油品质好,作为木本粮油植物资源进行开发利用,产业前景较好。产业发展种苗先行,培育优质壮苗是确保油用牡丹产业发展的前提和保障。根据笔者多年实践经验,将‘凤丹’播种育苗技术总结如下。1、种子准备每年7月下旬,当‘凤丹’瞢荚果由青色变成蟹黄色,且果荚没有开裂前采收,采收的瞢荚果  相似文献   

4.
为了对生产上主栽油用牡丹‘凤丹’(Paeonia ostii‘Fengdan’)品种筛选合适的授粉品种,选择21个中原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 Zhongyuan Group)品种为试材,对其物候期及花粉活力进行了观察测定;选择花粉活力高(花粉萌发率50%)的品种作为授粉品种应用人工授粉方法对‘凤丹’进行授粉,以‘凤丹’自然授粉作为对照,测定了结实率、单果种子数、单粒质量这3个与结实性相关的指标,并应用这3个指标计算平均每个授粉花朵结籽质量。结果表明:21个原牡丹品种和‘凤丹’花期均可相遇,满足‘凤丹’自然开花授粉的习性;不同中原牡丹品种的花粉活力之间存在明显差异,‘粉蓝盘’品种花粉活力最高,花粉萌发率达到91.3%;‘春红娇艳’品种花粉活力最低,花粉萌发率只有3.6%;‘鸦片紫’(17.30g)、‘紫菊’(15.07g)、‘粉蓝盘’(12.86g)、‘大红宝珠’(11.42g)、‘红宝石’(14.33g)这5个授粉品种的平均每个授粉花朵结籽质量高于‘凤丹’自然授粉(10.05g),适合作为‘凤丹’的授粉品种。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引进的9大色系、15个品种的菏泽牡丹进行催花试验、观察、比较,筛选出10个适宜高寒阴湿区反季节栽培的牡丹品种。通过嫁接对比试验,选择出与紫斑牡丹亲和力强、成活率高的优良砧木。通过对温湿度调控技术、用赤霉素涂抹花蕾技术的应用研究,确定了适合牡丹促成栽培的温、湿度范围和催花素浓度。另外,总结出反季节牡丹催花生产技术规程,初步筛选出适合反季节栽培的5个紫斑牡丹品种,为牡丹在高寒阴湿区的反季节栽培提供科学的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6.
刘国强 《花卉》2020,(12):4-5
铜陵油用牡丹凤丹为原铜陵县主要特产,凤凰山地区凤丹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自牡丹(籽用)认定为省级工程植树造林树种,市政府专门出台了《铜陵市促进油用牡丹产业发展若干政策》以来,铜陵油用牡丹种植迅猛发展。本文通过凤凰山地区的油用牡丹生长状况,浅析油用牡丹种植管理要点,旨在促进油用牡丹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灰色关联度分析法评价三十个紫斑牡丹品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玉盘珍""玉瓣绣球""夜光杯"等30个紫斑牡丹品种为试验材料,选取9个性状为评价因子,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研究紫斑牡丹品种各性状指标对其品种总体表现的影响,综合评价品种优劣,以期筛选出适合洛阳地区生长且具有较好观赏性的紫斑牡丹品种,探索科学的牡丹品种综合评价体系,为牡丹育种和品种推广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参试的30个紫斑牡丹品种中有20个品种与参考品种的加权关联度较大(r0.618 6),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和观赏性。其中,"紫海银波"与参考品种的加权关联度最大(r=0.812 2),综合性状最优;其次是"绣球红"(r=0.748 8)和"夜光杯"(r=0.729 6),综合性状优良;而"淡容装"关联度最小(r=0.531 7),综合性状最差。评价结果与品种的实际表现比较一致,说明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紫斑牡丹进行性状综合评价是科学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牡丹在我国的种植历史十分悠久,牡丹花也是我国的名花。凤丹是芍药属牡丹组中结实率最高,且种子含油量高,适宜作油料作物栽培的品种,其根系发达,粗根为肉质根。本文主要探索了凤丹在安徽六安地区的栽培方法,栽培的种苗的成活率达80%,为凤丹在六安地区的栽培技术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紫斑牡丹籽油脂肪酸成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连苹  唐红  李莉莉 《北方园艺》2016,(13):125-127
以紫斑牡丹籽为试材,用化学浸取法提取牡丹籽油,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籽油的脂肪酸含量及成分进行分析定性。结果表明:在紫斑牡丹籽油中检测出14种脂肪酸,含有亚麻酸、油酸、亚油酸等成分,亚麻酸含量占其总脂肪酸含量的57.109%。  相似文献   

10.
<正>2017年4月28日,临夏市第二届河州牡丹文化节揭幕。"牡丹随处有,胜绝是河州。"清代诗人吴镇的这句诗,使河州(今临夏)牡丹声名远播。河州牡丹以"紫斑牡丹"为贵,其植株高大,花大色艳,又名甘肃牡丹、西北牡丹,紫斑牡丹品种群是仅次于中原牡丹品种群的我国第二大牡丹品种群。紫斑牡丹因花瓣内面  相似文献   

11.
甘肃紫斑牡丹与中原牡丹类群染色体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对甘肃紫斑牡丹和中原牡丹类群进行染色体核型、C带带型的系统比较,发现这2个品种群在染色体核型构成上存在差异。甘肃紫斑牡丹品种核型构成均为2n=10=8m+2st;中原牡丹品种均为2n=10=6m+2sm+2st。对6个品种进行GiemsaC带分析,发现不同品种在C带数目和分布位置上具特异性。2个品种群C带的差别主要在于第1、3对染色体短臂端带的有无。文章还讨论了紫斑牡丹的分类系统位置  相似文献   

12.
紫斑牡丹是牡丹大家族的重要成员,是牡丹中独有的品种,享誉国内外。西北紫斑牡丹主要分布在四川、甘肃、青海、宁夏和陕西一带,植株高大、花大型美、花形瑰艳、味香浓郁、品种繁多、适应性强,栽培历史悠久,深受世人喜爱。本文对西北紫斑牡丹的观赏性和繁殖栽培技术进行了概括总结,探讨了紫斑牡丹的观赏价值和繁育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3.
油用牡丹具有非常高的经济价值,为提升油用牡丹的生长质量,提高油用牡丹的产量,应该科学选择油用牡丹的品种,并运用高产栽培技术,以便提升油用牡丹的整体产量,提高种植户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为丰富营口地区花卉品种,从甘肃兰州引进了6a生紫斑牡丹品种8个进行栽培试验,连续3a对各品种的物候期、生长节律等进行观测.结果表明:紫斑牡丹在营口地区的物候期比原产地大约延迟了15 d,枝条年平均生长量为22.6 cm,花径平均大小为16.5 cm,成花率平均为89.7%;紫斑牡丹在营口地区表现良好,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甘肃紫斑牡丹戌中原牡丹类染色体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于玲  何丽霞 《园艺学报》1997,24(1):79-83
对甘肃紫斑牡丹帮中原牡丹类群进行染色体核型、C带带型的系统比较,发现这2个品种群在染色体核型构成上存在差异。甘肃紫斑牡丹品种核型构成均为2n=10=8m+2st;中原牡丹品种均为2n=10=6m+2sm+2st。对6个品种进行GiemsaC带分析,发现不同品种在C带数目和分布位置上具特异性。2个品种群C带的差异主要在于第1、3对染色体短臂端带的有无。文章还讨论了紫斑牡丹原分类系统位置。  相似文献   

16.
高健 《花卉》2019,(12)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越来越注重自身的饮食健康,其中食用油用量较大,很多食用油虽然能提供一些营养物质,但是对人体造成的伤害也比较大,这样使得很多专业人员对木本油料的物种进行研究,在研究后发现,凤丹果实中的籽油含有的不饱和脂肪酸数量较大,能为人体提供必要的应用元素。因此,在此次研究中,将8年生的凤丹牡丹单颗的产量、籽油含量、脂肪酸成分等经济性方面内容予以测定和分析。通过实验分析得知,牡丹籽油数属于一种营养价值较高的食用油,在对油牡丹新品种进行培育时,可以选择高产杂交的形式进行培育,这样能提升油用牡丹的产油量。  相似文献   

17.
姚汉辉 《现代园艺》2019,(17):72-73
油用牡丹是我国的原生树种,国家已将油用牡丹纳入木本油料体系。油用牡丹作为一种优良的木本油料作物,可以缓和我国食用油市场的严峻形势,对保障我国粮油安全起到积极作用。油用牡丹产籽量高,产籽盛期每年667m~2可产牡丹籽300~400kg,含油率22%,出油率在18%以上。牡丹籽油是木本坚果植物油,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达92%,多项指标超过橄榄油,其中α-亚麻酸42.35%,是橄榄油的40倍。阐述了油用牡丹的发育特性,介绍了油用牡丹的品种选择及其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8.
油用牡丹作为一种新兴的木本油料作物,具有高产出、高含油率、高品质、低成本的优势,对于我国食用油的解决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将对油用牡丹的品种选择进行分析,探讨如何提高油用牡丹的高产栽培技术应用,做好病虫害防治,以期实现油用牡丹的不断增产。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不同温度和含水量对贮藏期内‘凤丹’牡丹籽粒出油率、籽粒油游离脂肪酸含量和色差的影响。结果表明,贮藏温度4℃与含水量0%的籽粒分别比对照贮藏温度25℃与含水量25%的籽粒出油率更高,游离脂肪酸含量更低,色差变化更小。较低的贮藏温度与含水量有利于降低‘凤丹’牡丹籽粒贮藏后期籽油游离脂肪酸含量,保持较高的籽粒出油率与籽油色泽。  相似文献   

20.
紫斑牡丹为芍药科芍药属多年生木本花卉,以基部腹面有明显的深紫色斑而得名。紫斑牡丹抗逆性强,抗寒耐旱抗盐碱,病虫害少,以花大色艳香浓而蜚声国内外,在园林绿化中具有广阔前景。甘肃临夏、临洮、兰州、榆中及陇西等地广泛栽培。但笔者在对紫斑牡丹地方品种资源调查过程中发现,10~12年生紫斑牡丹均存在枝条过密、郁闭,生长势变弱的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