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1 毫秒
1.
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深的基础下,海绵城市理论日趋成熟,海绵校园理论也应运而生。本文以扬州大学扬子津东校区为例,基于海绵校园理念,简单分析校园现状问题及改造措施,为其他学校进行相关海绵校园的规划建设提供可行借鉴。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索海绵城市理念下的"海绵校园"生态营造,以合肥4所代表性小学校园为研究对象,运用实地调研和问卷调查等方法,获得小学校园雨水渗透满意度数据,深入剖析海绵校园建设存在的问题。在海绵城市理念下,提出具体应用及技术措施,如排水系统的优化、校园路面的改造、可循环技术的应用和雨水花园的建设等,最后提出营造海绵校园的整体策略,旨在打造一个自然、舒适、绿色教学空间共存的集合体。  相似文献   

3.
本项目以海绵城市为背景,以海绵校园为延展,将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传统校园景观进行改造,分为雨水收集净化区、现代生态教学区、休闲屋顶花园、绿色建筑、雨水生态花园5个主要景观改造区域,从校园植物、水体、建筑、铺装等方面出发,运用吸水、蓄水、渗水、净水的方式,解决传统校园景观中出现的雨季积水严重、校园景观单一的问题,旨在打造一个节能环保的生态校园环境。  相似文献   

4.
基于海绵城市背景下,以苏州市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从校园建筑、铺装、植物、景观等方面出发,针对校园整体建设,运用吸水、蓄水、渗水、净水的方式解决校园环境现存问题,且在设计中展现其生态理念和落实方法。研究结果可直接用于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的校园景观改造,意在打造节能环保的生态校园环境。  相似文献   

5.
校园是城市组成部分中的一大因素,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对其有很大的影响,在景观设计过程中也应注重借鉴海绵城市理念。然而众多校园因建成时期久远,未考虑到此。通过分析总结海绵校园改建案例,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北校区海绵校园的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海绵城市理论"目前在我国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中的实践应用越来越多,以山地校园延边大学为例,从"海绵城市理论"的角度,总结分析了目前延边大学校园景观规划中存在的问题,并从地面铺装、垂直绿化、水景、下沉式绿地等方面,提出了延边大学校园景观改造的应用启示。  相似文献   

7.
《现代园艺》2020,(1):116-119
近年来,随着海绵城市的建设,我国城乡内涝与水生态问题日益得到改善,但我国城市众多,且结构复杂,目前不免单一的技术手段,未能全面有效地解决城市雨洪内涝问题。山地校园景观设计以海绵城市建设理念为核心,同时立足于其独特的地形地貌、雨水径流、土壤结构等地域特征,在分析其现阶段海绵城市建设重难点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一方面有利于校园雨洪的综合管理,另一方面对山地校园海绵化建设具有一定的科普与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8.
校园生态园林建设具有重要地位,在城市绿化中是重要布局设计,是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往往赋予文化内涵或生态环境功能。本文从校园生态园林的功能、原则和人文特点对校园生态园林绿化模式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9.
现代很多城市洪涝灾害频发、问题严重,而建设海绵城市是国家应对城市洪涝灾害的重要战略。大学校园作为城市建设中一个独立系统,是海绵城市建设的微单元,也是探索“海绵”实践的重要基地。通过梳理海绵城市内涵,在国内外海绵校园建设案例分析基础上,以福建农林大学旗山校区为研究对象,从“蓄”“渗”“净”“吸”等4个核心内容进行“海绵校园”建设设计探析,以期为海绵城市建设提供微观层面理论与方法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王芳龙  叶姗虹 《花卉》2016,(18):42-43
导视系统是高校校园文化景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升校园整体形象起着重要作用。本文以淮海工学院苍梧校区为例从当下高校校园景观导视系统存在的问题出发,分析并提出高校校园景观导视系统设计策略及其创新应用。  相似文献   

11.
将"海绵城市"理念引入到校园景观元素的规划设计中,使运用后的景观元素分为建筑屋顶花园、下沉式绿地、透水铺装、人工湿地、渗透池、植被浅沟、渗井。本文分析了在"海绵城市"背景下,校园景观元素设计方案,以此解决校园雨水内涝、用水紧缺等问题。  相似文献   

12.
作为绿化建设的重要部分,校园绿化设计是校园绿化中不可或缺的重头戏。本文从新时期校园绿化设计应遵循的原则入手,深入探讨校园绿化设计的策略与方法。  相似文献   

13.
在阐述海绵城市概念、发展现状及建设方法的基础上,以美国High Point社区改造工程为例,分析了海绵城市理论在其街区设计中的技术策略和先进经验,指出了我国海绵城市建设具有必然性,应积极借鉴国外海绵街区设计方法,积极推动我国海绵城市建设。  相似文献   

14.
徐久财  王楠 《现代园艺》2023,(5):137-139
近年来,我国高校建设如火如荼,既有老旧校区的改造,又有新建校区的扩建,但建设过程中不难发现,校园景观建设存在诸多问题,如缺乏景观特色、校园户外空间单调乏味、缺少可停留空间、人车矛盾等,部分高校对户外景观建设的认识仍停留在绿化工程阶段,使得我国高校在户外空间建成使用中缺乏活力。基于此,从高校户外景观环境建设的现状出发,结合疫情及“双碳”背景,分析了校园环境使用人群的行为习惯,总结了高校景观营造的基本原则,并结合实例提出了高校景观环境营造的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15.
翟立娜 《花卉》2021,(2):35-36
高校校园景观是学校师生户外活动和教学研究的重要场所,校园景观要体现学校的教育核心和校史文化。本文以南京农业大学江北新校区为例,从设计策略以及景观空间布局、植物设计上分析总结,以期对同类高校校园景观设计提供借鉴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校园水体景观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校园的风貌和特色。以桂林某高校校园水体景观改造为例,通过提出改造的理念与目标,阐述了校园水体改造景观营造的具体措施,丰富了校园水体景观改造设计的方法与实践。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近几年暴雨导致包括北京、武汉在内的多城市内涝现象的发生,使得"海绵城市"的概念成为舆论热点,受到学术以及社会各界的关注。本文通过对海绵城市理论研究,以青岛二中校园为例,针对青岛二中校园地势高、暴雨瀑、硬化路面偏多的情况,对校园雨季积水问题进行了研究,确定了造成校园积水的原因,分别运用城市建设的绿色和灰色2种排水系统改进方法,结合建筑景观设计美学,提出了校园环境优化具体方案。  相似文献   

18.
刘泉 《中国园艺文摘》2010,26(11):86-88
简要分析三峡大学校园景观现状,通过对其校园重新设计或改造,提出新校园应体现浓厚文化气息和地方特色的园林或校园景观这一理念,在分区设计中,除处理好入口广场、办公区、教学区、居住区、休读区的功能关系以外,还本着以人为本,利用地形地貌的原则,引入文化广场、校园旅游观光等新概念。  相似文献   

19.
金立方 《现代园艺》2023,(6):164-166
高校校园绿化不仅可以美化环境、消音降噪、净化空气,也可以涵养水源、丰富物种多样性、调节小气候。另外,校园绿化承载学校精神、学校历史,具有交通集散、学习休闲等功能性作用,使得环境育人逐渐成为近年来高校育人的热点和趋势。以高校校园绿化改造提升存在的问题为切入点,以高校校园绿化改造提升应遵循的原则为理论抓手,阐述了高校校园绿化改造提升策略及建议,旨在为高校校园绿化改造提升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可持续理论的发展,伴随着我国高校大规模的新校区建设以及校园改造,绿色生态校园与校园景观的低影响设计愈加受到重视。本文从低影响开发的模式入手,阐述低影响度设计的校园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