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生态景观与人类和自然息息相关,优秀的历史生态景观是历史文化内涵的具体表现,所以,现在人们都很注重生态景观的保护与设计,尤其是具有历史特殊意义的遗址公园生态景观,最为典型的就是西安曲江遗址公园。本文就西安曲江遗址公园生态景观设计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2.
赵晗 《花卉》2022,(18)
为解决遗址公园对遗址的“保护”与“利用”两个核心问题,本文以苑陵故城遗址公园规划设计方法为例,对遗址保护、公园建设和历史文化传播三个遗址公园要素进行研究,提出对遗址的充分保护与展示、通过景观规划设计满足人们亲近自然与休闲游憩需求和结合科普教育手段传播历史文化价值三个解决措施,以期为相关工程或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大观公园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留了大量的清代建筑群,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弘扬大观文化是大观公园的宗旨,通过分析大观公园历史文化,依据公园景观设计四要素及景观设计原则,从历史文化视觉视角探讨了大观楼景观设计。  相似文献   

4.
城墙遗址公园有其独特的价值,人们可以更好地感受到文化气息,了解历史文化。将城墙遗址公园与传统带状公园进行比较,对城墙遗址公园的特征进行深入的了解与分析,同时总结城墙遗址公园的地形、道路因素等,根据实际情况和保护原则,对城市遗址公园进行设计,从而使城墙遗址公园发挥出更大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公园的风景建设往往是以其历史文化发展线索为背景依据的.都江堰离堆公园将川西古园与现代园林合为一处,悠久历史文化和现代文明融为一体,以其特有的园林风格和其中有关都江堰水利工程的历史文化与文物古迹特色,而成为闻名中外的一个旅游名胜.整个公园的园林设计风格继承了中国传统造园的精华,运用现代风景园林的设计手法,充分表达了时代特点和川西地方特色.现主要以离堆公园为例探讨历史文化对园林古迹开发的影响作用,希望对地方历史性园林的建设有一定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6.
龙山文化遗址公园将遗址保护与公园设计紧密结合,运用保护、修复、展示等一系列手法,根据遗址的历史和文化属性对其进行重新整合再生,使遗址公园具有保护遗址和展示历史的双重功能,同时具有科研、教育、游憩等功能。  相似文献   

7.
遗址公园顾名思义是为某一历史文化遗址而建造的公园,那么遗址是主题、是核心,公园是从属,是为保护遗址和展示遗址而建的。整个公园从规划设计构思到建设全过程,必须服从于遗址主体,使人们在观赏、休闲的同时,领略先民们的历史面貌和文化精髓。这种建立遗址的方法最有效地保护了历史文化遗址,并且增加了城市绿地,开辟了城市周边公共休闲场所,缓和了当今城市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8.
上海市嘉定区陈家山公园以挖掘与保护区域历史文化特色为改造目标,以古典园林手法打造现代滨水开放景观为改造原则,对老公园景观进行重新规划设计。在方案的规划设计和整体布局上,充分挖掘以"荷文化"为主的陈家山历史典故,在老公园的改造中探索以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有机结合的城市园林新文化。  相似文献   

9.
孙佳媛 《现代园艺》2014,(20):78-78
遗址公园是城市历史遗产的一部分,它与其他类型的公园景观设计有很大不同。本文从景观设计师的角度出发,通过对三星堆遗址公园的保护与景观设计现状的研究,分析比较其景观的优劣势,从而为其今后景观的优化设计与发展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伴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城市老旧公园的提升改造与时俱进,改造后的公园应更符合市民的生活和精神文化需求,装载城市的历史记忆,传承公园的历史文化。以蚌埠市津浦大塘公园提升改造为例,阐述了公园改造的成功之处,也指出了提升改造存在的不足,旨在为今后城市老旧公园的提升改造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潘萌萌 《现代园艺》2023,(17):126-128+131
古遗址文化蕴含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具有重要的复活价值。在遗址公园公共设施系统中,古遗址文化所蕴含的重要内涵与历史价值应当像考古文物一样被利用与传承。鉴于目前很多遗址公园的公共设施呈现“千园一面”的低品质开发和批量化设计现象,提出将考古遗址文化融入公共设施设计中,结合具体案例的示范与解读,提炼出古遗址文化在遗址公园公共设施设计中的4种应用方式。研究结果为提升遗址公园公共设施的文化属性和建设品质提供思路,也为遗址公园开发等提供一定借鉴。  相似文献   

12.
探讨了珠三角口袋公园设计的方法,提出自然环境与历史人文相融合的设计理念,总结出雕塑感和形式感设计在珠三角城市口袋公园中运用的创新效果。  相似文献   

13.
随着城镇化建设发展步伐不断加快,城市建筑与公园绿地不断更新,产生了许多为了消纳城市弃土而建设的渣土公园。城市居民对于公园景观的要求提高,老旧的渣土公园在功能上已经不能满足市民的需求。所以对于渣土公园的景观更新探究应当立足于当下不同人群对于公园绿地的需求,同时结合所在地的地域文化、历史以及地理条件进行分析定位。在结合场地生态特征的基础之上,探索打造与环境适应的互动性生态景观,通过对秋岭公园进行景观更新设计,为其他渣土公园更新改造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4.
王靓婕 《现代园艺》2019,(10):204-205
随着城市现代化加速推进,城市的建设不断提升和发展。城市公园作为城市美化绿化要素之一,一些公园内存在植被老化、公园设施陈旧受损、园内休闲、娱乐、健身等功能不能满足当下游客的需求等问题,因此,城市公园的提升和改造是赋予公园活力的重要措施。目前早期修建公园大多数需要更新改造,其中历史遗存公园占的比例比较大。因此,分析了具有历史价值的城市公园,以及局域历史文化遗产和园内有文物遗产的城市公园。  相似文献   

15.
王立军 《花卉》2017,(20):30-32
以历史原型的角度,研究公园的形成成因、形成格局及其功能,中山公园具有其独特的历史存在及意义。发展至今,其在银川历史演进的几个大的转折点上,皆为见证城市兴衰的特殊存在,自身也已经历过初创建、成熟期、至成为皇家园囿的辉煌(西夏宫苑),以及战乱祸及而衰败,至近代复兴、重建,最终成为如今格局,在公园自身发展史上,都有城市兴衰的印记。通过研究公园的历史原型,对比今天的中山公园的空间格局,能够以古鉴今,重新思考公园的设计手法古今之不同,和自古至今传承不变的内涵。本文以中山公园的历史演变角度,从公园最初设计用途,研究中山公园自身在空间格局和功能不断演变的同时,公园内在的消失和传承,及至当代影响最终公园空间格局的重大规划变更,探索类推设计原理在公园规划设计过程中的影响及应用。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莫卡辛.希尔.伍德公园的景观恢复,从对植物恢复、采石场环境改造、雨水管理以及历史文化遗迹的保护与传承的措施和方法等方面进行设计,把"发展旅游与产业"为主要切入点,发展其产业文化。设计出传承生态环境并具有历史传承意义的公园。  相似文献   

17.
孙棠堂 《花卉》2022,(6):37-39
为了提升公园魅力,为人们打造宜居环境,园林管理部门要通过公园文化内涵建设的方式来增加公园魅力,提升公园品味.在人们对公园的历史文化、人文景观以及园林景观和建园过程的探究中,会感受到公园的文化气息,被其深深吸引,流连忘返.本文以孝子祠公园为例,探究如何通过公园文化内涵建设提升公园魅力,更好地展示公园面貌.  相似文献   

18.
城市公园绿地不仅仅是城市的游憩场所与生态空间,也是一个城市的文化传承场所。文化是景观的灵魂,城市公园必须充分挖掘、融合并传承城市的历史文化元素。本文以桂林虞山公园为个例,通过对广西桂林市的城市文化元素的阐述与分析,浅述了虞山公园对当地历史文化传承的作用与方式。  相似文献   

19.
公园是城市发展中重要组成部分,对城市经济、文化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也为城市与城市之间文化的沟通和交流构架起一座友谊的桥梁。从锦江山公园历史文化、植被多样性及景观特色等方面进行浅析,对具有历史色彩的文化公园构建有一定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0.
华莹珺  徐斌 《北方园艺》2019,(5):95-100
从《浙江省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技术导则》中的建设高品质的公园绿地,提升公园绿地均衡性和可进入性出发,针对目前城镇公园面临的困境、结合公园与城镇的有机融合和地域特色设计理念,以杭州市昌化镇南屏山公园改造设计实践为研究对象,依据整治行动的目标要求,分析了公园现存的主要问题,从与城镇功能的融入、与城镇地域文化景观的融合、整体功能布局的优化、历史文脉的保护传承、植物景观的自然打造5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改造措施,以期完善城镇公园等基础设施,提高用地利用效率,对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