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岩溶区域生态系统多样性是全球陆地生态系统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人口增加和人类活动的加剧,岩溶区域生态系统多样性正受到日愈严重的破坏。本文阐述了石漠化的划分,物种多样性的研究进展,以及石漠化程度对喀斯特地区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自从中国在改革开放以后提出了西部大开发战略,喀斯特地区石漠化问题越来越深受人们关注。石漠化的综合治理不仅可以对原有的水文、土地资源进行保护,还可以改善当地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进一步实现可持续发展。本文通过阐述喀斯特地区石漠化的现状以及其危害,结合作者近年来石漠化综合治理的经验提出了一些综合治理的方法,并且对喀斯特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造林技术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3.
从桂林市阳朔县杨堤乡朗洲村和沙子岩村的石漠化治理模式中,选取立地条件相似、树龄相同、人工种植的金桔经济林和金槐经济林以及灌木丛自然恢复模式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在治理石漠化过程中的效益表现,并对石漠化治理模式做出评价,提出治理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提出治理建议,为桂林市乃至广西的喀斯特地区石漠化植被恢复和经济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李继锋 《花卉》2019,(10):184-185
“石漠化”是我国现阶段面临的三大生态问题之一,已经严重阻碍了我国某些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甚至影响了和谐社会的构建,并对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造成了严重威胁。因此,着手治理石漠化迫在眉睫。对此,本文分析了林业建设在石漠化综合治理中应用,希望对我国石漠化治理有些微的帮助。  相似文献   

5.
石漠化是我国生态环境问题之一,其产生造成了一系列水土流失、植被破坏、岩体裸露等生态问题,同时还严重阻碍了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鉴于此,我做需加强对土地石漠化的治理,采取有效措施逐渐恢复土地的使用价值,本文主要对石漠化治理中林业建设的思路及内容进行分析,期望通过本文的论述能够强化相关工作人员对石漠化治理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吴强  李倩  李薇 《现代园艺》2019,(11):52-53,128
中国南方喀斯特石漠化地区是我国农村贫困面最广、贫困人口最多、贫困程度最深的地区,存在生态环境脆弱、人地矛盾突出、产业缺乏及经济落后等问题,我们结合中央提出的"精准扶贫"战略、《滇桂黔石漠化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2011-2020年)》等国家重大需求,针对石漠化整体情况、石漠化的扶贫措施,进行喀斯特石漠化生态恢复与扶贫发展进行探讨,并针对石漠化生态产业扶贫提出了几点建议,以期为国家生态扶贫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7.
滇、桂、黔石漠化地区为喀斯特地形,日趋恶化的脆弱生态环境制约了西南地区的发展,石漠化地区的人口问题、生存问题、能源问题严重制约当地经济的发展。刺梨作为本土小灌木,以较高的医药价值、营养价值和观赏价值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对于石漠化地区的植被恢复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  相似文献   

8.
石漠化是我国最为严重的一种生态环境现象,石漠化地区的居民生活、经济发展均会受其负面影响,严重阻碍当地可持续发展,因此,想要构建优质的生态环境,就必须全面分析石漠化形成的原因,并采取科学、有效的造林技术治理对策,推动石漠化地区生态与经济的和谐发展。基于此,分析了石漠化形成的原因与危害,并提出石漠化地区的造林技术治理对策,以期为更多的石漠化地区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崇左市高度重视石漠化防治工作,将石漠化综合治理作为生态建设的重要内容,纳入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按照"以封为主,封造结合",生态、经济与社会效益相统一的原则,在石山地区相继实施了退耕还林工程、生态公益林工程、农村能源建设沼气工程等一系列工程,积极开展石漠化防治的探索和实践,使岩溶地区的生态状况和当地群众的经济、生活条件得到了一定的改善。阐述了崇左市石漠化治理的现状及主要治理措施和取得的成效,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下一步治理建议。  相似文献   

10.
县级石漠化综合治理的思路与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丽 《现代园艺》2014,(22):157-158
石漠化是与沙漠化完全不同的概念,沙漠化主要发生在干燥或半干燥地区,而石漠化则是发生在半湿润或湿润岩溶地区,由于生态环境自身和人类破坏活动等导致土地生产力下降,地表出现花魔化景观的过程,这种现象对土地的危害极大,土地资源丧失严重,扩展速度较快,因而需要及时采取相应治理措施进行综合治理,以有效遏制石漠化的发展。本文主要对县级石漠化的综合治理进行了分析,以期能够为土地资源保护人员提供相关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1.
石漠化地区多指喀斯特地形,是当前生态环境脆弱恶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严重制约了当地的发展。近年来,随着石漠化防治理念及技术的日益完善,种植刺梨具有较好的植被恢复效果。因此,主要分析了在石漠化地区植被恢复中刺梨的生态价值,并探讨了刺梨的种植技术,旨在进一步促进石漠化地区的生态恢复。  相似文献   

12.
探究石漠化治理的对策与造林技术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需要消耗的自然资源越来越多,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生态环境,特别是西部大开发后,石漠化问题愈发凸显。为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必须重视对石漠化的治理力度,结合岩溶地区实际情况,创新植树造林技术,更好地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本文简要分析了石漠化形成原因,重点探究石漠化的具体治理对策和造林技术。  相似文献   

13.
因气候环境恶化造成的水土流失,地表基岩裸露等现象就称为石漠化,能导致土地丧失生态效应。我国石漠化的现状相当严峻,已经成为生态环境治理的突出问题,治理土地石漠化进行,改善生态环境,是我国环境治理面对的重要难题。本文详细阐述了石漠化对环境造成的危害,并对土地石漠化形成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针对性改善措施,期望对我国的生态环境治理工作做一定贡献。  相似文献   

14.
随着时代的进步,我国社会发展环境有了很大变化,但在以往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影响下,一些地方出现了过于消耗资源与污染环境现象,自然环境的实际承载力显著增加,这些都加大了各种生态环境问题发生的可能性。其中,石漠化就是重要表现,石漠化对生态环境平衡是巨大的冲击与影响,增加了在环境治理上的成本投入,对践行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理念也是一大冲击。从整体上看,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对石漠化治理上的投入不断加大,国家也出台了相关措施,但实际治理成效并不显著,新时期石漠化治理是重点所在,必须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5.
根据贵州省印江县昔圃村的社会经济条件、石漠化成因、土地利用现状、石漠化现状及其特点,采取"局部坡改梯"、"取土覆盖"办法,"路、沟、池"配套及先进的营林技术措施,在昔圃村的荒山荒地上进行桃林培育治理试验。结果表明,目前桃林长势良好,经济效益好,第2年开始结果,经预测,第4年收回全部成本,盛产期每年纯收入1337016元,可为其他地区的石漠化治理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6.
叶红 《花卉》2018,(16)
石漠化是喀斯特地貌中容易形成的一种现象,会导致地表出现类似荒漠化的景观,已经成为一项十分严重的土地退化问题,给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形成阻碍。对此,加强对石漠化形成原因的了解,采取有效治理措施来解决石漠化问题,是有着重要社会意义的。  相似文献   

17.
陈孝忠 《花卉》2017,(20):172-173
随着各项林业生态工程的实施,对遏制石漠化起到了重要作用,但针对石漠化治理而言,存在系统性不强、管理不完善、树种选择不当等问题。本研究通过初探石漠化地区不同造林树种植被恢复情况,旨在为区域性石漠化治理提供一定的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8.
李绍财 《现代园艺》2014,(24):143-143
认识石漠化的特点,分析丘北县石漠化状况、形成原因,找出石漠化对丘北的危害程度,人为活动对土地的过度开垦和不合理利用,使丘北县石漠化程度加剧,并有继续扩张的态势。立足于丘北县石漠化的现状,并提出石漠化的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石漠化地区的水土保持植物白刺花的光合生理研究,结果表明:白刺花具备高光合、高蒸腾特性。白刺花的高蒸腾速率可以充分提取深层的土壤岩溶水,对水土保持林建设的成功与否具有重要意义。同时白刺花的饲用价值也增加了农民在石漠化地区种植的积极性,在增加地表覆盖的基础上,提高植保建设的价值,减少水土流失,对整个石漠化治理与生态恢复、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李丽 《花卉》2017,(10):146-147
环境保护规划要在不影响经济的基础上,使经济与环境相互协调,对人类在自然中的活动予以合理安排。开展环境保护规划工作的意义在于引导人类在生产生活中遵循一定的自然法则,对环境污染的治理方案采取科学规划并加快推行,对企业的排污行为采取管制,从根本上保证生态平衡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