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云南省宜良县种植冬早甜椒有逾20a(年)的历史,由于长期连作,甜椒的病虫害发生比较严重,产量和品质都大大降低,每667m2产量在1200kg左右,产值2000元左右。宜良县作为国家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昆明综合试验站的示范县之一.  相似文献   

2.
刘晓霞 《中国蔬菜》2012,1(19):55-56
塑料大棚小茴香、甜椒、花椰菜一年三种三收,每667 m2 茴香产量2 000 kg,产值3 800 元,甜椒产量4 000 kg,产值4 500 元,花椰菜产量3 500kg,产值3 200 元。三茬合计每667 m2 收入11 500元,纯效益8 500 元左右。该种植模式近几年在河北省曲周县曲周镇东牛屯、霍庄、霍桥、郭甫等村大面积推广,效益可观。  相似文献   

3.
塑料大棚小茴香、甜椒、花椰菜一年三种三收,每667m2茴香产量2000kg,产值3800元,甜椒产量4000kg,产值4500元,花椰菜产量3500kg,产值3200元。三茬合计每667m2收入11500元,纯效益8500元左右。该种植模式近几年在河北省曲周县曲周镇东牛屯、霍庄、霍桥、郭甫等村大面  相似文献   

4.
冬春番茄-水稻-秋冬菜豆1年3熟高效种植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菜-稻-菜栽培技术是一种成熟的高产优质高效种植模式,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显著。通过对冬春番茄-水稻-秋冬菜豆“1年3季”栽培模式进行试验示范,结果表明:番茄每667 m2产值9 000~10 000元;水稻每667 m2产量一般500 kg,产值约1 500元;菜豆每667 m2产值3 000~3 800元,1年3季合计每667 m2产值高达13 500~15 300元。  相似文献   

5.
<正>近年来,随着种植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和优化,郑州市郊县农民摸索出了春甘蓝-夏玉米-秋萝卜2菜1粮1年3熟间作套种高效栽培模式,甘蓝667m2产量4000kg、产值4800元左右,玉米667m2产量800kg、产值1600元左右,萝卜667m2产量5000kg、产值4000元左右,每667m2总产值达10600多元,经济效益显著。现将该种植模式主要栽培技术介绍如下。1茬口安排与品种选择早春栽培甘蓝应选用早熟、高产、耐低温、抗抽薹的抗病品种,如中甘21号、中甘192等,3月中下  相似文献   

6.
<正>为了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农民种植效益,笔者在河南太康、扶沟等豫东地区探索了麦茬露地功能性无籽西瓜与辣椒间作套种的高效栽培模式[1-5]。功能性无籽西瓜每667 m2产量可达3 800kg,每kg价格1.2元,产值4 560元,纯收入3 400元;667 m2可采收线椒鲜椒7 50~1 000 kg或者朝天椒干椒50~75 kg,产值1 000元左右,纯收入800元  相似文献   

7.
葡萄与小麦间作模式及配套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2009年进行了美人指葡萄行间间作小麦品种郑麦366的试验。从间作模式、效益、可行性及栽培技术要点进行阐述。葡萄采用简易避雨栽培,每667m2产量控制在1500kg左右,小麦每667m2产量350kg。该间作模式的成功,对国家粮食安全、黄淮平原农民的增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力禾65 天是台湾力禾国际实业有限公司培育的杂交一代松花菜新品种,于2005 年引入浙江省庆元县,经试种、示范及推广,现全县年种植面积已逾200hm2,在整个浙南闽北地区年种植面积达1 500 hm2 左右,而且种植面积有逐年扩大的趋势。通过几年的栽培观察,该品种适应性强、长势旺、抗病性、耐热性较好、产量高、品质优良,可作平地春秋栽培,也可用于高山地区夏季反季节栽培。一般春季栽培每667 m2 产量1 100~1 200 kg,夏秋季栽培每667 m2产量1 700~1 800 kg,按2010 年当地市场平均收购价每千克3.6 元计,每667 m2 产值4 000~6 500 元,纯收益可达3 000 元以上,经济效益高,市场前景好,是目前具有推广价值的松花菜新品种之一。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江苏省省政府大力实施农业三项工程,推进农业优新品种主体化、高新技术普及化、高效模式多元化,全省涌现出一批蔬菜高产高效新模式。其中黄瓜/ 辣椒-耐热青菜(普通白菜)-芹菜茬口安排模式已成熟应用,并有较大推广价值。2009年,应用该种植模式,每667 m2 黄瓜产量6 000 kg,产值12 000 元,耐热青菜产量2 000 kg 左右,产值4 000 元,芹菜产量4 000 kg 左右,产值9 000元,合计每667 m2 总产值在25 000 元左右,纯效益可达15 000 元左右。以辣椒轮茬计,每667 m2 辣椒产量35 000 kg,产值8 000 元左右,合计每667 m2 总产值约21 000 元,纯效益可达11 000 元。  相似文献   

10.
曹华  李新旭 《中国蔬菜》2012,1(3):40-41
小型大白菜比普通大白菜小,但比娃娃菜大,单株净菜质量1 kg 左右,也被称为迷你白菜(图1)。迷你白菜特别适合于小型家庭食用,深受市场欢迎,地头批发价比普通大白菜高30%~50%,但比娃娃菜价格低很多,普通市民易于接受。在种植上,尽管迷你白菜种子投入比普通大白菜每667 m2 增加30 元左右,但通过密植栽培,一般每667 m2 净菜产量7 000 kg 左右,比普通大白菜增收3 000~4 000 元,增幅30%~50%。可见,在秋播大白菜产区适当推广迷你白菜,不但能增加菜农收入,而且还给市民生活带来方便。2010 年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在北京8个郊区县推广种植18 个示范点,种植面积6.6 hm2。  相似文献   

11.
设施蔬菜通过合理安排茬口,可以有效解决长期种植单一种类造成的土壤连作障碍而导致蔬菜种植效益降低的问题。芋头轮间作苋菜在我市已种植多年,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和推广应用价值。该模式芋头每667m2产量约1300kg,产值约10000元,苋菜每667m2产量约1500kg,产值约9000元,667m2总产值达19000元,净收入达12000元。现将该模式  相似文献   

12.
<正>利用设施栽培蔬菜,通过合理安排茬口实行1年多茬栽培,可提高复种指数,增加经济效益,满足广大消费者需求。我们探索了多种高效种植栽培模式,其中辣椒-叶菜-莴苣1年3熟高产高效栽培模式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显著,辣椒每667m~2产量3808kg,售价3.02元/kg,每667m~2产值11500元,除去成本7500元,每667m~2净利4000元;叶菜每667m~2产量1500kg,售价2.8元/kg,每667m~2产值4200元,除去成本2000元,每667m~2净利2200元;莴苣每667m~2产量2500kg,售价2.2元/kg,每667m~2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来,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位于海拔700m左右的青水乡,充分利用高山气候资源优势,2007年开始推广飞桥莴苣一号——甜玉米——飞桥莴苣一号高产高效栽培模式,经过近6年的推广,这种种植模式面积达800多公顷,已成为本乡农户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据调查,甜玉米平均每667m^2产量1500~1600kg,销售价格平均3元/kg,扣去成本每667m^2纯收入3500多元;飞桥莴苣一号每667m^2平均产量3500kg以上,销售价格平均2.5元/kg,扣去成本两季每667m^2纯收入7500多元,累计每667m^2平均年收入1万元以上,获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苏长茄在本地种植近20年,经济效益较高。近年来,本地菜农利用大棚进行苏长茄春提早栽培,10月上旬播种,翌年3月中下旬上市,7月上旬拉秧,每667m2产量5500kg左右,批发价6.00~1.50元/kg,按平均批发价2.50元/kg计算,每667m2产值13000元以上,纯收入万元以上,综合比较效益十分显著。现将其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5.
菊芋、蘘荷引入贵州省兴义市有近百年的历史,长期以来均是在田边地头零星粗放种植,产量很低。近年来,利用菊芋、蘘荷腌制、泡制的特色小菜受到消费者的欢迎,其产品由自产自销走向外省市,为农民增加了收入。由于菊芋、蘘荷栽培面积小,产量低﹙每667 m2 菊芋为1 200~1 500 kg,蘘荷为420~600kg﹚,市场供不应求。为了提高菊芋与蘘荷的品质和产量,笔者在兴义市的白碗窑镇下抹村、马岭镇乌拉村进行菊芋与蘘荷间作栽培,种植面积分别为1 025 m2和852m2,历时五年﹙一个周期三年轮换1 次﹚探索出菊芋与蘘荷间作优质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菊芋和蘘荷的产量和产值大幅度提高:每667 m2 菊芋产量2 200~2 500 kg,蘘荷产量800~1 000 kg,菊芋每千克2.0~3.0 元,蘘荷每千克4.0~6.0 元,年收入5 000~8 000 元。  相似文献   

16.
任领兵  季珊珊  王彬  李书红 《蔬菜》2006,(12):14-15
河南省安阳市滑县王庄镇和附近几个乡镇推广防寒沟西瓜、茄子间作栽培技术,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该种植模式现已辐射到安阳市内黄县、新乡市长垣县、鹤壁市浚县,种植面积达到4000hm2。西瓜6月中下旬开始成熟采收,每667m2产量2500kg,平均价格0.8元/kg,每667m2产值2000元;茄子7  相似文献   

17.
周永香  崔永恒 《蔬菜》2014,(3):38-39
应用一绳双蔓栽培技术,可有效提高种植密度,提高日光温室光热资源利用率。在行距70 cm情况下,一绳双蔓栽培较双绳双蔓栽培株距由50 cm降至30 cm,667 m2种植密度由2 380株提高到3 170株。每667 m2可多定植790株,单瓜质量在1.6 kg左右,667 m2可增加西瓜产量1 200 kg以上,增收6 000元左右。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来,山东省平邑县菜农在种植大棚春早熟萝卜的基础上,摸索出一套接茬延后生姜生产的高效栽培模式,春早熟萝卜满足了蔬菜淡季的市场需要,生姜提前20d(天)左右播种,生长后期又在大棚内延后生长20-30d(天)[整个生长期延长了40-50d(天)],增产明显。该种植模式在全县推广面积逾666.7hm^2,春早熟萝卜每667m^2产量2500kg,产值2500元;延后生姜每667m^2产量3500kg,产值10500元。该一年两茬种植模式每667m^2年总产值13000元,纯收入逾1万元,经济效益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19.
石凤乔  乔立平 《蔬菜》2004,(3):14-15
在河北中、南部和京、津平原地区,由于受到夏季高温天气的影响,露地甜椒栽培的病毒病十分严重,几乎十年九不收。为了探讨春季甜椒在这一区域的新的栽培茬口,经过几年的研究探索,总结出了适合本区域内栽培的茬口——早春小拱棚甜椒。这种种植茬口产量较高,一般每667m^2产量在3500~4000kg,收入在3000元左右。下面简要介绍种植茬口、形式和育苗方法。  相似文献   

20.
正近年来,武汉市蔡甸区蔬菜科技推广站试验了浅水藕—豆瓣菜优质高效的栽培模式。该模式产量高、效益好,适合在武汉地区推广种植。1经济效益7月上旬上市浅水藕,每667 m2产量750 kg,均价3.6元/kg,产值2 700元,投入1 450元;豆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