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三年来,我们应用白僵菌防治松毛虫工作,是由不认识到认识,由小面积试验到大面积应用,取得了显著成绩。共生产白僵菌43.8万斤(含孢子50亿/克),防治松毛虫100.4万亩,占防治松毛虫面积的45%。目前,全区普遍应用白僵菌治虫,效果较好,基本控制了松毛虫为害。现将防治试验结果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2.
白僵菌防治马尾松毛虫有特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西壮族自治区是马尾松毛虫多发生区域,全区平均每年发生面积300多万亩,严重威胁着森林资源的安全。为了防治马尾松毛虫,广西推广应用白僵菌作为防治马尾松毛虫的重要手段,取得了良好的防治效果,有效地控制了马尾松毛虫的成灾和危害,减少了虫灾造成的林木损失。广西生产和使用白僵菌已有30多年的历史,早在初年代就开始了白鹰菌生产和用它防治马尾松毛虫试验。1970年后,随着林业部应用白僵菌防治害虫技术在全国的推广,广西发展更快。从1971年到1995年、全区累计生产白僵菌原粉452万公斤,平均每年生产17.38万公斤,使用白僵菌防治…  相似文献   

3.
白僵菌防治松毛虫研究和技术推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僵菌防治松毛虫研究以及二十二年来在省内66个县撒放900t白僵菌粉,防治142万余亩松林松毛虫,实践证明应用白僵菌防治马尾松毛虫不会影响养蚕业,不会增加家蚕的僵病数量,这主要是由于防治松毛虫用的是松毛虫白僵菌,它对家蚕致病力低,对松毛虫致病力高,菌株不同;放菌治虫后,白僵菌数量很快消退到原来自然界的水平;松毛虫白僵菌在自然界的数量达不到使家蚕致病的数量。白僵菌的生产解决了三大技术难点:产品干燥技术,机械分离白僵菌孢子技术和高孢粉生产技术。解决了白僵菌的生产问题。明确了使用方法:纱布袋撒粉、机械喷粉和飞机喷洒;确定了放菌量,常规菌粉0.5~1.0kg/亩,高孢粉1.0~10.0g/亩;明确了放菌时间,每年10~11月份,3~4月份防治越冬代松毛虫;浙南、浙东南、沿海县市是我省最适合应用白僵菌防治松毛虫的地区,白僵菌的防治效果在70%以上。解决了白僵菌的使用问题。全省已广泛应用白僵菌防治松毛虫,有些地区白僵菌防治面积占总防治面积的1/3,已成为我省防治松毛虫的主要手段。应用白僵菌防治松毛虫挽回损失折合人民币3184.09方元,有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在毛主席无产阶级革命路线指引下,我区广大工农群众和科技人员,从1970年起,开展了白僵菌土法生产和用于林间防治松毛虫的科学实验活动,几年来,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刚开始时,生产和试用单位只有两个,菌粉只有几十斤,防治面积仅400亩,1972年生产和使用单位扩大到50多个,防治面积11万多亩,占全年防治面积的40%;1973年进一步推广,生产和使用单位上半年就有60多个,防治面积62万亩,占总防治面积的86%。杀虫效果一般可达80%以上。目前我区年产菌粉达10万斤左右,供大面积防治使用。这对于控制害虫,保护松林,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应用白僵菌防治松毛虫,在我国已有多年历史,但采用飞机喷菌液大面积防治松毛虫还是少有。为了摸索在南京地区使用飞机喷白僵菌防治松毛虫的经验,我们于1979年4月9日在紫金山东部松林区进行飞机喷施白僵菌液防治马尾松毛虫试验。 一、供试菌粉:安徽省来安县长山林场生产的白僵菌,每克含活孢子47亿。 二、菌液配制:每架次使用200斤菌粉+200斤水喷前进行浸泡过滤并加入0.1%洗衣粉。 三、飞行方式:在试验区四周及中间插信号旗,使用运五型飞机自东向西依次飞行喷药,每架次喷布面积约180亩,共6架次,防治1000余亩。  相似文献   

6.
1.本省安吉县东风林场连续六年应用白僵菌防治松毛虫的生产实践以及放菌和养蚕的实际试验证明:用白僵菌防治松毛虫,即使放菌的松林相邻桑园和蚕室,都未发现松毛虫的白僵病和家蚕的白僵病有因果关系。东风林场六年来用5万余斤白僵菌粉防治了4  相似文献   

7.
马尾松毛虫是我国南方马尾松林的一大主要害虫,目前,用白僵菌防治松毛虫是主要防治手段。当前主要采用三级发酵培养法生产白僵菌。我区目前年产白僵菌粉70—80万斤。由于白僵菌原粉体积大,不易干燥,含水量10—15%,故有效保存期一般不超过半年,如不及时使用就会造成浪费,而在生产实际上,目前既无法准确测报虫灾发生面积,又不能不生产足够数  相似文献   

8.
我省松毛虫防治工作,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一九七一年至一九七三年防治面积一百三十六万亩(发生面积三百八十八万亩),特别去年以来,一些地区大力推广白僵菌防治松毛虫取得了显著的效果,龙溪地区防治十八万亩中,应用白僵菌防治的面积占十七万多亩,大量应用白僵菌治虫的龙海、长泰两县已基本控制了松毛虫大发生。  相似文献   

9.
国内从50年代中期开始白僵菌的研究利用工作,至今已取得较大的进展。在我国南方几个省,利用白僵菌防治松毛虫已成为一种主要手段,年防治面积达800万亩以上。使用方法,从地面喷粉发展到飞机超低容量喷洒白僵菌油剂、乳剂,应用技术已达世界先进水平。但是在白僵菌生产技术上仍是采  相似文献   

10.
我场有山林面积3800多亩,其中马尾松纯林就有3400多亩,历来松毛虫危害严重。1972年6月份,马尾松林普遍发生了松毛虫,发动全体职工使用十几部喷雾器,投工300多个,用药2万多斤,花钱8千多元,防治了本代松毛虫,但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结果下代松毛虫又大量发生了。1973年以来,我们遵照毛主席关于“同病虫害作斗争”的教导,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打破洋框框,土法上马,共生产白僵菌粉5200斤,放菌面积3千多亩,除满足自用外,还支援了县内外兄弟单位  相似文献   

11.
利用白僵菌防治松毛虫,由于使用方便、效果较好、对人畜和家委生产较安全,近几年来发展很快,目前,全国防治面积已达500余万亩,确是综合防治农林业害虫中的一项行之有效的措施。本地区应用白僵菌防治松毛虫的策略是主攻越冬代,几年来的防治时间多在3月上旬至4月初,即在松毛虫越冬后放菌。由于  相似文献   

12.
白僵菌是目前我国生产规模最大、应用面积最广、深受群众欢迎的一种生物制剂。近几年,全国每年用白僵菌防治森林害虫的面积约54万公顷,是南方各省开展防治的主要手段之一,特别是广东、广西和福建,应用白僵菌防治松毛虫的面积占整个防治面积有的高达70%以上。白僵菌虽然早在50年代就已在农林害虫防治上得到应用,但林业上大规模地生产和应用还是1970年林业部在广东新会县召开白僵菌防治现场会议之后,南方各省几乎都建有白僵菌厂,有的多达几十家,北方部分省也有的建  相似文献   

13.
1.本省安吉县东风林场连续六年应用白僵菌防治松毛虫的生产实践以及放菌和养蚕的实际试验证明:用白僵菌防治松毛虫,即使放菌的松林相邻桑园和蚕室,都未发现松毛虫的白僵菌和家蚕的自僵病有因果关系。东风林场六年来用5万余斤自僵菌粉防治了4万余亩次松林内的松毛虫,防治效果在75-90%以上。周围蚕桑社队距林地300-1000公尺,未见农民的家蚕因林场放了白僵菌而发生白僵病。余杭县长乐林场和鄞县天童林  相似文献   

14.
在开展以生物防治为主的综合防治松毛虫的群众运动中,生产和应用白僵菌治虫,在我省发展很快,一九七六年有四百多个生产点,共生产白僵菌原粉八百三十吨,比一九七五年增加了二倍,治虫面积一百一十八万六千亩,比一九七五年增加一点二倍。但由于受到房屋、设备等限制,其生产仍不能满足治虫的需要。为了进一步简化白僵菌生产工艺流程,节约原料、设备,加快生产速度,满足治虫需要,我省天门县长寿林场、钟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广西每年应用白僵菌防治马尾松毛虫的面积达300万亩左右,成为综合防治的主要措施。随着连片纯松林的迅速扩大,人工放菌技术已不能适应大面积及边远林区防治的需要。为解决大面积放菌技术,自1976年以来,曾多次试验用飞机大面积撒布白僵菌防治松毛虫。1979年春,在高峰、七坡、示范、青山、平广等林场进行了大面积的飞机撒布白僵菌防治松毛虫生产示范,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文着重分析此次防治效果及存在的问题,为今后普遍应用飞机撒菌防治松毛虫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我县于1974年开始试制白僵菌,四年来共生产麦皮固体菌粉15583斤,防治木麻黄木毒蛾害虫已用去13933斤,防治面积达13万多亩,支援兄弟县1600斤。几年来生产和应用取得良好成果,深受群众欢迎。但是,生产白僵菌要用麦皮作原料,我县麦  相似文献   

17.
马尾松毛虫属鳞翅Et、枯叶蛾科,分布于我国秦岭——淮河以南,主要以幼虫危害马尾松、黑松、湿地松、火炬松,是我国南方主要的森林害虫。我国于上世纪中期就开展了白僵菌防治马尾松毛虫的研究,到70年代,全国已发展到64个白僵菌厂,年生产球孢白僵菌2100多吨,年防治面积达50万公顷,约占森林害虫生物防治总面积的80%。  相似文献   

18.
飞机喷白僵菌粉防治马尾松毛虫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从1976至1996年,广西全区飞机喷撒白僵菌防治马尾松毛虫共作业了4975架次,防治面积130.9万hm2,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要搞好飞防工作,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摸清虫情,搞好防治作业区...  相似文献   

19.
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近年来我县生物防治松毛虫工作发展快、效果好,形成了一个应用白僵菌防治松毛虫的群众运动。在应用白僵菌防治松毛虫工作中,生产白僵菌,如何获得优良的菌种是个关键,但是,社队林场生产白僵菌时,有的菌种缺乏,有的菌种退化、混杂,有的菌种点供应不足,有的为获取菌种需要长途往返。因此,能否培养自己的种源,以便能及时分离出优良的菌种,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为此,我们  相似文献   

20.
本文报导从马尾松毛虫(Dendrolimus punotatus walker)虫体上分离出来的白僵菌所进行的三个试验:一、马尾松毛虫白僵菌(简称白僵菌)对家蚕的感染;二、白僵菌晶体的效能;三、白僵菌在液态培养基中生长发育情况.一、白僵菌对家蚕的感染在以前利用白僵菌防治马尾松毛虫的绝大多数报告中,几乎都要注明"严禁在养蚕区使用白僵菌".广东省德庆县的部分公社是养蚕区,但该县利用白僵菌防治马尾松毛虫极为普遍,菌粉撒到了离蚕房只有几十米的地方,并未影响养蚕.我们在这一现实情况下,于1973年5月23日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