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利用GPS空间定位授时功能,实现内河航道中航标船的遥测遥控是维护航标船运行正常的有力保障,为维护水运的安全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在内河航道通过安装遥测遥控航标船,明显的减少了航标船维护的费用,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在近海湾或者内河,特别是大范围的航道管理中对研究应用遥测遥控航标船很有必要,且能把航标船的水平提高到一个新层次。  相似文献   

2.
根据对现有航标遥测遥控系统应用现状的分析与研究,结合未来海区总体应用需求和管理需要,实现对原有航标遥测遥控系统的优化.并依据新导则的相关规约、技术要求和通信标准,实现遥测遥控系统前端通信机、服务管理中心、GIS客户端的数据采集、传送、处理和再应用的统一.  相似文献   

3.
综合应用GPS、GIS、现代通信、计算机网络技术,实现由航标信息GIS平台子系统、航标遥测遥控子系统及航标信息发布子系统等组成的航标信息系统.该系统首次实现基于电子海图基础数据的航标信息发布新技术(WEBGIS),为船舶及涉海部门及时、准确、方便获取航标信息提供了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4.
利用GPS空间定位和同步授时的功能,实现对内河航道中航标船的遥测遥控管理,从而对航道正常运行的维护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为维护水上交通安全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通过在内河航道中安装GPS航标船,明显的减少了航道维护的费用,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在对GSM/GPS/GIS技术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网络化的遥测遥控系统平台的构建方法,并在航道航标管理实践中成功构建实现了上述系统平台.通过大量运行测试证明,该系统运行费用低,可靠性高,目标遥测遥控范围大,定位精确,数据表现灵活直观,管理方便,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农田灌溉遥测遥控系统祖正学,田明元,谢力(中国农科院灌溉研究所)MCCS遥测遥控系统是我所于1991年针对农田灌溉而研制成功的一种有线遥测遥控装置。该装置干1991年5月通过了由水利部组织的专家鉴定,受到了与会专家学者的一致好评。目前已在河南、山东、...  相似文献   

7.
农村常规变电所正在进行无人值班改造,已改造过的变电所运行并不十分理想,本文针对遥测精度,遥信误报、遥控可靠性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8.
李俊堂 《甘肃农业》2011,(10):78-80
概述了疏勒河灌区干渠闸门自动控制与远程监控系统的总体构成、功能及特点,阐述利用了现代遥测遥控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和三维数字化模拟等科技手段的闸门远程控制技术对渠系自动化监控系统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用计算机集粮温与湿度检测及其承警,粮位检测,粮情分析及预报和自动调节,数据分析和仓库管理于一体,可实现全天候定时检测和实时控制,还可绘制任意点温度曲线以及对温度,湿度,粮位进行遥测和遥控。  相似文献   

10.
基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亚太地区的良好覆盖能力,利用中国气象局、山东气象局及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在威海联合开展的北斗反射信号海洋遥感试验所采集的海风海浪系统的探测数据与同址同期的浮标数据,着重对北斗GEO卫星反射信号(BDS-GEO-R)探测海面有效波高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和检定,并对比分析同期浮标数据。结果表明,北斗反射信号探测海浪结果与浮标数据具有良好的一致性,海面浪高的探测精度为10 cm。最终证明了利用北斗反射信号探测海洋浪高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GPRS技术在白石水库水情自动测报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GPRS移动通信技术具有覆盖范围广、网络能力强的特点,克服了传统的专网通信系统费用高、网络覆盖范围和用户数量有限的缺点。白石水库水情遥测系统利用GPRS技术改造了原有的超短波通信和卫星通信水情遥测系统,既节约了成本,又实现了数据的实时监测。  相似文献   

12.
智能放牧系统是利用北斗卫星定位技术、遥控技术、智能化管理牧场和日常生活。依靠移动网络覆盖,真正做到畜牧生产远程透视现场、即时监管运营。本文主要介绍通过智能手机实现放牧及智能放牧采取的相应措施,具体操作规范,促进放牧实现无人化,牧场管理智能化。  相似文献   

13.
GPRS无线终端在收获机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GPRS具有永远在线,按传输流量计费的特点,不但适用于大批量数据传输,也适用于间断的小批量的数据传输,它的优点尤其体现在远程数据传输和遥测遥控应用领域中。文章论述了基于BenQ M23的无线模块在收获机上的应用,并提供了硬件电路图、软件流程图及程序代码。  相似文献   

14.
一种新型排卵遥测装置用于牛排卵监测。遥测装置可对家畜的体温进行连续无损伤精确地测量和记录,从而根据体温的变化确定牛排卵与否。试验表明,牛排卵期体温可比非排卵期升高0.2~0.5℃,并可持续8~10h,经直肠检查和剖腹探查验证,注射甲基前列腺素(PCf_(2a))后诱导的排卵和自然发情牛的排卵时间分别为出现体温高峰后5~8h和15~18h,这种排卵期出现的体温高峰可以通过体温遥测装置进行监测,并且可依此来正确判断牛的排卵。  相似文献   

15.
为了使船舶航行更加安全,采用自动识别系统技术、网络电子海图技术、无线通信技术及数据库技术,利用监测的航标数据及AIS船舶数据,结合航标基础数据,在WEB-ECDIS航标助航信息管理平台上,整合其他航标助航信息,通过AIS电文6、8、12、14、21进行发布,以实现航标助航信息服务.  相似文献   

16.
东黄复线是我国第一条采用SCADA(监控与数据采集)系统进行全自动控制的输油管道,也是我国第一条采用水击超前保护技术的全密闭输油管道。控制中心采用超级微型计算机,双机热备。各泵站采用可编程序逻辑控制器PLC。控制中心主计算机通过站控PLC实现遥测、遥控、遥调,而各站压力自动保护等功  相似文献   

17.
不同覆盖层次塑料大棚内温度和光照度的变化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为了推进蔬菜的模式化栽培,对不同覆盖层次塑料大棚的内外温度和光照度进行了观测、分析.结果表明:棚内旬平均温度高于棚外.测定期内,单层覆盖塑料大棚的棚内平均气温变幅为5.6~21.0℃,棚内外最高温度差值的最大值为9.0℃;双层覆盖塑料大棚的棚内平均气温变幅为7.5~23.0℃,棚内外最高温度差值的最大值为10.5℃.双层覆盖塑料大棚的棚内气温和地温比单层覆盖塑料大棚分别高1.9~2.0℃和2.0~2.7℃.不同覆盖层次塑料大棚的棚内外平均气温差值以晴天最大,雨天次之,阴天最小;地温变化幅度小于气温;棚内外光照度都是在每天14:00时最强,且双层覆盖塑料大棚内的光照度总是小于单层覆盖塑料大棚.  相似文献   

18.
在大田试验研究基础上,采用统计回归及曲线模拟方法,对露地棉田、塑膜覆盖棉田和纸膜覆盖棉田的土壤温度和土壤水分的变化及其增温保墒效果进行了分析,建立了有关数学模型,并对三种种植方式的棉花生育性状、皮棉产量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播种至出苗,5cm土层土壤平均温度,覆盖塑膜的为19.93℃,覆盖纸膜的为16.17℃,出苗至现蕾分别为29.73℃和26.48℃;覆盖塑膜的保墒效果优于覆盖纸膜的;覆盖塑膜的棉花生长稳健,皮棉产量较高(1389.9kg/hm2),而覆盖纸膜的则营养生长大于生殖生长,产量较低(1269.9kg/hm2),因此,目前用纸膜替代塑膜是不可行的。  相似文献   

19.
赵孝理 《油气储运》1993,12(5):29-33
介绍自研制的“管道参遥测控系统”在秦皇岛输油公司首站及铁秦线、秦京线上的遥测站进行管道参数遥测,其特点是直接利用管道和大地进行信息(电位、温度、温度场参数)传输,利用已有泵站为主站。主站向遥测站(监测点)发送指令,接收遥测站的信息,并储存、显示,打印。该“系统”已运行一年以上。文中给出阴极保护电位、温度、温度场参数的现场遥测结果。  相似文献   

20.
鹿红伟 《农家科技》2011,(Z1):40-42
介绍一种基于以广泛应用的通讯网络为远程传输通道、专用网关为信息枢纽、空调为被控对象的远程网络空调控制系统。该系统可以通过特定网络对空调进行遥测、遥信、遥控、遥调的功能。具有工业级的可靠性能。能够满足中国移动机房动力环境监控测试规范对温度控制系统的要求。该系统是网络家电、智能家居在空调领域的具体体现,是传统家电和网络融合的典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