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山毛豆对小白鼠的亚慢性毒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开发山毛豆(Tephrosia canadida DC.)作为蛋白质饲料资源,进行了山毛豆亚慢性毒性试验,即在饲粮中用山毛豆叶粉替代20%、40%和60%的基础日粮饲喂小白鼠,对各组小白鼠的采食、生长、脏器系数及组织切片等指标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①试验期间,小白鼠活动正常,对照组和试验组小白鼠都没有死亡;②试验组小白鼠的各脏器无明显肉眼可见剖检病变;③试验组小白鼠的各脏器系数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④40%和60%试验组小白鼠肝脏、肾脏的组织形态发生轻微变化,其他脏器均正常。研究结果表明,山毛豆草粉可安全用于动物饲料中。  相似文献   

2.
通过急性毒性试验,30 d喂养试验对菌草杏鲍菇菌糟饲料进行饲用安全性毒理学评价。急性毒性试验采用最大耐受剂量法,30 d喂养试验分为3个试验组和1个对照组,对照组饲喂小白鼠基础日粮颗粒饲料,试验组分别饲喂菌糟替代5%、15%、25%小白鼠基础日粮的颗粒饲料。试验期内观察小白鼠的采食情况、精神行为等情况,试验结束后,全部小白鼠空腹眼眶取血,进行血常规分析。致死,进行解剖,准确称量各脏器重量,计算小白鼠脏器指数。试验结果表明,小白鼠急性毒性试验最大灌胃剂量为20 g/kg,根据急性毒性试验剂量分级标准,菌草杏鲍菇菌糟属于无毒级;在30 d的试验周期内,各组小白鼠均无不良反应发生,日常行为活泼,毛色顺滑光亮,雌、雄间无差异,试验组除增重量较对照组降低外,各试验组小白鼠胸腺、甲状腺和心、肝、脾、肺、肾等器官外观正常,病理学检查、脏器系数、血常规检测均未见异常;试验表明菌草杏鲍菇菌糟作为饲料原料应用是安全的,无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3.
研究复方参麻散在临床应用中的安全性。选取148只小白鼠,灌胃给药进行急性毒性及蓄积性毒性试验。急性毒性试验采用简化寇式法测定半数致死量(LD_(50)),结果给药量即使达到小白鼠最大生理承受能力,仍未测出其LD_(50),说明LD_(50)60 g/kg。最大给药量试验采用16 h 4次给药法,每次1 g/20 g,总剂量200 g/kg,以临床治疗量(1.2 g/kg)的166.7倍进行灌胃给药时,小白鼠无死亡,未见毒性反应,表明该药安全无毒、耐受性较高;采用递增法灌胃给药进行蓄积性毒性试验,以蓄积系数评价蓄积毒性,并测定比较试验组与对照组血液生化指标、体质量、脏器系数变化,肉眼观察各脏器(心、肝、脾、肺、肾)颜色、形态等组织病变,结果试验组所有小白鼠全部健活,且生长良好,呼吸、活动、饮食和排便均正常,口、鼻、眼均无异常分泌物。对照组与试验组血液生化指标及体质量、脏器系数差异不显著(P0.05),且心、肝、脾、肺、肾、胃和肠的形态、颜色、质地均未见异常。蓄积系数K5,属弱蓄积性或基本无蓄积性,表明复方参麻散不易发生蓄积中毒,临床应用安全。  相似文献   

4.
为了提供中药制剂"肠宁Ⅱ"(CNⅡ)的安全毒理学评价资料,本试验应用昆明种小白鼠对中药制剂"肠宁Ⅱ"进行了喂养繁殖试验。结果表明:试验期间,小白鼠的受孕率、妊娠率、采食量、脏器系数、F1代小鼠体重、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及病理组织学检查,各试验组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均不显著,但出生存活率、哺育存活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极显著。说明应用此药对小白鼠未造成毒性影响,且可以显著提高小白鼠出生存活率与哺育存活率。  相似文献   

5.
将60只昆明系小白鼠随机分为5个剂量的小花棘豆试验组(A、B、C、D、E组小花棘豆剂量分别为日粮的60%、40%、20%、10%、5%)和1个对照组(F组),进行为期60d的小花棘豆毒性试验。结果表明,在小白鼠日粮中添加20%小花棘豆,在60d试验期内未出现小白鼠死亡;添加40%小花棘豆,第57天出现死亡;添加60%小花棘豆,第45天出现死亡。随着小花棘豆在日粮中含量的增加,小白鼠的增重幅度明显减慢,其中A、B、C组小白鼠的试验终体重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D组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E组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各剂量组小白鼠与对照组小白鼠相比,心脏、脾脏、脑和肺脏的脏器系数变化不大;肝脏系数和肾脏系数随着小花棘豆剂量的增加而增大,日粮中小花棘豆含量越高,小白鼠肝、肾肿大越严重,A、B、C组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表明日粮中小花棘豆剂量达到20%时,就会对肝、肾脏造成损伤。  相似文献   

6.
试验旨在研究乳酸诺氟沙星对昆明种小鼠精子畸形、亚慢性毒性、蓄积毒性及耐受性的影响。选取健康昆明种小鼠,采用灌胃法给药后观察小鼠的精子畸形率、脏器系数、蓄积系数及对乳酸诺氟沙星的耐受性。结果显示,精子畸形试验阴性对照组及高、中、低剂量组小鼠精子畸形率与阳性对照组相比均差异极显著(P<0.01);给药60 d后,高剂量组雌性小鼠体重增加值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高剂量组雌性小鼠肺脏器系数与对照组及低剂量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高剂量组雄性小鼠肺、肾脏器系数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蓄积毒性试验中小鼠未见死亡,蓄积系数大于5;耐受性试验给药组小鼠死亡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由此可知,乳酸诺氟沙星为弱蓄积药物,且对小鼠精子无致畸作用,但小鼠长期接触可能对其肺和肾组织有一定影响,并产生一定程度的耐受性。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六茜素注射液的安全性,进行了六茜素注射液的亚慢性毒性试验。试验每天给大白鼠灌服六茜素注射液80、160、320 mg/kg,对各组大白鼠的体重变化、脏器系数、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及心脏、肝脏、脾脏、肾脏、胸腺等脏器病理变化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试验组大白鼠的各脏器无明显肉眼可见剖检病变;试验组大白鼠的各脏器系数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320 mg/kg剂量组大白鼠的肝脏和肾脏器官出现轻微的病理变化。结果说明,六茜素注射液毒性低,可以安全用于动物。  相似文献   

8.
试验根据《兽药试验技术规范汇编》进行了鸡支康口服液对小白鼠的亚慢性毒性研究,试验设高、中、低3个剂量组,另设空白对照组,连续给药28 d后剖杀各组小鼠,观察其临床表现,并进行血常规和血液生化指标检测及脏器系数和组织病毒学检查。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各组间的体重变化和脏器系数均无显著差异(P>0.05);血常规检查结果表明,试验组的红细胞数、血小板数、红细胞压积及淋巴细胞数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呈下降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其余各检测指标各试验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均不显著(P>0.05);血液生化指标结果表明,试验组的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及血糖含量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呈下降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其余各检测指标各试验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均不显著(P>0.05);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显示,小鼠的主要内脏器官未见明显异常。试验结果表明,鸡支康口服液对小鼠血常规和血液生化指标影响甚微。提示,其按临床剂量使用无毒性反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选取15味中草药组成4个方剂,方剂Ⅰ为党参、当归、山楂、茯苓、酸枣仁等五味药;方剂Ⅱ为黄芪、熟地、神曲、陈皮、酸枣仁等五味药;方剂Ⅲ为山楂、莱菔子、陈皮、茯苓、苍术等五味药;方剂Ⅳ为白术、枸杞子、麦芽、苍术、砂仁等五味药。将50只小白鼠随机分为Ⅰ、Ⅱ、Ⅲ、Ⅳ和C组(对照组),每组10只,分别饲养于5个鼠笼中。各试验组小白鼠灌服方剂Ⅰ、Ⅱ、Ⅲ、Ⅳ0.3 mL(/d.只),对照组仅灌服等量生理盐水,试验周期为28 d,分别在7 d、14 d、21 d、28 d进行称重,以研究不同中药组方对小白鼠增重、平均日增重和脏器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方Ⅰ(复方党参)对小鼠的增重、平均日增重和脏器系数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为今后狐貉饲料添加剂的生产与应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试验选取昆明种小鼠,采用经口灌胃法,研究磺胺二甲嘧啶对小鼠亚慢性毒性、骨髓细胞微核和精子畸形的影响。结果显示,亚慢性毒性试验中,高、中剂量组小鼠体重与对照组和低剂量组差异极显著(P<0.01);高剂量组雄性小鼠心脏的脏器系数与对照组和低剂量组差异显著(P<0.05);高剂量组雄性小鼠肾脏的脏器系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雌性小鼠肾脏的脏器数显著低于对照组与低剂量组(P<0.05);小鼠骨髓细胞微核试验中高剂量组与空白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高、中、低剂量组间无显著差异;小鼠精子畸形试验中,高、中剂量组与空白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低剂量组与空白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高剂量组与中、低剂量组差异显著(P<0.05)。结果表明,高剂量的磺胺二甲嘧啶对小鼠的心脏和肾脏及微核发生率有一定影响;中剂量的磺胺二甲嘧啶对雌性小鼠的微核发生率具有一定影响;高、中、低剂量的磺胺二甲嘧啶对精子畸形率均具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1.
添加枯草芽孢杆菌制剂对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试验选择16窝8日龄杜长大三元杂交哺乳仔猪,按分娩日期、产仔数相近的原则随机分成4组,每组4窝。对照组(Ⅰ组)饲喂基础日粮添加0.01%金霉素,试验组(Ⅱ、Ⅲ、Ⅳ组)饲喂基础日粮中添加0.01%、0.05%和0.10%的枯草芽孢杆菌,研究枯草芽孢杆菌对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饲喂枯草芽孢杆菌的试验猪与金霉素对照组相比,仔猪平均日增重明显提高、腹泻发生率得到降低,枯草芽孢杆菌各组均高于金霉素对照组;枯草芽孢杆菌以0.10%添加为最好,但各组间均差异不显著(P0.05)。因此,枯草芽孢杆菌对提高仔猪生产性能有良好的效果,枯草芽孢杆菌完全能够替代饲料中的金霉素。  相似文献   

12.
 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凝结芽孢杆菌对蛋鸭产蛋性能、蛋品质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取200日龄,产蛋率约80%的临武鸭240羽,随机分成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0羽鸭,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100 mg/kg、150 mg/kg和200 mg/kg凝结芽孢杆菌,预试期7 d,正试期28 d。结果表明:(1)饲粮添加凝结芽孢杆菌可提高蛋鸭产蛋率、平均日产蛋量、平均蛋重和饲料转化率,但未达显著水平(P>0.05);添加100 mg/kg和150 mg/kg凝结芽孢杆菌可显著降低产蛋鸭采食量(P<0.05),添加200 mg/kg与各组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2)饲粮添加凝结芽孢杆菌可显著降低鸭蛋蛋壳厚度(P<0.05),当添加150 mg/kg和200 mg/kg时,差异达极显著水平(P<0.01),凝结芽孢杆菌还可显著提高鸭蛋蛋黄颜色,蛋白高度和哈氏单位(P<0.05);(3)芽孢杆菌对产蛋鸭血清中血糖、总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脂等血清生化指标均无显著影响(P>0.05)。由此可知,饲粮中添加凝结芽孢杆菌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蛋鸭饲料转化率和产蛋性能,虽会引起蛋壳厚度降低,但不影响合格蛋率,还可提高蛋黄颜色和哈氏单位,对蛋品质有一定改善。综合考虑,蛋鸭饲粮中凝结芽孢杆菌的添加量以150 mg/kg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13.
采用对比试验,将60只7日龄哈巴特肉鸡,随机分为2个处理组 (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3只,饲养在不锈钢笼中。对照组和试验组分别饲喂基础日粮、基础日粮添加0.24%丝兰花。结果表明,试验期间,鸡的日采食量、饲料转化率、周末体重差异不显著(P>0.05);日增重除14~21日龄和35~42日龄试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外(P<0.05),其余各阶段差异均不显著(P>0.05);胸腺、法氏囊、脾脏指数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4.
ESR、FSHβ及OPN基因多态性与母猪繁殖性状的关联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采用PCR-RFLP法对大白猪和长白猪猪群进行了雌激素受体基因(ESR)、卵泡促激素β亚基基因(FSHβ)和骨桥蛋白基因(OPN)等3个与繁殖性能相关的基因多态性检测,并对不同基因型的总产仔数、产活仔数及出生窝重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①在长白猪中,ESR和OPN基因的优势基因是A等位基因,FSHβ基因的优势基因是B等位基因;在初产母猪中,ESR基因BB型个体比AA型个体总产仔数、产活仔数及出生窝重高,FSHβ基因AA型个体比BB型个体总产仔数、产活仔数及出生窝重上高,OPN基因BB基因型个体比AA基因型个体总产仔数少1.20头,差异显著(P<0.05);在经产母猪中,OPN和FSHβ基因AA型个体比BB型个体总产仔数和产活仔数高,ESR基因总产仔数、产活仔数规律与初产母猪相反。②在大白猪群体中,ESR基因的优势基因是A等位基因,FSHβ和OPN基因的优势基因是B等位基因;在初产母猪中,ESR基因AA型比BB型个体产活仔数和出生窝重高,OPN和FSHβ基因AA型个体比BB型个体总产仔数和产活仔数高;在经产母猪中,ESR、FSHβ及OPN基因全都表现出BB型比AA型个体总产仔数和产活仔数高的趋势。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兰州地区宠物犬弓形虫病的感染情况以及不同弓形虫检测方法检测结果的差异,本研究对兰州地区272例宠物诊所受检犬进行弓形虫阳性检出率的统计分析;对66份犬血样进行间接血凝试验(IHA)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并将2种方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弓形虫的感染率与年龄有关,随着年龄的增长感染率增加,犬小于1岁感染率最低,为3.77%,1~3岁感染率为10.59%,3~5岁感染率为15.28%,大于5岁时感染率最高,为22.58%,不同性别之间感染无显著差异(P>0.05);IHA与ELISA检测结果经t检验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讨绵羊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mannan-binding lectin,MBL)基因启动子区活性及转录调控机制,本试验根据已提交的绵羊MBL序列设计3条特异性引物,采用热不对称交错PCR(thermal asymmetric interlaced PCR,TAIL-PCR)技术扩增获得绵羊MBL基因的启动子区序列。经生物信息学分析,确定了其转录活性区域,发现绵羊MBL基因启动子无TATA框,但其存在多个PEA3和Spi-1/PU.1转录因子结合位点,二者同属Ets家族,且参与绵羊MBL基因转录起始复合体的形成。此外,该序列还包含Sp1、GATA-1、TCF/LEF等其他转录因子结合位点。结果表明,试验成功克隆获得了绵羊MBL基因的启动子区序列,为后期MBL基因启动子区活性及其表达调控机制和甲基化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根据布鲁菌属特异性基因BCSP31和布鲁菌种间特异性标志IS711插入序列,设计合成了3对引物,以牛种布鲁菌544A、104M和羊种布鲁菌16M基因组DNA为模板,通过优化反应条件,建立了可同时检测布鲁菌属、牛种布鲁菌和羊种布鲁菌的多重PCR方法。牛种布鲁菌可扩增出301和114 bp 2条带,羊种布鲁菌可扩增出301和253 bp 2条带,该方法对牛种布鲁菌544A和羊种布鲁菌16M混合DNA模板的最小检出量为100 pg,对大肠杆菌O157∶H7、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等15种参照菌的核酸扩增结果均为阴性。应用该方法对吉林省某牛场的106份粪便进行检测,虎红平板凝集试验作对照,结果PCR检测9份为阳性,且全为牛种布鲁菌阳性,对应的虎红平板凝集试验也为阳性。结果表明,建立的多重PCR方法具有良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为布鲁菌病的鉴别诊断提供了一种分子检测工具。  相似文献   

18.
促黄体素对牛卵母细胞体外核成熟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为了研究促黄体素(luteinizing hormone,LH)在牛卵母细胞成熟培养体系中的时间依从性,试验通过向牛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培养的不同时间段添加LH来观察其核成熟的情况。首先用无LH的基础成熟液I和添加LH的成熟液Ⅱ分别培养,在成熟的不同时间点(3、6、9h)用醋酸地衣红染色观察各自的生发泡破裂率。然后在体外成熟培养的不同时间段(0~3、0~6、0~9、0~24h)添加LH,24h后统计各自的第一极体率。结果表明,添加LH组在6h的生发泡破裂率显著低于对照1组(P0.05),24h添加LH组的第一极体率显著高于对照2组(P0.05)。因此,添加LH能延迟牛卵母细胞的核成熟,成熟培养中24h全程添加LH较不添加组能显著提高核成熟率。  相似文献   

19.
中国林蛙真伪品的PCR鉴别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研究根据GenBank发表的哺乳类SRY核酸序列和禽类EcoRI家族序列设计1对引物,对中国林蛙真伪品进行了PCR扩增,并对特征条带进行了克隆测序。结果表明,PCR扩增产物有明显的区别,中国林蛙、黑龙江林蛙、黑斑蛙和中华大蟾蜍分别扩增出约1000、250、450、750bp的特征条带,通过对中国林蛙1000bp条带的克隆序列进行BLAST比对分析,找到了一些禽类的WZ染色体上的相关基因片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