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一、缸套与活塞的间隙将缸盖卸下,把活塞摇至上止点前40mm处,用手指擦摸缸套内四周磨损台阶,如有明显的台痕,说明缸套磨损严重,并说明活塞与缸套间隙过大。另一种方法是:把活塞从上述位置再上摇一点,但活塞顶部不要超过缸套磨损台阶。然后用一个适当长的螺丝刀,使其刃口对准活塞顶部中央,一手适当用力压住螺丝刀柄,另一手握住螺丝刀杆中间部分.用力横向摇动,同时观察活塞有无摇动或听到“砰、砰”的碰缸声。如有此情况,也说明活塞与缸套间隙磨损较大,应根据情况更换活塞或缸套活塞同时更换。二、曲柄连杆机构配台间隙现以SI…  相似文献   

2.
针对柴油发动机活塞、缸套早期磨损的问题,从活塞、缸套的受力情况及活塞、缸套的磨损规律曲线分析活塞、缸套早期磨损的原因,并提出预防早期磨损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正1.曲柄连杆机构中的配合件(1)缸套与活塞缸套与活塞的磨损分为正常磨损和非正常磨损,正常磨损是指柴油机在正常使用情况下发生的磨损,是不可避免的。缸套与活塞的正常磨损表现在,气缸沿工作表面在活塞运动区域内沿高度方向呈上大下小的不规则锥形,磨损最大部位是活塞环在上止点时第一道环对应的缸壁。受侧压力大的一面磨损大于相对的一面,产生椭圆度。缸套和活塞磨损形成锥度椭圆后,一般情况下都一起更换,否则缸塞组密封性能无法保证。(2)活塞环组  相似文献   

4.
吴凡 《河北农机》2003,(2):22-22
一、缸套与活塞间隙将气缸盖卸下 ,把活塞摇至距上止点 4 0mm处 ,用手指擦摸缸套磨损处 ,如有明显台痕 ,说明缸套磨损严重 ,活塞与缸套间隙过大 ;另一种方法是 :将活塞再摇上一点 ,使活塞顶不要超出缸套磨损位置 ,用一根适当长短的螺丝刀 ,刀刃抵住活塞顶中间 ,一手用力握住刀柄 ,另一只手捏住螺丝刀杆中部 ,并适当用力横向摇动螺丝刀杆 ,观察活塞有无摇动或有否活塞与缸套的碰击声。如有此现象 ,也说明两者间隙较大。应根据情况搪缸 ,换加大活塞或同时更换活塞和缸套。二、单缸柴油机曲轴端间隙单缸柴油机曲轴端间隙一般为 0 .0 8~ 0 .2 0…  相似文献   

5.
一、缸套与活塞间隙的经验检查法 将气缸盖卸下,把活塞摇至上止点40毫米处,用手指擦摸缸套磨损台阶周围,如果有明显的台痕,说明缸套磨损严重,并证明活塞与缸套间隙过大;另一种方法是:把活塞从原位再摇上一点(但活塞顶部不要超出缸套磨损台阶),用一根适当长短的螺丝刀,将螺丝刀刃口对准活塞顶部的中间,一手适当用力压住螺丝刀柄(不要使螺丝刀刃口在活塞顶部上滑动为宜),另一手握住螺丝刀杆金属部分,并适当用力横向摇  相似文献   

6.
对零件进行换向、换位使用,可改善配合关系,恢复工作性能,减轻磨损,延长使用寿命。 一、换向使用 由于零件的磨损轻重不同,可将其磨损轻的一面调换方向使用。可换向的零件为: 1.缸套。发动机缸套在工作中,侧压力方向磨损较重,如卧式发动机,因受活塞连杆组的重力、离心力的作用,在某个固定的方向磨损较重。当发动机工作2000小时左右时(这时缸套磨损约0.2毫米,圆度在0.08毫米),可将缸套调转90°方向安装使用。  相似文献   

7.
小拖气缸压缩力不足,会出现起动困难,功率下降,耗油增加等不良现象,应及时对其进行排除。影响气缸压缩力不足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缸套、活塞、活塞环磨损过甚。由于机车使用时间较久或空气滤清器失效,一些灰尘和杂质进入气缸内,使缸套、活塞、活塞环磨损严重,配合间隙过大,密封性能变差。压缩行程时,压缩空气窜入曲轴箱内,使气缸内压缩力不足。此时,应更换缸套、活塞、活塞环。  相似文献   

8.
柴油机的缸套、活塞是发动机的重要部件,工作时承受着高温、高压和活塞运行时的侧压力。由于使用不当会造成缸套、活塞的过早磨损、报废。为延长其寿命,在使用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新机或大修后的发动机,必须按照各机型所规定的要求磨合,严禁未经磨合就投入大负荷作业。  相似文献   

9.
活塞裙部直接影响着敲缸、窜气、噪声等问题,目前占据主流地位的是中凸型线,但其具体型线函数没有定论。本文通过AVL EXCITE PR软件对某V6发动机进行活塞动力学分析,对裙部型线进行优化,对比两机型的窜气量、磨损功、活塞摆角,优化裙部型线降低5.51%的磨损功,并提高稳定性,为活塞纵向型线设计提供利用指数方程构造的优化方案,并指出教程在定义缸套时使用2条经线的结果与真实变形缸套的结果有所差异。  相似文献   

10.
1 缸套活塞配合间隙极限值。在选配缸套活塞配合间隙时,理论要求是0.16—0.255mm。修理中我们尽量缩小配合间隙,将极限值降至0.12mm(低于此值将会出现粘缸)。配合间隙缩小是否会延长缸套、活塞使用寿命呢?实践证明,过小的配合间隙,暂时提高了缸套活塞的密封性,但增加了活塞环与缸套的摩擦,加剧了磨损。缸套活塞的配合间隙在0.16mm以下磨损速度最快,在0.16—0.28mm之间磨损速度较慢,  相似文献   

11.
引起柴油机机油消耗过多的原因很多,本文仅从使用维修的角度,谈谈机油超耗的几个原因。 1.缸套装偏或安装后变形。缸套阻水圈凸起过高、阻水圈与槽的配合不当等,都会造成缸套安装后变形,使活塞和活塞环与缸套的贴合紧密度变差,活塞环刮油不净,促使机油上窜燃烧,耗量增加。缸套装偏,不仅使活塞密封性能下降,增加机油耗量,还会使活塞、缸套早期磨损。缸套装偏  相似文献   

12.
柴油机气缸压缩力不足,会出现起动困难,功率下降,耗油增加等不良现象,应及时检修排除。(1)缸套、活塞、活塞环磨损过甚。由于机车使用时间较久或空气滤清器失效,灰尘和杂质进入气缸内,使缸套、活塞、活塞环磨损严重,配套间隙过大,密封性能变差。压缩行程时,空气窜入曲轴箱内,使气缸内压缩力不足。此时,应更换缸套、活塞、活塞环节。(2)活塞环对口。活塞往缸套内安装时,没有将活塞环口错开,使活塞环对口,造成压缩气体窜入曲轴箱内,使气缸压缩力不足。故安装活塞时,将相邻两道活塞环口错开120℃。(3)活塞环粘结在槽内。机车烧排机油,积炭增加,…  相似文献   

13.
根据柴油机活塞—缸套结构的摩擦磨损的特性以及影响因素,设计了一套实验装置。该装置可完成在不同转速、不同温度、不同载荷下进行不同材料的活塞—缸套结构的摩擦磨损实验。  相似文献   

14.
在机动车的使用维修中,一些驾修人员只注意对缸套、活塞、曲轴、离合器片等大件的检修,而忽视了对各类垫片、溢流阀等“小件”的检修,结果造成了车辆的早期磨损,降低了车辆的使用寿命,必须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15.
1.曲柄连杆机构(1)连杆及连杆盖是一个组合加工体,必须成对使用和更换。(2)连接紧团连杆及连杆盖的二个螺栓。如发现其中的一个螺栓有乱丝、渭丝、裂痕、变形及疲劳度较大,应及时成才更换,这样才能保证两螺杆受力、变形基本相同,防止“捣缸”现象发生。(3)连杆村套和活塞销使用磨损量差异不大,同时更换能保证其配合间隙。(4)缸套及活塞严重磨损后,应及时成对更换。如不及时更换就不能保证活塞在缸套内稳定地往复直线运动,发动机还会出现明显的金属敲击声,影响机子的使用寿命。(5)更换曲轴轴瓦时要成对更换,切不能任意更…  相似文献   

16.
S195柴油机缸套活塞磨损到相互配合的间隙达0.40mm时,应更换新品。 更换缸套活塞时,要特别注意刮净缸体的缸套台肩上污物,仔细测量台肩高度,计算缸套台肩的厚度,修平缸体缸套台肩后,加添适量垫圈,使缸套装入机体后,缸套台肩高出缸体平面0.07mm~0.10mm。这个凸出高度极为重要,太低要发生冲缸垫故障,太高要发生断缸套事故。安装活塞入缸套时,要注意活塞上的凹坑对准喷油嘴一方,活塞环装在活塞上时,活塞环接口间隙应交叉安装在活塞上方位置。活塞同连杆联结  相似文献   

17.
1.缸套活塞配合间隙极限值 在选配缸套活塞配合间隙时,理论要求是0.16~0.255mm。修理中我们尽量缩小配合间隙,将极限值降至0.12mm(低于此值将会出现粘缸)。配合间隙缩小是否会延长缸套、活塞使用寿命呢?实践证明,过小的配合间隙,暂时提高了缸套活塞的密封性,但增加了活塞环与缸套的摩擦,加剧了磨损。  相似文献   

18.
今年双抢中,有一机手电话相约帮助维修CZ175F型柴油机。听机手反映,该机自从机油不足烧瓦抱轴叫一机修师傅换新曲轴后,就出现了一种“怪病”,不到半年时间,更换了三个缸套,三根连杆总成和一个活塞,零配件费用达300余元,请了许多农机“医生”,却因找不到“症结”所在而不敢断然“医治”。看到机手搬出已换下的缸套、连杆、活塞等一大堆,所有缸套下部对称处均打烂了一个大缺口;连杆螺栓折断、连杆总成变形报废;活塞拉伤、油环折断。经拆机检查,发现活塞沿活塞销孔侧面磨损光滑(正常运转时,该面不受侧压力);曲轴轴承…  相似文献   

19.
一、汽缸间隙过大而引起的敲击声。由于相互摩擦和高温、高压气体氧化、腐蚀而使缸套、活塞、活塞环磨损,造成气缸间隙过大,汽缸密封不良,产生敲击声。排除方法是:缸套与活塞磨损超过极限时,要搪缸,同时要换加大的活塞:活塞环失去弹性或开口间隙、侧间隙超限时,要更换活塞环。二、活塞与连杆小头铜套磨损而引起的敲击声。  相似文献   

20.
1.活塞环装反。活塞环应严格按要求装配,特别是革新环,装反后会加剧“泵油作用”。 2.活塞环过度磨损,边间隙与开口间隙过大。应及时更换活塞环。 3.活塞环弹力太弱或卡死在环槽内。应更换活塞环,并检查活塞和缸套的损坏情况,必要时更换活塞、缸套。 4.油环上的孔道堵塞。拆下油环清洗干净,并检查油底壳内机油是否变质,适时更换机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