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湿地概况查干诺尔湿地,有两条永久性河流直接灌入查干诺尔湖,是草本沼泽、森林沼泽等4种湿地类型组成的复合体。该湿地的地理位置为:东经119°40′26.7″—120°01′30″,北纬47°35′0.2″—47°53′55.7″,海拔高度为700米。  相似文献   

2.
洞庭湖洲滩湿地形成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洞庭湖洲滩湿地形成于河相冲积,湖相沉积和河湖相冲(沉)积过程为主;洲滩湿地的淤高建度随时间变化而下降;不同区域洲滩演变速度差异很大;随着海拔升高洲滩增高速度的增幅为东洞庭湖〉西洞庭湖〉南洞庭湖;不同河流影响的洲滩增高速度异同;不同河、湖、洲滩组合地貌,洲滩的增高速度随地势的变化规律不一样。  相似文献   

3.
  靖等 《山东林业科技》2014,(1):106-107,110
<正>1概况山东峡山湖国家湿地公园位于山东潍坊峡山生态经济发展区的南部,包括峡山湖(峡山水库)及南端的潍河、浯河、渠河三河交汇处湿地区域。规划园区南至沂胶路,北到峡山湖大坝,东西分别到湖岸线,地理坐标为东经119°24′26″~119°31′16″,北纬36°19′05″~36°30′06″,总面积11569.5hm2。公园由湖泊湿地、河流湿地、沼泽湿地、人工湿地等组成,是山东省保护最好的湿地原生态区域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了解土地利用方式对西洞庭湖洲滩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影响,探索土壤含水率和物种丰富度在湿地恢复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进而为今后西洞庭湖湿地恢复工程提供指导。【方法】于2015年冬季通过收割法和生物量模型对杨树种植区域、退林还湿区域、天然洲滩这3个区域间的土壤含水率、物种丰富度和植物地上生物量差异及土壤含水率和物种丰富度与地上生物量相关性进行了初步探究。【结果】1)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洲滩土壤含水率与物种丰富度差异显著;天然洲滩土壤含水率最高,退林还湿区最低,杨树种植区和退林还湿区物种丰富度高于天然洲滩。2)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洲滩植被地上生物量差异显著;杨树林种植区的植物地上生物量高于天然洲滩,而退林还湿区与天然洲滩无差异;草本植物地上生物量呈现出天然洲滩区最高、杨树林种植区最低的规律。3)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含水率与草本植物地上生物量呈正相关,物种丰富度与草本植物地上生物量呈负相关。【结论】利用和恢复工程对洲滩湿地土壤含水率和物种丰富度存在影响;土地利用方式对洲滩湿地生态系统功能存在影响;土壤含水率和物种丰富度对于修复退化湿地及生态系统功能具有重要意义。后续退林还湿工程开展可考虑人为增加土壤含水率以及移植苔草等优势物种等人工辅助措施,以促进退林还湿区域向天然洲滩湿地的演替。  相似文献   

5.
为了给鄱阳湖洲滩植被的监测、保护与合理利用提供必要的依据 ,将 RS技术 (Landsat-7ETM+ )与 GPS技术、GIS技术相结合 ,对鄱阳湖洲滩植被的分布、面积与生物量进行了研究 ,据假彩色合成图描绘了鄱阳湖洲滩植被图 .结果表明 :(1) Landsat-7ETM+假彩色合成图显示 ,鄱阳湖洲滩植被主要分布于该湖的南部和西部 ,东部只有少量分布 ,北部几乎无分布 ;(2 )到 2 0 0 0年 4月 16日止 ,鄱阳湖洲滩植被总面积为 10 18.74km2 ,占全湖总面积的 3 3 .65 % ,其中单位面积生物量≥ 4kg/ m2 的植被面积为 44 4.5 3km2 ;(3 ) ETM+ 4的亮度值 X与单位面积生物量 Y间的回归方程为 Y=-4 897.11+ 87.68X;(4 )全湖洲滩植被总生物量为3 .81× 10 6 t,洲滩植被平均单位面积生物量为 3 .73 60 kg/ m2 .  相似文献   

6.
洲滩湿地是洞庭湖湖泊湿地中的一个重要类型,既是植物种群的聚生之地,在丰水期又是动物的觅食、产卵场地和栖息地,因此,洲滩湿地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不合理的利用使滩地利用效益低下,不但对滩地原有的植被造成了破坏,而且也引发了严重的环境问题和生态灾害。科学地恢复和重建滩地植被,有效地开发利用滩地资源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而滩地植被功能特征和保护对策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7.
经营好天然次生林,对加快建设我省后备资源基地具有重要意义。为探索间伐扶育对次生林生长的影响,给合理地培育次生林提供技术依据,于1977—1978年在吉林地区兴隆川林场设置了间伐试验标地。于1982年进行了全面复查,现将试验结果分析如下: 一、试验地自然环境试验地位于磐石县兴隆川林场,座标为东经126°7′—126°20′,北纬43°12′—43°19′试验地属于吉林哈达岭的南麓低山丘陵区,相对高差200米左右.多为鸡爪埠地,最高山为大荒项子,海拔832米。土壤主要为暗棕壤,鸡爪岗多为白浆土,全年无霜期为115—120天。境内原有森林植被为红松阔叶混交林,现有森林主要是解放后封山育林而生长起来的天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不同改造方式对森林环境的影响及其经济效益,我们于1983年在通河县龙口林场设置了固定试验地,对低产林改造进行系统地定点定位观测与研究。现就几年来对土壤温度的观测数据,整理分析如下。一、试验地概况龙口林场位于小兴安岭南麓、松花江地区东部,为温带针阔混交林区域。东经128°40′至129°25′,北纬45°43′至46°46′,地貌和缓,多为丘陵起伏的山地。海拔高平均400—900米之间,气候暖湿,年平均温度2.4℃,七月平均气温21℃左右,一月平均气温—23℃左右,年极端最高温度在36.7  相似文献   

9.
东洞庭湖是调庭湖萎缩后残留的唯一元整翻泊,位于长江中游荆江江段南侧,界于北纬28°59′-99°8′,东经112°43′-113°15′之间,总面积为1900平方公里。其中有内外湖水面M6平方公里(占23.47%),长江水面53.4平方公里(占2.81%),沟港、农田833.6平方公里,剩下的567平方公里是洲滩草甸之地。这里为港交织成网,湖泊星罗棋布,野生动植物种类与数量均十分丰富,是我国最大的谈K湿地。这块大面积湿地建立保护区是从1984零开始向,经过多年管理,保护科研并重,取得不少成绩。自994年起,经国务院批准,具升为国家级保护区,…  相似文献   

10.
溱湖国家湿地公园,是2005年经国家林业局批准设立的全国第二家、江苏首家国家级湿地公园,也是省级名胜风景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溱湖国家湿地公园,规划面积26平方公里。湛蓝的湖泊、交织的河网和星罗棋布的洲滩岛屿,以及特有的湿地生态环境和里下河水乡民俗文化,是其独有的  相似文献   

11.
天池自然保护区在云南省云龙县,位于北纬25°48′—26°14′,东经99°10′—21′;面积32万亩,保护区内主要山脉为云岭主脉的南延部分,最高海拔3,225.9米,最低1,300米;誉称高原“明珠”的天池湖在保护区中部。天池湖水水面约1平方公旦,周围群山环抱;环湖远眺,四围尽是郁郁苍苍的林木。云南松林在这里保存较好。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对湿地保护的深入关注和研究,科学合理地利用湿地资源,更好地发挥湿地保护效益,成为湿地保护者新的课题.本文立足网湖湿地自然保护区实际及周边地区经济现状,着力探索生态旅游、文化、自然渔业、天然采集、有机种植、特色驯养、低碳加工等7大适于促进保护区发展的绿色经济产业模式,并提出产业发展实践方式,为全省、全国湿地保护与利用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坡耕地退耕还林后的植被恢复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生态公益林建设是坡耕地恢复森林植被最重要的模式 ,但对退耕还林后的植被恢复特点和规律的研究却很少报道。本文选择在四川省退耕还林工程中普遍发展的桤木生态公益林为研究对象 ,对其植被恢复特点和规律进行了探讨。1 试验地概况选择坡耕地退耕还林后形成的桤木 (Alnuscremastogyne)生态林和弃耕 1年形成的杂草群落为研究对象。试验地位于四川西缘山地区的天全县境内 ,东经 10 2°4 5′ ,北纬 30°0 3′ ,海拔 80 0m ,坡度 2 6° ,坡向西北 ,坡位中部 ,母质为砂岩风化物 ,土壤类型为紫色土 ,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 ,年平均降雨量 1735 …  相似文献   

14.
一、地理位置及概况海子坪自然保护点位于我省昭通地区彝良县东北部洛旺公社境内,其地理座标,界于东经104°39′20″至104°45′5″和北纬27°51′至27°54′20″之间,总面积为41730亩。该保护点地处川、滇高山狭谷区,是洛泽河的重要支流。地势由南向北倾斜,主要山脉为乌蒙山系。大雪山主峰1777米,山脉走向N 55°E,半阴坡多,坡度15°—28°,植被复盖率95%以上,海拔1239—1709米。保护点无山不绿,有水皆清,得天独厚的天然竹林清新馥郁,在本区域自然地理景观上占了绝对优势。  相似文献   

15.
长江中下游洲滩栽植杨树已经发展成为洲滩开发的重要模式之一。通过对长江洲滩特殊地理环境的分析,总结出洲滩杨树栽植的经验和教训,并针对洲滩地势条件、汛期洪水、大风及沙质土壤等不利因素提出应对方案,以提高洲滩杨树栽植水平,促进洲滩杨树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6.
内蒙古达赉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蒙古高原东北部,地处于北纬47°45′——49°20′;东经116°50′——118°10′。保护区总面积740000公顷,核心区面积近76000公顷。该保护区是华北地区最大的一片湿地,以保护珍禽、湿地、草原生态系统为主。由永久性淡水湖河,季节性湖河,草本沼泽三种湿地类型组成,具有地理位置的特殊性,湿地生态系统的稀有性、脆弱性、自然性、物种多样性等特点。是众多水禽的繁殖区,也是澳洲——东亚地区候鸟迁徙途中的重要通道。保护区内物种资源丰富,有高等植物653种,鸟类304种,兽类35种,鱼类30种。列入国家一、二级保护…  相似文献   

17.
一、自然地理概况保护点位于云南省思茅县境内,其地理位置为东经101°07′至101°15′和北纬22°32′至22°38′之间,面积10.5万亩。保护点南与景洪县的普文、勐旺公社毗邻,这样的地理位置对其自然条件和生物资源都有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18.
吉林省松花江三湖保护区概况及其保护和治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崔庆涛 《林业科技》1998,23(5):15-17
1保护区概况吉林省松花江三湖保护区系指第二松花江上游江段的松花湖、红石湖、白山湖和连接三湖的江段水域,以及沿湖、沿江周边划定的陆地范围。地理座标是126°35′~128°2′E,42°06′~43°51′N。保护区按区域特点、功能、作用不同,划分为湖...  相似文献   

19.
候鸟连世界     
<正>长江在中下游节点湖口县顶托和接纳江西的赣、抚、信、饶、修等五河之水,成就了鄱阳湖丰水一片、枯水一线、水草丰美、蝶湖洲滩等时令性极强的湿地生态系统,为160余种70万只越冬候鸟提供安全稳定的栖息环境。鄱阳湖成为全球瞩目的候鸟越冬地。鄱阳湖候鸟引起世界关注,源于白鹤的发现。1980年,中国科学院研究员丁文宁等  相似文献   

20.
以盐城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核心区为例,以三期(2002、2010、2013年)遥感影像为基础数据,通过监督分类方法研究了近10年来核心区湿地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情况,为保护区核心区进一步加强管理与保护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1针对研究区,在多种分类方法中,最大似然法分类精度最高,三期影像分类总体精度分别为97.74%、98.99%和98.80%。2近10年来,米草和芦苇的面积呈增长趋势,碱蓬的面积呈减少趋势,光滩面积略有增长,鱼塘面积基本保持稳定。3近10年来,保护区核心区的人为干扰较小,境内的原生湿地保存完整,生态系统基本实现自我更新。4应控制入侵品种米草的过度繁殖,以保证湿地的可持续利用以及保护研究区的生物多样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