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1选育经过 中棉所87是以常规陆地棉新品系中CJ377126为母本,以国产转基因抗虫棉品种中棉所41为父本,配制成的转基因抗虫棉杂交种(F1).其母本中CJ377126是采用复合杂交育种方法育成的,表现高产稳产,纤维品质优良,适应性广,遗传性能稳定,配合力高.其父本中棉所41于2002年通过国家品种审定,适应性广.中棉所87的母本和父本自从育成后,每年去杂去劣,自交保纯. 中棉所87于2010年获得农业部颁发的《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生产应用)》[农基安证字(2010)第179号].2010-2011年参加浙江省棉花品种区域试验,表现突出;2012年参加浙江省棉花品种生产试验,并在金华市进行小面积生产示范;2013年1月经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45次会议审定通过,审定编号为浙审棉2013001.  相似文献   

2.
中棉所69(中5302)是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以我国首批育成的双价转基因抗虫棉中棉所41为母本,以自育常规新品系110077为父本杂交,经全程逆境鉴定和连续定向选择育成的双价转基因抗虫棉新品种.2006-2007年参加河南省中熟棉区域试验,2007年参加生产试验,同年获得转基因安全生产证书(证书编号:农基安证字(2007)107号),2008年通过河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豫审棉2008002).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棉花生产的发展和棉农的需求,目前生产上推广应用的中熟棉品种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生育期偏长,早熟性不够或产量偏低;二是转基因抗虫棉品种类型、数量仍然偏少.在此背景下确定育种目标,育成适合河南省及黄河流域生态条件相似棉区,适合多熟制种植的高产、优质、早熟、抗病虫双价转基因抗虫棉品种百棉5号.  相似文献   

4.
石抗39是石家庄市农科院与中国农科院生物所合作育成的转Bt CpTI双价转基因抗虫棉新品种。亲本组合为:{86-1×[(吉扎45×瑟伯氏棉)F2×ASJ-2]F3}381导入Bt CpTI双价抗虫基因,具有高产、多抗、适应性广等特点,2007年3月河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审定编号:冀审棉2007003号。  相似文献   

5.
中棉所77(原中杂409)为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育成的双价转基因抗虫杂交棉品种。母本为双价转基因抗虫棉品种中棉所41,具有产量高、抗虫性强、适应性广等优点,2009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父本春抗1号为自育的优质、抗病新材料。该杂交种2007—2008年参加河南省杂交春棉区域试验,2009年参加河南省杂交春棉生产试验并获得农业部转基因安全生产证书(农基安证字(2009)第178号),2010年通过河南省品种审定(审定编号:豫审棉2010016)。  相似文献   

6.
中棉所 41是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通过花粉管通道技术育成的双价转基因抗虫棉品种 ,2 0 0 1年完成转基因安全性评价 ,2 0 0 2年首次通过全国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同年列入国家级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 ,并成为黄河流域和河南省抗虫棉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的对照品种 ,2 0 0 3年选为农业部跨越计划项目 ,并得到农业部新品种后补助支持。 2 0 0 2年开始在河南、山东、河北、安徽等省进入试验示范和大面积推广应用以来 ,受到广大棉农、有关领导和技术人员的青睐 ,认为该品种的培育 ,标志着我国转基因抗虫棉育种跨入世界先进行列。中棉所 41高产、…  相似文献   

7.
双价转基因抗虫棉SGK9708-41由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和中国农科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合作育成的我国第一代双价转基因抗虫棉.1999~2000年两年中间试验中,表现高产、优质、高抗棉铃虫、适应性强、耐枯黄萎病.适合在黄淮棉区及新疆棉区(南疆)作麦棉春套或一熟春棉.同美国抗虫棉品种相比,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预计在我国广大棉区具有广阔的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8.
中棉所转基因抗虫棉综合配套技术及深化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较全面概述了由中棉所(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 下同)育成的转基因抗虫棉的繁育推广技术、栽培管理技术、害虫防治技术及其深化研究进展, 并根据国际国内转基因抗虫棉的发展趋势, 提出了加速国产转基因抗虫棉研究开发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中棉所32(R-68)是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以中棉所17为母本,转Bt抗虫棉种质系为父本进行杂交转育,经连续多代抗性鉴定和选择育成的中熟转基因抗虫棉新品种。1996~1997年参加山西省抗虫棉生产试验;1998年通过山西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特征特...  相似文献   

10.
中棉所 38在山东临清的表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棉所38是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采用双隐性核雄性不育系为母本,转基因抗虫棉品系为父本育成的新型杂交抗虫棉新品种.该品种最大的特点是母本为不育系,制种时不需人工去雄,从而提高制种效率,较人工去雄制种可减少投工50%~60%,降低制种成本50%以上.  相似文献   

11.
为了减缓棉铃虫对转 Bt基因抗虫棉产生抗性 ,延长转基因抗虫棉在生产中的使用年限 ,扩大杀虫谱 ,国内外相继开展了转双价基因抗虫棉的研究工作。目前 ,我国已转育成功 Bt和 Cp TI双价基因抗虫棉。2 0 0 1年在辽宁省经作所对转单双价基因抗虫棉的抗虫性和产量性状进行了比较试验。1试验基本情况供试品种为 s GK32 1 ( Bt+Cp TI)早熟系 ,美国抗虫棉 33B( Bt)和非抗虫棉辽棉 1 5号( CK)。1 .1室内棉铃虫幼虫抗虫性试验。在二代棉铃虫发生期 ( 7月 7~ 1 2日 ) ,分别用嫩尖、幼蕾 (直径 1 cm大小 )和嫩叶 (顶尖展开第三、四片真叶 ) ,7月 …  相似文献   

12.
王增信  刘生荣 《中国棉花》2005,32(10):13-14
针对当前抗虫棉品种普遍存在苗势弱、抗病性下降以及植株较小、铃轻衣分低等问题。我们以抗虫棉品种鉴选试验为基础,根据抗虫棉的特殊生育特点,以双价抗虫棉中棉所41为典型代表品种,分析棉铃发育和早衰状况,为转基因抗虫棉优质高产栽培提供依据。1材料和方法试验于2002-2004年在本所试验站进行。试验地肥力中等,采取宽窄行(80+40)cm配置,小区面积20 m2,3次重复,4月10日前后开沟带水点播,覆盖地膜,密度为每公顷6.75万株。试验3年先后选用中棉所41、33B、sGK 321、99B、中棉所45、冀棉668、鲁棉研21等抗虫棉品种(系),按统一措施管理。各品种…  相似文献   

13.
为了加速国产转基因抗虫(杂交)棉新品种的推广种植,规范棉花市场,2006年8—9月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科技贸易公司先后在晋、冀、鲁、豫、陕、苏、皖、赣、鄂等9省召丌了中棉所系列转基因抗虫棉新品种现场观摩会100余场次,参会和到会代表及棉农近5万人次。展示的棉花品种有中棉所41、44、45、46、47、48、52等。通过召开现场观摩会,使广大棉农充分认识到中棉所培育的转基因抗虫(杂交)棉系列棉花品种的优势。目前我国长江和黄河流域棉区已基本普及推广转基因(杂交)抗虫棉,尤其是中棉所47、中棉所48在长江流域棉区的广泛推广种植,引起了棉…  相似文献   

14.
1 棉花品种的现状 武城县从1998年开始引进转基因抗虫棉,到1999年全部推广种植抗虫棉--美棉33B,抗虫棉普及率达100%.2000-2004年种植的抗虫棉品种有33B,DP99B,中棉所45、40、41、23,鲁棉研15、16、18、21、22,山农丰抗棉6号,sGK321,GK-12,邯284,冀棉668等.  相似文献   

15.
高品质转基因抗虫棉的选育与利用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转基因抗虫棉在棉花生产上的广泛应用,既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又大大提高了植棉效益,深受棉农的欢迎。然而,目前生产上使用的绝大多数抗虫棉品种和杂交种,纤维品质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本研究试图通过高品质棉与转基因抗虫棉杂交,以选育出转基因高品质抗虫棉新品系,并探索新育成品系在杂种优势上的利用前景,为高品质转基因杂交棉的选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严根土  黄群  苏桂兰 《中国棉花》2009,36(12):23-23
中棉所72(原名:中3901)是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以转双价基因抗虫棉为母本,与常规、丰产、优质、抗病棉花品系为父本配制杂交组合育成的丰产、优质、抗病、转双价基因抗虫杂交棉新品种。该品种亲本组合为中561×中6053。中561为转双价基因抗虫棉品种中棉所41(sGK-中23)的系选后代品系,中6053来源于中棉所25×中棉所35。  相似文献   

17.
我国转基因抗虫棉品种现状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邹奎 《中国棉花》2003,30(8):2-4
我国自主研制了 Cry A+ Cp TI双价抗虫基因及其它基因 ,并转育到 41个棉花品种中 ,开展了抗虫棉区域试验 ,已有 1 1个国产转基因抗虫棉品种通过国家或省级审定。抗虫棉品种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棉区已基本普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突破性品种少 ,种子市场混乱 ,面临国外的严峻挑战。应高度重视其安全性评价工作 ,进一步规范抗虫棉品种试验、审定及推广工作。  相似文献   

18.
关中地区转基因抗虫棉主要品种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生荣  夏志明 《中国棉花》2004,31(12):13-14
评价了 3个转基因抗虫棉品种的产量、成铃动态、主要农艺性状及纤维品质。结果表明 ,双价转基因抗虫棉中棉所 41丰产性、稳产性优于 33B和99B,对关中地区频发的旱涝灾害有较好的耐避适应性 ,丰年增产潜力大 ,灾年减产幅度小  相似文献   

19.
邯5158是邯郸市农科院抗虫棉育种室最新育成的转基因抗虫棉品种.2002-2003年参加黄河流域春棉品种区域试验,2004年参加黄河流域春棉A组生产试验,2006年6月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黄河流域春播棉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20.
中棉所70是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研究的优质双价转基因抗虫棉,为了探求其在鲁西南棉区的推广价值,进一步提高全县棉田的植棉效益,金乡县农业局2009年引进了中棉所70,经过2年的试种示范表现为:苗期长势较弱,整个生育期生长较稳健。株型松散,茎秆粗壮、茸毛多;叶片中等偏大、浅绿色。铃卵圆形、铃尖不明显。吐絮畅,易收花。抗病性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