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陈建文 《中国猪业》2009,4(8):28-30
争取猪场最大经济效益应从母猪开始,母猪是猪场的基础,是养猪生产力的最核心因素。猪场培育快速生长的商品猪、肉猪之路,不是从断奶仔猪,而是从母猪的配种,甚至从后备母猪的选育开始。现代瘦肉型母猪进入繁殖周期时,比以前的肥肉型母猪体储要少得多,  相似文献   

2.
生猪的生产,可分为仔猪的生产和肉猪生产两部分,而仔猪生产又是肉猪生产的基础。仔猪生产的最终目的在于提高每头母猪年提供的断乳仔猪数和体重,即提高养猪的年生产力水平。为使繁殖母猪持续地保持较高的生产水平,每年都要淘汰部分年老体弱、繁殖性能低下以及有其他机能障碍的母猪,这也需要补充后备母猪,从而可以保证繁殖母猪群的规模并形成以青壮龄猪为主体的结构比例。因此,后备母猪的选择和培育是提高猪群生产水平的重要环节。笔者就后备母猪的选择和培育的几点体会简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正后备母猪和商品肉猪的饲养目的不同,商品肉猪生长期短,追求的是快速生长和发达的肌肉组织,而后备母猪培育的是种用猪,不仅生长期长,而且还担负着周期性强、几乎没有间歇的繁殖任务。因此,必须根据猪的生长发育规律,在其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控制饲料类型、营养水平和饲喂量,改变其生长曲线和形式,加速或抑制猪体某些部位和器官组织的生长发育,使后备  相似文献   

4.
正后备母猪的培育目的是获得发育良好、健康高产的种用猪,其生长周期长,在规模化猪场还担负着几乎不可停歇的重要繁殖任务,因此不同于饲养商品肉猪只追求快速生长和发达的肌肉即可。培育后备母猪要按照猪的生长发育规律,在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选择饲料类型,控制饲料营养水平和喂料量,以改变原有的生长曲线和形式,朝着种用方向生长发育,最终实现母猪消  相似文献   

5.
集约化猪场均搞自繁自养,且猪群更新快,后备母猪是保证猪场连续性生产的后备生力军,不断挑选和加强后备母猪的饲养管理对提高母猪群体的生产力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1后备母猪的选择母猪群体的生产力是商品肉猪生产的基础,不断选拨培育优异后备猪作种猪非常关键,因此,种猪场必须在猪只不同生产阶段进行精选,对不合格种猪及时育肥出售,以减少不必要饲料浪费。在初生和断奶阶段,根据种猪系谱记录,后备母猪应选择来自高产、初生重和断奶窝重大、雌性仔猪多的窝群。据有关研究报道,来自一窝中雌性仔猪少于3头的“后备母猪”以后不易…  相似文献   

6.
根据市场和实际生产需要,经济和饲养条件差的农村可选择长本、大本等二元母猪生产商品肉猪;销往大中城市或供港猪,宜选择大长、长大等外二元母猪生产优质(DLY)肉猪。选择的后备母猪,体型上应符合品种特征,发育良好,背部平直或微倾。腹部比较大而松弛,腹部过度收缩的母猪繁殖力较差。奶头排列整齐均匀,一般在6对以上,奶头饱满不能有瞎头、副乳头等。外阴部大小适中、下垂。  相似文献   

7.
在规模化养猪生产中,生产母猪由于疾病、饲养管理、遗传缺陷等原因,每年大约有25%~35%被淘汰。为了保证猪场正常生产的均衡性需要,必须及时补充后备母猪,而后备母猪的选择和培育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它的优劣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整个猪场的生产水平。要想有优良的繁殖母猪,必须从后备母猪的培育开始。要想使繁殖母猪持续地保持较高的生产水平,每年都要淘汰部分年老体弱、繁殖性能低下以及有其他机能障碍的母猪,从而保证繁殖母猪群的规模并形成以青壮龄为主体的结构比例,因此后备母猪的选择和培育是提高猪群生产水平的重要环节。1后备母猪的选择1.…  相似文献   

8.
加强后备母猪管理提高繁殖效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薛春林 《养猪》1999,(1):18-18
在三元杂交商品瘦肉猪生产过程中,提高母猪繁殖效率是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以下谈谈外来猪种及二元杂种后备母猪,如何加强管理,提高繁殖效率。1后备母猪选择后备母猪要从性情温和、乳汁分泌充足、产仔数较多的窝中,选择身体健壮,并有足够数量乳头的仔猪。2断奶至1...  相似文献   

9.
不同季节及生长阶段母猪的饲养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有的规模化猪场既有种猪(公猪与母猪)又有商品猪,母猪所产仔猪基本上全部用于本场育肥生产肉猪。猪场饲养模式一般分群为种公猪、种母猪、后备公猪、后备母猪、未断奶仔猪、育成猪、育肥猪。规模化养猪场饲养母猪几百头甚至上千头,母猪  相似文献   

10.
后备母猪不仅是猪场整个母猪群正常循环的基础,而且对仔猪的生长发育有着很大的影响。做好后备母猪的饲养管理,充分挖掘仔猪的生长潜力,保证高产稳定健康的母猪群,是猪场高效生产和提高经济效益的关键所在。笔者从后备母猪的选择、培育、引种、保健、饲养管理、不发情的处理方法等方面介绍了后备母猪的高效饲养管理技术,为规模养殖场后备母猪的科学饲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后备母猪是扩繁猪群的基础,后备母猪的培育从仔猪就开始挑选和培育。加强后备母猪的饲养管理,可以提高母猪的生产性能,提高经济效益。因此,本文对后备母猪的饲养管理技术进行综述,为生产实践中后备母猪的养殖提供指导意见。  相似文献   

12.
后备母猪约占猪场母猪群的25%~30%,是种母猪群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很多猪场,后备母猪培育和饲养管理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本文将阐述后备母猪的培育与饲养管理。  相似文献   

13.
后备母猪的选留与管理是种猪场持续再生产的关键。每年必须选留和培育出占种猪群25%~30%的后备母猪,来替代年老体弱、繁殖性能低下的种母猪。培育后备母猪的任务就是获得体格健壮、发育良好、具有品种典型特征和高度种用价值的种猪:1 后备母猪的选留1.1 出生时后备母猪的选留(主要是窝选)1.1.1 父母的生产成绩优良,同窝产仔数在7头以上。  相似文献   

14.
何谓"炼苗配种阶段"?后备母猪炼苗配种阶段的培育目标是什么?湖南农业大学动物药业有限公司朱中平老师受启发于小麦的"压青苗"技术,在小麦苗期镇压麦田,可以防止小麦疯长,促进其根系发育,促使个体生长茁壮。同理,后备母猪配种阶段也需要控制好膘情,保证肠道和生殖系统的健康度,这是母猪繁殖力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5.
在规模化养猪生产中,生产母猪由于种种原因,大约有25%-35%的母猪被淘汰,为了保障猪场正常生产的均衡性需要及时的补充后备母猪。后备母猪的选择和培育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它的优劣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整个猪场的生产水平。  相似文献   

16.
母猪不同阶段的营养配方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后备母猪营养设计后备母猪在70千克以后,最快的生长速度和最佳的料肉比并不是后备母猪所需要的。考虑到后备母猪是为了繁殖小猪,配方除了应满足后备母猪正常生长所需的营养外,还应该正确控制好后备母猪的成熟时间点,强化关键维生素。降低重金属的使用量,特别是铜元素;控制钙磷比例(使用磷酸二氢钙)。  相似文献   

17.
在商品猪肉生产中,母猪的利用年限缩短会导致经济效益低下以及动物安康问题。猪肉生产商正在力求通过提高母猪年产瘦肉量以及降低料肉比来提高生产效率,以便为顾客提供更多瘦肉。但是,在许多商品猪场,这种努力很可能已经导致了母猪群的繁殖寿限降低。对这些性状的注重,已经使人们减弱了对保持母猪终生生产率的注重。提高母猪利用年限就可减少购置后备母猪的花费以及相关的隔离、培育和驯化方面的成本,从而可以提高猪肉生产商的收益。我们在这里对至今为止有关母猪利用年限以及淘汰的研究作一概述。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母猪利用年限对经济的影响以及繁殖群中母猪移除的原因等方面,以及遗传、营养、后备母猪培育和其它多种可影响母猪利用年限的因素。这些研究清楚地指出,母猪利用年限是一个复杂的性状,有多种因素都可影响商业繁殖猪群中母猪利用年限的长短。本综述表明,还需要对现代商品母系进行更多的研究,以弄清与此性状有关的一切事件,比如对各种有关基因的识别、饲养管理、新母猪的培育、营养以及所有可影响母猪利用年限的有关因素。弄清可影响现代母系利用年限以及对这些性状进行遗传改良,可帮助许多猪肉生产商获得更高的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18.
在养猪生产中,生产者往往运用遗传育种的手段,提高猪只的生长速度和瘦肉率,提高母猪产仔性能和使用年限。但我们知道,除了运用遗产手段,改善生产设备设施、环境、饲养模式,提高饲养管理水平等,也可以提高母猪的个体产仔数量、成活率和生长速度。在此,笔者仅就如何提高母猪生产成绩,讨论实际生产中遗传育种手段之外的相关方案和措施。后备母猪的培育是种猪培育的关键环节。现代母猪和仔猪的生长速度较之前更快,尤其是后备母猪的生长速度。初情时,后备母猪体重较大、初情日龄相对较小、背膘相对较薄等。  相似文献   

19.
1后备母猪的营养 调查表明,在商业化生产中母猪淘汰为30%~50%。因此,后备母猪构成了繁殖群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生产性能的稍微改善对整个猪群的繁殖性能都有重要影响。被选作繁殖用的后备母猪,应具有较低的背膘厚和较好的生长率。另外,用于充分满足后备母猪长期繁殖性能的营养需要。培育期的营养(20~200千克)影响后期的体重和背膘厚,  相似文献   

20.
后备母猪的培育在规模化猪场中影响经济效益的因素有很多,如市场因素、猪群健康情况、饲养管理等。在饲养管理中种母猪群生产性能的高低直接影响猪场的经济效益。因此,培育优秀的后备母猪是非常重要的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