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我国大豆育种的成就和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 大豆原产于我国,栽培历史悠久,分布遍及全国各地,是我国主要经济作物之一。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大豆生产有一定的恢复和发展。1949年,全国大豆种植面积12,478万亩,亩产41公斤,总产510万吨。50年代年平均种植面积16,914万亩,亩产54.6公斤,总产923万吨,比1949年面积增加35.6%,单产增加33.2%,总产增加81%。60年代年平均种植面积13,599.5万亩,亩产53.5公斤,总产728万吨,比50年代面积减少19.6%,单产降低2%,总产减少21.2%。70年代大豆面积下降到10,998.6万亩,亩产69.3公斤,总产762.5万吨,虽然面积比60年代减少2,600.9万亩,但由于单产提高  相似文献   

2.
1986年衡阳市种植双季杂交早稻2.45万亩,亩产488. 8公斤,较常规早稻增产25.6%。衡东县岭茶乡集贤湾村杂交早稻成优49,46.1亩,亩平543.5公斤,最高亩产达605.8公斤。1983—1986年全市共种杂交早稻33.88万亩,亩产470.8公斤,较同期常规早稻单产高82.6公斤,增产21。3%。从近三年全市种植的情况来看,杂交早稻产量高,增产潜力大,在一定幅度内,适当发展双季杂交稻的种植面积,是提高水稻单产,增加粮食总产的有效途径之一。 发展杂交早稻,夺取高产,必须突出解决好以下几个技术问题。 (一)选择适宜的组合是能否发展杂交早稻的重要问题。 1978年市农科所…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来,湖南油菜生产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其主要表现是:1.油菜生产在冬季农业中占到了主要地位自1987年以来,湖南油菜面积逐年扩大,总产连年增加.1986年收割面积为596.48万亩,1987年为625.63万亩,1988年为692.34万亩,1989年达到784万亩,三年增加187.52万亩,年递增10.5%。由于面积扩大,总产也连续增加。1987年全省菜籽总产42.7万吨,1988年为44.8万吨,1989年达到48.6万吨,比1986年的36.8万吨,增加11.8万吨,年递增10.7%。我省菜籽总产在全国  相似文献   

4.
常德地区是一油菜生产的老区,也是湖南省油菜的集中产区。1978年以前,油菜生产发展相当缓慢,年种植面积一般在60万亩以下,单产50公斤以下,总产3.5万吨以下。1978年后随着科学种油水平的提高,油菜生产得以迅速的发展,1981年油菜面积突破百万亩,  相似文献   

5.
我市自1983年到1986年,全市累计种植杂交中稻299.98万亩,总产稻谷157.45万吨,四年平均亩产一直稳定在500公斤以上。其中1983年杂交稻面积99.77万亩,平均单产517.5公斤,1984年面积90.13万亩,、平均单产538公斤,1985年面积57.79万亩,平均单产518.4公斤,1986年面积52.29万亩,平均单产523.5公斤,四年平均单产为524.9公斤,比常规稻平均增产52.7公斤。四年累计共增产稻谷15.81万吨,还出现了不少丰产片和高产田块。1986年经县、区、乡三级实地验收,武进县魏村乡新华村125亩汕优63丰产片,平均每亩实产735.3公斤;九里乡金星村农民蒋或明2.84亩汕优63,…  相似文献   

6.
湖口位于波阳湖与长江交叉处,属黄壤丘陵地区,土质较浅薄,易旱,但植棉历史悠久,是江西重点产棉县之一。历年植棉面积7万亩上下,今年实种面积扩大到11.37万亩,其中水改旱面积4.33万亩。预计单产皮棉59.3公斤,总产可达6.74千吨,比历史最高的1984年(种植面积6.51万亩,单产皮棉48.5公斤,总产3.76千吨)面积增长90.0%,亩产增长23.3%,总产增长  相似文献   

7.
1 1988年棉花生产形势1988年我省棉花生产是个大减产的年份。初步预计,全省皮棉总产量30~32.5千吨,比上年减产26.5—29千吨,减产45—49%,为70年代以来第二个低产年。按实播面积97.8万亩计算,单产为30~33公斤,比上年减产48—52%,为1982年以来单产最低的一年。主要棉区九江市55万亩,预计总产22.5千吨,比上年减产47%,单产39公斤,比上年减产37公斤,减48.7%;宜春地区14.2万亩,预计总产2千吨,平均单产14公斤,比上年总产、单产分别减产68%和70%;上饶地区9.9万亩,预计总产1.25千吨,平均亩产12.5公斤,比上年总产、  相似文献   

8.
根据中国农业科学院的指示精神,我们于1986年7月份到我国甜菜主产区——黑龙江省和吉林省进行农村调查。目前甜菜生产形势并不乐观,甜菜生产回落,种植面积缩小,总产量下降,政策的宏观效益在递减。黑龙江省1984年甜菜播种面积457.6万亩,单产0.924吨,总产422.8万吨,比1983年减少48万亩,减产92.38万吨。1985年甜菜播种面积为438.1万亩,总产315万吨,比1984年减少19.5万亩,减产107.8万吨,年平均亩产递减143.75公斤,面积递减33.75万亩,总产递减100万吨,减产20%。因而产糖量下降,1984年比1983年减少10万吨,1985年又比1984年减少7.7万吨,年平均递减8.85  相似文献   

9.
大麦在浙江省栽培历史悠久,是重要谷类作物之一。本世纪30年代在全省大麦种植面积425.7万亩,平均亩产72.14公斤,总产30.71万吨。以后种植面积和亩产有起伏。1949年种植面积240.2万亩,平均亩产40公斤,总产9.55万吨。近年来(1987~1991年5年平均)种植380.2万亩、总产78.61万吨、亩产706.6公斤,总产比1949年增加7.23倍,  相似文献   

10.
1985年我区甜菜生产喜获丰收。全区甜菜种植面积102,700亩,总产达到161,366吨,比八四年增加57,100吨,比78年增加14万吨,亩产平均1,571公斤,比84年多127公斤,总产、单产均创历史最高水平。全区八个主要甜菜生产县,出现了县县都增产的喜人局面。应县、阳高、天镇、山阴、怀仁、朔县等六个县都进入万吨县的行列。其中,应县总产达到62,000吨,占全区首位,朔县种植甜菜8,400亩,获得亩产1,838.5公斤大面积增产水平,是全区单产最高的一个县。应县杏寨乡8,000亩甜菜总产达到15,000吨,大面积丰产的1,000吨村有35个,其中天镇县上吾其,阳高县夏家场、李官屯、朔县小代堡、应县南马庄等村甜菜总  相似文献   

11.
江苏位于长江、淮河下游,地理位置优越,水陆交通要道,社会经济繁荣。地处亚热带与暖温带过渡区,南北横跨5个纬度,自然资源丰富,气候复杂多样,因而形成了多类型的水稻品种与多样型的稻作熟制。 江苏水稻生产发展较快。80年代水稻年平均种植面积3730.2万亩。单产达420.6公斤,总产达1569万吨。与70年代相比,面积下降13.2%,单产上升54.9%。总产增长3:4·4%。特别是“七五”期间,水稻单产、总产增长幅度显著,年平均种植面积3623.3万亩,占粮食面积的37.5%,年平均总产1701.1万吨,占粮食总产52%,平均亩产达469.4公斤;与“六五”相比,面积下降3%,亩产…  相似文献   

12.
花生是牵动我县农业经济命脉的作物,建国以来,发展很快。1966年全县32.6万亩,平均单产164公斤,总产5346万公斤,比1950年单产提高43.9%,总产增加74.1%。特别是三中全会以来,随着生产条件的改善,科学技术的进步,花生生产又有新的飞跃。1984年全县37.9万亩,平均单产253公斤,又比1966年提高54.4%,总产增加79.4%,并且历年还出  相似文献   

13.
平江县是怎样夺取杂交早稻高产的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早稻是我县一季稳产高产的粮食作物,总产占全县粮食总产的40%左右。但当前早稻品种单一,多年种植的浙辐802抗性降低产量下降。为使我县粮食生产登上一个新台阶,出路之一就是扩大杂交早稻面积。 1980年以来,全县积极种植杂交早稻,1988~1989年两年,共种植16.3万亩,通过组织验收,杂交早稻比常规稻亩增54.45公斤,增产13.2%。并出现了大面积的丰产片、高产丘。如:肥田村1989年种植杂交早稻1014亩,亩产468公斤;木瓜乡南塘村村民余程林0.8亩,亩产687.5公斤。献冲乡泗洲村张卫民,8亩杂交早稻平均亩产475公斤,比常规稻亩产增87.5公斤。杂交稻抗性较…  相似文献   

14.
邵东县从1965年开始大面积推广双季稻,到1980年,全县稻谷总产370690吨,单产为396.5公斤,为解决我县人们的温饱问题做出了贡献。 近几年来,我县水稻生产发展缓慢,早稻生产徘徊不前,早稻单产有下降的趋势。从1980年到1986年,稻谷单产从396.5公斤增加到421.6公斤,其中早稻单产却从450公斤下降到了410公斤,递减率为1.6%。1984年以来,连继三年早稻减产,严重阻碍了我县粮食生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1987—1988年度,我市18.15万亩水田三熟油菜,在遭受多种自然灾害的情况下,仍获得了超历史的大丰收。油菜籽总产21459吨,平均单产118.2公斤,比1987年提高20.5公斤,总产增长21.1%;比历史最高的1982年总产增长5.0%。素有油菜之乡誉称的石佛寺镇,种油菜24750亩,总产达到2735  相似文献   

16.
上犹县位于赣南的西部,是全国贫困地区经济开发县之一,粮食短缺的矛盾十分突出。为摆脱困境,该县在“七五”期间大力抓了杂交早稻的推广。由1984年试种35亩到1990年全县早杂面积达6.225万亩,占早稻播面的56%。早稻总产比1985年增加5803吨,年递增3.5%,亩产提高34公斤,年均递增2.1%。上犹县在发展杂交早稻的主要经验是: 一、抓示范样板田 该县种植杂交早稻七年来,试验示范的累计面积达4万余亩,都取得了良好的示范效果和经济效益。如1990年在全县示范推广的2.01万亩威优华联2号样板,平均亩产达501.5公斤;尤其在寺下乡抓的四千亩连片高产栽培示…  相似文献   

17.
1986年,我省旱粮播种面积1324.2万亩,单产126.3公斤,总产167.2万吨,旱粮播种面积、总产量分别占粮食播种面积、总产量的16.9%和6.35%。播面和总产分别比1978年减少631.3万亩和45.5万吨。  相似文献   

18.
湖南烤烟生产,从1952年引进试种至今,已有34年的历史。五十年代基本上是试种阶段,全省年平均种植1640亩,亩平62.8公斤,年平总产1030吨;六十年代基本上是推广阶段,全省年平均种植6.008万亩,亩平71.8公斤,年平总产4314吨。纵观这二十年的历史,我省烤烟生产状况是面积少、单产低、品种乱、效益差,卷烟原料主要依靠省外调进。  相似文献   

19.
我省早稻面积约2800万亩,在开发杂交早稻方面算是走在前列的,但面积还不很大,不上100万亩。我国长江流域早稻9000多万亩,加上两广,在一亿亩以上,杂交早稻占的比重就更小,本文就我县近年推广杂交早稻的效益,谈谈它在粮食增长中的地位. 一、杂交早稻增产潜力很大 1983年,中国农牧渔业部把杂交早稻列为全国农业技术重点推广项目。为了摸索杂交早稻在我县的应用,我们积极组织试验示范。当年试种1001亩,平均单产450公斤,比全县早稻单产水平高115.5公斤,增长32.9%。1984年全县扩大种植2.22万亩,占全县早稻面积5%,验收和调查情况表明:无论在平原还…  相似文献   

20.
1987年江苏省棉花生产,在连续两年减产后有所回升。据江苏省统计局1987年11月下旬预测:皮棉总产40.9万吨,比1986年增加0.79万吨,增长2%。棉花增产主要是面积增加。1987年棉田面积818.84万亩,比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