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在研发利用胡枝子屑为替代原料栽培黑木耳生产技术中,通过对不同替代料和不同配方的黑木耳菌丝生长速度、原基形成时间、采收时间、平均产量、生物学效率及子实体形态6个方面对比试验分析,筛选出了胡枝子屑栽培黑木耳最佳培养料配方.结果表明:胡枝子屑栽培黑木耳最佳培养料配方为胡枝子屑86.5%+麦麸10%+豆饼2%+石膏1%+石灰0.5%;胡枝子屑为原料配方生产的黑木耳产量显著大于杞柳配方(P<0.05),与杞柳屑配方相比,产量增加12.50% ~ 13.75%.  相似文献   

2.
以5%、10%、15%、20%、25%、30%、35%、40%、45%、50%黑木耳茵糠代替木屑配制培养基栽培黑木耳,与未加菌糠的常规培养基进行产量、质量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黑木耳菌糠代替部分木屑袋栽黑木耳是可行的,用30%的茵糠替代木屑生产黑木耳为最适宜配比。配方为木屑47%、茵糠30%、麸皮20%、石膏1%、玉米粉1%、豆粉1%,生产出的黑木耳产量高、质量好。  相似文献   

3.
利用经发酵消毒后的黑木耳和香菇菌棒废弃物,设计与泥炭、谷壳的不同配比基质处理,研究其对红豆树、木荷和黄连木3种容器苗生长和芽苗移栽成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树种对废菌棒复合基质的生长反应显著,其芽苗移栽成活差异也很大;当废菌棒量不超过20%、谷壳不低于40%时其容器苗生长量和芽苗移栽成活率较好,接近于生产上常用的60%泥炭+40%谷壳的对照配比基质处理,其中20%废黑木耳菌棒+40%泥炭+40%谷壳为最佳的基质配方,20%废香菇菌棒+40%泥炭+40%谷壳和40%废黑木耳菌棒+30%泥炭+30%谷壳次之;随着配比基质中废菌棒量的增多和谷壳量的减少,3树种容器苗的苗高、地径生长和芽苗上袋成活率呈明显的降低趋势;比较分析表明,配比废黑木耳菌棒的复合基质其容器育苗效果优于配比废香菇菌棒的基质处理,这主要是由于香菇菌棒颗粒小而易吸水,透水透气性差的缘故。  相似文献   

4.
为改良柱状田头菇栽培基质配方,提高其制菌袋成品率和产量,通过多重对比试验,对栽培基质与菌丝生长速度、生物学效率的相关关系进行了分析,认为柱状田头菇栽培基质的主料应以棉籽壳为主,辅料麸皮添加量20%为宜,含水量65%最适,菌丝生长以栽培基质碳氮比(50-60):1较好,生物学效率以碳氮比40:1左右最高。  相似文献   

5.
黑木耳袋料反季节栽培法 ,特点是“秋播、冬养、春栽” ,符合木耳的自然发生规律 ,耳袋在低温下发菌时间长 ,相对菌丝积累养份多 ,为丰产提供了物质基础 ,初春出耳还能减少流耳 ,提高成功率。1 原料的配制及栽培种的生产1 .1 原料的配制黑木耳袋料栽培 ,主要原料是木屑、麦麸或米糠 ,也可用农作物秸秆、稻壳、棉籽壳 ,粉碎玉米芯、甘蔗渣、稻草配合木屑使用 ,但木屑含量不能低于 3 0 % ,木屑应选择干燥、无霉变的阔叶硬杂木 ,麦麸 (米糠 )要求新鲜 ,无霉变。栽培种配方为 :①木屑 78%、麦麸或米糠 2 1 %、石膏 1 %。②木屑 5 0 %、玉米芯…  相似文献   

6.
《中国林副特产》2011,(4):1-F0002
“特产单片王”黑木耳优良菌株是黑龙江省林副特产研究所,最新培育出的适合小孔单片黑木耳生产的专用品种。特点是:中早熟品种,菌丝生命力特强,耐水、耐高温,抗逆性强,色黑、圆边、阴阳面特别明显,耳片质量特好。特别适合打160左右个小钉子孔或小1字孔黑木耳生产,产出耳片形状为单片、无根、碗状、圆边。大面积栽培,科学管理,单袋产量65~80g(1.5~1.6两),如果采用2次打孔技术,单袋产量可达90g(1.8两)。  相似文献   

7.
茶枝屑与杂木屑混合配方原料栽培的花菇效果与纯杂木屑原料栽培的花菇效果基本一致,但荼枝屑所占的比例不宜过大,以10%-40%为宜,并以30%-40%为最好。其较佳混合配方比例为:茶枝屑30%~40%、杂木屑51%-41%、麦皮16%、石膏粉2%、红糖1%,能够达到纯杂木屑为原料栽培花菇的水平,茶枝屑、杂木屑混合配方栽培的花菇与纯杂木屑栽培的花菇的投入产出比均在1:2.90左右。  相似文献   

8.
四川省宜宾市拥有丰富的竹屑和桑树枝条资源,为提高其利用率,以竹屑和桑枝屑作为香菇的栽培基质原料,试验研究了在传统香菇培养基质中添加不同比例的竹屑和桑枝屑对香菇菌丝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培养基质中添加不同比例的竹屑和桑枝替代杂木屑栽培香菇,香菇均能正常生长,并长出子实体,但香菇产量、经济效益和生物转化率等均低于传统杂木屑基质,表明竹屑和桑枝替代杂木屑栽培香菇效果并不理想。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植物生长调节剂+微量元素的配比筛选,确定了应用试验配方,经试验表明:配方10号:IAA+营养源2;配方22号:IAA+营养源4拌料添加到栽培茵基质中后,经 IAA 的生长调节作用及无机盐类和微量元素的补充,可有效促进茵丝健壮生长,栽培菌菌丝生长周期可缩短7-10d,出耳期可促进黑木耳原基的形成,增产20%以上。配方38号:KT+营养源1在出耳期喷施后,有效促进原基的形成及子实体的分化,延缓子实体中蛋白质的降解,提高黑木耳的抗病性,保证了黑木耳的品质和质量,增产20%以上。  相似文献   

10.
利用广西昭平县当地丰富的茶枝屑为主料,在含有30%、50%、70%茶枝屑培养基上接种黑木耳916品种,对比菌丝生长速度、出菇情况、生物转化率和利润率,筛选出最佳配方。结果表明,添加30%、50%、70%茶枝屑的培养基,其生物转化率分别为133.1%、129.7%、127.1%,其中,30%茶枝屑和50%茶枝屑与传统配方生物转化率134.2%的产量最接近。添加30%、50%、70%茶枝屑培养基的成本价依次为1.75、1.73、1.69元,与传统培养基(1.68元)相差较小。以茶枝屑30%、麸皮8%、石膏粉1.2%、熟石灰粉0.8%的配方效果最佳,不仅黑木耳生长速度快、其质量及产量较好,而且成本比较低、经济效益比较高。  相似文献   

11.
柴河林业局天保工程区在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后,森林生态环境得到了很大改善。文章通过对天保工程区各类土地资源在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前后的对比分析,系统阐述和评价了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对该局森林资源和生态状况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论述了牡丹江野生百合科药用植物的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3.
文昌市林业科学研究所2005年9月引种11个品种桉树优良无性系在迈号镇种植试验,通过6年对试验点跟踪调查、分析,对各品系的生长情况进行综合评价,为今后同一立地条件下种植桉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森林可持续经营策略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森林可持续经营是现代林业的核心,我国林业应走可持续经营带动多目标、多功能经营的超常规发展道路。文章提出了我国森林可持续经营的若干策略,以加快中国林业与国际林业同步发展的步伐。  相似文献   

15.
薛松  李志荣  倪翠萍 《防护林科技》2004,(Z1):92-93,105
在原有种植试验的基础上 ,选择适宜树种和模式对洪泽湖大堤防护林进行规划更新。在充分考虑防护功能的同时 ,注重堤防美化、生态保护和投资效益 ,适应新时期水利工程管理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不同引种区域的沙棘优良品种的栽培对比试验,选育出适合阜新地区栽培的优良沙棘品种。根据3a的调查结果,按照幼林的生长量、结实量和百粒果重等指标的综合分析,获得"丘杂F1代"、"白丘杂交"、"森淼"、"亚中杂交"等4个品种优于"辽阜1号"、"辽阜2号"对照品种,也优于引种的其它品种。  相似文献   

17.
汇集17个臭椿系号,以当地臭椿为对照,营造了臭椿无性系测定林。经多点造林测试,选出3个优良无性系,分别是臭椿824005、82001和箭杆2号,其材积生长量分别比对照提高30.2%~67.8%、30.2%~97.1%和26.7%~47.2%,生长表现优良,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巨桉内含物对牧草的化感作用,试验选用浓度为1∶10、1∶50、1∶100的巨桉根浸提液(母液浓度为1∶10,w/v),以蒸馏水为对照,按照培养皿水培和盆栽土培的生物检测方法,探讨巨桉根系对黑麦草、紫花苜蓿、高羊茅3种牧草的化感作用。结果表明:在水培试验中,对黑麦草表现为高浓度抑制其根和苗生长,低浓度促进其根和苗生长;对紫花苜蓿根和苗生长均表现为促进作用。在盆栽试验中,对黑麦草和高羊茅表现为抑制其根长和促进其茎高生长,随着浓度的增加,对根的抑制作用逐渐增强;对紫花苜蓿根和地上部分干重表现为促进作用,随浓度的增加,促进作用减弱。  相似文献   

19.
沙棘嫩枝扦插的病害防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周自知  王星 《沙棘》2003,16(4):23-24
沙棘嫩枝扦插育苗是在特定的高温高湿条件进行的,插条很易受到真菌、细菌和病毒的侵染致病。经多年育苗推广的实践,介绍了插条常见病害的发病时期、症状和防治措施,并提出了运用合适的水分管理技术和有针对性的应用化学药剂防治相结合的思路,可供生产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20.
木霉木聚糖酶的酶学性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木聚糖酶是一种应用性很强的酶。试验采用DNS法对一种木(Trichoderma)产木聚糖酶的酶学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酶的最适催化温度和pH分别为50℃和5.5,Cu^2+、Fe^2+、Fe^3+、Mn^2+对酶活有很强的抑制作用,该酶对木聚糖和桑树叶粉分解能力很强,对其他底物分解能力微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