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2 毫秒
1.
陈莉 《科学种养》2013,(3):25-25
甘肃省泾川县地处西北黄土高原半干旱地区,具有发展苹果产业的天然条件,现有苹果栽培面积30.1万亩,苹果成为产区果农增加收入的支柱产业,经过林业工作者和广大人民群众的不断努力,苹果果品质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套袋技术作为提高苹果果品质量的一项重要措施,经过多年来的不断推广,已被广大果农所接受。  相似文献   

2.
苹果夏秋季管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秋季是苹果果实膨大和花芽分化的关键时期,此期的管理不仅影响当年果品产量和质量,而且影响下一年的产量和质量。因此,抓好夏秋季果园管理,加大果园投入,采取一切措施提高果品质量,对促进果品销售、提高生产效益、增加农民收入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张俊祥 《科学种养》2008,(12):29-29
近年来,苹果苦痘病已成为苹果生产上的主要病害之一,严重影响着果品质量和经济效益的提高。为此,我们调查了苹果苦痘病大发生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以供果农朋友参考。  相似文献   

4.
2001年4月,农业部将苹果等13个树种纳入“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如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对无公害果品也将更加青睐,因此无公害果品生产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介绍无公害苹果安全生产三环节。  相似文献   

5.
凹唇壁蜂在北方苹果、梨、桃、杏、李五大果树品种上释放,可以有效地提高其坐果率,在距放蜂箱80m以内授粉效果与距离呈负相关,1个壁峰日可以使金冠品种的花朵坐果率在达到75%,基本可以保证产量。经凹唇壁蜂授粉可以显著提高秦冠、红富士的产量,并能改善其果品质量。  相似文献   

6.
<正>苹果是我国栽培面积和产量最大的树种,是我国第一大果品,从20世纪90年代初总产量就一直处于所有水果之首。目前,我国苹果产量约为3 600万t,是世界最大的苹果生产国和消费国,苹果种植面积、产量和消费量均占世界总量的40%左右,在世界苹果产业中占有重要地位。1.概述苹果采后需要进行商品化处理,将果品由初级产品转变为商品,实现经济效益。苹果采后基本处理包括采收、挑选、分级、清洗、打蜡、包装、预冷、保鲜处理、贮藏、运输等。采后商品化处理对保证果品质量、方便贮运、促进销售、便于食用和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具有重要  相似文献   

7.
苹果果实套袋、贴字是目前生产优质高档苹果、提高果品档次的重要措施.套袋苹果具有果型端正,果点浅小,果面洁净,色泽艳丽,无农药、害虫残留等特点.套袋果贴字则可美化外观,提高附加值.我们对苹果中的着色系红富士、元帅、新红星等进行套袋,能显著的提高果品品质.而新疆特别是南疆地区,人们在观念上认为本区光热资源丰富,自然着色好,对套袋技术不够重视,造成果品缺乏竞争力,而外省果品大批登陆我区,这是我区苹果销售不畅的一个原因.随着水果生产的发展,量的问题已不再是首要问题;质的问题,则成为主攻方向.为提高果品质量,在红色苹果上贴上"吉祥"或"祝福"的字样后,投放市场,很受消费者欢迎,可增加经济效益,生产绿色果品,扩大销售市场.笔者经多年实践总结出一套适合本地区苹果套袋、贴字栽培的技术措施,现介绍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苹果在模拟运销条件下的质量和生理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红星、红富士苹果经过130~240天贮藏之后,在5种模拟运销条件下的果肉硬度和呼吸动态变化。结果表明,选用优良的贮藏方式,使果实具备良好的贮藏质量是保证果品运销质量的关键;不同品种在运销过程中果肉硬度和呼吸动态变化差异较大,红富士苹果比红星苹果耐运销;冷链运销好于常温运销,常温运销过程中应尽可能保持较低的温度。应当重视研究果实贮后生理和相应的贮后处理技术  相似文献   

9.
三门峡市果品加工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门峡市是国家农业部确定的苹果优势生产区域,也是河南省果品主要产地.近年来,伴随着苹果产业的健康发展,按照省委要求三门峡"建成林果业生产和加工基地"及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倾力打造"果品-果汁-软包装饮料"产业链指导思想,以苹果浓缩汁(AJC)为主导的一批果品加工企业迅速崛起,延伸了果品产业链条,创造了新的经济增长点,使三门峡市果品加工体系得到了长足发展.  相似文献   

10.
陇东南“花牛”苹果产量质量与气象因子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索苹果生长与气象因子的关系,发展优质高产特色产业,运用陇东南"花牛"苹果产地1981—2016年试验资料及气象资料,建立苹果产量、质量与气象因子相关关系模型。结果表明,影响天水"花牛"苹果产量质量的主要气象因子是热量条件。1981—2016年,随气候变暖,"花牛"苹果含糖量、硬度下降,含酸量上升。含糖量与7—8月平均气温日较差呈显著正相关;含酸量的倒数与7、8、9月平均气温的倒数呈显著负相关;硬度与7、8、9月平均气温的自然对数呈负相关;果型指数与8月中旬平均日照时数呈显著负相关。果实累积重量及果径大小与≥10℃积温相关性显著,可用S型曲线模拟。充分利用气候资源,在果树生长的关键时期加强果园水肥、病虫害、修剪等各项管理,是提高果品产量及商品等级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1.
<正>目前市场上果品的质量,从外表来看多数是提高了,果实的皮色更嫩了,有的白里透红很美观,但是要品尝其内在品质,实际上很多确实是下降了。从北京果品市场来看,桃、梨、苹果是主要果品,下降得更为明显(其他果品未作调查)。造成果品质量下降的原因很多,其中与近年来生产上进行果实套袋有密切的关系。笔者认为,对果实套袋的优缺点,应该有一个正确的分析。  相似文献   

12.
2012年,山西省临汾市苹果市场出现了近几年来少有的果品滞销现象,虽然这与全国苹果生产大丰收有很大关系,但是不少地方竟然出现了套袋果比不套袋果的价格还低的现象。笔者经过分析认为,主要原因是一些果农忽视果园的立地条件,全部果实采用套袋措施,而其他配套的管理技术又跟不上,致使所生产的果品质量不高,在市场上没有卖  相似文献   

13.
我国苹果发展的高峰期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目前70%的果园已进入衰老期,面临更新改造。随着人均果品消费量的增加,苹果价格不断攀升,建立新苹果园和扩建老苹果园已成为许多果农发家致富的新选择。现将近年来苹果矮化密植立架栽培技术进行总结,供广大果农参考。  相似文献   

14.
文锐 《种子科技》2022,(3):85-87
近年来,气候多变、自然灾害频发,苹果花期前后冻害日趋频发.通过对连续3年的苹果花期冻害条件及其生理机理变化的分析,明确了苹果花期易受到品种差异、低温时间长短、栽培环境、管理技术及花芽部位的影响,易发生花期冻害.总结出苹果园管理措施,为苹果安全生产提供理论依据,确保提高果品质量,实现高产稳产的目标.  相似文献   

15.
本文研究了“EV”系列生物肥料在不同品种苹果上的施用效果,结果表明,采“EV”系列生物肥料对苹果叶片、果实重量、横径均有促进作用,对苹果果实品质有改善作用,尤其是配套施用“EV”系列生物肥料后,果品的各项指标都有明显地提高,施用后果品SOD含量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16.
针对目前我国苹果市场新动态、新特点,笔者于2010年年底在南北5个大型果品批发市场(北京新发地、上海江杨、上海农产品、杭州果品、广州江南)进行了实地考察,现根据国内苹果主产区实际情况作一简要阐述,以便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7.
1.选择适宜的果树品种适宜制作工艺果品的为果实大中型、果皮光滑艳丽的果树品种,目前以元帅系苹果、红富土系苹果最为常见。另外,梨、冬枣、石榴、柑橘等果大、色艳的果树品种亦开始出现在艺术果品行列中,而桃、李、梅、葡萄等小型水果和菠萝等表皮粗糙的水果则不宜制作艺术果品。  相似文献   

18.
正中国虽为苹果、葡萄生产大国,但与欧美果品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主要表现在产品成本高、果品质量差两方面,其主要原因是栽培模式落后、机械化和标准化程度低。意大利、新西兰、美国等国家,目前苹果、葡萄生产全部实行矮化密植,机械化程度高达80%以上(亩用工5~10个),挂果早(果园0~1年挂果、2~3年丰产),产量高(5年以上植株亩产上万斤),优果  相似文献   

19.
山东省果树种植面积和总产量位居全国第一,全省果树面积约90万hm2,水果总产量787万t,主要品种有:苹果、梨、葡萄、枣、板栗、桃和樱桃等。(1)烟台苹果早在1996年栽培面积就达9.2万hm2,产量17.3亿kg,全市有较大的果品冷藏库32座,保鲜能力已达34万t,12条果品清洗、打蜡、分级包装流水线。(2)山东著名的葡萄老产区有平度市大泽山玫瑰香葡萄产区,新产区有山东平阴县孔村镇的万亩优质红地球葡萄基地。(3)鲜枣是近几年山东省发展很快且具有很强市场潜势的名特果品,尤以滨州地区沾化冬枣、沂水大雪枣和…  相似文献   

20.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于苹果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同时也愈发关注苹果的质量,这对苹果树栽培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种植栽培过程中,栽培技术与病虫害防治技术的应用至关重要,只有掌握技术要点,才能有效提高果品质量,提高苹果树栽培的经济效益.文章围绕苹果树栽培和病虫害防治展开论述,探讨了苹果树栽培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手段,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