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下面就是这位"卖瓜者说":几年前,我下岗后,没有什么技术,又没什么本钱,就只有在武汉市花楼街摆了个水果摊,卖起了水果。前年的夏天,天气较热,我一次进了几吨西瓜,卖了还不到一半,天气预报就预报第二天要下大雨。卖瓜的最怕下雨,一下雨,瓜就卖不动了。我十分着急,一边看着天,一边想起要是这一大堆西瓜今天一下午被人一抢而光就好了,怎么让人一抢而空呢?降价吧,嗓子又不可能打持久战;用个电喇叭叫卖,城管也不允许。我琢磨来琢磨去,就是没有想到个好办法。就在这干着急的当口有  相似文献   

2.
《农村百事通》2011,(10):63-63
在传统观念中.人们总是很忌讳“家丑外扬”的,在商品经营中更是如此,“王婆卖瓜,自卖自夸”,“卖瓜的不说瓜苦”,为的是提高销售额,厂商一般都是广泛宣扬自己的产品,“质量第一,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3.
“天热西瓜上市早,价格卖得好。”近日,随着气温上升,江苏农垦东辛农场西瓜种植户们的大棚西瓜也逢时上市,抢占了本地西瓜上市的最佳时机,时价每斤2.5元左右,周边地区的瓜贩纷纷前来抢购。今年,东辛农场共种植大棚西瓜5000亩,种植户们坚持早搭棚、早育苗、早移栽,并普遍采用了两棚三膜栽植技术,在大棚内加设小拱棚,有效保证了瓜茁生长温度,西瓜上市时间比以往提前一周,为抢占市场赢得了先机。  相似文献   

4.
郑平 《新农业》2004,(12):43-43
近年来西瓜上有一种奇怪的病症.瓜农叫“冬性瓤子”.也称“水灌心它发生于西瓜膨大至成熟期.瓜瓤水渍状.有时伴有黄丝或空心,口感不好没有商品价值。引起西瓜“水灌心”的原因复杂.黄丝状“水灌心”可能由病毒引起的,  相似文献   

5.
《农家致富》2011,(11):22
天热了,马上就是西瓜的季节了。见过街边摊贩、超市卖瓜,有没有见过"微博卖瓜"呢?最近,微博上的热门词莫过于"西瓜"了。都说古人王婆卖瓜自卖自夸,如今的王婆卖瓜不动口只敲键盘,还流行只有140字。  相似文献   

6.
我的老家有个人姓杨.因年纪大了的缘故.人们都叫他老杨.老杨家里人多,而且他是家里的顶梁柱,所以,为了生计.他在镇上的一处人群集中的一条商业主街上租了一块地方.支起了菜架.摆起了地摊.只要与蔬菜相关他都卖。  相似文献   

7.
只听过“过年”.可您听说过“卖年”吗?春节临近.一位天津商业大学的毕业生.很有创意的在网上卖起“新年”.把民俗传说实物化.刚刚运作两个月就已接到20万元的订单。这位85后的创业故事被不少人称赞.但也有学者提出.只有更加深入挖掘传统文化内涵.才能把民俗经济越做越大。  相似文献   

8.
《当代农业》2011,(11):22-22
天热了,马上就是西瓜的季节了。见过街边摊贩、超市卖瓜,有没有见过"微博卖瓜"呢?最近,微博上的热门词莫过于"西瓜"了。都说古人王婆卖瓜自卖自夸,如今的王婆卖瓜不动口只敲键盘,还流行只有140字。  相似文献   

9.
项目简介 近来,在国内一些城市的大型超市和酒店的货架上,经常会出现一种“活”着卖的新鲜银耳——雪杉耳。这种菌类装在一个透明的特制瓶子中,食用时旋开罩盖,整朵割下,或冷拌,或炒煮,细嫩清脆,荤素皆宜,一种天然绿色食品。  相似文献   

10.
《当代农业》2011,(14):22-22
“瓜好不愁卖!”江苏泰兴古溪镇野芹村西瓜园的主人吴岳林高兴地说。他严格执行国家无公害标准种植的西瓜,生长期短、口感好,上市后供不应求。  相似文献   

11.
《农业科学与技术》2005,6(2):F0004-F0004
惠园翠玉:主蔓结瓜,瓜长30-35厘米,瓜条顺直,瓜把短,刺瘤较密,嫩瓜时绿白色,商品瓜近白色,无苦涩味,耐贮运。兼抗霜霉、白粉、枯萎等多种病害。适宜保护地、陆地栽培。  相似文献   

12.
坚持科学规划,突出质量,创新机制,造卖同步,加快成过熟、低效农防路林和低产林(“小老树”)更新改造(以下称“两改工程”),加速农防林速生丰产林建设,林分质量不断提高,森林资源综合效益不断显现。  相似文献   

13.
为扩大崇明"小麦瓜"的市场供应,2009年开始,根据"小麦瓜"的特征特性,结合崇明的气候特点,对其育苗、种植密度、整枝、授粉、病虫害防治等一系列栽培措施进行了试验,总结出适合保护地栽培的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利用该技术在崇明城桥镇建立0.67hm2"小麦瓜"示范基地,产量达1765kg/667m2,产值达11086元/667m2,扣除成本,净效益达7325元/667m2。  相似文献   

14.
51岁的锡利从大多数人惟恐避之不及的唠叨中获利,这听上去确实是一件很奇怪的事。  相似文献   

15.
俗话说:“王婆卖瓜,自卖自夸”,也就是说,卖瓜的决不会说瓜苦,做生意的决不会说自家商品差。然而,纵观当今商业舞台,不少精明的企业家和商品经营者却反其道而  相似文献   

16.
他从1978年开始卖菜,现在每天能卖50车蔬菜到全国各大城市.2004年卖菜的纯收入保守估计在30万元左右.  相似文献   

17.
《农家致富》2011,(14):22
"瓜好不愁卖!"江苏泰兴古溪镇野芹村西瓜园的主人吴岳林高兴地说。他严格执行国家无公害标准种植的西瓜,生长期短、口感好,上市后供不应求。为了满足人们对"东台西瓜"的渴望,野芹西瓜园种植了早春红玉、  相似文献   

18.
袁风华 《农家致富》2005,(11):16-16
糖葫芦换来宝马车 在南京市的湖南路上.做生意的人都知道一个“卖冰糖葫芦换回宝马车”的故事。一辆宝马车50万元左有.1串冰糖葫芦只有5元.1年卖了10万串.平均每天273串冰糖葫芦,造就了一段创业神话。  相似文献   

19.
今年的新油菜籽没有上市,抢购油菜籽的烽火便在巴渝大地燃起。一场油菜籽抢购大战打到了农家小院。各路厂商“热心服务”到家上门收购.“2.5元1公斤,卖不?”吆喝声叫得满山沟响。但是,逢场天,街上的广告更诱人:“黑菜籽2.8元1公斤,‘渝黄一号’3.2—3.3元1公斤”。一些  相似文献   

20.
在这个每天都有新店开张又有旧店关门的年代,在这个大家一创业就想着开餐厅开服装店的年代,本文主人公的策划经历使我们领悟到:创造力是世界上最廉价最高效的创业武器。一个好想法,一个新点子,往往是扭转人生的开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