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研究H2O2浸种对低温胁迫下花生种子萌发的调控作用,本研究以白沙1016和花育9122两个花生品 种为材料,通过种子萌发试验,设置(22±1)℃常温对照和(12±1)℃低温处理,首先采用不同浓度的H2O2进行浸种预 处理,分析了H2O2浸种对花生种子低温萌发相关指标的影响,筛选最适H2O2浸种浓度,然后采用最适H2O2浸种处 理后,测定其对发芽花生种子胚中氧化损伤和活性氧含量、脯氨酸代谢相关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显著降低 两个品种花生的相对发芽率、芽长/种长比、发芽指数及种子的活力指数,延长了平均露白时间,H2O2浸种预处理可 显著缓解低温对花生种子萌发的抑制,以1% H2O2浸种效果最好。同时,H2O2浸种预处理还显著降低了H2O2的积累 以及膜脂过氧化程度,促进了脯氨酸的积累,提高了脯氨酸合成酶鸟氨酸转移酶(OAT)和△1-吡咯琳-5-羧酸合成 酶(P5CS)活性,抑制了脯氨酸降解限速酶脯氨酸脱氢酶(ProDH)活性。表明H2O2浸种预处理可通过调控脯氨酸代 谢途径,促进低温条件下萌发花生种子内脯氨酸的积累,缓解氧化损伤,从而增强花生种子的低温萌发能力。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H_2O_2浸种对油菜苗期耐寒性的影响,以中双11号(Z11)和南农油4号(N4)为材料进行盆栽试验,以0.05%H_2O_2浸种处理,晾干后晚直播,在苗期低温前、低温胁迫时和胁迫解除后分别取样,研究油菜生长、抗氧化系统和渗透调节物质的变化,明确H_2O_2浸种对油菜苗期低温伤害的防护作用及其生理机制。研究结果显示,H_2O_2浸种提高了油菜苗期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DHAR)、单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MDHAR)、谷胱甘肽还原酶(GR)、谷胱甘肽转硫酶(GS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的活性,维持较高的抗氧化物质抗坏血酸(As A)和谷胱甘肽(GSH)的含量,降低活性氧(ROS)水平和丙二醛(MDA)含量。H_2O_2浸种增加了渗透调节物质脯氨酸、可溶性糖含量,提高了渗透调节能力。H_2O_2浸种显著促进苗期油菜生长,胁迫解除后Z11 H_2O_2浸种处理地上部和地下部生物量分别较对照增加了53.07%和73.12%;而N4分别增加了28.22%和43.61%。Z11增产达18.89%,而N4增产32.25%。结果表明H_2O_2浸种能有效缓解低温胁迫对苗期油菜生长的抑制效应,促进苗期生长,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3.
应用哈茨木霉T2-16发酵产物对花生进行浸种处理,测定该发酵产物对花生种子活力及抗黄曲霉菌侵染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木霉发酵产物可提高花生的种子活力,表现为促进种子提早萌发、提高种子活力指数和降低种子相对电导率;该发酵产物可增强种子中与抗病性密切相关的酶活性,降低黄曲霉菌对花生的侵染。  相似文献   

4.
张运峰 《玉米科学》2017,25(4):144-149
通过比较野生型菌株Wt01-23与StSte12基因RNAi沉默突变体菌株StRNAi9-10和StRNAi3-6在H_2O_2胁迫下生长和发育方面的差异,分析转录因子基因StSte12对玉米大斑病菌氧化胁迫的调节能力。在不同浓度H_2O_2胁迫条件下,测定野生型菌株和突变体菌株的菌落生长速度、菌丝形态、产孢量和菌丝萌发率。结果表明,随着H_2O_2浓度的增加,玉米大斑病菌野生型菌株和突变体菌株的菌落生长速度、产孢量和菌丝萌发率均显著降低,但突变体菌株的降低程度显著高于野生型菌株,表明StSte12基因对玉米大斑病菌的氧化应激调节具有重要的调控功能。  相似文献   

5.
花生浸种过程中水分相态和水分迁移动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低场核磁共振(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NMR)及成像(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技术对花生浸种过程中水分动态变化及水分传递进行了研究,考察花生浸种过程中横向驰豫时间(transverse relaxation time,T2 ) 和MRI图像的变化。结果显示,浸种期间,结合水弛豫时间和其幅值变化不大,说明花生种子在浸种过程中,种子内有机物与水分结合的数量从整体上相对稳定;自由水对应横向弛豫谱信号幅值不断增加,弛豫时间向右移动,表明花生在浸种过程中种子内部自由水数量不断增加,且其流动性增加。MRI图像显示,浸种过程中水最先从胚端部位进入种子,远胚端同样有水分浸入,但数量少于胚端,沿表皮进入种子内部的水扩散速度比较慢。本文建立了一种适合研究花生种子萌发期间水分动态变化的科学方法,丰富了花生种子吸胀期间对水分动态变化和代谢参与的研究,并为改善花生精准浸种和优化工艺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6.
采用杀菌剂浸种可以杀灭水稻恶苗病病菌,但同时会不同程度地影响种子萌发和秧苗素质。通过试验发现,无论从种子萌发还是幼苗生长来看,以水引发技术为基础的"两段浸种法"可以大大提高早稻种子对杀菌剂抑制生长作用的抗性。  相似文献   

7.
芸苔素 (简称BR)浸种能促进花生种子内脂肪和蛋白质的降解 ,提高萌发种子的脂肪酸含量和幼苗的氨基酸含量及主根根活力 ,从而促进了花生出苗和幼苗生长。在 4± 1℃低温胁迫 5d ,适宜浓度的BR能减缓花生幼苗叶绿素的衰老解体和膜脂氧化 ,使丙二醛 (MDA)积累和电解质外渗显著减少。回温 ( 18- 2 0℃ ) 5d后 ,经适宜浓度BR处理者长势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8.
磷是棉花生长过程中重要的营养成分 ,主要靠根系从土壤中吸收。棉花幼苗期尤其是三叶期以前 ,根系还不发达 ,从土壤中吸收磷的能力比较低 ,主要靠种子自身的储存来满足 ,而种子内磷含量是有限的。利用 KH2 PO4 溶液浸种能增加棉种内磷含量 ,而 KH2 PO4 溶液是一种盐溶液 ,浓度过高会对棉子萌发及棉苗生长产生盐害 ,本实验拟通过不同浓度的 KH2 PO4 溶液浸种对棉子萌发及棉苗生长效应的影响 ,寻求适宜的浸种浓度。共设 8个处理 ,KH2 PO4 浓度为 0 .5%、 1 .0 %、 1 .5%、 2 .0 %、2 .5%、 3.0 %、 3.5%、 4.0 %,清水浸种作对照。发芽…  相似文献   

9.
BR处理对小麦萌发生长及α—淀粉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郭秀璞  卢超 《麦类作物》1998,18(5):38-39
研究了不同小麦品种间萌发速率与α-淀粉酶活性的关系和同一品种用植物激素-油菜素内酯浸种后,小麦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与α-淀粉酶活性的关系。结果表明,小麦不同品种间种子的发芽速率与α-淀粉酶活性呈正相关;用BR浸种处理后,小麦种子的发芽率有所提高,小麦种子的萌发速率和萌发期幼苗生长与α-淀粉酶活性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不同小麦品种间萌发速率与 α-淀粉酶活性的关系和同一品种用植物激素——油菜素内酯 (BR)浸种后 ,小麦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与 α-淀粉酶活性的关系。结果表明 ,小麦不同品种间种子的发芽速率与 α-淀粉酶活性呈正相关 ;用 BR浸种处理后 ,小麦种子的发芽率有所提高 ,小麦种子的萌发速率和萌发期幼苗生长与 α-淀粉酶活性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1.
木薯、野花生的他感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木薯(ManihotutilissimaCrantz.)茎叶的汁液及根系土壤分别处理南瓜(CucurbitamoschataDuch.)、玉米(ZeamaysL)、豇豆(Vignasinensis)、花生(Arachishypogaea)、热研2号柱花草(Stylosanthesguianensiscv.ReyanNo.2)、热研8号坚尼草(Panicummaximumcv.ReyanNo.8);用野花生(Arachispintoi)茎叶汁液及根系土壤分别处理胜红蓟(AgeratumconyzoidesL)、小飞蓬[Comnyzacanadensis(L.)Cronq.]、粘人草(BidenspilosaL.),测定其对种子萌发和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木薯茎叶的汁液对南瓜、玉米、豇豆、花生、热研2号柱花草、热研8号坚尼草的种子萌发和生长均有影响;木薯根系土壤对南瓜、玉米、豇豆、花生的种子萌发影响均不明显,对南瓜、玉米、豇豆、花生的露白种子生长均有影响。野花生茎叶的汁液对胜红蓟的种子萌发有影响,对胜红蓟、小飞蓬和粘人草的生长均有影响;野花生根系土壤对胜红蓟和小飞蓬的种子萌发影响均不明显,对胜红蓟、小飞蓬和粘人草的生长均有影响。  相似文献   

12.
为提高抗寒性,促进油菜种子发芽及幼苗生长,以甘蓝型油菜品种中油杂19为材料,研究外源海藻糖浸种对低温胁迫下油菜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阐明外源海藻糖浸种的寒害缓解作用.结果表明,在低温处理下(10℃),油菜种子萌发受到抑制,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及活力指数均显著下降,平均发芽时间显著延长;种子萌发过程中异柠檬酸裂解...  相似文献   

13.
三裂叶蟛蜞菊对花生化感作用的生理生化机理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三裂叶蟛蜞菊(WedeliatrilobataL.)是华南地区的重要杂草和园林绿化植物。本文研究了三裂叶蟛蜞菊水提液对花生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过程中一些生理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三裂叶蟛蜞菊各器官水提液浸种显著降低了萌发花生种子过氧化物酶活性和脂肪酶活性,提高了质膜透性,进而使萌发花生种子的活力和呼吸速率显著降低。其中三裂叶蟛蜞菊根、茎、叶和全植株水提液使萌发花生种子过氧化物酶活性分别降低了32.80%、39.48%、32.37%和34.40%,使脂肪酶活性分别降低了21.19%、26.69%、24.15%和22.88%。在花生植株幼苗生长过程中,喷淋三裂叶蟛蜞菊各器官水提液极显著地降低了花生根系干物重、单株根瘤数、叶片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和单株干物重;其中三裂叶蟛蜞菊叶水提液分别使花生叶片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和单株干物重降低31.95%、32.65%和37.93%。喷淋三裂叶蟛蜞菊各器官水提液还极显著地抑制了花生氮素代谢中两种关键酶—硝酸还原酶和谷氨酰胺合成酶的活性,使叶片全氮含量有所下降。三裂叶蟛蜞菊各部分水提液对萌发花生种子化感作用的大小顺序是:茎>叶>全株>根系;而对花生幼苗,化感作用的大小顺序则是:叶>茎>全株>根系。  相似文献   

14.
缩节安浸种对棉花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郭腾龙山东省菏泽地区农科所菏泽274000缩节安喷洒控制棉株生长发育在棉花上应用已经多年,并取得了较大成效。而缩节安浸种对棉花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的研究还不多。本文就缩节安浸种的效果进行了如下探讨。1试验基...  相似文献   

15.
小麦专用复方抗旱型浸种剂和包衣剂抗旱机理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探讨小麦复方抗旱型浸种剂和包衣剂的抗旱机理及给其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以小麦品种临麦2号为材料,研究了干旱胁迫条件下小麦用复方抗旱型包衣剂和浸种剂及普通包衣剂处理后小麦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光合等生理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与普通包衣剂处理和对照相比,抗旱型包衣剂处理的小麦种子萌发率、发芽势降低,而抗旱型浸种剂处理的种子萌发率、发芽势升高,两种抗旱型种子处理剂处理下小麦幼苗根数和根长均显著增加.除气孔间隙CO2浓度外,抗旱型浸种剂和抗旱型包衣剂处理的幼苗地上部干重、叶片持水力和MDA含量低于对照和普通包衣剂处理,根干重、根冠比、叶绿素含量、气孔导度、净光合速率、硝酸还原酶活性、过氧化氢酶活性均明显高于后二者,其中抗旱型浸种剂处理效果较佳.说明在干旱胁迫下复方抗旱型包衣剂和浸种剂处理可显著增加小麦幼苗根系生长、抗氧化、硝态氮利用和光合性能,浸种剂还可促进种子萌发,从而降低干旱胁迫对幼苗造成的伤害,提高小麦抗旱能力;抗旱型浸种剂表现优于包衣剂.  相似文献   

16.
通过用4种艾蒿提取物对粳稻种子1、2、4和8h的浸种方法,观察其对粳稻种子萌发和早期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浸种1h,苯提取物的增长效果最好;浸种2h和4h,氯仿提取物的增长效果最好;浸种8h,石油醚提取物的浸种效果最好,总的来说,氯仿提取物和石油醚提取物的增长效果较好,4h和8h为较佳浸种时间。  相似文献   

17.
油菜种子秦油2号分别用不同浓度的CaCl_2及不同时间浸种处理。结果表明,在一定浓度和时间范围内,Ca~(2 )能够促进脂肪酶、过氧化物酶的活力、加强呼吸,提高发芽率。用0.3%CaCl_2溶液浸种24小时效果最佳。浸种时间过长和浓度过高,对油菜种子萌发及代谢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黄腐酸、褪黑素、水杨酸三种浸种剂对硫酸盐胁迫下小麦种子萌发期耐盐性的调节效应,分别采用不同浓度的黄腐酸(0.5、1.0和1.5 g·L-1)、褪黑素(0.01、0.05和0.10 mmol·L-1)、水杨酸(0.1、0.5和1.0 mmol·L-1)对小麦进行浸种处理,随后与未处理的小麦种子一并采用100 mmol·L-1 Na2SO4溶液培养,测定各处理下小麦种子萌发期的生长生理指标,并通过主成分分析综合评价其耐盐性。结果表明,0.5~1.5 g·L-1的黄腐酸、0.01~0.10 mmol·L-1褪黑素、0.1~0.5 mmol·L-1水杨酸浸种均提升了小麦根系活力、体内抗氧化酶活性,降低了小麦体内超氧阴离子自由基■产生速率及丙二醛(MDA)含量,缓解了盐分对小麦种子萌发的胁迫程度,增强了小麦种子萌发期的耐盐性,促进了小麦的萌发生长。其中,1.5 g·L-1的...  相似文献   

19.
锰浸种对大豆种子萌发和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以2个大豆(Glycine max Merrill.)品种浙春2号、浙春3号为材料,设置不同的锰水平浸种,研究锰浸种对大豆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期中各种生理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锰浸种对大豆的萌发率影响不大;但适量锰(0.001-1mg/kg)浸种可使大豆幼苗叶片的脯氨酸(Pro)含量降低,呼吸速率增强,可溶性糖的含量、超氧化物岐化酶(SOD)的活性升高,有利于大豆幼苗生长。  相似文献   

20.
花生种子发芽的细胞生理与渗透调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系统研究了花生种子发芽过程中细胞形态结构变化规律,细胞中贮藏大分子蛋白质、脂肪和淀粉的生化和细胞化学变化,ATPase、Lipase和淀粉酶活性的生理或细胞化学变化,以及与种子萌发生长的形态建成的对应关系,不同活力、饱满度种子和春秋花生种子这些细胞形态和生理特征及其与种子萌发生长的关系。首次采用预播种渗透调节技术处理花生种子,提高了花生种子的活力,并研究其促进种子活力的生理生化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