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正>母猪"产后不食"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产后母猪的一种综合征。生产中只有根据不同的发病原因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才能收到满意的效果。1母猪产后消化不良引起的不食1.1临床症状母猪分娩会消失大量体力,其消化能力也会明显下降,此时立即给母猪饲喂较多精料,或突然更换饲料,会加重胃负担,引起消化不良。生产中常见到母猪一次采食较多饲料后,便食欲不振,采食量逐渐减少直至废绝;母  相似文献   

2.
母猪产后乳房炎及咬仔拒哺的诊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母猪乳房炎是母猪常见的一种以乳房红、肿、热、痛,泌乳量减少或停止泌乳为特征的产后疾病,多发生于产后泌乳期内,若不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当,往往造成母猪拒绝哺乳,咬伤或咬死仔猪的现象发生,给养殖户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现将其发病原因、临床症状及治疗方法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郭德明 《畜禽业》2008,(5):88-88
母猪乳房炎是母猪常见的一种以乳房红、肿、热、痛,泌乳量减少或停止泌乳为特征的产后疾病,多发生于产后泌乳期内,若不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当.往往造成母猪拒绝哺乳,咬伤或咬死仔猪的现象发生,给养殖户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现将其发病原因、临床在状及治疗方法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畜禽业》2014,(5)
母猪子宫内膜炎是母猪繁殖过程中最常见的产科疾病,若治疗不及时,会造成母猪屡配不孕,失去种用价值,甚至继发感染引起败血症,造成死亡,危害性非常大。笔者结合临床诊疗实践,对母猪子宫内膜炎的发病原因、临床症状、防治措施等作一介绍,为有效防治母猪子宫内膜炎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畜禽业》2020,(8)
母猪产后三联症是规模化养猪场中常见的一种疾病,同时也是影响母猪生产力和仔猪质量的直接原因。从母猪产后三联症的发病病因、临床症状展开分析,并且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治疗方式和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6.
陈光碧 《畜禽业》2008,(9):71-72
母猪产后无乳症是当今集约化猪场分娩母猪哺乳期的常见病,主要见于初产及老龄母猪。临床特征主要是厌食,精神萎靡,不愿让仔猪吮乳,乳房无乳及泌乳不足,泌乳期间乳腺机能紊乱,引起母猪元乳症的原因很多,不清楚发病原因,会使母猪得不到及时治疗,造成仔猪生长缓慢、发病率、死亡率增加,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本文简要介绍母猪产后无乳少乳发病原因与治疗措施,供养猪户参考。  相似文献   

7.
《畜禽业》2016,(12)
正在养猪生产实践中,母猪产科病是影响生猪生产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如果防治不当,将会给养猪业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本文作者临床上利用中草药治疗猪几种产科病,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将治疗方法介绍一下,仅供参考。1产后瘫痪产后瘫痪是母猪产后气血耗损、感受风寒的一种疾病。常以瘫痪无力为主要症状。病因:产后气血亏损。风邪乘虚侵袭,是常见原因。感受寒湿,气血凝滞  相似文献   

8.
母猪无乳综合征即母猪产后综合征,是指母猪产仔后12-48h少乳或无乳的一类普通疾病。该病是产后母猪常发病之一,发病母猪一般预后良好,但常因治疗方案欠佳,导致病程延长,仔猪因不能及时吃上初乳而使成活率降低,给养猪生产造成较大的直接损失;有的母猪还因继发感染其他疾病而死亡。本病主要症状表现为产后厌食或停食、精神沉郁,昏睡、发热、乏力、恶露,少数病例体温略有升高。为有效的诊治本病,我们连续三年对7个种猪场发病情况进行了调查,对179头发病猪,根据不同的发病症状和发病类型,采取催产、强  相似文献   

9.
<正>母猪产后瘫痪是农村散养户和集约化猪场中常见到的一种疾病,它并非是一种独立的疾病,而是多种因素所引起的一种症状表现,主要发生在母猪产后和哺乳过程中。一方面是母猪在妊娠期间由于饲养管理不善,导致精气耗损,体质衰弱;产后受到风、寒、湿的侵袭,而致气滞血凝、经络不通。分娩后1~2周内母猪腰胯疼痛,筋骨萎软所致。另一方面是由于机体缺乏钙和磷,或钙、磷比例失调,再加上母猪分娩后随着乳汁排出大量钙盐,  相似文献   

10.
贾万臣 《畜禽业》2009,(9):78-79
<正>母猪"产后不食症"不是某一特定的疾病,而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母猪哺乳期间以食欲不振,甚至废绝为主要临床症状的一种病理现象,是母猪哺乳期常见的普通疾病之一。该病一  相似文献   

11.
猪的冬季腹泻病是一种临床症状,引起发病的原因很多,但在冬季养猪生产中,大多数情况下,主要是由于缺乏科学的饲养管理而未做好防寒保温工作,致使圈舍寒冷所致。一但发病,将严重影响猪场的正常生产和给猪场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2.
《畜禽业》2017,(Z1)
母猪不吃食症是兽医临床工作中常见的一种生殖疾病。如果不及时治疗或因治疗方法不恰当,可能导致母猪不孕不育,或产后死胎,母猪产后无乳,乳质下降,重者导致母猪、仔猪死亡,是母猪养殖中的一大顽疾。  相似文献   

13.
《畜禽业》2015,(7)
母猪产后乏乳综合征是一种严重影响养猪效益的常见病。文章主要针对该病的发病原因、临床症状做了探讨,并提出相应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4.
仔猪下痢性疾病是指从产后至断奶后2周内的仔猪,即产后45日龄以内的仔猪,表现的以下痢为主要临床症状的一类疾病,笔者用4年时间,对本地4个种猪场和农村散养母猪场产下的仔猪,以及从外地引回的仔猪,共1679头仔猪发生下痢性疾病的病因进行了系统调查分类,摸清了忠县引发仔猪阶段下痢性疾病的发病原因和各类病因引起发病的比率,并针对不同的发病原因,在饲养管理、疫苗预防、药物预防、药物治疗等方面探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综合防治技术,走出了为防止仔猪阶段的下痢性疾病采取单一的预防或治疗措施,导致收效不佳的困惑。  相似文献   

15.
<正>1猪蓝耳病的诊断1.1临床症状1.1.1急性型:发病母猪主要表现为精神沉郁、食欲减少或废绝、发热,出现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妊娠后期(105~107d),母猪发生流产、早产、死胎、木乃伊胎、弱仔。母猪流产率可达50%~70%,死产率可达35%以上,木乃伊可达25%,部分新生仔猪表现呼吸困难,运动失调及轻瘫等症状,产后1  相似文献   

16.
王云生 《畜禽业》2008,(7):84-84
<正>母猪产后缺乳综合症,根据笔者的临床诊疗与咨询,此类症状现象十分普遍,约占整个母猪群的10%~20%,如不做好预防或及时诊疗会引起乳猪死亡。  相似文献   

17.
母猪产后感染在临床上是一种十分常见的疾病,引起母猪产后感染的主要原因是细菌性感染,包括大肠杆菌、链球菌、葡萄球菌和化脓性棒状杆菌等;在生产时的不正确操作、没有进行合格的消毒、生产环境卫生情况差是该病的诱因,此外,内源性菌血症也能够导致母猪产后感染的发生。母猪产后感染能够造成阴道炎症、子宫内膜炎以及产后败血症。增加运动和光照时间,加强饲养管理等能够增强母猪的抗病能力,降低产后感染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8.
母猪产后都会出现不吃食的症状,该病症不及时治疗,母猪会出现无乳和缺乳的现象,给养殖户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主要通过观察产后母猪,分析影响母猪产后不食的因素,并且采取一定的措施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19.
《畜禽业》2014,(4)
子宫脱出是母牛常见的一种产科疾病,如不及时治疗常引起繁殖障碍,对农户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对西洒镇11例产后母牛不同程度的子宫脱,结合临床工作经验,分析了造成母牛产后子宫脱出的可能原因,通过手术整复,辅以药物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生殖能力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恢复,对临床治疗母牛产后子宫脱出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畜禽业》2018,(12)
猪棒状杆菌是一种主要危害母猪的泌尿系统疾病,患病母猪主要临床症状为外阴部位出现脓性分泌物以及血尿,该病的致病菌主要存在于公猪的包皮中,通过交配传染给母猪,令其发病,一旦有猪只患病,要及时采取治疗措施,抗生素对该病的治疗效果较好。此外,可以采取人工授精以及加强饲养管理等综合性措施预防该病的发生。主要分析了猪棒状杆菌病感染的病原、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以及防治措施等,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