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03 毫秒
1.
(一)品种遗传鹅配种效果通常是反映在种蛋的受精率上.鸱的配种效果因品种类型的不同而存在着一定的差异.通常来说,体型越大,配种效果越差,种蛋的受精率也越低.如:大型品种狮头鸱的种蛋受精率为70%~80%,中型品种莱茵鹅的种蛋受精率约为80%,而小型品种籽鹅的种蛋受精率约为90%.因此,应考虑尽可能选择体型相接近或相同晶种的鹅进行生产.  相似文献   

2.
44如何选择种蛋?优良种鹅所产的蛋并不全部是合格种蛋,种蛋品质优良与否,对孵化率和雏鹅的质量都有很大的影响。所以,种蛋应按下列各项要求进行严格选择。首先要注重种鹅的品质。种蛋应来自饲喂营养全价的饲料、管理健全、生产性能高、受精率高、体质健康的鹅群。鹅种蛋保存时间愈短,胚胎生活力愈强,孵化率愈高。种蛋在产出7日后入孵,孵化率会逐渐下降,故以产后1星期内的种蛋为宜,3 ̄5天为最好。如果蛋壳发亮,气室大,多是陈蛋,不宜用于孵化。种蛋要选择大小合适,形状正常的椭圆型蛋。蛋重应符合品种标准,过大种蛋孵化率低;过小种蛋孵出的鹅…  相似文献   

3.
我场从1983年开始试验鸡的人工授精。1984年统计入孵种蛋97,910个,受精率为95.28%,1985年统计入孵种蛋938,304个,受精率85.38%;到1986年饲养的20,000只种鸡,绝大部分用500—600只配套公鸡人工  相似文献   

4.
一、概况某场饲养蛋种鸡3000套,品种为海赛克斯父母代,实行笼养人工授精。饲料米源为自购自配。该鸡群于1991年10月开始产蛋,12月种蛋开始入孵。此时,种鸡产蛋率为87%.种蛋受精率为93%,孵化率85%,生产水平一直保持到1992年2月。自3月初开始产蛋率.受精率逐渐下降,孵化率明显下降,直至降到36.8%。  相似文献   

5.
胚胎病直接影响家禽孵化率和雏禽成活率,引起胚胎病的原因多种多样,其中传染性因素最为重要,病原菌通过垂直或水平传播污染种蛋而引起胚胎病。今年我市某雏鹅炕坊连续四炕因为种蛋受到致病性大肠杆菌的污染,孵化率下降,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一、发病情况 4月16日建湖县上冈镇某炕坊来我站化验室送检一批29胚龄的死鹅胚。主诉该炕坊自2月17日种蛋开始入孵,在受精率90%以上的情况下,每炕1万只入孵种蛋的孵化率仅为62%左右,健雏率也不高。每炕死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旨在研究贮存时间和贮存温度对种蛋孵化效果的影响。以1600枚36周龄的合格种蛋为试验素材,分别在15℃和25℃的贮存温度条件下(相对湿度为65%),将贮存时间0、1、2、3周的种蛋置于同台孵化机进行人工孵化,测定分析入孵种蛋受精率、受精蛋孵化率及入孵蛋孵化率。结果表明:随着贮存时间的延长,种蛋受精率、受精蛋孵化率及入孵蛋孵化率显著降低(P0.05);种蛋贮存温度为15℃时,贮存1周不影响种蛋孵化效果(P0.05),贮存2周对种蛋孵化效果影响显著(P0.05),贮存期超过2周种蛋孵化效果下降严重(P0.01);种蛋贮存温度为25℃时,1周内的种蛋孵化效果随着贮存时间的延长下降显著(P0.05),贮存期超过1周的种蛋孵化效果极显著下降(P0.01)。随着鸭蛋贮存时间的延长,其孵化效果显著下降,贮存温度达到15℃时,种蛋贮存不宜超过2周,贮存温度达到25℃时,种蛋贮存不宜超过1周。  相似文献   

7.
<正>影响种蛋孵化率的因素很多,种鸡群的品系、健康状况、营养状况、种鸡的年龄以及饲养管理等,都能导致孵化率的极大差异。而入孵前种蛋的收集、贮藏、运输过程处理的是否得当、入孵后孵化器的温度、湿度、通风、卫生及孵化场中的一般管理对保证胚胎的成活率、孵化率都是至关重要的因素。1影响种蛋孵化率的因素1.1种禽因素1.1.1种母鸡的因素刚开产的种禽所产种蛋孵化率较低,头2周一般只有50%左右。从开产到产蛋高峰期,种蛋孵化率逐渐升高,开产后约10周  相似文献   

8.
1选择 鹅种蛋要来源于没有鹅传染病的非疫区,卫生防疫条件好,打过预防针,饲料营养标准,公、母比例适当的健康鹅群.种蛋受精率应在85%以上. 蛋重按照品种特点,选择中等大小的鹅蛋入孵,种蛋过大或过小均影响孵化率和雏鹅的初生重.初生重一般为入孵蛋重的60%~70%.不同的鹅品种,种蛋的大小也不一致.在种蛋选择时,一般超过该品种均值的正负15%,均不宜作种蛋使用. 蛋的形状.鹅蛋为椭圆形,过长、过圆等畸形蛋均不能作种蛋入孵,否则孵化率较低. 蛋壳结构应细密、均匀,薄厚适中.蛋壳过厚的钢壳蛋,过薄的薄壳蛋,壳面粗糙的砂壳蛋、皱纹蛋等均不同程度地影响水分的蒸发和气体交换,不宜作种蛋使用.种蛋常用的检查方法是敞蛋,即通过轻轻碰撞,根据其音质来鉴定.完整无损的种蛋音质清脆,而破损种蛋发出沙声,钢壳蛋声音特别响.  相似文献   

9.
种蛋贮存人们似乎对孵化蛋的最适贮存条件认识得不够。许多研究资料论述了商品蛋鸡孵化蛋的长期贮存,除了初产种鸡外,这些资料的意义不大。肉种鸡孵化蛋贮存的平均时间为4-5天,但入孵新鲜或存放8-10天的种蛋并不少见。临床资料表明,入孵新鲜种蛋(贮存短于2天)导致孵化率下降、出壳推迟及雏鸡质量降低。照蛋检查来航鸡受精率,种蛋贮存4天,受精率升高,但贮存约8天以后,受精率则下降。此图还标出准确的受精率。照蛋所得的受精率与准确的受精率的差异是由于胚胎的早期死亡。贮存时间短的种蛋的早期胚胎死亡原因被证明是其孵化初期胎…  相似文献   

10.
选择从种鸡CD品系15批次19200枚种蛋,研究种蛋入孵时间、饲养方式、饲养管理对种蛋受精率和受精孵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种蛋受精率和受精孵化率受气候条件的影响,3、4月入孵的种蛋比5、6月入孵的种蛋各项指标都高;笼养种鸡的受精率远高于平养种鸡;不同孵化器对孵化效果有影响;不同饲养员因其负责程度不同,饲养效果也有差异.因此,根据种鸡场的实际生产情况,适当提高笼养种鸡的比例,制定合理的饲养员奖励机制,提高综合饲养管理水平,将有利于提高种鸡场的生产效益.  相似文献   

11.
1选择种蛋应来源于管理完善、免疫科学、饲喂配合日粮、体质健康、生产性能好的种鸡群。要求产蛋率在80%以上,才可以收集种蛋入孵,产蛋率和受精率低时不宜做种蛋。并且最好是种鸡在产蛋前、中期所产  相似文献   

12.
仙湖肉鸭A系种蛋重与蛋形指数对孵化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仙湖肉鸭A系种蛋按蛋重分为7组、按蛋形指数大小分为6组,在相同条件下孵化,结果表明,蛋重不仅对孵化率、死胚率影响较大,而且对受精率亦有影响。当蛋重在95~99g(D组)时,孵化效果最好,种蛋受精率96.18%,受精蛋孵化率高达83.86%,入孵蛋孵化率达80.66%。当蛋重大于110g时,种蛋受精率下降至89.74%,受精蛋孵化率下降至71.43%,入孵蛋孵化率下降至64.10%;当蛋重小于85g时,受精蛋孵化率、入孵蛋孵化率分别下降至73.02%和71.88%。蛋形指数对孵化率、死胚率影响也较大,当蛋形指数为0.66~0.74时,受精蛋孵化率达80%以上,入孵蛋孵化率达76%以上,死胚率小于15%,孵化效果较好,且与其它各组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3.
鹅种蛋保存与孵化过程中的温度调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鹅种蛋的孵化技术是在鹅品种、环境、营养、健康状况等因素外,能够通过人为提高鹅繁殖效率的一种技术.因此,某种意义上说,种蛋孵化技术的高低,决定了孵化场的效益.健康的母鹅产出的合格受精蛋称为种蛋,受孵化器容积、种蛋数、入孵间隔等因素影响,种蛋不能第一时间直接进行入孵.因此种蛋在孵化之前的保存环节显得尤为重要,其中温度是最重要的因素.在随后种蛋的孵化过程中,温度是影响胚胎发育、调节孵化率高低最重要的因素.本文主要介绍鹅种蛋保存与孵化过程中温度的调节方法.  相似文献   

14.
高温保存种蛋造成受精率极低的假象李艳平(河北省迁安市职教中心养殖场064400)迁安市某孵化场于1997年7月30日晚对一批入孵7天的种蛋进行照蛋检测,发现入孵的8400枚种蛋受精率仅为31.1%,照蛋时种蛋多数澄清、无血丝、血环,打开蛋壳仔细观察到...  相似文献   

15.
不同饲养方式种鹅受精率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不同饲养方式下种鹅的受精率,探索种鹅新型养殖模式,试验选择同一批次的健康成年四川白鹅900只,随机分为3组,分别进行单笼饲养、小圈饲养、大群饲养,对其种蛋受精率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三种饲养方式下,大群饲养种蛋受精率为(84. 0±3. 7)%,小圈饲养种蛋受精率为(83. 6±2. 6)%,单笼饲养种蛋受精率为(82. 6±2. 2)%,三种饲养方式之间差异不显著(P0. 05)。说明种鹅在单笼饲养、小圈饲养模式下种蛋受精率未受到明显的影响,与传统大群饲养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6.
1炕孵设备和孵化技术先进目前,泰兴市有24家炕坊,拥有全自动炕孵箱250台。年均入孵种蛋1 342万枚,出禽1 021.2万只,种蛋受精率82%,受精蛋孵化率88%。其中周氏企业有35个全自动炕孵箱,每年可孵出雏鸡500万  相似文献   

17.
试验选取165、175和185日龄的"京红1号"商品代种蛋各3 024个,自48~53 g蛋重范围内,以每间隔1克为一组分别划分为1、2、3、4、5组,53 g以上为第6组,每组504个,共计9 072个,各组同时入孵。入孵前和孵化第18天分别称取各组蛋重,计算各组种蛋孵化18 d的失重率;出雏后记录各组的有效受精率、孵化率、健母率、蛋雏比和出雏鸡体重;饲养期间,记录各组种蛋所孵化雏鸡各周龄末的平均体重与每天的死淘只数,对试验结果进行双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出雏体重与入孵蛋重呈线性相关,出雏体重为入孵蛋重量的68%~69%;蛋重和日龄两因素均对种蛋孵化和雏鸡饲养产生显著影响(P0.05),日龄因素直接影响了种蛋有效受精率、孵化率、健母率、蛋雏比等孵化指标和1周雏鸡体重的饲养指标,蛋重因素影响雏鸡出雏重、1~4周龄的体重与1~10日龄的死淘率等饲养指标。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种蛋利用率,建议需要运输时间在4 h以内的客户,"京红1号"入孵种蛋标准可界定为种鸡于175日龄后所产的51 g以上种蛋。  相似文献   

18.
信阳市侨丰养殖场,饲养樱桃谷种鸭800余只。1989年春季对樱桃谷鸭蛋采用电孵。入孵种鸭蛋23480枚,受精率达84.20%,受精蛋孵出率为83.40%,孵化效果良好。现将技术要点分述如下。1.保证种蛋的质量:首先必须做好种鸭的饲养管理和繁育工作,严格选择种蛋,  相似文献   

19.
关于莱茵鹅种蛋孵化期间失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机选择莱茵鹅入孵种蛋100枚,在孵化期间第0、5、7、15、25天进行测量,失重率分别为0、2.60%、3.38%、6.67%、11.43%。孵化湿度控制在55%-75%,在受精率为90%的情况下,测得受精蛋孵化率为81.5%,说明失重率正常。  相似文献   

20.
种蛋的孵化率与其受精率、保存条件、孵化条件等多种因素有关,苗鸡的质量也与种蛋的品质和孵化条件密切相关,因此选用合格种蛋对孵化工作尤其重要。1996年8月至11月间,我省鸡蛋价格暴涨,导致鸡荣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些孵化户在利益的驱使下,不按标准过早地对母鸡进行人工授精,收集种蛋,或者延迟种鸡淘汰时间继续生产种蛋,驻里m现了种蛋孵件家和鸣笛质量的下降。某孵化户饲养1300套罗曼父母代种鸡,150日龄开始人工授精,一周后收集种蛋并入孵,该批种蛋蛋重平均为52克,受精率仅为72%,弱精蛋偏多,孵化率仅为64%,并且雏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