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光照、水分、基质对江南油杉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揭示江南油杉(Keteleeria fortunei var.cyclolepis)种子萌发对环境的适应性,设置光照、水分、基质等环境条件对江南油杉种子萌发进行胁迫研究。结果表明:光照对江南油杉种子萌发无显著性影响,种子萌发率为81.67%~83.33%,对幼苗生长具有一定影响;在持续黑暗胁迫条件下江南油杉幼苗均为黄化苗;间歇性光照对江南油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均无显著影响。江南油杉种子在10%水分条件下不能萌发;在25%~30%水分条件下萌发效果最好,萌发率为75.00%左右;当基质中水分小于25%时江南油杉种子不能萌发或萌发效果不好,幼苗生长较差;当基质中水分大于30%时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受到抑制。江南油杉种子在滤纸基质条件下萌发效果最好,种子萌发率为83.33%;在细沙基质条件下幼苗生长最好,胚芽长22.42 mm,胚根长53.08 mm。  相似文献   

2.
选择广西6个江南油杉(Keteleeria fortunei var.cyclolepis)种植点,设置标准地进行林木生长指标测定,以5株优势木生长指标进行方差分析,探讨不同坡向、坡位、坡度对江南油杉人工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江南油杉人工林在阳坡的生长优于阴坡;在下坡的生长优于中坡,在上坡的生长为三种坡位中最低;在斜坡的生长水平优于平坡。  相似文献   

3.
采用简单相关、偏相关分析,对广西现有江南油杉(Keteleeria cyclolepis)人工林的平均胸径、平均树高、材积年均生长量等指标与该地区气象因子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制约江南油杉生长的主要气象因素。结果表明:江南油杉在整个生长过程中,年日照时数、年蒸发量与生长相关性较为密切且为正相关,其次为年平均气温、最热月气温,相关性最低的是最冷月气温和空气湿度。各气象因子对江南油杉树高生长影响较大,对胸径生长影响较小。综合分析得出,江南油杉树种对环境热量要求较高,在夏、秋气温较高、蒸发量大的环境条件下生长良好,与年降雨量呈负相关关系的结果在一定程度上表明,该树种对林地土壤水分条件适应性较强。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了江南油杉人工林生长规律,以期为江南油杉人工林合理经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全面调查广西林科院老虎岭实验林场27年生江南油杉人工林基础上,在不同的3个标准样地内选择了12株平均木进行树干解析,深入分析其树高、胸径、单株材积生长规律及形数变化规律。并采用6种林木生长经验模型进行回归分析和比较,选出合适的生长模型。【结果】27年生江南油杉树高、胸径、材积的总生长量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其中,树高生长总量为16.9 m,胸径生长总量为20.3 cm,材积生长总量为0.283 685 m^3。江南油杉胸高形数是随着年龄的增加先急剧增加,然后再缓慢下降,形数曲线呈反"J"型变化,胸高形数在第7年后小于1,第24年后曲线变化趋于平稳状态,保持在0.52左右。【结论】1)树高在6~14 a和18~24 a处于较高的增长水平,是江南油杉树高生长的速生期。胸径生长的速生期在6~16 a和18~27 a出现。树高和胸径的连年生长量随年龄的增加而增高增粗,树高的高生长期比胸径高生长期早2 a,树高与胸径的低生长期出现在同年。材积的第1个生长高峰期在1~14 a,在第26年后是材积的第2个生长高峰期。各龄阶胸高形数表明江南油杉的胸高形数大,树高尖削度小。2)通过比较分析6种生长模型对江南油杉胸径、树高和材积的实测值的拟合情况,苏玛克(Schumacher)模型可作为江南油杉树高和胸径生长模型,韦布尔(Weibull)模型可作为材积生长模型。经检验,预测值和实测值的残差及相对总误差均较小,模型精度较高,证明所选择的数学模型预测值与实际生长规律基本吻合。3)27年生江南油杉材积的连年生长量和平均生长量曲线经27 a生长仍未相交,说明江南油杉在27 a内尚未达到数量成熟。通过材积生长模型的推算结果,江南油杉材积年平均生长量与连年生长量相交于48~49 a间,即江南油杉数量成熟年龄为49 a,此时的江南油杉材积生长量为0.942 460 m^3。  相似文献   

5.
基于用材林型江南油杉优树选择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5株优势木对比法,通过对广西10个县(市)江南油杉(Keteleeria fortunei var.cyclolepis)天然分布区和人工栽培区的调查,分析江南油杉天然林和人工林的生长特性。共初选优树110株(其中天然林59株、人工林51株),优势木550株(其中天然林295株、人工林255株)。经统计分析,确定了江南油杉天然林优树选择标准最低为:胸径、树高、材积生长量分别为优势木均值的123%、110%、161%。江南油杉人工林优树选择标准最低为:胸径、树高、材积生长量分别为优势木均值的124%、110%、166%。利用此标准,对初选110株优树进行复选,最终在江南油杉天然林中选择出Ⅰ级优树22株,Ⅱ级优树17株。在江南油杉人工林选择出江南油杉Ⅰ级优树20株,Ⅱ优树9株。该标准适用于广西江南油杉的天然分布区和人工栽培区内的作为用材林的江南油杉优树选择。  相似文献   

6.
红松人工林和相邻次生林林下红松天然更新种群格局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讨球果采摘后红松天然更新幼苗幼树的生长生存现状,了解红松天然更新种群的动态,以红松人工林及其相邻蒙古栎次生林两种林分为对象,对红松天然更新幼苗幼树的分布状态及其生长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1)红松人工林与蒙古栎次生林林内红松天然更新种群年龄结构都不完整,蒙古栎次生林内红松天然更新种群年龄对应于球果采摘强度的不同时期出现了两个峰值,而红松人工林内只有前4年生幼苗;(2)两种林分中1~3a红松天然更新幼苗的株/簇与簇数均符合指数函数变化,即红松幼苗幼树多以单株存在,簇生幼苗的数量占比很少;(3)蒙古栎次生林林内的红松天然更新幼苗在苗高和地径生长都比红松人工林内的具有优势,两种林分中1a和2a更新幼苗的苗高差异不明显,但3a更新幼苗的苗高差异显著;次生林内1~3a红松天然更新幼苗的地径均极显著高于人工林林内的红松幼苗。结论:在当前的这种球果采摘条件下,红松人工林及其相邻蒙古栎次生林林内红松更新幼苗幼树分布受到了很大影响,种群年龄结构不合理,大多数幼苗幼树以单株存在。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广西林科院老虎岭试验基地内4个种源江南油杉幼林生长量和土壤环境的进行研究,揭示了不同种源江南油杉幼林生长和土壤环境的差异,探讨了江南油杉幼林生长与土壤环境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4个种源江南油杉幼林间地径和苗高差异均不显著。0~20cm土层内不同种源间土壤pH值和全氮含量差异显著,20~40cm土层内不同种源间所有土壤指标均差异不显著。同一种源的不同土层间土壤理化性质、养分、微生物量差异较大。相关分析表明:江南油杉幼林地径与20~40cm土层内土壤全氮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江南油杉幼林苗高与20~40cm土层内土壤全磷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因此,在对老虎岭试验基地江南油杉幼林经营管理时,应注重20~40cm土层内全氮和全磷含量的增加,以促进江南油杉幼林健康快速的生长。  相似文献   

8.
辽东山区长白落叶松天然更新调查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调查辽东山区长白落叶松人工林的长白落叶松天然更新数量、幼苗的存活和生长状况以及其幼树出现的生境.结果表明:在结实的长白落叶松人工林内均有1年生落叶松幼苗,其数量与人工林种子库落叶松种子数量有关,其存活和生长(高生长和叶片数量)状况明显受林分开阔度、地面植被盖度和枯落物的影响.1年生长白落叶松幼苗在林内生长缓慢,一般高生长不超过6 cm,地径生长不超过0.1 cm,叶片数量不超过25针.长白落叶松天然更新幼苗4月末开始出现,6月份幼苗数量最多,9月份林内大部分幼苗死亡.这表明长白落叶松幼苗在林下不能正常存活和生长,而影响其存活和生长的主要因素是光照、草本灌木和地面枯落物.另外,长白落叶松林下很难见到幼树,只有在有种源、光照充足、草本灌木和枯落物少,以及土壤较湿润的生境中能见到其幼树.  相似文献   

9.
对位于福建省永春县50年生油杉(Keteleeria fortune)人工林的生长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油杉树高有2个快速生长期,分别在第5~16年和第20~24年,连年生长量在第22年时出现生长最大峰值;油杉前26年均为胸径的快速生长期,连年生长量在第12年和第22年时出现2次生长高峰;油杉前50年均是材积快速生长期。采用不同模型对油杉生长过程进行拟合,对油杉树高生长过程拟合效果最好是Weibull模型,其相关系数和残差平方和分别为0.997 5和2.767 0;对油杉胸径生长过程拟合效果最好是Richards模型,其相关系数和残差平方和分别为0.998 8和1.482 7;对油杉材积生长过程拟合效果最好是Korf模型,其相关系数和残差平方和分别为0.999 1和0.000 7。  相似文献   

10.
为了提高江南油杉(Keteleeria fortunei var.cyclolepis)容器育苗质量,以江南油杉芽苗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处理的芽苗截根移植对江南油杉容器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处理的芽苗截根移植对江南油杉容器苗生长性状具有明显影响。C3S1处理(留根长4.0cm、蘸CPD生根剂500mg/L水溶液)的苗高生长最好,C1S4处理(留根长4.0cm、用清水蘸根)的保存率最好,C3S3处理(留根长4.0cm、蘸黄泥浆)的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和全株生物量最多;按苗木质量综合评比,C3S3处理、C3S1处理为江南油杉芽苗截根移植最佳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