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安徽省秃杉造林对比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5年生对比林试验结果表明,同海拔造林,秃杉与杉木、柳杉的主要生长性状树高、胸径无明显差异;海拔较高的低山区则更适宜杉的生长,其各生长性状与海拔较低的丘陵区的秃杉相比,具有极显著的差异;在杉木采伐迹地上造林,秃杉长势良好,表现出良好的生态适应性,而杉木生长则出现严重退化。  相似文献   

2.
对广西南丹县23年生秃杉(Taiwania flousiana)林和连栽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林生物量和生产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23年生秃杉林和连栽杉木林各器官生物量分配存在差异,秃杉林为干材树根树枝树叶树皮,连栽杉木林为干材树根树枝树皮树叶;23年生秃杉林和连栽杉木林乔木层生物量分别为195.21、136.32t/hm~2,其中干材生物量分别为118.32、87.91 t/hm~2;2种林分乔木层年净生产力分别为8.49、5.95 t/(hm~2·a),其中干材净生产力分别为5.14、3.82 t/(hm~2·a)。因此,秃杉林比连栽杉木林具有较高的生物量积累能力,可以作为杉木人工林采伐迹地更新的替代树种。  相似文献   

3.
屏边县杉木采伐迹地秃杉造林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杉木采伐迹地秃杉造林试验表明,在杉木采伐迹地上种植秃杉,生长良好,且造林成活率为96%,保存率为(3年)94%,3年生树高达2.6m,胸径达5.2cm,没有病虫害,秃杉可作为杉木采伐迹地更新换代的骨干树种加以推广.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杉木采伐迹地秃杉造林试验表明,在杉木采伐迹地上种植秃杉,生长良好,且造林成活率为96%,保存率为(3年)94%,3年生树高达2.6m,胸径达5.2cm,没有病虫害,秃杉可作为杉木采伐迹地更新换代的骨干树种加以推广。  相似文献   

5.
不同立地条件下引种秃杉试验初报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杉木采伐迹地不同的立地条件下开展秃杉与杉木、柳杉、福建柏造林对比试验,结果表明:19年生秃杉在Ⅰ、Ⅱ、Ⅲ立地级的生长与Ⅳ立地级的生长差异达显著水平;秃杉在Ⅰ、Ⅱ、Ⅲ立地级的生长好于杉木、柳杉、福建柏,其差异达显著水平;秃杉的单株材积增幅达26.0%~49.3%。表明秃杉可作为福建省杉木采伐迹地的优良更新树种,宜在Ⅰ、Ⅱ、Ⅲ立地级造林,其生长量大,效益好。  相似文献   

6.
秃杉林与杉木连栽林的土壤理化性质及林木生长量比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选择在杉木1代林采伐迹地上营造的8,11和14年生秃杉林及8,11和14年生杉木连栽2代林进行土壤理化性质及林木生长量对比试验。结果表明:8,11和14年生秃杉林地土壤密度依次为0.893~1.112,0.797~1.256和0.598~1.211g.cm-3,比杉木林下降0.9%~6.9%;3个林龄秃杉林地土壤总孔隙度依次为45.69%~65.33%,46.45%~68.74%和39.82%~68.26%,比杉木林提高6.6%~8.7%;3个林龄秃杉林地土壤通气度依次为3.43%~11.43%,4.15%~19.73%和2.28%~12.23%,比杉木林提高14.2%~24.4%;3个林龄秃杉林地土壤饱和持水量依次为46.89%~66.50%,40.90%~68.09%和42.36%~98.15%,比杉木林提高12.4%~14.9%;3个林龄秃杉林地土壤pH值依次为4.30~5.10,4.40~4.80和4.13~4.55,比杉木林降低1.3%~6.3%;3个林龄秃杉林地土壤有机质含量依次为46.03~71.45,34.96~68.67和25.59~79.38g·kg-1,8年生比杉木林略低,11和14年生...  相似文献   

7.
不同海拔高度引种秃杉试验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福建省德化葛坑国有林场不同海拔高度的山地引种栽培秃杉,并与杉木、柳杉、福建柏进行造林对比试验。结果表明:18年生秃杉在海拔550 m8、00 m9、80 m与1 650 m的生长差异达显著水平;在不同海拔高度,秃杉与杉木、柳杉、福建柏的生长差异显著,秃杉的单株材积增幅达19.3%~49.3%。说明秃杉宜在海拔500~1 000 m引种,其生长量最大,效益最好,是福建省中高海拔山区杉木采伐迹地的优良更新树种。  相似文献   

8.
秃杉引种造林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尤溪县经营林场1980进行秃杉引种育苗,1982年营造试验林2hm~2.试验结果表明:秃杉适应性强,生长好,生长量大于同龄杉木林,无冻害.病虫害少,是理想的优良用材和庭园观赏绿化树种.  相似文献   

9.
广东省引种秃杉与杉木、柳杉对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东引种秃杉与杉木、柳杉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 ,1981年试验林 ,秃杉在 13年生前各生长量均显著小于杉木 ,15年生时已与杉木差异不显著 ;而 1990年试验林 6年生的各生长量已显著大于杉木、柳杉。15年和 6年生秃杉的树高、胸径年均生长量、平均单株材积分别为 0 .5 7m ,0 .77cm ,6 .6 8× 10 - 2 m3和 1.0 4m ,0 .5 2cm ,3.0 5× 10 - 3m3。 3树种苗期的苗高、最长根长差异显著 ,秃杉根系细长 ,根长是柳杉的 2 .31倍、杉木的 1.5 7倍。秃杉在广东生长期长达 2 4 0d ,比杉木、柳杉分别长 2 3,2 5d。秃杉在广东引种已获初步成功 ,其苗期和幼林都能正常生长。  相似文献   

10.
秃杉(Taiwania flousiana Gaussen)是我国一类保护的珍贵稀有树种。树形高大挺拔,既是名贵的优良用材树种,也是很好的观赏树种。昌宁县充分发挥本地的自然优势,利用本地的珍贵资源,大力营造发展秃杉林。1986年以国营、国社合营和社员自造等形式,采用挖梯地打塘、全恳植苗和打塘移植等方法,营造秃杉1.8万余亩,植苗500多万株。在县城西边的西山国社合作林场,营造面积6000余亩,为目前省内最大的成片秃杉速生丰产林。  相似文献   

11.
山口林场     
正主打品牌●杉木大径材——树干通直、材质优良、纹路清晰美观、质地坚硬●秃杉——年产优质秃杉苗木300多万株、培育秃杉大径材基地2200亩南丹县山口林场始建于1955年2月,全场经营面积共16.3万亩,有林面积13.5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87.84%,森林总蓄积119.7万立方米,其中人工林蓄积达104.8万立方米,杉木大径材和秃杉是林场的两大品牌。示范基地项目1.杉木林下套种红锥示范林——面积:550亩2.秃杉林下套种红锥示范林——面积:350亩3.秃杉林下套种金丝楠示范林——面积:1000亩4.长湾站秃杉高产栽培配套技术示范林——面积:850亩  相似文献   

12.
秃杉引种效果调查初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秃杉引种栽培的调查分析,结果表明秃杉具有较强的抗寒性,能在海拔600 ̄1000m的山地造林成功,在中等立地条件下,其生长表现优于原产地,16年生平均树高达16.4m,平均胸径达17.1cm,,蓄积量达572.62m^3/hm^2。在杉木皆伐迹地造林生长量优于杉木连栽林。因此,秃杉不但能在较高海拔的山地造林,而且是杉木梅二代更新造林较理想的更换树种。  相似文献   

13.
为探究秃杉(Taiwania flousiana)林和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林水源涵养功能的差异,为秃杉林的经营管理提供依据,以23年生秃杉林和连栽杉木林为研究对象,对两种林分的林冠层、林下植被层、凋落物层和土壤层的持水性能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秃杉林和杉木连栽林林冠层持水量分别为31.66和12.25 t/hm2;林下植被层持水量分别为3.84和4.13 t/hm2;凋落物层持水量分别为20.82和15.72 t/hm2;土壤层(0~80 cm)持水量分别为4 320.80和4 214.00 t/hm2。秃杉林的总持水量为4 377.12 t/hm2,比连栽杉木林(4 246.11 t/hm2)高出3.09%。秃杉林表现出较强的水源涵养功能。  相似文献   

14.
新中国成立后,经历几次大造林绿化,杉木作为长江以南的造林当家树种,出现大面积二代或三代连作经营,导致人工林地力衰退。为了解决地力衰退问题,文章主要以杉木二代迹地更新营建秃杉速生丰产用材林为例,从种苗、林地准备、造林、幼林抚育和成林抚育等各个环节进行阐述,总结秃杉速生丰产用材林的培育技术,为南方地区二代或三代杉木采伐迹地更新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5.
鹫峰山秃杉林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本文介绍了福建省鹫峰山脉中段、南段现存秃杉林分布的群落特点、生境条件。秃杉与杉木的生长对比表明,秃杉是福建省中北部山区大有发展前途的一种速生造林更新树种。  相似文献   

16.
在杉木采伐迹地上 ,引进秃杉、江南桤木进行造林试验 ,结果表明 :2个树种都很适合引种区的生态环境 ,表现出良好的生长态势。秃杉、江南桤木造林成活率与保存率平均达到 98%以上 ,两项指标与杉木 (对照 )相比 ,平均高出 34.1~ 4 0 .6个百分点 ;试验还表明 ,江南桤木年平均树高生长达到 1.5m、秃杉达到 0 .5m以上 ;平均胸径生长也分别达到 0 .98cm和 0 .4 4cm ,而同期营造的杉木平均树高与平均胸径仅为 0 .3m和 0 .16cm ;由于江南桤木年凋落物总量可达 16 .2t·hm-2 ,为土壤有机质的积累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7.
Jiu峰山秃杉林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福建省Jiu峰山脉中段,南段现存秃杉林分布的群落特点,生境条件,秃杉与杉木的生长对比表明,秃杉是建设中北部山区大有发展前途的一种速生造林更新树种。  相似文献   

18.
秃杉混交林生产力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秃杉、杉木、火力楠混交林,秃杉、杉木混交林以及秃杉、杉木纯林的生物量及其空间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秃杉混交林比秃杉纯林具有更高的生产力,混交林中又以秃杉、杉木、火力楠混交林的生产力最高,林分总蓄积量达75.06 m3/hm2,总生物量达81.57t/hm2,分别比秃杉纯林高34.4%和37.7%。混交林林分具有一定成层性,林分结构比秃杉纯林更有利于生物量的积累,而且秃杉比杉木曼速生。  相似文献   

19.
秃杉是优良用材树种和园林树种,各地多有栽培,目前尚未发现秃杉胸径超过2 m的记录。2013年8月,在全国第二次野生重点保护植物调查中,于维西县发现野生秃杉巨大植株及其群落。在该秃杉巨树附近存在较大面积的天然秃杉林群落。维西县野生秃杉林的发现扩大了秃杉在云南的自然分布区域,为今后秃杉造林和培育提供极为难得的优良种源。  相似文献   

20.
屏边县于1978年引进行秃杉引种栽培试验,1980年成片造林两亩并在庭院中载培。经实测,在同等立地条件下,秃杉比同期营造的杉木高生长大90厘米,胸经大1.8厘米。成片造林的秃杉,年均高生长达1米以上,庭院中的生长更快。近几年在全县范围内已陆续大栽培范围,累计已营造秃杉人工林近千亩。秃杉已成屏边群众所喜爱的优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