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野生蒲公英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味甘无毒,可食用,其抗逆性强,易于人工栽培.种植方式可选春季栽种根或秋播种子,在良好的间苗、除草、覆膜、肥水管理等栽培措施下。每年每平方米田地可收割嫩茎叶产品6~12kg,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2.
蒲公英营养成分丰富,既可食用,又可入药。其适应性强,对土质要求不高,在山野、坡地、路旁均能生长。本文从土壤条件、保苗密度、水肥管理、农艺措施、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总结了布尔津县露地种植蒲公英有机栽培技术,以期为露地蒲公英人工栽培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3.
栗元君  李山 《农技服务》2005,(10):16-16
有人工栽培野生蒲公英经验的,可以自行留种或留种根来年种植。无栽培历史且无种源的,可在5月下旬~6月上旬。到山沟荒坡、地头路边采集成熟的野生种子,或于9-11月挖取野生的种根,还可以到市场购买野生种根。蒲公英种子繁殖率高.  相似文献   

4.
袁仁长 《新农村》2004,(6):11-11
蒲公英又名黄花地丁、婆婆丁,属菊科.菜药兼用。目前已被人工露地栽培或大棚栽培,亩(1亩=667平方米,下同)产600~700千克。蒲公英  相似文献   

5.
蒲公英别名婆婆丁,是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它既耐旱、又耐碱,适应性强.其食用部分为嫩叶和嫩苗.蒲公英不但药用,也是目前市场走俏的野生绿色蔬菜.它可以生吃、炒吃、做汤等.蒲公英含有蒲公英醇、胆碱、有机酸、菊糖、维C、胡萝卜素等,其不但营养价值高,而且人工栽培经济效益也十分可观.近几年笔者通过栽培试验,总结出如下人工早春栽培技术要点,供广大农民朋友参考应用.  相似文献   

6.
邓婧 《当代农业》2014,(23):6-7
采用林下中草药高效栽培模式,栽培蒲公英、紫苑、黄蜀葵、芍药等中草药,可获得较高经济效益。以蒲公英为例,该植物体内含有蒲公英醇、蒲公英素、胆碱等多种健康营养成分,有利尿、缓泻、退黄疸、利胆等功效。除此之外,它富含营养,可生吃、炒食、做汤,是药食兼用植物,目前市场需求较大。林下种植中草药是一条致富好门路。林下栽培中草药效益好市场前景江苏省宿迁市泗阳县目前已种植杂交大叶蒲公英达5000亩,  相似文献   

7.
蒲公英俗称婆婆丁 ,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 ,是重要中草药 ,广泛分布于山坡、草地、河岸、沙地及田野间。其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及维生素等营养物质 ,是人们喜爱的野生蔬菜。山西农业大学赵晓明教授从蒲公英中选育而成铭贤 1号 ,为人工栽培开辟了广阔的途径。1 植物学特征蒲公英为  相似文献   

8.
蒲公英,又名黄花地丁,婆婆丁,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其嫩叶质脆、味清香、微甘微苦,具抗菌消炎、饵毒作用,全草均可入药。蒲公英耐寒,适应性强,人工栽培较容易。  相似文献   

9.
蒲公英为菊科药食兼用的多年生野生草本植物。蒲公英在欧美及日本早已进行人工栽培.近年来,在我国也有人工种植的,作为保健蔬菜,逐渐走上了百姓和宾馆的餐桌。  相似文献   

10.
<正>蒲公英适应性很强,一般在路边、宅院、荒地、田间都可见零星生长。近年来随着追求健康长寿理念的深入,蒲公英备受人们青睐,需求量越来越大。其嫩苗及嫩叶可生食或炒食,做汤、凉拌均可,是纯绿色天然无公害食品,具有清热解毒,消痛散结的功能。由于野生的数量有限,不能满足需求,人工栽培成为迫切需要。人工栽培的蒲公英,营养价值丰富,  相似文献   

11.
蒲公英俗称婆婆丁,含有丰富的营养,是一种深受大众喜爱的野生菜。多采集嫩叶嫩茎供食用,还可入药。它具有清热解毒,消痛散结的功能,具有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致病性皮肤真菌及较强的利胆作用,还具有抗肺癌、治疗糖尿病等药用价值。冬季栽培的蒲公英,传统的方法是采取秋季于温室  相似文献   

12.
蒲公英的栽培与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0引言蒲公英,俗称婆婆丁、黄花地丁、地丁、蒲蒲苗等,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檀物,全草可入药,性寒、味苦、利湿,具有清热解毒、消痛散结的功效。除药用外,蒲公英嫩苗及嫩叶可生食、凉拌、炒食、做汤、盐渍咸菜等。并且,蒲公英基部叶呈匐匍状,在地面附着力很强,便于护土防尘,是天生的植被用材。然而,近年来,野生蒲公英资源连年枯竭,因此发展人工栽培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3.
蒲公英为菊科蒲公英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又名婆婆丁、黄花苗、蒲公草、黄花地丁、黄花三七等。原产于欧洲,分布极为广泛,在我国除华南外,全国均有野生分布。目前蒲公英在辽宁、吉林、黑龙江、河北、内蒙古和山西等地有人工栽培。蒲公英药用以全草入药,有清热解毒、消痈散结的功能,蒲公英也一直是人们普遍食用的野菜。近年来,随着蒲公英的医疗与营养保健功能的进一步发现,蒲公英需求量越来越大,人工栽培面积也逐渐扩大。  相似文献   

14.
蒲公英作为一种菜可进行人工栽培,成为特殊的蔬菜品种,在农村是一条投资少简单易行的致富途径。蒲公英为菊科属多年生草本植物,青海省各地均有分布,它适应性很强,既耐寒耐热,又耐干旱和酸、碱,可在各种类型土壤中生长,但以砂质土壤生长最好。它既是传统的营养保健野菜,又是常用多效的中药材。  相似文献   

15.
采用林下中草药高效栽培模式,栽培紫苑、黄蜀葵、芍药、牡丹、蒲公英等中草药,可获得较高经济效益。以蒲公英为例,其具有利尿、缓泻、退黄疸、利胆等功效,还富含营养,可生吃、炒食、做汤,是药食兼用植物,  相似文献   

16.
野生蒲公英人工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蒲公英的营养成分及价值、形态特征、生长条件要求和栽培技术,以为野生蒲公英的人工高产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在介绍野生蒲公英生物学特性的基础上,进行切段栽培繁育试验,结果表明:在野生蒲公英成熟期采挖其母根,经处理后进行切段栽培繁育,有多个生长点根段较无生长点的根段平均成活率高13.81个百分点,较种子繁殖法能提高成活率。因此,切段栽培繁育可以作为人工繁育蒲公英的栽培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8.
魏兴 《农村百事通》2007,(B07):37-38
西瓜搭架栽培就是让西瓜茎蔓沿着人工支架生长、结瓜的一种栽培新技术。采用搭架栽培的西瓜,由地面匍匐生长转变为直立或半直立生长,可以充分利用空间,增加种植密度,提高地力和光能利用率,并能抑制某些病虫害的发生,一般每667平方米(1亩)可产西瓜5000~6000公斤,而且西瓜的品质和商品性状也有所改善。其主要栽培措施是:  相似文献   

19.
月见草因其种子含油,油中含有人体必须脂肪酸,特别是含有γ─亚麻酸,为医药、日化、食品工业的重要原料。近30年,世界各国开始人工种植月见草,并先后开展了育种、栽培、生物学特性等方面的研究。现在,月见草已成为新油料作物的一种,进入了栽培作物的行列。  相似文献   

20.
蒲公英俗称蒲公草、婆婆丁,味微苦,可采食鲜嫩根叶食用,植物体中含有蒲公英醇、蒲公英素、胆碱、有机酸、菊糖等多种健康营养成分,有利尿、缓泻、退黄疸、利胆等功效,还可用于治疗腮腺炎,乳腺炎和流行性感冒。蒲公英同时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微量元素及维生素等,营养全面,是得天独厚的“绿色食品”和“营养保健品”,倍受消费者喜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