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4 毫秒
1.
结合长期定位监测,以小麦为研究对象,探讨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对小麦品质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①施肥对小麦穗数、穗粒数、千粒重及产量均有较明显的影响,可提高小麦粗脂肪、面筋质、粗蛋白含量;②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对小麦穗数、穗粒数、千粒重及产量的影响不同,对小麦粗脂肪、面筋质、粗蛋白及粗纤维含量的影响也不同;③提高有机肥施用量不利于小麦穗粒数及产量的形成,但可提高小麦粗脂肪含量,降低面筋质含量;④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对小麦产质量及经济效益的效果优于仅仅施用化肥(配方肥),有机肥替代10%化肥小麦总体品质及经济效益最优。  相似文献   

2.
为考察电池种类、废旧程度对小麦种子萌发的影响,选用12种电池,于等量浸提液中分别放入小麦籽粒,记录小麦发芽及生长状态.结果表明:电池种类对小麦萌发及生长具有明显影响;随着电池废旧程度增加,对小麦萌发及生长的抑制作用呈增强趋势;电池浸提液的中性或自然环境对小麦的萌发及生长抑制较弱.  相似文献   

3.
为明确小麦对镉的吸收状况,以扬麦13号为材料,采用盆栽试验,分析了不同外源镉污染水平(0、5、10、20 mg·kg-1和50mg·kg-1)对小麦生长状况、光合生理指标、磷含量及镉吸收的影响,并使用目标危险系数(THQ)法预估了食用该小麦籽粒对人体健康产生的风险。结果表明,低浓度的外源镉(<10 mg·kg-1)未显著影响小麦的生长速率、各部位生物量、光合生理指标和小麦各部位的磷含量。但当外源镉浓度增大时,小麦生长速率受到抑制。当外源镉浓度>20 mg·kg-1时,小麦生物量、蒸腾速率及磷含量显著降低。小麦各部位的镉含量及籽粒中镉的THQ值都随镉污染水平的增大而增加,各污染水平下THQ值均大于1,且儿童的THQ值大于成人。研究结果显示,虽然中、低浓度的外源镉不会对小麦生长造成显著的影响,但在该环境中生长的小麦籽粒中的镉含量仍然会对人体造成明显的不利影响,表明仅依靠镉对小麦的生长影响不足以说明镉对小麦及人体的危害,必须综合各个指标来讨论。  相似文献   

4.
阐述了酸雨对小麦种子萌发、麦苗生长、产量、品质及生理特性的影响,以及酸雨与重金属复合作用对小麦的影响;探讨了抵御酸雨逆境胁迫的方式;分析了目前酸雨对小麦影响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小麦源·库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阐述了小麦植株的源、库理论;讨论了源、库、流之间相关效应及源、库、流对小麦产量形成的影响;探讨了小麦源、库、流协调发展理论在生产实际中的应用及实现小麦高产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正>小麦病虫害防治对小麦的健康生长将会产生重要影响。小麦病虫害防治是一项纷繁复杂的综合性工作。对此本文将以小麦种植及病虫害防治技术为主要讨论方向,对病虫害概述、小麦种植及病虫害防治技术展开全面分析,以此为小麦种植及病虫害防治提供更多重要的参考依据。小麦是广大社会民众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农作物。近些年,农业结构调整速度持续不断加快,优质、高效、高产的小麦种植将会成为未来小麦种植的主要发展  相似文献   

7.
本文针对干旱、冻灾及干热风等灾害性气候对我县小麦生产所产生的不良影响分析,结合小麦生产的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预防及补救措施。针对干旱对播种的影响,提出趁墒播种、提墒播种、造墒播种、"三干"下种的解决办法;针对干旱对小麦生长期的影响,提出选用适宜品种、灌足底墒水、增肥调水等七项措施;针对冻害对小麦生产的影响,提出选用抗寒性好的弱春性品种或半冬性品种、提早冬灌等七种方案;针对干热风对小麦生产的影响,提出选用早熟抗逆能力较强的高产品种、在小麦灌浆初期叶面喷洒磷酸二氢钾2-3次等六项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8.
通过研究不同播期、播量、施肥等因素对菏麦17、菏麦20等小麦新品种(系)产量的影响,探讨影响菏泽市及周边地区小麦籽粒产量的主效因素及最优栽培配套措施。表明品种与播期是影响小麦籽粒产量的主效因素;播量、施肥时期、施肥量是影响产量的次效因素。方差分析表明:品种、播期、追肥时期对小麦产量的影响作用达到极显著差异;播量、施肥量对小麦产量的影响作用达到显著水平。最佳栽培措施组合为:选择小麦品种菏麦20,在10月5日播种,播种量为12 kg/亩,返青期追施尿素25 kg/亩。  相似文献   

9.
小麦籽粒品质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麦籽粒品质性状不仅受遗传控制,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小麦在不同地域种植表现出不同的品质性状;栽培措施对小麦品质的影响也较大,许多研究表明,不同播期、播量、施肥措施、生化制剂及灌溉次数对小麦品质特性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0.
针对干旱、冻灾及干热风等灾害性气候对陕西省三原县小麦生产所产生的不良影响分析,结合小麦生产的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预防及补救措施。针对干旱对播种的影响,提出趁墒播种、提墒播种、造墒播种、"三干"下种的解决办法;针对干旱对小麦生长期的影响,提出选用适宜品种、灌足底墒水、增肥调水等7项措施;针对冻害对小麦生产的影响,提出选用抗寒性好的弱春性品种或半冬性品种、提早冬灌等8种方案;针对干热风对小麦生产的影响,提出选用早熟抗逆能力较强的高产品种、在小麦灌浆初期叶面喷洒磷酸二氢钾2~3次等7项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我国6个小麦主产区省份小麦种植面积的影响机理,为保障其种植面积及维护粮食安全提供政策参考.[方法]以小麦种植面积作为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实施效果的评价标准,采用固定效应系数模型定量分析小麦最低收购价、家庭负担系数、城乡收入差距、农业机械总动力和外出务工人员比例对小麦种植面积的影响.[结果]影响小麦种植面积的因素各省份存在差异,四川省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小麦最低收购价,其次是城乡收入差距;湖北省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城乡收入差距;农业机械总动力对安徽、山东和江苏3省的影响程度最大;外出务工人员比例对安徽、山东、河南和四川4省份的小麦种植面积呈正向影响,且对河南省的影响程度最高,但对湖北和江苏的小麦种植面积呈负向影响.[建议]制定差异化的地方配套政策,提高政策针对性与适用性;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补足粮食生产制度短板;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提高粮食机械化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12.
<正>小麦条锈病是影响小麦产量和品质的主要病害,文县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及气候特点,属甘肃省条锈病多发易变区、重发区,已成为全国小麦条锈病发生流行的主要菌源地,小麦条锈病对当地小麦生产造成危害的同时,还严重威协周边小麦生产  相似文献   

13.
发展优质专用小麦生产,应对"入世"挑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从进口小麦、入世承诺、进口小麦与国产小麦优势比较及市场需求等四个方面分析了“入世”对小麦生产的影响 ;通过对江苏小麦生产比较优势分析 ,提出了发展优质专用小麦生产 ,应对“入世”挑战的措施、对策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供P和Zn对小麦与黑麦P-Zn关系以及小麦籽粒中锌与植酸含量的影响,为通过农艺措施提高小麦籽粒Zn含量及其生物有效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螯合-缓冲营养液中分别添加0.1,0.6,3.0,6.0mmol/LP及0,3.0μmol/LZn,采用营养液培养方法对小麦和黑麦进行了培养试验,分别在培养72和45d收获小麦、黑麦,测定根部与地上部的干质量,P、Zn含量以及小麦籽粒的植酸含量,研究P及Zn对小麦、黑麦生长及养分吸收、分配的影响。【结果】供Zn后,小麦籽粒Zn含量、Zn吸收量分别是不供Zn处理的2.74和3.64倍,植酸含量及植酸与Zn物质的量比分别降低了9.64%和68.19%,供Zn还增加了小麦籽粒干质量,提高了小麦籽粒中的P含量,促进了P向籽粒中转运,同时也提高了籽粒中Zn的分配率;供Zn与否对小麦生长和黑麦地上部生长没有显著影响,但供Zn显著抑制了黑麦根部的生长。小麦、黑麦根部存在明显的P-Zn拮抗作用,但在相同环境中,黑麦根部对Zn的摄取能力明显较小麦强。小麦籽粒中植酸含量随着P供应浓度的增大而增加;过量供P抑制了小麦和黑麦对Zn的吸收,阻碍了Zn向小麦籽粒中转运;小麦籽粒中P的分配率随着P供应浓度的增加而降低;过量供P明显抑制了小麦和黑麦的生长,苗期时黑麦根部所受影响较地上部明显,小麦成熟时地上部所受影响较明显,与根部和地上部相比,籽粒所受影响最为强烈。【结论】供Zn增加了小麦籽粒干质量及P、Zn含量,降低了植酸含量,提高了Zn的生物有效性。P-Zn拮抗作用主要在小麦和黑麦根部发生,黑麦对Zn的吸收能力明显强于小麦,过量供P降低了小麦和黑麦对Zn的吸收量及P、Zn在小麦籽粒中的分配率。  相似文献   

15.
张艳梅  陈海涛  周翔  陈波  刘莉娟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1):15191-15192
利用1970—2008年六盘水市的日平均气温、降水资料以及小麦产量数据,分析了六盘水市小麦生长季的气候变化特征及气候因子对小麦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六盘水近39年小麦生长季气温呈上升趋势。降水呈下降趋势;小麦的相对气象产量变幅较大;2~4月的降水是小麦产量形成的关键因子;小麦减产的主要气象灾害是中等强度或重度倒春寒及冬春连旱。  相似文献   

16.
房春兴 《安徽农学通报》2012,18(4):30-31,86
以2010-2011年度小麦远程监控监测数据分析了影响小麦生长发育的关键指标,结果表明:小麦叶片、单株次生根最大值在抽穗和开花期;降雨有利于小麦生长及干物质的积累;日平均温度在25℃左右灌浆速率达到最高;随着日照时数与太阳辐射总量的增加,灌浆速率一直在增加,但到5月20日后,随着日照时数与太阳辐射总量的增加,灌浆速率在下降。因此利用小麦数字远程监控系统来分析研究气象因子对小麦生长发育及灌浆特性的影响,为小麦苗情由人工诊断到仪器监控诊断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标准。  相似文献   

17.
陈莉 《广东农业科学》2011,38(2):23-24,49
通过水培的实验方法,研究不同浓度石油醚对不同小麦品种过氧化物酶、脯氨酸及丙二醛的影响.结果表明,同一浓度石油醚对不同品种小麦的各指标影响均不同;浓度0.04%石油醚对小麦的影响较大,浓度0.01%时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8.
不同灌溉期对强筋小麦产量及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灌溉对小麦的生长发育及产量品质有重要影响,要重视灌浆水;将返青水改为拔节水,可有效提高小麦产量。  相似文献   

19.
不同有机肥施用量对小麦吸收重金属汞和铅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大田施用有机肥对小麦吸收重金属汞和铅的影响,通过大田小区试验,研究了不同有机肥施用量对土壤有效态汞、铅以及小麦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有效态汞、铅含量的高低受有机肥施用量的影响明显,继而影响小麦对土壤汞、铅的吸收;土壤有效态汞、铅的含量及小麦吸收汞、铅量均与施用有机肥呈显著负相关性,土壤有效态汞、铅的含量及小麦吸收汞、铅量之间呈显著正相关性。说明,施用有机肥可抑制小麦吸收土壤中的汞和铅。  相似文献   

20.
稻套麦田优势杂草对小麦危害损失及防治指标研究结果表明,杂草的发生对小麦的有效穗数造成显著影响,进而导致小麦产量的下降;杂草的发生对小麦穗粒数、千粒重的影响不显著;杂草与麦苗共生到次年2月中旬就对小麦产量造成显著损失.因此,杂草防治适期应在苗后早期;经济阚值计算结果表明,我区经济防除指标为893株/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