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荔枝是我省一种具有“资源、商品、经济”三大优势的珍贵名果.营养丰富,经济价值高,鲜果和加工罐藏驰名中外,有着广阔的国内外市场,随着我省对外开放和全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荔枝果品的需要量也越来越多.搞好荔枝生产,对于改善人民生活、出口换取外汇、加快经济建设、实现富场裕家等方面,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荔枝生产中,种植品种选择不当或树形培养差,导致树高密蔽,不便管理,容易造成病虫害发生、产量低,效益不高,影响种植者的积极性。对失管荔枝果园、密闭荔枝果园采取低位截干换种技术,有利于快速形成树冠,早结丰产,提高种植荔枝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荔枝是优良的亚热带水果之一,经济价值高,是我省栽培较为广泛的果树.我县马叶、兰竹为主栽品种.由于在生产栽培中,普遍存在花多果少或不开花现象,使荔枝生产严重受损.实践证明,不同树龄荔枝结果母校即秋消的发育时期、程度与荔枝花期、果期紧密相关,本文通过对荔枝秋梢的短截回缩等技术措施,提高荔枝结果母校的成熟度,进而提高荔枝花穗的质量,使荔枝产量明显提高.材料与方法本试验安排在火田镇火田村集体所有个人承包的荔枝园中进行,参试株数每组6株,分别挂牌观察.供试药品:40%乙烯利;35%有鲜素;15%多效哩等.供试品…  相似文献   

4.
随着统派购制度的改变,茶叶市场发生了深刻变化。为了适应新形势,保证茶叶生产按市场需要持续稳定发展,提高产质量,淳安县茶叶公司借鉴临安县的经验,会同临岐基层供销社在卸岭乡溪口村初制茶厂进行了“收鲜制干”的试点。抓住以提高产质量为重点,要求加强企业管理。保证鲜叶采好、收好、加工好,管好、分配好,使茶农、初  相似文献   

5.
对海南荔枝生产现状进行剖析。根据海南荔枝的生产实际,从无公害农业生产、实施品牌战略、优化品种结构、推广科学技术、扩大市场开发,以促进产销两旺等方面,提出荔枝生产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6.
分析我国荔枝质量安全现状和存在问题,论述荔枝病虫害及防治的关键技术:农业及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提出提高我国荔枝质量安全水平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7.
低温发酵荔枝澄清汁酿制优质荔枝酒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5种活性干酵母发酵冻藏荔枝果实制备的澄清荔枝汁的发酵性能及其对酒质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活性干酵母QA23和DV10具有较好的发酵性能,在10~15℃的低温条件下生产出的荔枝酒具有淡黄微绿,香气细腻,清净爽快,酸味适宜的特点,是一种与干白葡萄酒风格类似的优质荔枝酒。  相似文献   

8.
我国是世界上麻类生产、贸易大国.目前我国麻类生产加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质量监控检测体系不健全,原料市场较乱,良种区域化程度低,初加工技术落后,麻纺织加工水平低.所以加强麻类质量监督检测体系建设,提高类麻检测手段,规范市场行为,加强优质育种,实行良种区域化,采用先进的加工技术,加强横向联合等是提高我国麻类生产质量水平和市场竞争力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9.
荔枝高接换种技术是改良荔枝品种和提高荔枝生产经济效益的快捷有效措施,浅述妃子笑荔枝高接换种技术及其栽培管理要点。  相似文献   

10.
对我国麻类生产质量安全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爱平  冷鹃 《中国麻业》2004,26(5):255-258
我国是世界上庥类生产、贸易大国。目前我国庥类生产加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质量监控检测体系不健全,原料市场较乱,良种区域化程度低,初加工技术落后,庥纺织加工水平低。所以加强麻类质量监督检测体系建设,提高类庥检测手段,规范市场行为,加强优质育种,实行良种区域化,采用先进的加工技术,加强横向联合等是提高我国麻类生产质量水平和市场竞争力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11.
欧盟发布茶叶GAP标准初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强 《中国茶叶》2006,28(6):31-31
2006年3月31日,欧盟EurepGAP组织发布了新的茶叶GAP标准初稿。这一标准为全球范围的茶叶生产、加工和贸易企业提供了茶叶良好农业操作准则。新标准遵循了EurepGAP的基本原则,涵盖了茶叶生产从种植到消费的全过程的质量控制,特别是生产管理中的记录保存、作物保护、工人健康和安全、环境保护等关键因素,适合于绿茶、红茶和乌龙茶等茶类。  相似文献   

12.
陈金河 《福建热作科技》2005,30(2):i001-i002
我国是世界上荔枝种植面积最大,总产量最多的国家之一,了解国际市场对保鲜技术的限制,以及一些国家对荔枝的检疫要求,积极促进我国荔枝的出口,是增加果农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在荔枝生产和采后处理过程中应注意以下问题:  相似文献   

13.
以‘双肩玉荷包’荔枝为试材,研究套袋处理对果实内在品质和外观的影响。结果表明,套袋能改善‘双肩玉荷包’荔枝果实外观,并能提高还原糖、总糖含量,降低果皮质量与种子质量,提高可食率,是提高果实综合品质和商品性的一项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我国乌龙茶加工业发展迅速,为了适应国内外市场的要求,克服国际贸易中的技术壁垒,必须制定和实施乌龙茶加工企业良好操作规范,实施乌龙茶生产标准化管理。从“源头”上稳定乌龙茶产品品质和卫生质量。  相似文献   

15.
荔枝是我国南方一种重要的热带、亚热带水果,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商业潜力.然而,在高温高湿季节,采后荔枝果实极易发生腐烂变质、果皮褐变、病原菌侵染等品质劣变现象.因此,荔枝果实除鲜食外,常被加工成不同的商业产品,特别是荔枝果干.干制荔枝由于干制加工时间较长,易发生果皮褐变,导致其外观色泽、产品质量和风味丧失,最终限制荔枝...  相似文献   

16.
阐述了棉花产业生产规模较小、棉花质量差、加工质量差的现状,分析了近几年国内市场要求不断提高,国际棉花市场压力增大所出现的新变化对棉花产业的影响,提出了在新形势下实现棉花产业化经营可以让棉花产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试管薯与试管苗一样是马铃薯脱毒原原种薯生产的基础。研究从诱导试管薯形成的最佳接种密度、利用试管薯生产脱毒种薯和保存种质资源的优越性3个方面进行。结果表明,进行试管薯诱导时每瓶接种10个茎切段能获得较多数量和较高质量的试管薯。利用试管薯生产脱毒种薯,可以提高脱毒苗的成活率,保证了脱毒薯的产量和质量,是比较优良的生产方式。运用试管薯保存种质资源,可以减少转接次数,降低病毒病的累加机率,提高了苗源质量,是一种较为实用和保存时间长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浅析龙眼与荔枝生物学特性及生产栽培措施的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眼(DimocarpusIonganaLour)与荔枝(LitchichinensisSonn)是同属于无患子科(Sapindaceac),而龙眼是龙眼属(DimocarpusLour),荔枝是荔枝属(LitchiSonn),虽然龙眼与荔枝是近缘属,两者间有许多性状是表现类似,如染色体数目、花的性别、果实结构等,但龙眼与荔枝是两个不同属间的二个不同种,因此两者的生物学特性及生产栽培措施也有差异性.为提高果农对龙眼、荔枝的认识和科学栽培管理水平,本文就十多年来的探索与实践,浅析龙眼与荔枝生物学特…  相似文献   

19.
为减轻荔枝果肉热风干制期间的褐变,研究荔枝果肉的烫漂和护色工艺。通过L9(34)正交试验设计,研究烫漂温度、烫漂时间和冷却方式对荔枝果肉多酚氧化酶(PPO)的钝化效果,比较不同浓度配比护色液对荔枝果肉干制品色泽和感官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烫漂温度为100℃,烫漂时间为3 min,室温冷却时烫漂效果最好;当复配护色剂的浓度配比为0.10%抗坏血酸+0.20%柠檬酸+0.10%植酸+0.30%Ca Cl2时,荔枝果肉干制品的色泽和感官品质最佳。  相似文献   

20.
自2005年1月1日起,国家对茶叶等食品实施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实行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对规范我国茶叶市场,稳定和提高茶叶质量,全面提升茶叶产业整体素质具有重要作用;但另一方面,它无疑是提高了进入茶叶生产加工领域的门槛,广大茶叶生产加工企业面临重新洗牌的现实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