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为找到促进种子萌发的适宜方法,提高播种效率.[方法]以来自美国的美丽胡枝子、短梗胡枝子和二色胡枝子的种子为材料,种子分为带果皮与不带果皮两种类型,分别用热水和浓硫酸进行处理,对种子的千粒质量、硬实率、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等进行分析.[结果]结果表明:3种胡枝子种子千粒质量以短梗胡枝子的最高,二色胡枝子的最低,美丽胡枝子居中.种子用浓硫酸处理10~30 min,或用95℃热水烫后浸泡1~3 d,均可显著降低3种胡枝子的种子硬实率,以浓硫酸处理30 min对硬实率的降低效果最好.在促进种子萌发方面,以浓硫酸处理20、30 min,95℃热水烫后浸泡1d、2d这4种处理方式比较好,可使种子萌发率提高9倍以上,种子发芽势和发芽指数提高10倍以上.3种胡枝子经过酸、热处理后,美丽胡枝子的种子萌发率最高,其次为二色胡枝子,短梗胡枝子种子发芽较差.[结论]经过95℃热水烫后浸泡1d,3种胡枝子均表现出不带果皮的种子比带果皮种子发芽效果好,不带果皮的种子发芽率是带果皮的1.7~2.1倍,播种2周时带果皮的种子胚根发育好于不带果皮的种子.  相似文献   

2.
二色胡枝子种子硬实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二色胡枝子种子硬实性与种子形态差异有明显相关。黑色种子粒级大,千粒重高,种子硬实率达60.0%,褐色种子粒级小,千粒重低,种子硬实率为25.39%,采用多种方案解除硬实效果表明,90℃热水浸泡种子30min左右能起到解除硬实,提高发芽率的效果,硬实解除后黑色种子发芽率(95.0%)高于褐色种子发芽率(85.0%),初步认为,种子颜色差异是种子成熟度不同造成的,或者是色素在种皮中的堆积度不同造成的。  相似文献   

3.
《山西农业科学》2021,(1):12-16
植物生长调节剂浸种是近年来在农林上普遍使用的一种促进种子萌发、打破种子硬实的一种方法。为了寻找促进达乌里胡枝子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适宜植物激素浓度,为高效栽培达乌里胡枝子提供理论依据,试验以晋农1号达乌里胡枝子种子作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浓度萘乙酸(0.1、1.0、5.0、10.0、15.0、20.0 mg/L)和水杨酸(0.5、1.0、1.5、2.0、2.5、3.0 mmol/L)浸种对达乌里胡枝子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2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均可对达乌里胡枝子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产生影响,其中,5.0 mg/L萘乙酸和1.0 mmol/L水杨酸处理后的达乌里胡枝子萌发情况均最好,可显著提高晋农1号达乌里胡枝子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及活力指数;但高浓度的萘乙酸(15.0、20.0 mg/L)和水杨酸(2.0、2.5、3.0 mmol/L)均抑制达乌里胡枝子的正常生长,说明达乌里胡枝子对外源植物调节物质的耐受度具有一定的浓度阈值。5.0 mg/L萘乙酸和1.0 mmol/L水杨酸浸种处理后的达乌里胡枝子萌发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4.
二色胡枝子种子硬实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二色胡枝子种子硬实性与种子形态差异有明显相关。黑色种子粒级大,千粒重高,种子硬实率达60.0%,褐色种子粒级小,千粒重低,种子硬实率为25.39%。采用多种方法解除硬实效果表明,90℃热水浸泡种子30min左右能起到解除硬实,提高发芽率的效果,硬实解除后黑色种子发芽率(95.0%)高于褐色种子发芽率(85.0%),初步认为,种子颜色差异是种子成熟度不同造成的,或者是色素在种皮中的堆积度不同造成的。  相似文献   

5.
八种胡枝子属植物种子萌发期抗旱性的比较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试验采用0、50、100、1502、00 g.L-15个质量浓度梯度的聚乙二醇(PEG-6000)为渗透介质,对胡枝子属的8个种的种子进行了渗透胁迫处理,结果表明:随着PEG浓度的增加,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苗重、根长以及苗高总体呈下降趋势,低浓度(501、00 g.L-1)处理与对照差异不显著(P<0.05)或略高于对照,高浓度(100、200 g.L-1)处理与对照差异显著(P<0.05).通过对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苗重、根长以及苗高7项指标综合分析表明:供试的8个种的种子萌发期抗旱性强弱依次为:‘截叶铁扫帚’>‘白指甲花’>‘多花胡枝子’>‘二色胡枝子’>‘尖叶铁扫帚’=‘达乌里胡枝子’>‘牛枝子’>‘美丽胡枝子’.  相似文献   

6.
以达乌里胡枝子种子为试验材料,分别用PEG-6000(5%,10%,15%,20%)和茉莉酸甲酯(0.025,0.250,2.500μmol/L)在25℃暗处理浸种18 h对种子做引发处理,以15%的PEG模拟干旱胁迫,研究茉莉酸甲酯和PEG引发对干旱胁迫下达乌里胡枝子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干旱条件下,0.25μmol/L茉莉酸甲酯浸种后的达乌里胡枝子种子萌发效果最好,与对照组相比,其显著提高了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极显著缩短了平均发芽时间,显著增加了幼苗的苗高和根长,提高了幼苗活力,从而提高了达乌里胡枝子幼苗期的抗旱性。0.25μmol/L茉莉酸甲酯的引发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7.
以尖叶胡枝子为原料,研究Siloguard添加剂(0.05%、0.1%、0.15%和0.2%)对胡枝子青贮饲料品质的改善效果。结果表明,添加Siloguard处理组的乳酸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通过Flieg青贮饲料评分方案得出尖叶胡枝子直接青贮饲料的发酵品质较差,评分等级为劣,而Siloguard各添加浓度处理的青贮品质均明显好于对照组,其中以添加浓度为0.2%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8.
研究饲粮中添加达乌里胡枝子提取物(Extractive ofLespedeza davurica,LDE)对肉仔鸡生产性能、屠宰性能及免疫器官的影响。选用350只健康1日龄商品代艾维茵肉仔鸡随机分为7组,每组5个重复,试验期42 d,对照组(CK)饲喂基础日粮,1~3组饲喂基础日粮加达乌里胡枝子乙酸乙酯萃取物20、30、40 mg/kg;4~6组饲喂基础日粮加达乌里胡枝子正丁醇萃取物40、50、70 mg/kg。结果表明:①日粮中添加50 mg/kg正丁醇萃取物可显著提高肉仔鸡的生产性能(P0.05);②肉仔鸡日粮中添加达乌里胡枝子提取物对肉鸡的屠宰性能没有影响;③添加乙酸乙酯萃取物和正丁醇萃取物能够显著增加肉仔鸡的胸腺指数和法氏囊指数(P0.05)。试验结果说明达乌里胡枝子提取物对肉仔鸡生产性能及免疫器官都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达乌里胡枝子黄酮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达乌里胡枝子黄酮(Lespedeza davurica flavonoids,LDF)的体外抗氧化作用。【方法】分别采用Fenton反应法、邻苯三酚自氧化法和碘-硫代硫酸钠滴定法,测定达乌里胡枝子黄酮对羟自由基、超氧阴离子的清除作用及对猪油、菜油、亚油酸氧化酸败的抑制作用。【结果】达乌里胡枝子黄酮对羟自由基、超氧阴离子有较强的清除作用,在一定范围内,清除效果随质量浓度的升高而加强。当添加的达乌里胡枝子黄酮的质量浓度为1.0mg/mL时,其对羟自由基的清除作用达到最大,为97.44%;当质量浓度为0.48mg/mL时,其对超氧阴离子的清除作用最大,可达97.89%;达乌里胡枝子黄酮对猪油、菜油、亚油酸也有极强的抗氧化作用,能够极显著地抑制猪油、菜油过氧化值(POV)的升高(P<0.01)和亚油酸的氧化(P<0.01),这种抑制效果随着达乌里胡枝子黄酮质量浓度的升高而增大。【结论】达乌里胡枝子黄酮具有显著的抗氧化活性,其药用价值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0.
以达乌里胡枝子为对象,研究其没食子酸的最优提取条件,旨在为达乌里胡枝子没食子酸的提取提供依据。结果表明,通过正交试验,达乌里胡枝子没食子酸最佳提取条件为:溶剂浓度60%甲醇,固液比1∶40,超声时间45 min,超声温度60℃;在该条件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没食子酸的含量(HPLC条件为WaterXBridge C18(250 mm×4.6 mm,5μm),乙腈-0.15%三氟乙酸梯度洗脱,流量为1 m L/min,检测波长为280 nm,柱温30℃),没食子酸在4.91~30.64μg/m L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58%,RSD为0.30%;并且利用该方法,测得达乌里胡枝子没食子酸含量为7.57 mg/g。  相似文献   

11.
采用光学显微镜技术对白城地区盐碱生态环境生长的豆科3种植物进行结构研究,首次在苦参叶的下表皮及叶柄的表皮上发现了盐腺。紫穗槐以聚盐和泌盐两种方式抗盐。兴安胡枝子在叶柄的皮层中以及韧皮部和木质部间以及髓细胞中都有少数含晶细胞分布。兴安胡枝子的抗盐方式属于聚盐型。  相似文献   

12.
对黄土丘陵区川地和坡地达乌里胡枝子(Lespedezadavurica)人工草地生产力与土壤水分状况的季节变化动态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川地达乌里胡枝子人工草地生产力显著高于山坡地,单位面积干重约为山坡地的3倍。不同立地下达乌里胡枝子耔实部分约占地上部分最终生物量得到30% ̄40%。川地与山地叶片水分利用效率相近,因而川地达乌里胡枝子在维持高生产力情况下,260cm以下土壤层出现雨季期间及休闲期后均不能够恢复的稳定低湿层。  相似文献   

13.
河北省夏大豆育成品种农艺性状及品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较分析了河北省1975-2007年审定的40个夏大豆品种的农艺性状及品质性状。结果表明:夏大豆产量从最初的2 250 kg/hm^2上升至2007年的2 940 kg/hm^2,增产幅度为30%。品种的农艺性状为:株高70-100 cm,生育期90-105 d,分枝数≥1个,紫花、圆叶,亚有限或有限型结荚习性,圆粒,黄或褐脐。百粒重高于18 g的品种占总数的72.5%。蛋白质含量≥44%的品种有4个,占品种总数的10%;蛋白质含量在41%-44%的品种有22个,占品种总数的55%。脂肪含量≥21%的品种为9个,占品种总数的22.5%;脂肪含量在18%-20%的品种有25个,占品种总数的62.5%。蛋白质+脂肪含量≥63%,并且脂肪含量≥20%的品种有6个,占品种总数的15%。  相似文献   

14.
2005年进行的冀黄12和中黄19两个大豆品种的打顶试验结果表明, 冀黄12在苗高27.5 cm、中黄19在苗高30.0 cm时打顶4 cm,大豆经济性状表现最好,生育期可缩短3~4 d,单株结荚数增加11.30~11.58个,单株粒数增加31.04~36.73粒,折合产量最高,分别为3 683.33、3 800.00 kg/hm2,分别较CK1、CK2(不打顶)增产38.4%、40.3%,且与CK1、CK2产量差异达极显著水平.打顶过长(6 cm)会减少单株结荚数、单株粒数和单产.  相似文献   

15.
采用“3414”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开展热研4号王草的三要素平衡施肥田间试验.研究施肥对热研4号王草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对热研4号王草产量有极显著的增产效应,氮、磷、钾肥增产的主次顺序为P〉K〉N;热研4号王草最高产量的氮、磷、钾优化施肥组合为尿素399.08kg/hm^2,钙镁磷肥224.40kg/hm^2,氯化钾60.38kg/hm^2,此时最高产量为385.0t/hm^2,其最佳施肥配比为形(N):W(P2O5):W(K2O):5.07:1.12:1;热研4号王草最佳施肥利润的氮、磷、钾优化施肥组合为尿素413.1kg/hm^2,钙镁磷肥207.9kg/hm^2,氯化钾156.1kg/hm^2,其最佳施肥利润达5634元/hm^2,此时产量为384.90t/hm^2,三要素配比为形(N):W(P2O5):W(K2O)=6.33:1.25:1。  相似文献   

16.
对洛玉818群体生理指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洛玉818适宜种植密度为67500株/hm2,产量结构为67068穗/hm2、穗行数15.6、行粒数35.8、千粒重326.5 g,群体生产力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产量达11454.2 kg/hm2。适宜密度下,群体各项生理指标发展协调,叶面积指数(LAI)在吐丝期最大值达到5.72,且稳定期长,成熟时仍达3.19;光合势(LAD)总量达到356.91×104(m2·d)/hm2,在各生育时期的分配合理;净同化率(NAR)与叶面积持续期(LAD)协调较好;干物质积累总量25113.7 kg/hm2,其中吐丝期以后的干物质积累量占全部积累量的60.9%;群体生长率(CGR)达256.7 kg/(hm2·d);灌浆速率始终保持在合理水平。  相似文献   

17.
浓硫酸处理对截叶铁扫帚种子发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去除截叶铁扫帚种子的硬实的方法,提高其发芽率。[方法]选出截叶铁扫帚种子发芽的最适温度,并采用98%的浓硫酸浸种不同时间(0.5、1、5、10、30、40、50、60、70、80、90、100、120、140 min),研究浓硫酸处理对截叶铁扫帚种子发芽的影响。[结果]在最适温度30℃条件下,浓硫酸浸种60 min种子的发芽率最高,达95%,发芽势为83%;浓硫酸浸种100 min发芽势最高,达87%,发芽率为88%。[结论]采用浓硫酸处理可以去除种子硬实现象,提高种子发芽率。  相似文献   

18.
本实验研究了不同温度(20℃、25℃、30℃、25~30℃、20~30℃)条件下不同浓度(Omg/L、50mg/L、100mg/L、150mg/L、200mg/L、250mg/L、300mg/L)赤霉素对水蜡树种子活力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温度可显著提高水蜡树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种子发芽最佳温度为20℃,种子发芽率98.9%,其次20—30%变温,种子发芽率为93.3%;在温度20℃条件下种子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最大,发芽势达81.6%,发芽指数达2.95,活力指数达0.35;温度越高发芽13数越长,其中在20℃时水蜡树种子的发芽日数最短,发芽整齐;赤霉素的不同浓度对胚根长有一定的影响,其中150mg/L的影响较大,胚根长达到6.10em。  相似文献   

19.
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到叶片浓绿型和叶片黄绿型2个不同类型尖叶胡枝子的豆荚和种皮微形态具有明显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