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中国林蛙雌性输卵管,称为田鸡油、哈士蟆油.自然孵化的蝌蚪,雌性蛙仅占40%~50%.作者借鉴鱼类养殖的性别控制技术,经过3年试验,实现了中国林蛙蝌蚪向雌性诱变的定向培育.雌蛙的比率上升到81%,使蛙油的产量由原来饲养1 000~1 250只蛙产1千克,变为饲养620只蛙就产1千克,节省了大量的饲料,增加了蛙油产量,降低了成本.   ……  相似文献   

2.
中国林蛙是蛙类中最有经济价值的种类,主产于长白山脉。雌性蛙的输卵管,市场称为田鸡油、哈士蟆油,是滋补佳品,也是林蛙养殖的主产品。中国林蛙已经在“三北”地区成功地进行了半人工和人工养殖。在林蛙养殖中,自然孵化的蝌蚪,雌性蛙产生率仅占40~50%。目前在1~  相似文献   

3.
中国林蛙是蛙类中最有经济价值的种类,主产于长白山脉.雌性蛙的输卵管,市场称为田鸡油、哈士蟆油,是滋补佳品,也是林蛙养殖的主产品.中国林蛙已经在"三北"地区成功地进行了半人工和人工养殖.在林蛙养殖中,自然孵化的蝌蚪,雌性蛙产生率仅占40~50%.目前在1~1.5年龄的蛙群中识别性别,还非常困难.  相似文献   

4.
《饲料工业》2003,24(4)
中国林蛙是具有很高经济价值的两栖动物,俗称哈士蟆、田鸡、林蛙,其雌性输卵管干制品称为哈士蟆油,具有滋阴补肾、润肺养颜、强身健体的功效。随着人们食用、药用和滋补保健需要的不断提高,哈士蟆和哈士蟆油以及其产品逐年紧俏,价格不断提高。中国林蛙分布于我国东北、华北和西北等地,东北地区又以黑龙江省所产的个体最大。中国林蛙生活在林木繁茂、杂草丛生,地面潮湿的环境中。林蛙整个生活周期可分为繁殖期、陆地生活期、冬眠期3个时期,初养者可以每年4月20日~5月10日间引种养殖,雌蛙年产卵800~2500粒,人工养殖可依照林蛙生活、生长规律…  相似文献   

5.
中国林蛙的开发与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林蛙是世界上唯一集药用、滋补保健和食用于一体的名贵经济蛙种。其雌蛙输卵管干燥品是名贵的中药材。林蛙油、田鸡油 ,也称哈士蟆油 ,食用被誉为山珍 ,药用被古今医家视为宝。因而中国林蛙及其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畅销 ,享有盛誉 ,价格昂贵 ,一直呈供不应求的局面 ,具有极大的研究和利用价值。1 中国林蛙的生物学特性及饲养管理中国林蛙属两栖纲、无尾目、蛙科、蛙属 ,俗称哈士蟆、红肚田鸡、黄蛤蟆或油蛤蟆 ,医药界称田鸡。雄蛙体长 43~ 72mm ,雌蛙体长 43~ 81mm ,大的可达 90mm。外形似青蛙 ,头长和头宽约相等 ,吻端钝圆 ,略突…  相似文献   

6.
林蛙的养殖     
林蛙的养殖山东省章邱市畜牧局黄玉德一、林蛙的经济价值林蛙是经济价值很高的药、食兼用的动物资源。林蛙去内脏的干燥全称哈士蟆,其雌体的干燥输卵管又称田鸡油或哈士蟆油,是一种名贵的中药材。哈士蟆具有止痛、解热毒、利水消肿之功效,而哈士蟆油则具有补肾益精、润...  相似文献   

7.
取输卵管后林蛙残体的营养成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蛙是两栖纲、无尾目、蛙科的动物。中国林蛙 (Rana temporaria chensinensis) 的输卵管——哈士蟆油是强壮滋补药物,具有健脾胃,滋阴补肾、润肺生津之功效。民间也有用黑龙江林蛙(Rana amutensis) 的输卵管取代中国林蛙的输卵管。药用的哈士蟆油仅占林蛙机体的10—16%(见表1),其余84—90%的残体不入药,如何利用取药后的蛙体,早为人们所注目,东北民间即有取食残存蛙体的习惯。为了有效利用野生动物资源,充分应用取药后的下脚废料,我们分析了哈士蟆油取出后林蛙残体的营养成分。现报导如下。  相似文献   

8.
哈士蟆油为蛙科动物中国林蛙雌体干燥输卵管。现代科学研究表明,哈士蟆油内含10余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及粗蛋白、多种微量元素。中医学认为,哈土蟆油味甘性平,有补肾益精,养阴润肺,补虚退热,驻容养颜之功能。由于哈士膜油极易被人体吸收,故对于身体虚弱,病后失调,心悸失眠,盗汗咳血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9.
中国林蛙是东北地区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两栖动物之一,其雌性输卵管的干制品即中药学上的哈士蟆油,无论食用还是药用均具有较高价值.目前在东北地区已经广泛开展了中国林蛙的人工养殖和半人工养殖.在养殖林蛙时,蝌蚪的饲养管理极为重要,特别是饲料的营养结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蝌蚪的生长发育和养殖的经济效益.本试验利用营养结构不同的4组饲料,在中国林蛙蝌蚪期进行喂养,研究其对中国林蛙蝌蚪生长发育速度、体长、体重及成活率的影响.   ……  相似文献   

10.
<正>中国林蛙是世界上唯一集药用、滋补保健和食用于一体的名贵经济蛙种,其雌蛙输卵管干制品是名贵的中药材,称为林蛙油、田鸡油,也称哈士蟆油,富含人体必需的18种氨基酸、多种微量元素、维生素及多种激素等,具有补肾益精、养阴润肺、补脑益智等功效,在国内外市场畅销,价格昂贵,具有极大的研究和利用价值。在剥取林蛙油时有很多副产品,如何综合利用这些副产品也是提高中国林蛙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应用RAMP分子标记分析黑龙江林蛙遗传多样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龙江林蛙在动物分类学上属于两栖纲无尾目蛙科林蛙属,俗称油蛤蟆、哈士蟆,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药用价值.黑龙江林蛙主要产于黑龙江省,广泛分布于大兴安岭山脉及其边缘地区,小兴安岭的部分地区也有分布,栖息于森林、灌丛、草地的沼泽、水塘、水坑和水沟等静水水域及其附近.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索东北林蛙在越冬期内生殖器官的生理变化,本研究自2013年10月至翌年3月,每月采集雌、雄成体林蛙各10只,测定雄蛙的体重、睾丸重、脂肪体重;雌蛙的体重、输卵管重和卵巢重,并进行测定器官的系数计算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雄性林蛙睾丸的重量和系数在越冬期里无显著变化(P0.05),而脂肪体的重量和系数自1月之后显著降低(P0.01)。雌性林蛙卵巢的重量和系数自1月开始显著增加(P0.01);而输卵管系数在越冬的第1个阶段(11月~12月间)显著上升(P0.01)。相关性分析证明脂肪体是雄蛙的主要越冬能量来源,而输卵管则是卵巢中卵子发育的主要营养物质来源。本研究揭示了林蛙越冬期生殖生理基本规律,并为林蛙养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正>东北林蛙别名哈士蟆,是一种传统的珍稀药用动物,其输卵管的干燥物即哈士蟆油,其皮肤含有广谱的抗菌活性物质[1-2],主要分布于我国东北地区长白山脉。东北林蛙一般生活在临近海滨的丘陵至海拔900 m左右、山区植被较好的湿润环境中。由于东北林蛙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目前辽宁省林蛙的养殖规模和林蛙产业总产值已经非常可观。相对于其他动物而言,东北林蛙对养殖环境的要求十分高,圈舍小气候对林蛙生长发育的影响显著[3-5],辽宁地区大多  相似文献   

14.
林蛙油化学成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林蛙油(Oviduetus Range),系蛙科动物-中国林蛙(Rana tcmporaria chensinesis David)雌蛙的输卵管、经采制干燥而得,俗称田鸡油、哈蟆油、哈士蟆油,主产地黑龙江、吉林、辽宁,尤以吉林为主。林蛙油是传统的名贵中药,有健脾胃、滋阴补肾之功效。林蛙油的活性成分分为水溶性成分和脂溶性成分。早在20世纪三十年代,日本开始对其的研究,近几十年来,我国科研工作者亦对其进行了全面研究,现将其化学成分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东北林蛙在越冬期内生殖激素的动态,本研究自2013年11月至翌年3月每月从吉林市朝亮林蛙场采集雌、雄成体林蛙各10只,经处死后自心脏采集血液,分离血清,用酶联免疫法测定雄蛙血清中Gn—RH,FSH,LH和雄激素水平;测定雌蛙血清中GnRH,FSH,LH,孕酮和雌激素水平。结果表明:雌、雄林蛙血清GnRH水平在越冬期间均呈下降趋势,但雄蛙的GnRH呈现较大的波动性;血清FSH和LH水平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且雌、雄蛙自1月至3月的变化剧烈;越冬期内,雌蛙血清中的孕酮水平呈明显上升趋势,而雌激素水平则呈波动性下降;越冬期雄蛙的血清雄激素水平波动明显,且1月份最高。本研究提供了林蛙在越冬期生殖激素水平发生着显著变化的依据,并揭示了生殖内分泌的基本动态规律,为林蛙养殖及生殖生理研究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6.
范秀娟 《野生动物》2006,27(3):14-15
中国林蛙,又名哈士蟆、油蛤蟆、田鸡,与猴头、熊掌、飞龙并称“四大山珍”。在动物分类上,隶属两栖纲、无尾目、蛙科、蛙属。其体态匀称,头部扁宽,呈三角形。皮肤较光滑,背部及体侧有小疣粒,背部、体侧及四肢为土灰褐色,冬眠期及产卵期体色为黑褐色,夹杂黑斑,背部有明显的“A”形黑斑,四肢背侧有明显的黑横纹。前肢粗短,四趾,后肢发达,五趾。成蛙的体长在8~13厘米,最大者达13~14厘米。体重在30~50克之间,大者可达70~80克。与雌蛙相比,雄蛙的个体较小。雌雄林蛙背部和四肢的体色基本相似,腹部颜色有明显区别,雌蛙腹部黄色,多带有淡红色斑纹,雄性腹部白色,  相似文献   

17.
吉林省是长白山中国林蛙主要产区,所产的林蛙以产油量高、蛙油价值佳而享誉国内外,因而在国内外具广泛的市场。近年来在吉林省及各地方政府、林业主管部门的重视及关注下,在各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科研人员的努力下,以林蛙养殖、蛙油等产品开发、加  相似文献   

18.
中国林蛙全人工养殖,就是根据林蛙的生物学特性,模拟林下生态环境条件,从林蛙抱对产卵、孵化、蝌蚪变态、幼蛙、成蛙的饲养及越冬等完全在人工条件下进行的一种集约化养殖方法。全人工养殖林蛙使林蛙生产走向高密度、集约化、快速化、科学化的道路,提高了林蛙的回收率,稳定了林蛙的收成;扩大了林蛙饲养区域,在庭院、平原地区都可以用全人工方式养殖中国林蛙。  相似文献   

19.
中国林蛙的回捕和蛙油剥取方法王宝贵,王建军,付立中(吉林省农业科学院)中国林蛙Ranatemporariachensinensis除了在夏季营陆地生活很难捕捉以外,春、秋、冬三季均可回捕。但为了保护资源,禁止春季回捕,因为春季正值哈士蟆的繁殖季节。适...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蛙类养殖发展迅速,群众的养殖兴趣浓厚,但对其中的有关知识缺乏了解和认识。致使部分养殖者蒙受损失。现就本人所知,谈些看法,仅供参考。蛙类种类繁多,林蛙主要分布在日本、朝鲜北部、前苏联的乌苏里江地区及中国的东北三省。北美有美国青蛙,古巴有古巴牛蛙(二者为食用蛙,不能药用,体重可达1~1.5公斤)。林蛙大体分为四种:即日本林蛙、昭觉林蛙、黑龙江林蛙和中国林蛙。目前我国主要发展的人工养殖蛙类有:适宜东北地区的中国林蛙、黑龙江林蛙和石林蛙;适宜南方地区发展的古巴牛蛙、美国青蛙及当地野生的棘胸蛙等,基本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