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种公猪的饲养管理规程1.种公猪的选留及调教(1)一个种公猪的选留要经过2月龄、4月龄、6月龄三个阶段的选择。淘汰发育慢、体型变异、睾丸过小或不均匀个体,要达到这一目的,相应群体数量是选择优良个体的基础,一般有规模的种猪场才能按照要求选择。建议购买种公猪时先了解该猪场父母代的群体数量,同时以购买4月龄以上的种猪为宜。(2)引入品种杜洛克、长白、约克夏、皮特兰及杂交猪性成熟晚,要求8月龄以上参加配种。在7个半月龄时后备公猪可以与发情稳定的体型较小的母猪调教配种。此时调教是关键要避免母猪咬公猪,或者母猪发情不稳定使后…  相似文献   

2.
该研究通过调查与检测确定倒刺鲃选育目标,按选育目标选留西江野生群体、西江养殖群体、北江野生群体和北江养殖群体等不同来源群体的个体,建立了4个倒刺鲃繁殖群体;选择西江野生群体的雄鱼和北江养殖群体的雌鱼繁殖子代开展群体选育,按照选育目标,分夏花鱼种、一龄鱼种、后备亲鱼等3个阶段选育倒刺鲃优良个体,每个选择阶段的中选比率分别为10%、20%和10%,最终选育出倒刺鲃后备亲鱼314尾,中选比率为0.2%。  相似文献   

3.
汪应梅 《新农村》2004,(4):14-14
目前适合饲养的优良猪种主要有杜洛克、大约克和长自猪等。后备种公猪出场一般在4月龄左右、此时应选择符合本品种要求,眼大有神,体质结实,前躯开阔,后腿丰满,四肢有力.蹄质结实,肢势端正,睾丸大小一致,雄性特征明显的优良个体。购买种猪须到正规种猪生产场家引种,并向场方索要公猪系谱卡及相关证明。  相似文献   

4.
《新农村》1999,(1)
母猪产仔数的多少,直接影响到养猪的经济效益。提高母猪产仔数,是降低饲养成本的一项重要措施。1.选好种猪种公猪的好坏,对猪群的影响很大,生产中应选择体格健壮、精液质量好、数量多、性欲旺盛的公猪进行配种。种母猪应从青年公母猪交配所产的2~4胎仔猪中选留。在仔猪断奶时,选留符合本品种特征、体健匀称、发育良好、有效乳头在7对以上的母猪作为后备母猪。在6~8月龄时选择生长速度快、各器官发育正常  相似文献   

5.
刘莉  袁华根 《农家致富》2014,(14):38-38
选择种鸭包括种公鸭和种母鸭的选择,因为双亲对子代的影响是相等的。但由于种公鸭在群体中的数量比母鸭少,因而公鸭对群体的影响比较大,故选好种公鸭对提高鸭群质量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种鸭选择的效果受很多因素的影响,所以选择种鸭时,应针对所选择性状和选种时间而采用不同的方法。一、根据外貌特征1.选择体型外貌和生理特征属于高遗传力的性状,以个体选择效果较好。在生产中,常采用择优选留法,即在鸭群中将好的个体依次选留,直至满足所需要数量为止。  相似文献   

6.
应用动物模型对牙鲆不同日龄生长性状的遗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北戴河中心实验站2006至2009年间建立的38个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选育家系为实验材料,根据对180、240、360日龄生长性状共3 742个个体的测定记录,应用REML方法和动物模型BLUP方法估计不同日龄牙鲆体重、体长、体高的遗传力和个体育种值,对不同家系和个体进行遗传评定。结果表明,180、240、360日龄牙鲆生长性状的遗传力分别为0.30~0.35、0.30~0.39、0.13~0.37,属于中等遗传力。对不同日龄生长性状育种值选择和表型值选择效率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不同日龄生长性状依据育种值选择与依据表型值选择的结果存在较大差异。在360日龄,两种选择方法之间的差异达到最小,依据育种值选留的家系和个体比依据表型值选留的家系和个体分别提高:体重为93.92%和28.97%,体长为465.22%和124.49%,体高为176.00%和157.80%,育种值选择效率明显高于表型值选择效率。  相似文献   

7.
一、科学管理 1,认真选留优秀种公猪选留体重合乎标准、无蹄肢病、睾丸对称、雄性特征明显、性反射快,体质和健康状况良好的种公猪作种用;并根据公猪精液检验结果,选留精液量大、精子密度高、活力强的公猪。老龄公猪经过淘汰后,选用或引进优秀后备青年公猪来代替,以提高夏季精液质量。  相似文献   

8.
一、选好种公猪种公猪出场时一般在4月龄左右,此时应选择眼大有神、皮薄毛稀有光泽,体质结实,前躯开阔,后腿丰满,四肢有力,蹄质结实不蹄裂,肢体正常,睾丸大小一致,雄性特征明显的小公猪。目前,适合广大农村饲养的品种主要有杜洛克、大约克、长白、皮杜二元公猪。二、饲养管理好种公猪1.优良种公猪的体况要求是"不肥不瘦",要注意其饲料的营养搭配,使之常年保持健壮结实、性欲旺盛。  相似文献   

9.
<正>1要选好种母猪种母猪应当从青年公母猪交配所产的2-4胎春季断奶仔猪中进行选留(后备母猪),选留这个时期的仔母猪生长快,生育力强。在后备母猪6-8月龄时选繁殖用的种母猪,应当选留生长快、饲料报酬高、四肢开阔、乳头发育均匀良好的母猪。用优良的瘦肉型种公猪与本地母猪进行二元或三元杂交,可以充分利用杂交优势,这样繁殖的母猪不仅初生仔猪体重大、生活力强,而且可使猪能多产仔30%-40%。  相似文献   

10.
正一、种鸡质量一级扩繁场种鸡来源于宁都黄鸡原种场,种鸡应健康无病、生产性能应符合《宁都黄鸡品种》DB36/T384要求。二、种鸡的选择采用大群体个体选择,即采用本品种闭锁群继代选育法,选择体形、外貌符合品种要求,将发育不良、外貌特征不符合本品种特征的个体淘汰,依据生长、繁育平均值水平在一定范围内的个体选留种鸡。1.父本的选择(1)外貌选择。1日龄鸡应活泼健壮,卵黄吸收良好,肤色和绒色符合  相似文献   

11.
选择良种,加强饲养管理应选择体格健壮、精液质量好,性欲旺盛的良种公猪进行配种。种母猪应在青年公母猪交配所产的2~4胎的春产仔猪断奶时,选留符合本品种特征、发育良好、有效乳头在7对以上的母猪作为后备母猪。在6~8月龄时再选留其中生长速度快、器官发育正常的个体。种猪要喂给营养全价的日粮。种公猪在配种前和配种期间应在每千克日粮中添加4100国际单位的维生素A,275国际单位的维生素D,11毫克维生素E。同时公猪应坚持运动,每天上下午各运动一次,每次两公里左右,并要经常刷拭身体和修整蹄子。小型早熟品种,…  相似文献   

12.
一、亲虾的选留 用于人工繁殖的亲虾,一般来源于成虾养殖池中,以一龄或二龄繁殖能力强、体格建壮、无病无伤的个体为佳。其选留标准为:  相似文献   

13.
一、实现母猪多胎高产 1.抓好母猪配种工作,提高母猪受胎率一是要提高公猪配种能力.俗话说"母猪好,好一窝,公猪好,好一坡."所以必须重视种公猪的选留、培育、利用,以提高公猪的配种能力.公猪的日粮应有完善的营养,以保证满足其对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及总营养水平的需要.还要恰当安排公猪饲喂、饮水、运动、配种和休息的时间.  相似文献   

14.
一、地方良种猪大都表现为产仔数多、母性强、耐粗饲、对当地自然环境有较强的适应性,可选留。配种时要根据需要来选用优良种公猪。要根据需要来选用优良种公猪。二、选留母猪时,应设法了解其父母及其直系亲缘关系猪只的生产性能,要从饲料利用率高、增重快、肉质好、屠宰率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利用基因组选择技术,进行北京地区大白猪基因组联合遗传评估,并实施基因组选择分子育种,预测刚出生的小公猪基因组估计育种值,提高选种准确性。【方法】 利用北京地区3家核心育种场英、美系大白猪2007-2017年场内性能测定记录,筛选4020头个体构建基因组选择混合参考群,性状包括达100kg体重日龄、100kg活体背膘厚和总产仔数,参考群个体和候选公猪个体基因型信息主要采用Illumina 80K SNP芯片进行测定。基因组育种值采用同时利用系谱信息和基因组信息的一步法(SSGBLUP)方法,对3家核心场猪只进行基因组联合遗传评估,分别在公猪去势前和性能测定结束时预测大白公猪生长性状和繁殖性状基因组估计育种值(GEBV),并进行相应选种。3个场之间的场间遗传联系用关联率衡量。【结果】 场间关联率计算结果表明,由于遗传背景差异,北京地区3家核心场场间遗传联系偏低,无法开展传统联合遗传评估,但基于基因组信息的G矩阵亲缘关系结果显示,不同群体间个体存在亲缘关系,说明通过基因组选择可以实现3个育种场间的基因组联合遗传评估。基因组选择实施后,累计基因组预测大白公猪1789头。与传统育种方式相比,基因组选择准确性大幅提高。实施第一次基因组选择或早期选择时(公猪去势前),达100 kg体重日龄、100 kg活体背膘厚和总产仔数系谱指数的准确性分别为0.55,0.56和0.41,而3个性状GEBV的准确性分别为0.65,0.70和0.60,提高了10、14和19个百分点。终选(性能测定结束)时,3个性状的传统育种值(EBV)准确性为0.70、0.72和0.41,GEBV准确性进一步提高至0.78、0.84和0.60,提高了8、12和19个百分点。低遗传力的总产仔数准确性提高幅度最大。公猪去势前初选时基因组选择准确性与常规性能测定结束时的常规育种值选择准确性几乎一致,表明基因组选择早期选种效果与常规育种相当,节省了育种时间和成本。338头完成性能测定的候选公猪两次基因组选择准确性表明,第二次基因组选择由于加入了候选公猪的测定信息,达100kg体重日龄和100kg活体背膘厚的GEBV准确性由第一次的0.55和0.62分别提高到0.72和0.84,提高了17和22个百分点。无偏性系数在0.82-1.00之间,两性状GEBV的无偏性由第一次基因组选择的0.82、0.96 分别提高到0.91、1.00,说明第二次估计的偏差更小,结果可信度更高,能更准确选出优秀的种公猪。【结论】 基因组选择可以建立场间遗传联系,实现常规育种不能进行的联合遗传评估,能够进行更大范围的联合育种。基因组选择的准确性高于传统的系谱指数和育种值选种,且低遗传力性状提高幅度最大。基因组选择能够实现早期选择,提高育种效益。  相似文献   

16.
一、选好种公猪种公猪的选择,一定要求眼大有神,皮薄毛稀有光泽,体质结实,身长背宽,体躯开阔,后腿丰满,四肢粗壮有力,蹄质坚实,睾丸大小一致,排列对称,雄性特征明显。当前常用品种有长白、大白猪、杜洛克三种,购买种公猪应在没有疾病的专业种猪场购买。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选择活产仔数(P_1)、断奶仔数(P_2)和仔猪断奶平均个体重(P_3)三个性状作为制订种母猪生产性能选择指数的依据.认为用仔猪断奶平均个体重来代替前人提出的仔猪断奶全窝重,在仔猪选留上更为合理.得出姜曲海种母猪生产性能的选择指数[I]的公式是:I=1P_1+3P_2+6P_3(公斤)用后备猪6月龄的体重(P_1,公斤)、体长(P_2,厘米)和外貌评分(P_3,以10分为满分)三个性状作为6月龄后备猪的选留依据.得出姜曲海猪6月龄后备猪的选择指数[Ⅰ]公式是:I=0.7P_1+0.5P_2+3.6P_3  相似文献   

18.
1、选好种公猪种公猪出场时一般在4月龄左右,此时应选择眼大有神、皮薄毛稀有光泽,且毛色符合本品种毛色特征,体质结实,前躯开阔,后腿丰满,四肢有力,蹄质结实,尤其不应有蹄裂现象,肢势正常,睾丸大小一致,雄性特征明显的公猪作种。目前适于广大农村饲养的品种主要有杜洛克、大约  相似文献   

19.
为揭示基因辅助最佳线性无偏预测(BLUP)方法在不同留种策略下的选择效果,在假定目标数量性状同时受1个双等位基因QTL和多基因共同控制的前提下,模拟了在一个闭锁群体(10头公畜、190头母畜)内采用标记辅助BLUP连续选择10代的情形。选择试验共考虑了3种留种策略:策略Ⅰ仅根据个体估计育种值(EBV)高低留种;策略Ⅱ在每个公畜家系内选留EBV最高的1头公畜和19头母畜;策略Ⅲ在每个公畜家系内选留1头EBV最高的公畜,在每个母畜家系内选留EBV最高的1头母畜。结果表明,留种策略Ⅰ的遗传进展(包括QTL基因型值和多基因育种值进展)最高,QTL增效等位基因频率上升速度最快,其次为策略Ⅱ,策略Ⅲ的遗传进展最低,QTL增效等位基因频率上升最慢;不同留种策略下的群体近交系数总体上呈现策略Ⅰ策略Ⅱ策略Ⅲ的规律,但策略Ⅱ的群体近交系数与策略Ⅲ接近且远低于策略Ⅰ。在育种实践中实施基因辅助BLUP选择时,策略Ⅱ既能保证较高的遗传进展,又能有效控制近交,因而不失为一种理想的留种策略。  相似文献   

20.
《现代农业》2005,(6):26-26
种鹅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商品鹅的生产,因此发展养鹅生产,提高养鹅的经济效益,必须严格把好选择种鹅这一环节,加强对种鹅的饲养管理。一、雏选雏选是对刚出壳的雏鹅根据其外貌特征进行选留,选留体质健壮,绒毛光泽好,腹部柔软无硬脐,卵黄吸收良好的健雏。二、青年鹅的选择在鹅70~80日龄时,将生长速度较快,整齐度均匀,外貌特征符合本品种标准,体格健壮,发育良好的留作后备种鹅,淘汰不合格的个体。三、后备种鹅的选留经挑选留作种用的公母鹅叫后备种鹅,选择生长发育良好,符合本品种特征的健壮公母青年鹅留作种鹅用;凡是杂毛、扁头、歪尾、垂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