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正>自2010年初至今,北京市植物保护站依托"科技新星-防治韭菜灰霉病化学药剂筛选"项目,开展了连续3年的韭菜生产调查、韭菜灰霉病菌对常用杀菌剂敏感检测和田间小区试验工作。通过对试验数据的整理分析明确,京郊各地韭菜灰霉病菌对于腐霉利、嘧霉胺等常用药剂存在不同程度的敏感性下降问题,部分种植村点出现显著抗性菌株,整体情况较为普遍。该项目还筛选出一种新型药剂啶菌噁唑,对该市的韭菜灰霉病防效稳定并且较为优异。研究结果为指导田间科学用药提供参考;确保京郊韭菜  相似文献   

2.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山东省和河北省不同地区的157株灰葡萄孢对苯醚甲环唑的敏感性,结果表明,其中86株野生菌株对苯醚甲环唑的敏感性(EC50值)在0.0135~1.2832μg/mL之间,相差95.05倍,平均值为(0.3958±0.3485)μg/mL,可作为敏感基线。田间已出现对苯醚甲环唑的低抗菌株,占检测总株数的9.5%,未检测到中抗菌株和高抗菌株。通过测定灰葡萄孢不同菌株对苯醚甲环唑、嘧霉胺、腐霉利、多菌灵、乙霉威和异菌脲的敏感性,发现苯醚甲环唑与嘧霉胺、腐霉利、多菌灵、乙霉威和异菌脲之间不存在交互抗性关系。  相似文献   

3.
正为筛选出防治重庆烟草棒孢霉叶斑病的有效药剂,重庆市烟草公司涪陵区公司等单位研究人员选取代森锰锌、百菌清、多菌灵、克菌丹、木霉复合菌剂和枯草芽孢杆菌共6种药剂,采用叶面喷施的施药方式,对烟草棒孢霉叶斑病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80%代森锰锌悬浮剂、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与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对烟草棒孢霉叶斑病的防治效果最佳,相对防效分别  相似文献   

4.
橡胶树棒孢霉落叶病苗圃防治初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给田间筛选出防治橡胶树棒孢霉落叶病的高效药剂,对甲基硫菌灵、咪鲜胺锰盐、多菌灵、百菌清、咪鲜胺等5种杀菌剂在发病苗圃进行常规防治试验。结果表明:25%咪鲜胺乳油最好,2000倍液药后28天防效达到82.99%;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次之,2000倍液药后28天防效达到78.20%;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0%咪鲜胺锰盐可湿性粉剂、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的防效较差,参试浓度防效均在50%以下。初步结论表明,25%咪鲜胺乳油和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为苗圃防治橡胶树棒孢霉落叶病的较好药剂,推荐使用浓度为2000倍。  相似文献   

5.
正日前,农业农村部批准嘧霉胺在韭菜上扩作登记防治灰霉病,这使得近年来腐霉利在韭菜中频繁被曝残留超标的现象有望得到缓解。灰霉病是保护地韭菜生产中的主要病害,对韭菜产量和品质影响很大。此前,我国只批准腐霉利1种农药(共6个产品,其中15%烟剂5个,50%可湿性粉剂1个)登记  相似文献   

6.
正为有效地控制荷花腐败病的危害,筛选出具有较好抑菌效果的药剂,仲恺农业工程学院、东莞市香蕉蔬菜研究所和华南农业大学天然农药与化学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研究人员合作采用含毒介质培养法,测试了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250g/L咪鲜胺乳油、99%恶霉灵原粉、50%咯菌腈悬浮剂、50%嘧菌酯水分散粒剂、10%苯醚甲环唑水  相似文献   

7.
为区域内葡萄安全生产以及探索葡萄灰霉病的高效防治措施,本研究对4种葡萄灰霉病的防治药剂进行了预防和治疗效果试验。通过室内药效测定和田间试验表明,在治疗葡萄灰霉病效果方面,40%嘧霉胺SC(施佳乐)的治疗效果较好,为67.9%~75.3%;在预防效果方面,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速克灵)的效果较好,为74.7%~79.8%。40%嘧霉胺SC(施佳乐)和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速克灵),是防治葡萄灰霉病的高效、低残留、安全性好的杀菌剂。  相似文献   

8.
<正>为筛选对环洞庭湖直播棉田苗期病害防治效果好的高效低毒农药,2016年,湖南省棉花科学研究所开展了3%甲霜·噁霉灵水剂、40%多·福·溴菌腈可湿性粉剂、40%多·福可湿性粉剂、11%精甲·咯·嘧菌悬浮种衣剂、2.5%咯菌腈悬浮种衣剂、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和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等7种杀菌剂防治直播棉田苗期病害的田间药效试验。  相似文献   

9.
<正>为筛选出能有效防治莲藕叶斑病的药剂,探索适宜的防治方法,湖北省植物保护总站等单位研究了甲基硫菌灵、苯醚甲环唑、多菌灵3种杀菌剂不同剂量处理对莲藕叶斑病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第三次施药后10天,10%苯醚甲环唑WG112.5g(a.i.)/ha的防效(72.79%)最高,其次为70%甲基硫菌灵WP787.5g(a.i.)/ha和10%苯醚甲环唑WG75g(a.i.)/ha的防效,分  相似文献   

10.
<正>为筛选烟草菌核病的防治药剂,吉林省延边农科院等单位研究人员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11种杀菌剂对烟草菌核病菌的室内毒力,对其中5种抑菌效果好的药剂采用茎叶喷雾法进行了田间防效试验。结果表明,400g/L嘧霉胺悬浮剂、46%多·春·氟吡菌酰胺可湿性粉剂、20%腈菌唑乳油、25%嘧菌酯悬浮剂、50%春雷·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对烟草菌  相似文献   

11.
复合高效配方药剂对甘蔗褐条病防控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筛选防控甘蔗褐条病的复合高效配方药剂及精准施药技术,选用多菌灵、苯菌灵、百菌清、嘧菌脂、吡唑醚菌脂、苯甲嘧菌酯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 g+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500 g+磷酸二氢钾2400 g+农用增效助剂300 mL)/hm2、(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 g+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500 g+磷酸二氢钾2400 g+农用增效助剂300 mL)/hm2和(25%吡唑醚菌脂悬浮剂600 mL+磷酸二氢钾2400 g+农用增效助剂300 mL)/hm2等3个配方药剂对甘蔗褐条病均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其病指均在14.02以下,防效均达84.41%以上。本研究显示3个配方药剂是防控甘蔗褐条病理想的复合高效配方药剂,可在7—8月人工和无人机飞防叶面喷施,7~10天喷1次,连喷2次。  相似文献   

12.
7种杀菌剂对桑树及家蚕的安全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明确桑园常用的杀菌剂在不同剂量下对桑树及家蚕安全性。评价了常用杀菌剂80%代森锰锌WP、70%丙森锌WP、80%戊唑醇WP、30%苯甲?丙环唑EC、50%百菌清WP、50%嘧菌酯WG和22.5%啶氧菌酯SC对桑树的安全性及药后不同间隔期的桑叶对家蚕的影响。结果表明:7种杀菌剂在4倍推荐剂量范围内喷施桑树后均未产生药害;除30%苯甲?丙环唑EC、50%嘧菌酯WG、22.5%啶氧菌酯SC在4倍推荐剂量药后3天出现中毒外,其他处理无明显中毒现象。家蚕取食80%代森锰锌WP、70%丙森锌WP和22.5%啶氧菌酯SC在4倍推荐剂量处理药后3天的桑叶后,其4龄未眠蚕率分别为23.44%、28.33%、53.70%,4龄和5龄龄期比对照延长0.5~1.5天,药后3天和5天处理的全茧量和茧层量显著低于对照,其他杀菌剂处理与对照对家蚕的影响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因此,本研究的7种杀菌剂在桑园使用时,至少在药后7天后方可采叶喂蚕,特别是80%代森锰锌WP、70%丙森锌WP和22.5%啶氧菌酯SC应控制好使用剂量及间隔期。  相似文献   

13.
17种杀菌剂对香蕉叶斑病的防治效果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防效和成本为依据,综合评价17种药剂防治香蕉叶斑病的优劣。结果表明,25%苯醚甲环唑乳油防效较好,且药剂成本最低,可在生产上作为常用常规药剂使用;37%苯醚甲环唑水分散颗粒剂防效最优,其成本中等,也可在生产上使用;40%丙环唑水乳剂防效防效虽然比较突出,但其成本较高,可作为生产上应急药剂,25%戊唑醇水乳剂成本低,防效较差;25%苯醚甲环唑?咪鲜胺SC 防效差,成本中等,50%丙环唑乳油防效一般,但成本高,从经济效益角度上考虑,可不推荐使用,从延缓病害的抗药性来看,又可与其他药剂轮换使用。300 g/L苯甲?丙环唑乳油、25%丙环唑乳油、32%腈菌?锰锌WP和70%氟环唑水分散粒剂等药剂对香蕉叶斑病的防效相近,应从价格方面选择药剂,即顺序为70%氟环唑水分散粒剂>32%腈菌?锰锌WP>25%丙环唑乳油>300 g/L苯甲?丙环唑乳油。采用20%苯醚甲环唑微乳剂、12.5%氟环唑悬浮剂、25%戊唑醇乳油、250 g/L丙环唑乳油、250 g/L苯醚甲环唑乳油和6%戊唑醇微乳剂这几种药剂防治香蕉叶斑病时,应优先选择250 g/L苯醚甲环唑乳油,25%戊唑醇乳油次之,其次20%苯醚甲环唑微乳剂,再次6%戊唑醇微乳剂,250 g/L丙环唑乳油,最后是12.5%氟环唑悬浮剂。根据上述药效测定、防效和价格比较结果,提出药剂选择建议,供农户科学合理选用香蕉叶斑病防治药剂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为了筛选防控甘蔗褐锈病的复合高效配方药剂及精准施药技术,选用代森锌、烯唑醇、代森锰锌、嘧菌脂、吡唑醚菌脂、苯甲嘧菌酯、百菌清、多菌灵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65%代森锌WP 1500 g+75%百菌清WP 1500 g+磷酸二氢钾2400 g+增效剂300 mL)/hm2、(12.5%烯唑醇WP 1500 g+75%百菌清WP 1500 g+磷酸二氢钾2400 g+增效剂300 mL)/hm2、(80%代森锰锌WP 1500 g+75%百菌清WP 1500 g+磷酸二氢钾2400 g+增效剂300 mL)/hm2和(30%苯甲嘧菌酯SC 900 mL +磷酸二氢钾2400 g+增效剂300 mL)/hm2等4个配方药剂对甘蔗褐锈病均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其病指均在18.79以下、防效均达80.53%以上。本研究显示4个配方药剂是防控甘蔗褐锈病理想的复合高效配方药剂,可在7—8月人工和无人机飞防叶面喷施,7~10天喷1次,连喷2次。  相似文献   

15.
为筛选防治紫云英菌核病高效、低毒、低残留的杀菌剂,提高紫云英的鲜草产量,建立绿色安全的防控体系。[方法]通过调查紫云英菌核病在大田中的发病情况,试验五种杀菌剂在大田小区中的防治效果和防后紫云英鲜草产量对比。[结果]发现紫云英菌核病在大田中的发病十分严重,发病率达到88%,且多为严重发病;选用的五种药剂对紫云英菌核病发病率都有较好的抑制作用,效果最好的50%啶酰菌胺WDG防效为94.9%,效果最差的400g/L嘧霉胺SC防效为55.2%;紫云英盛花期药剂处理后的鲜草产量比空白对照增产11%~31%。[结论]该试验选用的五种杀菌剂中的50%啶酰菌胺WDG和50%腐霉利WP效果较好,为这两种药剂的安全使用和示范推广建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以MRS为基础培养基,接种嗜热链球菌和保加利亚乳杆菌各0.05%,研究了改良MRS培养基和在发酵期间添加缓冲剂对乳酸菌增殖的影响。结果表明:往液体MRS基础培养基中添加1%的胡萝卜汁、1.5%的麦通过不同杀菌剂对苹果炭疽病菌和轮纹病菌的毒力测定分析,为田间高效的防治药剂筛选及配套的田间防病技术研究提供重要依据。本研究利用菌丝生长抑制法测定了戊唑醇等10种杀菌剂对两种病原菌的抑菌毒力。结果表明:430 g/L戊唑醇SC对两种病原菌的防效好,EC50分别为0.952 μg/mL和0.411 μg/mL,但对苹果轮纹病菌的EC90值93.836 μg/mL明显低于对苹果炭疽病菌的EC90值487.738 μg/mL。50%异菌脲WP和70%代森联WG对苹果轮纹病菌的抑制效果较好,EC50分别为0.586 μg/mL和10.650 μg/mL,但对苹果炭疽病菌的抑制效果并不理想;而250 g/L嘧菌酯SC和75%百菌清WP对苹果炭疽病菌的抑制效果较好,EC50分别为0.0814 μg/mL和7.313 μg/mL,对苹果轮纹病菌的抑制作用不理想。  相似文献   

17.
几种杀菌剂对柑橘炭疽病菌的室内毒力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摘 要:为筛选出可有效防治柑橘炭疽病的药剂,在实验室条件下,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7种杀菌剂对柑橘炭疽病菌的室内毒力,并比较分析了炭疽病菌对不同杀菌剂的敏感性。结果表明:25%咪鲜胺乳油的毒力最强,EC50为0.0741 mg/L;25%吡唑醚菌酯乳油、30%爱苗(15%丙环唑+15%苯醚甲环唑)乳油、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25%嘧菌酯悬浮剂、60%百泰(5%吡唑醚菌酯+55%代森联)干悬浮剂、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的毒力依次减弱。就敏感性而言,柑橘炭疽病菌对25%咪鲜胺和30%爱苗的敏感性明显高于其他几种药剂。因此,在供试药剂中,25%咪鲜胺和30%爱苗具有最好的抑菌效果,可用作防治柑橘炭疽病的有效药剂。  相似文献   

18.
两种常见番茄致病真菌对几种杀菌剂的敏感性测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旨在筛选能同时有效抑制番茄早疫病菌和番茄晚疫病菌生长的杀菌剂。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几种杀菌剂对供试病原菌的EC50值,并通过EC50值比较病原菌对供试杀菌剂的敏感性。结果表明:番茄早疫病菌对25%啶菌噁唑EC、25%咪鲜胺EC表现敏感,对50%腐霉利WP、0.3%丁子香酚SL和10%多抗霉素B WP表现中抗;番茄晚疫病菌仅对25%啶菌噁唑EC表现敏感,对25%咪鲜胺EC、0.3%丁子香酚SL和10%多抗霉素B WP表现中抗,对50%腐霉利WP则表现高抗。2种病原菌对2×108 cfu/g绿色木霉菌WP和8×109 cfu/mL枯草芽孢杆菌AS较为敏感,EC50值均小于1×108 cfu/L。化学杀菌剂中啶菌噁唑,生物源杀菌剂中丁子香酚、绿色木霉菌和枯草芽孢杆菌对2种番茄致病真菌的抑菌效果较好的药剂,用量少且毒性低,可以在生产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