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风速对双孢蘑菇预冷过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传热学理论对双孢蘑菇预冷过程进行分析,通过集总参数模型对其预冷时间进行预测,并对该数学模型进行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该数学模型可以用于预测双孢蘑菇在预冷过程中的温度变化,可预测不同条件下双孢蘑菇降温过程;冷却速率随着风速的增加而增加,二者符合幂函数关系。拟合不同风速下蘑菇中心温降曲线,得到其拟合曲线方程。  相似文献   

2.
为解决现有荔枝产地预冷装置预冷速度慢、能耗高等问题,设计了一种移动式荔枝蓄冷喷淋预冷装置控制系统,以保障荔枝采后预冷效果。该系统主要由STM32主控系统、水泵驱动系统、制冷系统和数据采集系统组成。基于USART HMI软件设计智能串口屏界面,智能串口屏通过TTL串口与STM32单片机进行串口通信,能够完成荔枝喷淋预冷工作参数设置和显示控制系统运行状态信息,实现对荔枝喷淋预冷装置的精确控制。搭建试验硬件平台,以水泵的喷淋流量和单次喷淋时荔枝载荷为试验因素,以荔枝的预冷时间和均匀度为试验指标对预冷效果进行评价。试验结果表明,在1/2预冷时间(HCT)之前,当喷淋流量超过70 L/min时,喷淋流量对冷却速度的影响不大;在HCT之后,与70 L/min相比,预冷时间分别减少170 s(90 L/min)、260 s(110 L/min)、262 s(130 L/min),因此,当喷淋流量超过110 L/min时,增加喷淋流量对荔枝降温速率影响不大;对不同载荷荔枝进行试验发现,当荔枝载荷大于50 kg时,增加荔枝载荷对荔枝降温速率影响较大;当荔枝载荷为50 kg时,荔枝预冷完成后的均匀度会随着...  相似文献   

3.
对果蔬真空预冷机控制系统的结构和工艺原理进行了分析和介绍,传统的继电器控制在该系统中被小型PLC所取代,通过程序设计和PLC选型的方式保障果蔬真空预冷机自动控制的实现,从而使预冷机的自动化程度和可靠性得到显著的提升。  相似文献   

4.
对顶部送风式差压预冷机温度场均匀性进行了试验。根据直观分析法进行了预冷效率、耗电量的试验,结果表明,影响预冷效率和耗电量的因素由大到小依次为风温、堆码高度和风速。分别测定了宽度方向温度均匀性、左右方向温度均匀性和上下方向温度均匀性,试验结果表明,温度均匀性都符合设计要求,能够达到均匀快速预冷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半固态高粘度胶黏剂施胶机是环境友好型棉秆重组材制备的重要设备。为此,针对KGM/CA/PVA三元共混胶粘剂的流动性较差、不便输送等特点,设计了一种齿辊式棉秆重组材施胶机,该机由1对环状齿辊、1个减速机齿轮和皮带轮传动机构构成。用试制的样机对不同固形物含量的胶粘剂进行施胶试验,采用疏解挤压方式辊胶,得到该机的喂入量为2.35kg/min,施胶量可达0.98kg/min,,获得了较好的施胶效果。  相似文献   

6.
荔枝压差预冷包装箱内气流场模拟与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气流组织是压差预冷过程中影响预冷时间和效果的重要因素.采用标准k-ε模型和SIMPLE算法,利用Fluent软件对荔枝压差预冷包装箱内的气体流场进行了模拟.得到了包装箱长度与箱内静态压力关系的拟合方程,拟合精度为0.817,并通过试验进行了验证.试验与模拟得到包装箱内部相对压力的大小随包装箱长度的变化规律呈线性正相关趋势,其中进风口压力最大,出风口压力最小.  相似文献   

7.
盒装荔枝果实降温特性数值分析与验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掌握冷库带包装荔枝预冷果实温度变化的一般规律,建立了基于气调保鲜试验平台的荔枝果实预冷二维数值模型。结合荔枝果实及包装物理特性,对预冷过程中荔枝果实温度变化进行了数值分析,获得了厢体和包装内流场分布情况。研究结果表明,提高通风风速可以减少预冷时间,但会增大包装内荔枝果实间的温度差异性;当风速达到6 m/s以上,预冷时间减少放缓,果实温度变异系数趋于稳定,约为0.25;降低隔板空气出口温度可以有效促进荔枝果实降温,但会增加包装内荔枝果实间的温度差异性。经试验验证,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平均误差率为1.91%,均方根误差为2.34%。  相似文献   

8.
针对我国目前对木瓜剖半设备研究较少,剖切方式不合理,切割效果差等问题,设计开发了新型木瓜剖半机。该机切割方式选用滑切切割的方式,由运料系统、切割系统、出料系统组成,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为此,计算了滑切角、切割角等主要切割参数,并给出了新型剖半机的主要技术参数。试验表明:该机切割效果好,能够有效提高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9.
4FS2地膜联合回收机的改进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为了解决棉田铺膜对土地的污染,新疆农垦科学院农机研究所经过多年的试验研究,研制成功4FS2型地膜联合回收机,该机与铁牛一55轮式拖拉机配套,由茎秆切碎机和收膜机两部分组成,分别前后悬挂于拖拉机上,一次完成茎秆切碎还田和地膜回收,1992年元月通过自治区级鉴定.针对此样机在试验中存在的问题,在此机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其进行改进,研制出新一代样机,1992年秋季进行了20多公顷棉田的作业试验,现将该机结构特点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10.
苹果强制通风预冷试验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对苹果强制通风预冷过程进行了试验研究.考察了湿冷空气风速、相对湿度和温度以及预冷筐空隙率对预冷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预冷的最佳操作风速为1.5 m/s.采用低温高湿(温度4℃,相对湿度80%以上)气流对苹果进行预冷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当风速达到1.5m/s以上时,空隙率的改变对预冷时间影响不大;而风速小于0.75 m/s时.空隙率增加会明显减少预冷时间.  相似文献   

11.
预冷后的果蔬货架期明显延长,其鲜度与营养成分能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持。通过设置不同的操作参数对荷兰黄瓜进行强制通风预冷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冷却速率随着风速的增加而增大,大致成幂函数关系;冷空气及黄瓜的初温与黄瓜的终了温度呈线性关系;黄瓜同一横截面上不同半径处存在温度梯度,预冷过程起始及终了时,温度梯度很小。  相似文献   

12.
预冷后的果蔬货架期明显延长,其鲜度与营养成分能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持。通过设置不同的操作参数对荷兰黄瓜进行强制通风预冷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冷却速率随着风速的增加而增大,大致成幂函数关系;冷空气及黄瓜的初温与黄瓜的终了温度呈线性关系;黄瓜同一横截面上不同半径处存在温度梯度,预冷过程起始及终了时,温度梯度很小。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一种双介质对果蔬等冷库进行蓄冷、预冷的制冷装置及其工作原理、控制方法。该预冷装置主要包括制冷机组单元、直接蒸发降温单元、冷水降温单元、控制单元。  相似文献   

14.
遥控蔗叶切断还田机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蔗叶还田现状,设计研究了一种蔗叶还田机。该机采用遥控方式控制其行走,利用柔性刀高速旋转切断蔗叶,实现蔗叶还田。利用ANSYS软件对遥控蔗叶切断还田机机架进行了结构强度分析,表明其强度足够。初步试验表明:该机行走灵活稳定,蔗叶切断效果良好,结构简单,功耗小,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双仓串联横流式谷物烘干机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降低烘干机的能耗,设计了双仓串流式谷物烘干机。该机主要由热风炉、引风机、干燥仓、提升机等部件组成。干燥仓由干料仓和湿料仓串联而成。热风相继穿过较干物料层和较湿物料层,热能得到充分地利用。生产试验表明,与现有中小型单仓横流循环式烘干机相比,节能效果明显,物料烘干均匀,适合农民使用。  相似文献   

16.
机力垅作七铧犁从1962年廾始试验研究,经过多次收进,在东北三省进行了中间试验和大面积生产使用,工作质量较好,能满足东北垅作的农艺要求。1964年又在提高使用寿命和生产率、扩大使用范围、降低成本、减轻重量、改进结构和合理选材方面作了进一步改进,并加添了自动划印器。该机在1965年由辽宁和吉林两省小批生产。 一、主要改进 改进后的机型主要由综合悬挂架、四连杆仿形机构、工作部件及划印器等组成(图1)。主要的改  相似文献   

17.
针对传统的整地机械需要多次入地、工作效率低等问题,设计研发了一种新型偏置加压联合整地机。在结构设计上该机对整地耙片进行了改进,使每个耙片单元设计成独立结构,并利用液压和扭簧进行加压确保耙地相应深度,同时还可以越过一些石块等障碍,提高其越障能力。  相似文献   

18.
为解决我国果园田间管理劳动强度大、劳动力成本高等问题,应用机械设计理论与方法研制一种与拖拉机配套的、适于果园碎草作业的果园行间碎草机。该机由四轮拖拉机提供动力,动力由拖拉机的后动力输出轴经万向传动轴依次传递给变速箱、皮带轮,进而驱动碎草机粉碎部件高速旋转,完成碎草作业。田间试验测试了碎草机的碎草效果、作业效率等指标。试验结果表明该机碎草效果良好,长度≤100mm的草段占总草段的90%以上,每公顷作业效率是人工效率的40倍。该机有效降低了田间管理劳动强度和劳动力成本,提高了果农的收入。  相似文献   

19.
挖坑机的改进设计和钻头的模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目前国内常用挖坑机的特点,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园林绿化作业的新型自行式挖坑机,设计了其总体结构,并用Pro/E4.0进行了三维实体造型.该机的主要特点是能耗低、体积小、转动灵活和作业时对地表破坏小;车体本身为多功能作业机,车体的行走与转向、钻头主轴的纵向进给以及旋转运动均为液压缸或液压马达驱动,有利于该机工作的稳定性,能实现过载保护.并用ANSYS Workbench 12.0对挖坑机钻头进行了模态分析,分析了挖坑机钻头的固有频率,得到了其临界转速,为挖坑机工作转速的确定提供了参考依据.最后,提出了钻头改进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0.
针对喷药机智能化和自动化程度不高、喷雾均匀性较差的问题,对喷药机结构进行了优化设计,并对电气控制系统进行了改进和分析。该喷药机的主要组成部分为驱动模块、药液管理模块、转向控制模块和电气控制模块。通过对喷药机的电气控制系统进行优化,包括采用混合投影方式确定目标位置及利用RBF神经网络方式对采集的目标点进行路径规划,提高了喷药机的智能化和自动化控制水平。为验证喷药机的性能,对其进行控制性能和喷雾均匀性试验,结果表明:喷药机控制性能良好,喷雾均匀性和喷雾效果均得到有效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