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史力丰"油菜是江苏省育成的第一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集抗病、高产、优质于一体的油菜新品种;2002年通过国家油菜新品种审定,其高产水平位居全国油菜品种榜首;我县2002年种植面积已达4.5万亩,平均亩产228kg,比面上其它品种亩增83kg,增产增效十分显著.为了大力发展冬季高效农业,全面推广种植"史力丰"油菜,在其保优栽培过程中必须把好"五关".  相似文献   

2.
油菜是我国主要油料作物之一,也是我县冬季农业开发的主要作物.1995年全县油菜种植面积达15万亩,占全县冬种面积的60%,收获油菜籽总产量达6000吨.近年来,由于种植业结构调整,油菜品种退化及对油菜生产重视不够等,致使油菜种植面积直线下降,2001年,全县油菜种植面积只有5万多亩,收获油菜籽产量只有2000吨.如何恢复和发展油菜生产是我县冬季农业生产所面临的一大课题.  相似文献   

3.
我县是全国优质粮油生产基地县之一,常年油菜种植面积5.3hm2左右,其中优质双低油菜种植面积占90%以上.  相似文献   

4.
"沪油15"是上海市农科院作物所培育的低芥酸、低硫甙油菜品种,2000年秋播我市引进试验、示范种植获得成功,2001年全市大面积推广种植10多万亩.  相似文献   

5.
为进一步摸索适合我县以棉花为主要作物的多熟高效种植模式,5月上中旬,对我县产棉乡镇"蚕豆~棉花"、"玉米~棉花"、"蔬菜~棉花"与"油菜~棉花"栽培模式的前作经济效益情况开展了对比调查.  相似文献   

6.
为提高菜油的营养价值和菜籽饼粕的利用价值,推广种植双低油菜(芥酸含量<5%,硫甙含量<30μmol/g)势在必行,但对这方面的研究尚少.据此,2000年秋,我县农技中心试验站对此进行了试验研究,为大面积推广种植甘蓝型双低油菜在群体质量栽培上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7.
油菜是同仁县重要的油料栽培作物.多年来油菜品种单一,虫害严重等诸因素的影响,使油菜单产低,种植面积下降.针对同仁县油菜种植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我县1998年引进油菜杂交种青油331示范种植,增产效果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8.
浠水县是全国优质油菜种植历史最早的地方之一 ,也是湖北省"双低"油菜种子繁育基地之一."九五"期间实施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援助的中国油菜改良项目以来,该县"双低"油菜的种植规模与效益逐年递增,已充分显示其产业优势.全县已建成高标准"双低"油菜种子繁育基地近 1 000亩,形成了从种子生产到销售的现代化种子生产经营体系. 2002年 , 浠水县被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列为"双低"油菜产业化开发示范县,"双低"油菜产业化开发取得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9.
杂交油菜品种对比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9年大通县的油菜种植面积首次超过小麦种植面积,2000年油菜种植面积达1.73万公顷,成为我县农民增收的重要因素之一.针对市场众多的杂交油菜品种,今年我们进行了探讨和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效.  相似文献   

10.
为了鉴定甘蓝型早熟油菜H165在我县脑山地区的生产能力及适应性,2000年我们在两个脑山村进行了甘蓝型早熟油菜与当地主栽品种的小区比较试验,结果证明甘蓝型早熟油菜生育期短,丰产性好,适宜在种植小油菜为主的脑山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1.
我县近10年来,晚稻主栽品种一直是八九十年代的"汕优85"、"协优46"和"协优914"等,品种退化严重,已无增产潜能."两优培九"是江苏省农科院育成的两系杂交水稻组合(超级稻),增产潜力大,米质优,是一个理想的晚稻组合.随种植结构调整,种植模式的改变,我县平原地区单季稻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形成了经作、单季稻种植模式.我县地处东南沿海,台风频繁发生,对单季稻生产影响极大.因此,探讨"两优培九"在平原地区的最佳播期,对我县种植业结构调整和效益农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罗平县油菜种植面积占全省五分之一,总产占四分之一,享有"滇东油库"之称.是我县广大群众大春粮经作物生产垫本的主要依托,在全省油菜生产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仅2003年播种面积就达1.77万公顷,罗平油菜的丰收或歉收将直接影响全省及周边地区菜油产品的价格.  相似文献   

13.
湘杂油1号是湖南农业大学油料所利用油菜化学杀雄技术育成的优质高产杂交油菜品种.我县于1999年开始引进试种,经试种后表现良好,2000年在全县推广种植2000多hm2,在大面积生产中表现出优质、高产、抗病、耐寒等特点,深受广大群众的好评.  相似文献   

14.
"埂青82"是三明市农科所选育的田埂豆新品种.其种皮和子叶均为绿色,籽粒吸水后可充当毛豆作菜肴食用,且出豆腐率比当地品种高出一成以上,很受农民欢迎.我县自1994年引种以来,在里田、长校、东华、赖坊等乡镇种植,表现丰产、早熟、适应性广,几年来,在我县具有较大的种植面积.该品种2000年3月通过三明市农作物品种审定.现将该品种在我县的种植表现及主要栽培要点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5.
平湖市常年种植油菜面积25万亩,总产达4万吨.但习惯沿用甘兰型常规品种"九二13系",品质差,芥酸含量为48.15~52.42%,硫甙含量为102.46~105.97%.为尽快改变平湖油菜高产低质的状况,1996年我们从引进的20多个品种对比试验中,发现了省农科院的"双72"不仅产量、抗性都优于"九二13系",且品质都达国家双低油菜标准.  相似文献   

16.
<正>油菜是我县传统的主要油料作物之一,常年种植面积在30万亩左右,为进一步探索省工、节本、增效新的栽培技术,筛选适合我县种植的油菜新品种。为此,我们进行了油菜免耕直播效益及油菜品种对比试验。一、材料与方法油菜免耕直播与油菜品比试验,同时于2013年10月至2014年5月在江西省九江市都昌县徐埠镇高桥村进行,试验田均为壤土,土壤肥力中等,前作为一季稻。1.免耕直播效应试验试验田位于油菜高产示范片中,面积1.9亩,设免耕直播与  相似文献   

17.
"白玉春"萝卜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9年在当湖镇邵家村试种"白玉春"萝卜,平均亩产2550kg,亩均净收入达2580元,2000年全镇共种植"白玉春"萝卜108.5亩,平均亩产3730kg,平均亩净收入1537.5元,远超种植油菜的效益.  相似文献   

18.
近10来,泾县年油菜种植面积下降。而油菜机收发展滞后是油菜面积下降的主要因素之一。通过对我县油菜机收现状的分析,总依据结了我县油菜机收存在的主要问题,相应提出我县油菜机收发展的对策,为稳定油菜面积、发展油菜生产提供。  相似文献   

19.
"双72"是由浙江省农科院选育而成的双低优质油菜新品种,芥酸含量低于1%、硫甙含量低于30μmol/g、含油率42%左右."双72"自我市1995年引进试种以来,从多年多点试验和面上示范情况看,是目前适应我市种植的较为理想的双低油菜品种.为摸索其高产栽培技术规律,我们于1999~2000年度进行了高产配套栽培技术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20.
油菜是积石山县最主要的经济作物之一,常年播种面积在2 668 hm2左右。为了进一步挖掘油菜在我县的增产潜力,2011年积石山县从省内外油菜育种单位引进杂交油菜新品种10个,在地膜覆盖膜侧沟播种植技术下,开展引种观察试验,鉴定引进品种的丰产性、适应性、抗逆性和生产力,筛选适宜在我县种植并且产量比当地主栽品种(青杂2号)增产明显的高产、优质油菜新品种1~2个,为今后大面积种植提供技术支撑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