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5 毫秒
1.
通过对五优157和五优21进行不同栽插密度处理,研究赣南中低产田区双季早稻适宜栽插密度。结果表明:随栽插密度增加,早稻有效穗数和产量增加较为明显。栽插密度13.3 cm×20.0 cm处理与13.3 cm×30.0 cm处理相比,有效穗数提高21.7%,产量增加10.6%。较高栽插密度处理,有利于抽穗期后的剑叶光合速率、SPAD值和叶面积指数保持在较高水平,从而增强抽穗后的叶片光合生产能力,提高全生育期干物质生产量,特别是抽穗-成熟期穗部干物质的积累量。该区适宜栽插密度为32.1万37.5万蔸/hm2。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赣南中低产田区双季晚稻适宜抛栽密度。[方法]对晚稻品种欣荣优2660和五优308设置4种不同抛栽密度,研究抛栽密度对其产量、茎蘖动态、叶面积指数、剑叶SPAD值及干物质生产的影响。[结果]2个品种的产量随密度增加而增加,抛栽密度34.5万蔸/hm2处理与抛栽密度21.0万蔸/hm2处理相比,欣荣优2660增产5.89%,五优308增产2.3%;有效穗数随抛栽密度增加而明显增加;较高抛栽密度有利于孕穗后叶面积指数和剑叶SPAD值维持较高水平,从而增强了光合能力,增加了干物质累积量。[结论]赣南中低产田区双季晚稻适宜抛栽密度为34.5万蔸/hm~2。  相似文献   

3.
以优质高产杂交早稻组合淦鑫206为材料,研究了杂交早稻不同栽插密度对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杂交早稻产量随密度和基本苗的增大而提高。适宜栽插密度以行株距16.5cm×19.8cm,穴插3粒谷秧苗最佳。  相似文献   

4.
对杂交早稻栽插密度进行了试验研究。分析了试验地的现状,通过几个品种的对比试验,为金优402在生产上找到合理的栽插密度、促进早稻增产增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杂交早稻栽插密度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杂交早稻栽插密度进行了试验研究.分析了试验地的现状,通过几个品种的对比试验,为金优402在生产上找到合理的栽插密度、促进早稻增产增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进行了两优996不同栽插密度和基本苗对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栽插密度对产量影响呈极显著差异,随密度和基本苗的增大产量提高。适宜栽插密度以行株距16.5 cm×19.8 cm,每蔸栽3粒谷秧苗为最佳,栽插密度主要通过有效穗影响产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肥料运筹方式对湖南地区双季早稻产量及产量形成的影响。[方法]以陵两优104为供试材料,于2015年在湖南农业大学浏阳基地进行大田小区试验,总施氮量为180 kg/hm~2,设5个肥料运筹处理试验,即基肥、分蘖肥、穗肥、粒肥比例分别为1∶0∶0∶0、7∶3∶0∶0、5∶3∶2∶0、4∶3∶2∶1及2∶3∶3∶2,研究不同肥料运筹处理对陵两优104的叶龄进程、茎蘖动态以及产量及产量构成的影响。[结果]基肥、分蘖肥、穗肥、粒肥比例为2∶3∶3∶2处理的产量最高,达8 275.50 kg/hm2,分别与1∶0∶0∶0、7∶3∶0∶0处理达5%显著差异水平;随着后期基蘖肥比例的减小,结实率、每穗粒数和千粒重总体呈减少趋势;与其他处理相比,2∶3∶3∶2处理可显著增加分蘖数与叶龄数。[结论]基肥、分蘖肥、穗肥、粒肥比例分别为2∶3∶3∶2的均衡肥料运筹方案有利于湖南地区双季早稻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8.
杂交早稻栽插方式对产量和米质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杂交早稻采用4种栽插方式的稻谷产量、稻米的碾磨品质和外观品质存在的差异。采用适当稀植,株行距大的10cm×23.3cm方式能协调植株个体与群体生长的关系,保持稻株适宜的营养面积和空间,促进分蘖成穗,增加穗粒数减少垩白率和垩白面积,提高整精米率。  相似文献   

9.
试验结果表明,适宜的栽插密度有利于产量和稻米品质的提高。栽插密度主要通过水稻的群体结构来影响产量,对其品质的影响,以垩白米粒率、垩白度、直链淀粉含量、整精米率及蛋白质含量等影响较大,在试验范围内(7.5 ̄25.5万丛/hm2),栽插密度与垩白米粒率、垩白度、直链淀粉含量呈显著线性负相关;与整精米率呈倒二次曲线分布关系;与蛋白质含量接近线性正相关。从优质高产兼顾的角度考虑,在浙江地区的生态条件下,单季杂交籼稻的栽插密度以16.5 ̄21.0万丛/hm2为宜。  相似文献   

10.
以水稻品种淮稻5号为对象,设置4个密度处理,探讨在一般高产栽培管理条件下,主栽品种的适宜密度,结果表明:合理密插可以更好地协调产量构成的各个因素,达到一种最佳组合状态,最终产量较高。苏北滨海盐碱地条件下,较为适宜的栽插密度为33万穴/hm2。  相似文献   

11.
[目的]筛选出适合赣南中低产田区种植的耐早衰高产早、晚稻品种。[方法]在双季稻产量常年低于12 000 kg/hm2的中低产田区,于2011、2012年选择市场主推早、晚稻品种各8~10个,早稻以欣荣优2045、晚稻以天优998为对照,重复3次,研究各品种产量表现、生育后期光合速率、叶片SPAD值下降率和根系干重下降率及子粒灌浆充实度情况,筛选出高产稳产、后期耐早衰品种。[结果]早稻品种五优157、荣优1506与晚稻品种五优308、欣荣优2660的2年产量表现较高且稳定,较对照分别增产3.0%、2.8%和6.3%、3.2%,其生育后期光合速率下降率、上三叶SPAD值下降率、根系干重下降率都明显低于对照,子粒灌浆充实度明显高于对照。[结论]早稻品种五优157、荣优1506与晚稻品种五优308、欣荣优2660可在赣南中低产田区推广种植,从中任选1个早稻品种和1个晚稻品种进行双季稻品种搭配种植,可实现15 000 kg/hm2的产量目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赣南中低产田区双季稻机插适宜播种量。[方法]早晚稻各设置5个不同播种量处理,并以常规抛秧处理为对照,探讨赣南中低产区双季稻机插的适宜播种量。[结果]该区机插早稻播种量70g/盘(360盘/hm~2)、晚稻播种量60 g/盘(360盘/hm~2)时产量最高。机插早稻产量与有效穗数、每穗粒数显著正相关,机插晚稻与有效穗数显著正相关,保证足够的有效穗数是提高该区机插稻产量的重要措施。[结论]该区双季稻机插存在适宜播种量,且产量较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赣南中低产田区双季稻机插的适宜播种量.[方法]早晚稻各设置5个不同播种量处理,并以常规抛秧处理为对照,探讨赣南中低产区双季稻机插的适宜播种量.[结果]该区机插早稻播种量70 g/盘(360盘/hm2)、晚稻播种量60g/盘(360盘/hm2)时产量最高.机插早稻产量与有效穗数和穗粒数显著正相关,机插晚稻与有效穗数显著正相关,保证足够的有效穗数是提高该区机插稻产量的重要措施.[结论]该区双季稻机插存在适宜播种量,且产量较高.  相似文献   

14.
翟超群 《安徽农业科学》2014,42(36):12854-12856
[目的]提高水稻产量和改善稻米品质.[方法]以早熟晚粳“武运粳19号”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秧龄和移栽密度对水稻产量与品质的影响.[结果]太湖农区“武运粳19号”的适宜秧龄范围为15 ~ 18 d、适宜栽插密度为23.85万~33.30万/hm2,在此条件下可获得适宜穗数、较大的穗型以及较高的产量,且各项稻米品质指标较好.[结论]18 d的秧龄、33.30万穴的移栽密度为最优处理方案.  相似文献   

15.
栽培密度对水稻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46,自引:2,他引:46  
通过9种栽培密度处理穴11.2~28.1穴·m-2雪,研究了栽培密度对水稻产量、灌浆速率、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产量随栽培密度的增加而升高,但超过适宜密度后下降,适宜栽培密度为15.0~18.7穴·m-2。灌浆速率为上部优势粒>中部优势粒>上部弱势粒>下部优势粒>中部弱势粒>下部弱势粒。在适宜密度条件下蛋白质含量较高,垩白率和直链淀粉含量较低。产量提高可以使蛋白质含量增加,直链淀粉含量、垩白率、整精米率下降,外观品质、食用品质和营养品质提高。  相似文献   

16.
密肥条件对水稻产量及种植效益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以优质迟熟中粳稻"通育粳1号"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施N量和栽插密度对水稻产量和种植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大田施N量(0~450)kg/hm2范围内,产量随施N量的增加而增加,但增幅递减,当1hm2施N量≤337.5kg时,基本苗为13.5×106的处理产量最高,施氮量增至450kg时,降低基本苗则利于增产。生产收益在施N量(225~337.5)kg/hm2最高,当施N量225kg/hm2时,以基本苗9×106/hm2收益最大,施N量337.5kg/hm2时,以基本苗4.5×106/hm2收益最大。投N效益随施N量增加而相应降低。  相似文献   

17.
双季超级早稻高产品种特征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以8个超级稻品种为材料,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不同产量水平的双季超级早稻品种的产量、产量构成及株型特征等。结果表明:超级早稻的产量主要受总颖花数和每穗粒数的影响,高产品种具有大穗优势。高产超级早稻品种生育后期叶面积指数高、衰减速度慢,倒1叶和倒3叶的叶基角略大于中、低产超级稻品种,使功能叶片姿态更加合理,且叶长及长宽比均优于中、低产品种,有利于在生育后期截获更多光能,从而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18.
不同播期·密度·施肥量·水分对早稻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播期、密度、施肥量和水分对早稻生长发育与产量的影响,筛选最佳栽培因子组合。[方法]对杂交早稻金优402进行播期、密度、施肥量和水分4因素3水平的正交试验。[结果]播期和施肥量是影响早稻生育期和产量的主要因素;播期对金优402的生育期和产量影响极显著,施肥量对早稻生育期和产量的影响显著。早稻高产栽培的最佳组合为:播期3月22日,密度135万/hm2,施肥总量225 kg/hm2,水分刚淹没土表。[结论]为农业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